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和平珍珠

對於劉明突然提出的購買殲8II型戰鬥機的要求着實讓中國方面的談判代表們有些意外。

說起這款戰機,很多人是絕對不陌生的。在20世紀六十年代中後期開始,由於受到“國土防空作戰”思潮擴大化的影響,“殲6打遍天下”的思想在中國空軍之中甚囂塵上,嚴重損害了新一代作戰兵器的發展,使中國空軍對未來空戰的發展方向產生了偏差。殲八、殲九等高空高速截擊機應運而生,隨後而來的文革更是對軍隊的裝備體制有了毀滅性的打擊。當動亂結束,中國人再次開眼看世界時,全新的空中作戰方式讓所有人震驚了。

進入1980年代以來,世界空戰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歷經了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幾次中東戰爭及英阿馬島戰爭,結果證明諸如米格21、米格23、米格25與幻影III這種片面追求高空高速的戰機,絕對不是機動靈活的F-15、F-16等現代化戰機的對手。同時大功率射控雷達和中距空空飛彈的使用,也使得飛行員能在視距外發動進攻,而蘇聯裝備的逆火式全天候遠程轟炸機更是對中國的空中安全構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反觀此時被寄予厚望的殲八戰鬥機卻一直無法在部隊中獲得好評。尤其是殲7戰機在成都飛機制造公司的不斷改進後,不但其總體作戰性能與殲8無差,中低空機動性反而更勝一籌。中國空軍曾對兩種戰機進行了試飛對比,結果殲八戰機除了在高空高速方面有部分優勢外,其餘各項面對殲七竟然是劣勢盡顯。

爲了儘快提高空軍的作戰能力,國家決定採取兩條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去考察並準備購買國外的先進戰鬥機,比如法國的幻影2000和歐洲的“狂風”戰鬥機,另一方面責成航空企業部分深入挖潛,改進已有裝備。

1979年,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601所)開始在中國空軍的要求下改進殲8戰鬥機,主要改進爲:採用機身兩側進氣,採用兩渦噴13AII型發動機,武器火控系統換裝新式雷達,增大作用距離,瞄準系統加裝攔射火控計算機,裝備了雷達制導的中程攔射導彈和空對地火箭。

此外,飛機的功能系統還作了許多改進,包括增裝自動駕駛儀等。經過上述改進,要使殲8飛機具有了全天候攔截攻擊和對地攻擊能力,整體性能比殲-8有質的飛躍。改進型殲8被命名爲殲-8II戰鬥機。此時樣機機體已經完成並進行了多項試飛,但是機載火控系統卻仍然等待改裝。此時的中國方面已經同美國國防部進行接觸,討論引進F-16A戰鬥機或者由美國格魯曼飛機公司提供電子設備對現有的中國戰機進行升級。

可以說,此時的殲-8II戰鬥機擔負着整個中國航空界的希望,也是中國當時能拿的出手的綜合性能最好的,最強大的先進戰鬥機。由於出口這種飛機事關重大,尤其是伊拉克是一個與蘇聯關係密切的國家,因此中方代表團只好暫時停止談判,向國內請示。

談判被迫暫停,畢竟將最先進的戰機賣到國外涉及了一個國家的國防安全。就在幾個月前,中國最新式的轟-6丁型轟炸機就被約旦空軍做了二道販子,轉賣給了他國,中國方面必須盡一切力量保證這種事情不會重演。

面對中方的遲疑,劉明心中理解,但他同時知道,與美國人合作的殲-8II戰鬥機改進計劃既是沒有前途的。歷史早就清楚的證明了這一點。

和平珍珠計劃,又稱爲和平典範計劃,是美國提出的 對殲-8II戰鬥機實施現代化改裝的方案。改裝的主要內容是以F-16戰鬥機使用的AN/APG-66(V)火控雷達、座艙顯示系統、利頓公司的LN-39慣導系統和新型火控計算機等現代化設備全面更新殲-8II戰鬥機的火控和雷達體系。後期改進計劃包括改進和強化機體,使用F404-GE-400發動機替代原來的WP-13渦噴式發動機。計劃共計改進戰鬥機50架,合同金額爲5億美元。

爲了方便前期技術發展中的需要,中、美兩國在項目初期進行了長時間的技術交流,這一期間的交流不但增加了兩國航空技術人員對對方在技術層面上的瞭解,最重要的是使中國在被美國和蘇聯這兩大軍事集團封鎖了幾十年後,又一次得以獲得國外先進航空技術發展的相關信息。

按照“和平珍珠”計劃的要求,需要中國提供2架供改裝和飛行試驗的J-8II型飛機,與早期原型機具有相同技術標準的2架生產型J-8II在80年代末期由美國空軍C-5運輸機直接空運到了美國項目承包商格魯門公司。同時中方約20名技術人員前往紐約長島格魯門公司工廠、代頓空軍基地進行培訓學習。

但後來在1989年,美方單方面中止和平典範計劃,並將中國工作人員驅離現場。該計劃隨告終止,從此中美之間再沒有任何形式的軍事技術合作。

從結果來看,中國付出了2億美元,白白耗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可以說是一次失敗的合作。但對於這個和平珍珠計劃,以劉明的個人觀點看來,功過也實在難說。

中國政府沒有盲目的引進西方國家的成品飛機,而是選擇了進行技術合作引進,這條道路絕對是正確的。國內當時的航空、電子和兵器等行業因爲技術發展緩慢,國內基礎工業整體水平的落後決定了中國引進國外飛機後很難實現全面國產化,甚至依靠自己的力量保證引進飛機的維護和保養也存在有很大的困難,經歷過60年代與蘇聯翻臉的教訓後,中國政府很難讓軍隊的主要軍事裝備受制於人。

當時中國航空科研和生產水平經過了20年餘的低水平徘徊,在技術上已經遠遠的落後於國外先進國家,長期的技術封鎖也使國內基礎科研能力無法滿足現代航空技術發的需要。雖然中國航空技術人員一直以極大的精力來跟蹤國外先進航空技術的發展,但是基礎科研技術上的落後和信息的閉塞使國內航空技術人員對先進航空技術的發展缺乏一個清楚的認識。

而和平珍珠計劃在此時讓整個中國的航空設計界大開了眼界。他們第一次真正的接觸到了西方先進航空電子技術的設計原理和技術標準,使所有相關技術人員對這些先進技術的軟、硬件都有了一個清楚的認識,通過與美國企業所進行的技術交流和合作,國內科研生產單位基本上了解了國外先進航空電子技術的發展方向和應用思想,爲中國同類技術的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技術基礎,在技術上所獲得的這些收穫是十分寶貴的。

更爲重要的是,這次合作的失敗徹底擊碎了引進購買論的論調,使中國再度將自力更生幾個大字引爲座右銘。

美國人變卦了,他們粗暴的將中方工程師驅離了工作現場,並一度拒絕歸還中方提供的那兩架2架生產型J-8II樣機,後來還讓臺灣方面的人惡意的試飛這種飛機,以獲取技術資料,可謂惡事做盡。

中國人走了,中方的工程技術人員,中國軍工那些值得尊敬的人們,面對着屈辱和不甘,他們沒有抱怨大罵,而是利用下班前的最後一個小時收拾自己的技術資料,帶走一切有用的成果,帶不走的,他們就在美國警衛蔑視威脅的目光下用自己的眼睛和心靈紀錄着那些冗長而煩瑣的數據。

一個小時……60分鐘……3600秒……

他們回頭望了一眼被扣留的飛機,那是無數同行,無數同胞的心血。他們被迫踏上了回國的班機,離開了美國,但他們卻緊緊的把自己已經學到的東西記在了心裡。

美國政府的背信棄義妄圖踩滅中國人獲得先進戰機的夢想之火,他們做到了!殲-8II戰鬥機沒有變成和平之鷹,它依然還是那麼老舊平凡,甚至連F104截擊型和F-4以及米格-23的性能都要超越它。

但中國人卻留下了火種……中國科研人員們以不懈的努力,讓這堆夢想之火依然留存了火種。在中國,在東方,這份火種帶着他們對祖國的熱愛和中國人威武不屈的精神微弱的但不滅的燃燒着……

1990年,殲-8II戰鬥機正式裝備部隊。

1991年,中國航空業在1553B總線控制器和任務計算機等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研製成功國產第一代綜合航電系統——13號火控系統,並裝備在殲-8II戰鬥機上。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1553B數據標準。上世紀60年代時,由導航/平顯/武器瞄準系統(INS/HUD/WACS)組成的綜合火控系統,配上遠距空射武器,使戰鬥機如虎添翼。但作戰信息數據總量暴漲,而設備間接口各異,互聯協同難度大,成爲作戰效能的瓶頸。同時,由於缺乏統一標準,開發、維護和改進的成本不斷上升。於是1973年後,美軍方公佈1553B改進標準。類似於計算機局域網LAN中的通信協議,有了這個標準,1553B數據總線將雷達光電探測、導航、本機傳感、座艙顯示、外掛管理和火控計算機等完美的聯結綜合,構成了第三代戰鬥機標誌性的分佈式集中控制系統,創造了現代化的人機界面,使得光電管瞄系統和高技術武器的使用實現了統一。

這些技術,決不是簡單的看看實物就能解決的,藉助和平珍珠計劃獲得的資料,中國技術人員終於實現了技術上的重大突破。

1992年9月,殲-8II戰鬥機發射中距離空對空攔截導彈成功。

1995年,裝備甲蟲-8II的殲-8IIM型戰鬥機誕生,具有相當的全天候超視距作戰能力,基本實現了和平珍珠計劃的目標。

1996年,數字式三軸四餘度電傳飛控系統在殲-8IIACT飛機上試飛成功。殲-8II戰鬥機的機動性能和可操作性大大增強。

1999年10月1日,具備空中加油能力的殲-8D戰鬥機飛越天安門,接受了祖國人民的檢閱。

2002年,空一師開始接收殲-8戰鬥機的最新型號殲-8F型戰鬥機,這種裝備有新型國產PD雷達和電傳操控系統的新式戰機性能已經大大超過了當年的和平珍珠計劃……

在一代又一代中國軍工人員前赴後繼的努力下,昔日微弱的火種終於燃燒成了沖天的火炬……

公元2006年,殲十“猛龍”戰機橫空出世,飛入了世人的眼中。

公元2007年,瀋陽的殲11B戰機誕生……

第14章 途中第5章 腐敗第39章 朕既世界(下)第23章 訪問蘇聯第65章 內亂第70章 浴血薩珊(四)第43章 東西風雲第64章 銀行家第58章 誰能擋我第119章 一夫如山第18章 拯救者第26章 海上驚魂(下)第68章 美伊蜜月(上)第44章 金色霸王鯊(下)第93章 以色列反擊第44章 火炬第31章 後勤基地第94章 南亞戰雲稠(下)第68章 青色橄欖第117章 萬南之戰(下)第48章 進攻阿巴丹第125章 拉巴特協議第42章 瑞瑪爾公主第7章 奔流洶涌第32章 山谷對殺戰第8章 感情第20章 西進第35章 賺錢大計第44章 櫱磐第88章 沙特大變第38章 打人打臉第55章 反擊(一)第58章 上尉的打算第71章 海上霸主第33章 荒漠起新城第46章 寶刃刀光斂第121章 狙擊手任第39章 利劍第14章 途中第102章 蒂朗危機(下)第31章 置之亡地者第44章 叫價第48章 斷然拒絕第3章 東京灣晚風第105章 有客來訪第46章 暗夜捕俘第50章 阿塞拜疆(三)第106章 民用研究第85章 提克里特第71章 退無可退第78章 波音747第87章 一聲雷鳴第51章 破壞第1章 入骨難消第80章 漢宰比之戰(一)第31章 新就業方案第46章 行動(下)第44章 海軍基地第60章 繼續向前走第101章 蒂朗危機(中)第107章 有所作爲第31章 石油第22章 東方有火龍第19章 人民戰爭第2章 酒會第22章 參觀第45章 行動(上)第18章 八月十九(中)第85章 提克里特第61章 螳螂捕蟬第72章 支援行動第78章 失去的時機第15章 鶴蚌相爭第100章 法老王行動(下)第79章 蛾眉不讓人第35章 重型車合同第104章 煙火的盛宴第116章 背後一刀第65章 內亂第37章 水漫金山(上)第19章 西金鋒銳寒(下)第43章 守護神第34章 魔盒第100章 法老王行動(下)第9章 危局第42章 追戰第22章 參觀第22章 工作第一第73章 法國總理第39章 日本攻略第74章 阿拉伯天空(上)第53章 紅場事件第71章 危機(二)第69章 班聲風起第61章 浪涌如牆(二)第28章 收服第104章 煙火的盛宴第59章 巴格達之夜第12章 受傷第73章 無聲較量
第14章 途中第5章 腐敗第39章 朕既世界(下)第23章 訪問蘇聯第65章 內亂第70章 浴血薩珊(四)第43章 東西風雲第64章 銀行家第58章 誰能擋我第119章 一夫如山第18章 拯救者第26章 海上驚魂(下)第68章 美伊蜜月(上)第44章 金色霸王鯊(下)第93章 以色列反擊第44章 火炬第31章 後勤基地第94章 南亞戰雲稠(下)第68章 青色橄欖第117章 萬南之戰(下)第48章 進攻阿巴丹第125章 拉巴特協議第42章 瑞瑪爾公主第7章 奔流洶涌第32章 山谷對殺戰第8章 感情第20章 西進第35章 賺錢大計第44章 櫱磐第88章 沙特大變第38章 打人打臉第55章 反擊(一)第58章 上尉的打算第71章 海上霸主第33章 荒漠起新城第46章 寶刃刀光斂第121章 狙擊手任第39章 利劍第14章 途中第102章 蒂朗危機(下)第31章 置之亡地者第44章 叫價第48章 斷然拒絕第3章 東京灣晚風第105章 有客來訪第46章 暗夜捕俘第50章 阿塞拜疆(三)第106章 民用研究第85章 提克里特第71章 退無可退第78章 波音747第87章 一聲雷鳴第51章 破壞第1章 入骨難消第80章 漢宰比之戰(一)第31章 新就業方案第46章 行動(下)第44章 海軍基地第60章 繼續向前走第101章 蒂朗危機(中)第107章 有所作爲第31章 石油第22章 東方有火龍第19章 人民戰爭第2章 酒會第22章 參觀第45章 行動(上)第18章 八月十九(中)第85章 提克里特第61章 螳螂捕蟬第72章 支援行動第78章 失去的時機第15章 鶴蚌相爭第100章 法老王行動(下)第79章 蛾眉不讓人第35章 重型車合同第104章 煙火的盛宴第116章 背後一刀第65章 內亂第37章 水漫金山(上)第19章 西金鋒銳寒(下)第43章 守護神第34章 魔盒第100章 法老王行動(下)第9章 危局第42章 追戰第22章 參觀第22章 工作第一第73章 法國總理第39章 日本攻略第74章 阿拉伯天空(上)第53章 紅場事件第71章 危機(二)第69章 班聲風起第61章 浪涌如牆(二)第28章 收服第104章 煙火的盛宴第59章 巴格達之夜第12章 受傷第73章 無聲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