第841章 朝議

第841章 朝議

聽到自己兒子的名字後,嚴閣老此時才反應過來,秦德威剛纔可能是故意的?不,一定就是故意的!

秦德威的意圖再明顯不過,就是拿着自己兒子當人質,而這個意圖很大概率也不是即興發揮,而是從一開始就有的念頭。

也就是說,秦德威從一開始就已經有了親自去東南的想法,所以纔會考慮如何應對自己,考慮的結果就是拿嚴世蕃當人質!

但秦德威卻沒有把真實意圖表露出來,甚至還推出了曾銑這個極爲逼真的假目標!

一度讓所有人都以爲,秦德威會壞事變好事,趁機力推繼父上位,進一步擴大政治勢力!

這讓嚴閣老也產生了誤判!而誤判的後果,就是連續不停的付出代價,只爲交換秦德威去東南!

先後答應了張潮入閣,答應了王廷相暫代軍機處,還答應了給予總督兼巡撫的全權!

而這些代價本來並不需要嚴閣老付出的,秦德威本來就想去東南!

旁觀者看到這裡,也終於恍然大悟,有種看到大結局的感覺。

其實也不能怪嚴閣老誤判,無論換成誰在秦德威對面的位置上,都會產生誤判。

在大明官場的觀念裡,中樞最貴,京官其次,外方再次。

所以離開中樞去地方不算是好事,哪怕是當欽差也是低就,誰聽說過哪個內閣大學士去專門當欽差的?

所以稍微正常的官僚都不樂意接受這種安排,秦德威這樣熱衷功名、追求權力的人肯定也不例外。

再說就算東南出了倭寇事故,秦中堂作爲頂尖的上位者,完全可以諉過於下,讓下面人去背黑鍋,沒必要親自去補窟窿。

這就是所有人產生誤判的根源,都從人性自私角度出發,按照正常利益邏輯去考量秦德威的抉擇。

然後沒想到秦德威突然“負責”和“無私”了一次,嚴閣老實在有點非戰之罪的意思。

不過大家內心感覺秦中堂有點過分了,俗話說的好,罪不及妻兒,如果沒有正當理由,這樣把嚴世蕃當人質是不是太過了?

如果在官場鬥爭中,都毫無理由的這樣隨便調動別人兒子,把別人兒子當人質,那官場就亂套了。

“啊這.”工部尚書甘爲霖也沒想到,冷不丁的自己就成了焦點。

嚴世蕃是工部的官員,秦中堂調用嚴世蕃雖然是以朝廷名義,但如果甘尚書非常堅決的反對,那也不得不尊重甘尚書的意見。

其後甘尚書看了看嚴嵩,然後纔對秦德威曉之以理的說:“秦中堂此去東南,所要做的事情似乎與工部事務沒有什麼干係。

故而本部就是不太明白,爲何要從工部用調人?秦中堂還是揀擇一些有用之才吧!”

秦德威很耐心的解釋說:“調用嚴世蕃,並非是因爲工部官員或者某閣老兒子身份,而是因爲嚴世蕃曾經在四夷館做過事!

而且當年嚴世蕃不辭辛苦,被派駐到廣東蒐集夷情,對西洋夷人多有了解。

此去東南,外海多有佛朗機人,少不得與其打交道,正需要嚴世蕃這樣的有用之才!”

嚴世蕃當初去廣東怎麼回事,很多人都清楚。甚至嚴世蕃到底有沒有去廣東都是個迷,但卻沒有人能公開說什麼。

總不能站出來說,嚴世蕃當年在四夷館就是混子,去廣東也是被逼去的吧。

衆人只能服氣,調用嚴世蕃的理由竟然如此正當,簡直就是該着嚴世蕃了。

甘爲霖沒辦法,又動之以情的說:“嚴世蕃乃是嚴閣老獨子也,人之常情要顧惜獨子。

如此差遣路程遙遠,又可能有平亂戰事,不是沒有危險,讓嚴世蕃去未免不近人情啊。”

秦德威指着自己說:“難道我秦德威不是獨子?我去得,嚴世蕃就去不得?”

甘爲霖竟然無言以對,無力反駁。

秦中堂確實是獨子,而且還是一身祧二房的獨子,秦中堂都以身作則了,別人自然也就沒法再用這個理由了。

隨後秦德威又說:“再說嚴世蕃已經有了兒子,嚴家如論如何也不至於無後!”

衆人越發的無話可說,然後就見秦中堂當衆宣佈完了欽差屬員名單,都是從六部選調的。

在正常情況下,大明的督撫這樣的欽差體制是“獨官制”,所謂獨官從字面上就能理解,一個官員的意思。

比如一般的巡撫衙署裡,只有巡撫一個官員,其他屬員基本都是吏員和武官。

但秦中堂畢竟比較特殊,不是一般的官員外放欽差,所以體制上要升格,弄幾個正經官員當屬員也無可厚非,體現出大學士出任欽差的與衆不同之處。

隨後就是廷推時間,秦中堂暫時離開中樞後,增補一名內閣大學士。

這時候,嚴閣老忽然對吏部尚書許瓚說:“按着慣例,廷推皆由吏部主持,今次你仍要主持否?”

嚴閣老這話聽起來平平無奇,其實十分意味深長。

衆所周知,當前兩個最有資格入閣的大臣就是吏部許瓚和禮部張潮。

雖說廷推按慣例是吏部天官來主持,但如果許瓚有意入閣,肯定就不會親自主持廷推了,哪有主持推舉自己的道理?

所以嚴閣老的問話,其實就是慫恿許瓚跳出來與張潮爭一爭。

從側面可以說明,對於答應秦德威的那些條件,嚴閣老內心深處其實已經有些後悔了。

但又礙於政治信譽,不好馬上公開反悔,只能暗搓搓的慫恿別人上了。

於是許尚書又一次陷入了巨大的糾結中,一方面捨不得吏部尚書的權勢,另一方面,又有點期盼象徵文臣頂端的閣老大學士。

其實自從內閣有空缺以來,許尚書已經糾結了很久了,還曾經妄想着魚與熊掌兼得,

但無論嚴嵩還是秦德威,顯然不可能讓許天官如願。

衆人很有耐心的等待了一會兒,就等着許瓚做出最後的決定。

“我想,這次主持不如換別人來”許天官猶猶豫豫的說出選擇。

正當此時,卻聽到秦中堂幽幽的嘆道:“諸君聽我一言。如果許大人不想主持,也無所謂,就讓戶部王尚書代爲主持好了。”

秦德威所說的也是慣例,如果吏部有情況不能主持時,就由六部排名第二的戶部來主持。

但此時秦德威提出這句話,也很意味深長。

衆人順着秦中堂的思路往下想,忽然發現,如果吏部尚書許瓚入閣後,又需要選吏部尚書了。

吏部尚書極其要害,在大部分時候,都是從六部裡遞補。

然後衆人就發現,吏部之下幾個部,戶部、禮部、兵部似乎都是秦德威的人!

如果許瓚真不幹吏部尚書了,就意味着吏部將會落到秦德威的手裡。

想到這個可怕後果,嚴閣老也不淡定了,連忙又對許瓚說“還是你來主持吧!

許瓚:“.”

你嚴嵩今天到底是怎麼了,被秦德威刺激得瞻前顧後。他是吏部天官不是小炮灰!

同時被兩大強權惦記上,許瓚只能親自出面主持,那事情就明朗化了。

張潮作爲唯一候選人,不用想也肯定就是他了。

於是秦中堂的這位老座師,在八年之間從一個冷板凳從五品侍講學士,變成了內閣大學士!

如果不是遇見了秦德威,只怕張潮還是要坐冷板凳,有些人便感慨,真是別人家的不肖弟子,若有弟子若此,夫復何求!

然後就是王廷相暫代主持軍機處的提議,反對聲音不成氣候,同樣也順利通過。

在上朝之前,沒人想的到,今天居然會議論如此多的大事情。

幾件大事定了下來,翟首輔終於找到了刷存在感的機會,對大臣們說:“我等閣臣這就朝見太后,請太后定奪。”

如今嘉靖皇帝昏迷不醒,監國太子又太年幼,大臣們作出的決議,名義上還要在張太后這個攝政手裡走一遍過場。

今天的大事有點多,閣臣們和七卿便出了文華殿,一起向同在皇宮東部的慈慶宮走去。

翟首輔代表朝廷向張太后奏道:“方纔朝議已經議定,任用秦德威爲欽差,趕赴東南平息倭亂。”

張太后聽了後很詫異的問道:“爲何要讓秦德威去?”

張太后在宮裡幾十年,也算有一定見識,沒聽說過讓大學士做欽差的。

衆人便一起去看嚴嵩,爲什麼要讓秦德威當欽差,伱嚴閣老最清楚啊。

嚴閣老便答道:“因爲只有秦德威最適合去。”

讓秦德威暫離京師,這是嚴閣老今天最後的倔強了。

張太后忍不住又問了句:“爲什麼秦德威最適合去?”

嚴閣老頓時有點不耐煩了,本來就不爽。還被太后這樣刨根問底,給了個軟釘子說:“因爲這是全體朝臣一致認爲的!娘娘只需要知道結果就可以了!”

張太后頓時被噎得說不出話來,嚴閣老性格陰柔,很少這樣頂撞人,今天也不知是吃錯了什麼藥。

於是張太后也認識到自己當前的實際政治地位,大臣們做出的決定,自己根本沒有推翻的權力。

秦德威趁機也奏道:“朝臣方纔還決議增補閣臣,推舉了禮部尚書張潮入閣!不知要加哪個官職,還請娘娘示下!”

意興闌珊的張太后隨口就答道:“加文淵閣大學士就行了。”

秦德威連忙按着老師張潮,趕緊上前謝恩,一點時間都不愛耽誤的。

衆人一時沒反應過來,細品後才注意到,秦德威說的話有問題!是加大學士!

就是保留原官的情況下,新加了大學士!也就是說是張潮現在是禮部尚書(實職)兼大學士。

剛纔秦德威絕對是故意誘導!太后沒啥政治敏感性,隨隨便便就應了下來。

波瀾不驚的朝見完太后,很多事情就可以定準了。

秦中堂還沒過馬路到文淵閣,就有聲音叫道:“慢着!”

回首望去,卻見都是自己勢力裡的人物,包括戶部、兵部、禮部三個尚書。也不是,現在應該是兩尚書一大學士了。

估計這些人都有很多話想說,很多疑問想問,只能說秦中堂的抉擇連自己人都看不懂了。

估計也就是嘉靖皇帝昏迷時,大家纔敢用這樣放肆的公然聚集。

秦德威便開口道:“我先和老師先說幾句,其餘諸公,這二日間會一一拜訪。”

欽差出發前,肯定有大量的準備工作,秦德威估計,最快也需要兩三天,足夠把勢力範圍內的骨幹安撫住。

剛剛當選的大學士張潮面無喜色,反而憂心忡忡的對某不肖弟子說:

“自家人知自家事,我做禮部尚書或許遊刃有餘,保持清貴體面就行了。

如今我被推到內閣大學士位置,真沒有把握可以維持住!”

秦德威笑道:“閣老也沒什麼難做的,老師爲何喪氣話。”

張潮又答道:“自從張孚敬以來,內閣已經不復當年平穩,內部傾軋越來越重。

原來是三人輔政,留下無數美談,現在卻都只想一人壟斷,看看嚴嵩是如何排擠翟鑾就知道了!

我又是你老師,而你又是嚴嵩頭號大敵,嚴嵩能如何對我可想而知。”

其實張老師還有句話,作爲潛臺詞沒好意思說,那就是你秦德威不在中樞,他更沒安全感了!

秦德威對張老師說:“老師但請放心,我有錦囊妙計,留給老師使用,可保老師暫時無虞也!”

隨後秦德威走進文淵閣中堂,提筆寫了幾行字,然後摺疊起來,又出去交給了老師。

並且煞有介事的說:“等我離開京師後,老師可自行拆看!”

張老師於是就攥着“錦囊妙計”,離開了文淵閣夾道,一直走到左順門。

然後實在忍無可忍,張老師看左右無人,就把手裡的錦囊妙計打開看。

只見得上面寫道“搞翟鑾,問御史陳春。”

張老師一直不能理解,這都什麼玩意?不是討論要如何防着嚴閣老嗎?

爲什麼搞首輔?難道搞掉首輔,就能保證自己安全了?

還有,拿什麼去搞?一個首輔就是瘦死的駱駝,怎麼也比馬大,哪能隨便有點黑彩料就能搞下去的?

(本章完)

第254章 國公與府尹(下)第903章 最黑暗的一天第947章 來日方長(大結局)第233章 這是你該乾的事嗎?第360章 甩鍋大法第928章 一絲絲不對勁第590章 暗流第386章 何爲宗師(下)第418章 戰罷文場筆陣收第396章 讓他審個夠!第911章 底線第470章 愉快的嘲笑第647章 遍地名人第877章 痛點第823章 沒有預判的未來第863章 我看好你!(求月票!)第216章 少年成長日記(上)第816章 誰勸誰傻!第588章 誰是奸臣(下)第575章 主考官和故舊人們第458章 遍地廢物啊第127章 蝴蝶效應第3章 我要讀書(下)第77章 業界殘酷物語第178章 才子和美人(上)第589章 真打?假打?第518章 翰林該做的事第291章 開始入活了第941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第921章 適者生存(求月票!)第552章 十萬個爲什麼第878章 各有所求第432章 早點休息!第110章 變臉變臉變臉第363章 逆水行舟第174章 盜用官印者,斬!第15章 含着淚也要陪完第755章 三岔口抉擇(上)第496章 傳你雙修之法第414章 流言不止第789章 亂帶節奏第262章 誰教你做事的?第199章 小說果真來源於現實第234章 這纔是最難受的第929章 混蛋玩意第222章 都市傳說第705章 天不生我秦德威第30章 戰神歸來第258章 進宮的那個男人第648章 縣學驚魂(上)第646章 嫉妒使人扭曲第190章 君子一言第157章 大明沒有證券法第471章 拿着雞毛當令箭(上)第767章 捨我其誰第457章 知人善任萬不得已請假兩天第55章 少年小秦之煩惱第32章 羊入虎口(下)第390章 今年最大的任務第693章 兩座大門第325章 文壇之爭第756章 三岔口抉擇(下)第480章 你住手!第522章 狀元怎麼就是你?(上)第20章 人外有人再講三點.......第419章 此人必乃天下士也!第705章 天不生我秦德威第85章 劫道的真多第600章 漁翁得利(上)第320章 請說出你的故事第789章 亂帶節奏第248章 尊師重道第214章 最難消受第61章 別人家的才子第121章 小人物的奮鬥!第790章 殺瘋了第688章 涉及秦德威無小事第295章 考校一二第101章 他鄉遇故知第419章 此人必乃天下士也!第42章 大人的世界(下)第458章 遍地廢物啊第70章 鎮靜養氣第566章 我就是這樣說服的第368章 拉人下水第633章 善後(下)第114章 債務糾紛第847章 賊喊捉賊第230章 我們都見過的第691章 不在一個層面第164章 人人喊打第897章 首輔之夢(上)第452章 熊孩子是禍根!第235章 您怎麼不說話?第892章 怎麼才能投靠?(繼續求月票!)第45章 真誠的交流第905章 嘉靖二十一年的開端第900章 調兵遣將
第254章 國公與府尹(下)第903章 最黑暗的一天第947章 來日方長(大結局)第233章 這是你該乾的事嗎?第360章 甩鍋大法第928章 一絲絲不對勁第590章 暗流第386章 何爲宗師(下)第418章 戰罷文場筆陣收第396章 讓他審個夠!第911章 底線第470章 愉快的嘲笑第647章 遍地名人第877章 痛點第823章 沒有預判的未來第863章 我看好你!(求月票!)第216章 少年成長日記(上)第816章 誰勸誰傻!第588章 誰是奸臣(下)第575章 主考官和故舊人們第458章 遍地廢物啊第127章 蝴蝶效應第3章 我要讀書(下)第77章 業界殘酷物語第178章 才子和美人(上)第589章 真打?假打?第518章 翰林該做的事第291章 開始入活了第941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第921章 適者生存(求月票!)第552章 十萬個爲什麼第878章 各有所求第432章 早點休息!第110章 變臉變臉變臉第363章 逆水行舟第174章 盜用官印者,斬!第15章 含着淚也要陪完第755章 三岔口抉擇(上)第496章 傳你雙修之法第414章 流言不止第789章 亂帶節奏第262章 誰教你做事的?第199章 小說果真來源於現實第234章 這纔是最難受的第929章 混蛋玩意第222章 都市傳說第705章 天不生我秦德威第30章 戰神歸來第258章 進宮的那個男人第648章 縣學驚魂(上)第646章 嫉妒使人扭曲第190章 君子一言第157章 大明沒有證券法第471章 拿着雞毛當令箭(上)第767章 捨我其誰第457章 知人善任萬不得已請假兩天第55章 少年小秦之煩惱第32章 羊入虎口(下)第390章 今年最大的任務第693章 兩座大門第325章 文壇之爭第756章 三岔口抉擇(下)第480章 你住手!第522章 狀元怎麼就是你?(上)第20章 人外有人再講三點.......第419章 此人必乃天下士也!第705章 天不生我秦德威第85章 劫道的真多第600章 漁翁得利(上)第320章 請說出你的故事第789章 亂帶節奏第248章 尊師重道第214章 最難消受第61章 別人家的才子第121章 小人物的奮鬥!第790章 殺瘋了第688章 涉及秦德威無小事第295章 考校一二第101章 他鄉遇故知第419章 此人必乃天下士也!第42章 大人的世界(下)第458章 遍地廢物啊第70章 鎮靜養氣第566章 我就是這樣說服的第368章 拉人下水第633章 善後(下)第114章 債務糾紛第847章 賊喊捉賊第230章 我們都見過的第691章 不在一個層面第164章 人人喊打第897章 首輔之夢(上)第452章 熊孩子是禍根!第235章 您怎麼不說話?第892章 怎麼才能投靠?(繼續求月票!)第45章 真誠的交流第905章 嘉靖二十一年的開端第900章 調兵遣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