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7章 恫嚇

黃公紹得了賈似道給的賀禮,回程時依舊是下三峽、抵江陵,北上襄陽、渡漢江,之後直奔開封。

大部分路程都是經過宋境,他一開始還十分惶恐,擔心遇到危險,結果卻是連刁難都沒遇到過。每過一城,隨行兵士只需拿出呂文煥、賈似道給的通行令符,即能得到恭迎。

這讓他恍然體會到當年金國使節入宋時趾高氣昂的感受。緊趕慢趕,八月初二,他終於趕回了開封城。

「籲!」

馬車緩緩減速,黃公紹掀開車簾探出頭來。

他這輩子也是第一次來開封,不由喃喃道:「回京了。」

說是回京,因爲如今大宋名義上的都城還在這裡,臨安依舊只是行在而已。但其實又不是回京,因爲他已不是宋臣了。

人生際遇若斯,怎教人不生感慨?

等離開封城更近些,只見官道上馬車絡繹不休,兵士民夫來來回回,連進城都要排隊。

過了黃汴河,進了南薰門,前方是一個甕城,城頭是剛修築好的,正有民夫在將火炮往城頭上吊,因爲太重又壓塌了木架子,引得一陣手忙腳亂。

「重新搭!火炮架上去了住在這城裡才安心啊....」

過了甕城,前方便是御街,隨行的兵士已問了行宮的方向,直直往前走就行。

御街、包公湖、相國寺......這都是黃公紹耳熟能詳,卻第一次見的地方。等他到了行宮前,下了馬車,已是唏噓不已。

卻見有一個熟悉的身影從不遠處一個官署中出來。「翁兄?」

翁應龍正拿着兩本冊子在匆匆趕路,轉頭一看,連忙上前,喚着黃公紹的字便道:「直翁,你見到平章公了?」

「見到了。」「他可好?」

看得出,翁應龍十分想念賈似道,問這話時臉上都是動容之色。「我無能,未能說服他歸附。」黃公紹遺憾不已。

翁應龍卻是半點不驚訝,低聲自語道:「那是自然,由奢入儉難啊。」黃公紹一愣,沒聽明白他在說什麼,遂以爲自己聽錯了。

再仔細看翁應龍,一個月沒見,只見他瘦了許多、黑了許多,鬚髮也不再像以往那般打理得整整齊齊,而是亂糟糟的,身上還帶着股腐敗泥土的臭味。

「翁兄,你.....」

「我先走了,還忙。」

翁應龍也不多說,轉身就走,腳步愈快,很快又轉進了另一間官署。黃公紹不明所以,自往行宮而去。

宋皇宮已經被毀了,連熙春閣都被忽必烈搬到開平城用於建大安閣,原址上只有元蒙治理開封時簡單改建的行宮。

看着殘破儉樸,但當黃公紹得到召見,走進殿中看到端坐在那的李瑕,卻覺得他王氣更盛了。

待詳述了與賈似道會面的經過,李瑕首先卻是問道:「都打探到了什麼?」

「夔州城還未失守,但宋軍認爲城中糧草已經再次耗盡,賈似道想要在中秋前拿下夔州。」

「還有呢?」

「永安城似乎也還在,臣只探到這些了。」

黃公紹說罷有些不安地拿出了賈似道給的那份地圖,呈了上去。

「這就是賈似道的賀禮?」

「陛下息怒。」

「不妨,你做得很好。」李瑕道:「去吏部領個官身,如今中原百廢待興,你是才能之人,該多多出力纔是。」

「臣謝陛下隆恩。」

黃公紹有些茫然地退了下去,心想這一路山水迢迢才趕回來,立即就能領個官職,陛下待自己確實是厚愛有加。

只是,走出行宮之時,莫名又想到了翁應龍那瘦削黝黑的

臉龐以及眼中的苦意。

~~

李瑕獨自端坐,凝視着賈似道給的地圖,眼神顯得頗爲慎重。

賈似道說的不錯,以他的國力,當然不可能同時與宋、元兩國開戰,一直以來都是以巧取勝。

先發制人,收服世侯,以最快的速度拿下河南河北,打忽必烈一個措手不及,再回過頭來吃掉南面的元軍。然後就是破壞宋、元聯盟,集中兵力擊敗忽必烈。

就是這麼簡單一個戰略思路,賈似道要破解也很簡單,不退兵、或者改變進攻方向就可以。

「我看穿你了。」

彷彿能聽到賈似道透過這張地圖說着。

固執地、自負地向李瑕表明,他還配作爲一個強大的對手。「嚇我嗎?」

良久之後,李瑕拿起桌上放着的幾封草稿,看了看。這是他近來已經下達的旨意所留下的原文。

其中,有命張珏火速北上,走濟南、滄州,控制東線,以防止元軍迂迴,並逼壓元軍的活動範圍;

有暫定開封爲陪都,傳召長安諸多官員至開封,以方便治理中原,並即時給北伐大軍供應輜重;

還有其它各方各面的小事,如統計人口、劃分田畝、修補城池、治理洪水等等.....

大軍已然北上卻還費工夫做這些,有一個前提是,得先確保宋軍不會趁虛而入,否則是十分危險的事。

雖說李瑕比較有把握,但干係太大,難免有些不安。這日到了夜裡,張文靜便問道:「陛下有心事嗎?」

「看出來了?」李瑕微微苦笑,道:「看來是被賈似道嚇到了。」「怎麼會?即使賈似道真想出兵,宋廷豈能再支持他錢糧?」

「若是小股兵馬又如何?」李瑕揉着額頭,道:「呂文德便做過這樣的事,以三千人偷襲開封,打得蒙軍措手不及。若換作我是賈似道,也會這麼做,挑選精銳,以小賭大,直搗三京。」

張文靜摟着李瑕想了想,道:「那要宋軍中能再出一個李瑕才行呢。但我看,宋軍中連呂文德也再難有了。這可不是一人有膽氣就足夠的,要三千人皆有膽氣。」

「宋軍中豈無英雄?」

「那也要看對誰。端平年間宋軍抗蒙自是熱血激昂。如今卻有哪個將領敢說能讓麾下士卒出生入死地來攻唐軍?依我看,這仗宋廷便是再想打,它也打不起來。」

李瑕笑了笑,道:「那便借你吉言了。」

「陛下分明也是這般想的,這才早早便命大軍北上。爲何又生擔憂?」「膽子變小了。」李瑕轉過身,與張文靜面對面躺着,問道:「記得當年在鹿邑嗎?」

「臣妾怎麼可能忘呢?」

「那些年,每個困難全都是拿命去賭,後來又拿許多人的命去賭,常常只是押一個渺茫的希望。到了現在,反而連十拿九穩的事都感到怕了,膽子變小了啊。」

「那是陛下身上的擔子重了。」

「不想了。怕的越多,越優柔寡斷,早晚要變得像宋廷一樣束手束腳。」......

賈似道的恫嚇對於李瑕而言,也就是這樣而已了。發了些感慨,李瑕並未改變任何戰略佈置。

而在五天之後,王蕘的信使便到了。「陳宜中已殺了韓震。」

聽到這句話,李瑕整顆心就定了下來。

韓震一死,便代表着賈似道對臨安朝廷徹底失去了控制,那便只能回師。

可以說,南面的局勢基本已經穩當了。「仔細說說。」

「陳宜中本想先請趙禥下旨,再以叛逆爲由誅殺韓震,但宋廷拖泥帶水。王相公擔心拖得久了他們反應過來,會暫緩和談之事,乾脆先下手爲強。韓震死

後,其部下李大明便指陳宜中謀反,想要領禁軍控制宮城,陳宜中則有樞密院與趙禥的命令調動兵馬,雙方在臨安城中亂戰。李大明敗了,率了數百人與家眷逃到了建康府,該是在等賈似道回師.....」

聽了這消息,連李瑕都愣了一下。這進展,竟比他想象中還要順利。

要取漁翁之利,當然不能讓陳宜中順順利利罷免了賈似道。被王蕘一逼,宋廷這場內鬥已不是短時間內能解決的了。

李大明既然將消息遞給了賈似道,陳宜中便是想壓都壓不住。那麼,趙禥的旨意還能召得回賈似道嗎?

李瑕想像不到,他甚至不知賈似道收到消息時該以怎樣的心情面對。他於是將賈似道送來的地圖丟到一口箱子裡,落在其它要丟棄的文書之中。

接下來,他要與重臣們商議須向宋廷討多少賠償了。

而在這之前,李瑕則是召見了姜飯一趟。

等姜飯離開行宮,立即便派出了腳程最快的信使。

「以最快的速度送到重慶府,務必交到主帥姜才手裡。」~~

其後幾日,還有更多的信馬奔向中原各處,傳遞的都是相似的命令。其後,越來越多的軍營裡響起了集齊的號角。

「傳令下去!即刻北上!」#

越來越多整齊的腳步聲在中原大地上響起。

而從鄭州出發的一批剛剛養好傷的隊伍,則依舊是沿太行山東麓行軍。「快,今夜之前必須趕到衛州!」

奔跑中的範學義一邊喝令着,一邊回過頭,卻見郝狗兒腳步緩了下來。「郝興邦,跟上!」

「統領,快看!」

範學義向郝狗兒所指的方向看去,卻是在遠處的山腳下,望到了一片片金黃色的田野。

那是麥田。

風吹過,隱隱能看到麥浪在翻涌,吹來一陣麥香。原來不知不覺之中又已經到了秋天....

第1220章 多方合作第606章 權場(爲盟主“傳奇高達666”加更)第162章 排斥第972章 國書第1188章 部署第581章 規矩第469章 敢死第196章 寨兵第1037章 顧念第1009章 煽動第1247章 未來之事第976章 擔保第706章 上善若水(爲盟主“金吾郎”加更)第1336章 再換一任第890章 畏兀兒第724章 約定第612章 志向第1047章 嘉獎第770章 法不責衆第532章 陳倉道(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3/11)第746章 麥田第325章 意料之外第265章 苗巫第98章 同夥第253章 興昌五年第691章 反賊第282章 道路第580章 線索第950章 內定番外篇·來賀(爲盟主“浮生且用月酌酒”加更)第666章 潼關懷古第488章 小官第1199章 歸鄉第1271章 怯懦第315章 傷亡第391章 欣賞(爲盟主“林三木”加更)第149章 聖心第113章 失望第438章 各有算盤第538章 關中之勢(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5/11)第716章 治家第590章 逃之夭夭第1104章 反追第1130章 入場第987章 實在第1127章 親人第25章 高明月第212章 迎擊第718章 後宮第772章 牽連第698章 三峽第534章 移營第465章 莫測第779章 涼州第1141章 臨時抱佛腳第1033章 攀附第472章 時機第806章 唐詩第743章 傲慢第1178章 前夕第1055章 重任第458章 雨夜入營第941章 籌辦第639章 根脈第592章 孰爲周公第703章 曹娥詩第916章 騎兵對撞第673章 漢臺幕府第154章 封筆詩幾點說明第280章 大理世族第914章 合則兩利第790章 履冰而戰第907章 繼父第1266章 催化第1053章 武將之殤第1152章 堆兵力第1281童 祖宗之榮光第944章 邀約第824章 許諾第74章 追香第744章 圍堵第1063章 分憂之臣第879章 近衛上架感言第698章 三峽第1255章 腐肉第601章 夜伊始第450章 東山再起第24章 高長壽第1191章 偏師第348章 大戰與小戰第1216章 出息第709章 將興王業第1083章 代價第246章 鹽販第222章 僱兇第1061章 河湟第49章 搭救第779章 涼州
第1220章 多方合作第606章 權場(爲盟主“傳奇高達666”加更)第162章 排斥第972章 國書第1188章 部署第581章 規矩第469章 敢死第196章 寨兵第1037章 顧念第1009章 煽動第1247章 未來之事第976章 擔保第706章 上善若水(爲盟主“金吾郎”加更)第1336章 再換一任第890章 畏兀兒第724章 約定第612章 志向第1047章 嘉獎第770章 法不責衆第532章 陳倉道(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3/11)第746章 麥田第325章 意料之外第265章 苗巫第98章 同夥第253章 興昌五年第691章 反賊第282章 道路第580章 線索第950章 內定番外篇·來賀(爲盟主“浮生且用月酌酒”加更)第666章 潼關懷古第488章 小官第1199章 歸鄉第1271章 怯懦第315章 傷亡第391章 欣賞(爲盟主“林三木”加更)第149章 聖心第113章 失望第438章 各有算盤第538章 關中之勢(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5/11)第716章 治家第590章 逃之夭夭第1104章 反追第1130章 入場第987章 實在第1127章 親人第25章 高明月第212章 迎擊第718章 後宮第772章 牽連第698章 三峽第534章 移營第465章 莫測第779章 涼州第1141章 臨時抱佛腳第1033章 攀附第472章 時機第806章 唐詩第743章 傲慢第1178章 前夕第1055章 重任第458章 雨夜入營第941章 籌辦第639章 根脈第592章 孰爲周公第703章 曹娥詩第916章 騎兵對撞第673章 漢臺幕府第154章 封筆詩幾點說明第280章 大理世族第914章 合則兩利第790章 履冰而戰第907章 繼父第1266章 催化第1053章 武將之殤第1152章 堆兵力第1281童 祖宗之榮光第944章 邀約第824章 許諾第74章 追香第744章 圍堵第1063章 分憂之臣第879章 近衛上架感言第698章 三峽第1255章 腐肉第601章 夜伊始第450章 東山再起第24章 高長壽第1191章 偏師第348章 大戰與小戰第1216章 出息第709章 將興王業第1083章 代價第246章 鹽販第222章 僱兇第1061章 河湟第49章 搭救第779章 涼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