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馬不停蹄(爲盟主“色如多”加更)

十一月初三。

這是戰後的第三天,宋軍諸將齊聚釣魚城將軍府。

他們完全是人人帶傷。

“蒙軍分爲三股撤軍,史天澤、汪忠臣分領漢軍,該是從米倉道、金牛道退去,莫哥連夜奔走合州舊城之後挾楊大淵之兵力,追上汪忠臣,雙方合兵。”

李瑕指着地圖,道:“如此一來,蒙軍兩萬餘人走米倉道;五萬餘人走金牛道。”

王堅躺在軟椅上,不必起身看地圖也對川蜀局勢瞭然於心。

“如此看來,不宜追擊了。”

張珏看了李瑕一眼。

因覺得李瑕又會要主張繼續追擊,他遂將這邊的理由一一剖析。

“蒙軍雖然大敗了一場,但兵力實在太過於雄厚。如今蒙哥之死對軍心之挫傷已漸漸減弱,他們絕不會像夜裡那般容易崩潰;

蒙軍皆是騎兵,且一路上的山城要寨皆已投降蒙古,論行軍速度、地利,皆不在我方……何況城中士卒皆已疲憊,兵力少,又是步卒,實難繼續與蒙軍野戰”

其實張珏不說,李瑕也明白。

說到底,蒙哥在戰場上暴斃,這纔是宋軍能大勝的原因。

這樣的機會可遇不可求,蒙軍已緩過氣來,再求戰,必然要大敗。

釣魚城的兵力確實也是不足,這兩天只是清理戰場、掩埋屍體便已忙不過來,也無力追擊……

李瑕敲打着地圖,斟酌了許久,還是開口說了實話。

都是同生共死過的袍澤,他已能信任釣魚城這些將士。

“我打算先趕回成都,領成都守軍奇襲利州。”

一句話入耳,張珏擡起頭,有些驚喜。

王堅卻是微微一訝,問道:“此事,帥府同意了?”

這兩人之間,張珏更活絡些,王堅則更古板些。

李瑕道:“我已奉了蒲帥之命。”

此事,他只不過是向蒲擇之提過一嘴。但以當時的情況,蒲帥之顯然不可能下令讓李瑕去收復漢中。

這不是玩着鬧的事。

重慶兵馬本就捉襟見肘,根本連一個多餘的兵力都沒有。

至於成都那一萬守軍,棄守大江上游重鎮,跑去反攻漢中,根本是兒戲。

誰都不可能想到蒙軍這次能敗得這樣慘……

王堅、張珏都明白,李瑕不可能領了軍令,偏他說這話時一臉坦蕩。

想必就是有這樣厚的臉皮,才能一次次喬裝改扮,與敵人談笑風聲。

王堅不願戳破李瑕,只好默然不應。

李瑕並不打算再去一趟重慶與蒲擇之商議。

怎麼說呢…川蜀宋軍就這麼一點兒,分守各地都不夠。爲何別人都調不出兵馬,李瑕能?情報。

李瑕跑得勤快,對局勢瞭解得透。知道蒙軍的行軍脈絡。能把蒙軍暫時不會攻打之處的兵力抽調出來。

這極講究時機,機會只出現在極短的時間內,必須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勢。

若再去重慶,一來一回又是十數日,耽誤不起。

總之是…成都守軍打累了,李瑕便跑去領瀘州守軍;瀘州守軍打累了,他便跑來領釣魚城守軍;現在釣魚城守軍累了,他又要回去領成都守軍。

“我領成都守軍先行,王益心則趕回重慶府,領瀘州軍、長寧軍,溯嘉陵江而上作爲支援。到時,也請釣魚城守軍支援”

隨着李瑕的侃侃而談,一個大概的計劃已擺在王堅、張珏面前。

它還很粗糙,且包含了太多不確定。

“非瑜當知,此事不是我與君玉答應便行的…咳咳……蒲帥能否派兵、能否供應軍需?京湖是否需重慶府支援?甚至……蒲帥還能否作主?”

王堅話到這裡,道:“太急、太險了。”

“是,太急了。”李瑕非常清楚這計劃很不妥當,但還是道:“只問王將軍、張將軍可願盡力而爲?”

“非瑜,何不先收復川中各個山城?徐徐圖之”

“一間屋子,抵擋強盜的門,應該在屋外,而不是靠屋內的桌椅。若每次強盜來過,我們只能把這些桌椅修修補補,永遠不去堵上門,豈不是永遠要被強盜打劫,直到一無所有?”

李瑕道:“若這不包括漢中的半個川蜀是一間屋子,門應在大巴山脈。若整個川蜀是間屋子,門應在秦嶺……要守整個神州大地,那便要殺到陰山敕勒川。”

有些粗淺的比喻,說不上多豪邁。

陰山敕勒川,對王堅、張珏而言,卻是太遙遠的地方。

他們感受到了,李瑕之志向遠比他們更遠大。

兩人對視一眼,思忖了許久。

他們不是在爲自己害怕,而是不願輕易答應卻做不到,害了李瑕與將士性命。

無令調軍,不是輕易之事。

李瑕笑了笑,道:“我真是奉蒲帥之命收復漢中。”

這不是玩笑,這是他不受阻撓的決心。

王堅、張珏終於是點了點頭。

“好!”

說來,李瑕還只是一個小小的“權知筠連州”,但他要統率川蜀上萬兵力卻是顯得理所當然。

彷彿這些將士就該聽他號令一般。

其實以他近年來的功勞,再加上有大靠山,必然會升遷。

只是臨安太遠,消息傳遞的速度趕不上他立功的速度。

士卒們也不傻,最是能直觀地感受到跟着誰打仗有前程。

比如釣魚城將士就發現,大勝之後,李瑕從未談過一句關於他自己的論功行賞,對此毫無期待。

李瑕更在意的是如何犒賞士卒,承諾拿下利州之後,以利州之糧草犒勞。

對上,他不求官、不謀爵;御下,他只問能爲將士們做什麼,從不驅使士卒爲他謀一己之私。

一個極富個人魅力,帶着蜀人保衛家園,且一戰大破十餘萬蒙軍、斬殺蒙古大汗之人…官職高低,對他而言似乎已不太重要了。

至少,阿吉聽完這場軍議,已決定到時不論王堅、張珏是否北上,她必領馬軍寨支援。

當日,王益心便乘舟而下,往重慶,請蒲澤之發兵。

李瑕則牽馬離開了釣魚城。

他來時,領了一千餘人,傷兵暫留釣魚城中,能隨他往成都的已僅有七百人。

“諸將士不必再送,相信很快便能再會。”

夕陽下,王堅擡起傷臂,抱拳。

“待到漢中重聚,與非瑜痛飲。”

李瑕雖不愛喝酒,但還是笑應道:“一言爲定。”

“一言爲定。”

七百騎向西襲捲而去。

王堅等人卻許久還駐立在山坡上。

“少年壯志,讓我自覺年輕了許多。”

“將軍本就未老。我等在這小小山城消磨了太久,也該有新的志向了。”

“漢中?”王堅喃喃着,眼中漸有期翼。

“不止。”

張珏沒忘記李瑕那些話,目光已向北望去。

“陰山敕勒川。”

與此同時,保州。

“慷慨歌謠絕不傳,穹廬一曲本天然。中州萬古英雄氣,也到陰山敕勒川。”

郝經吟到這裡,感慨道:“遺山這詩好啊,若說這中州萬古英雄氣,大帥認爲當今天下誰有?”

張柔已然會意。

他湊近了些,悄聲問道:“漢制?”

“漢制。”郝經擡手指了指天,低聲道:“答應了。”

“不僅如此。”他眼睛還亮了亮,又道:“仲謙請求漠南王,此番攻宋,以罰罪、救民、

不嗜殺爲旨。大帥可知漠南王如何應的?”

“如何?”

“必爲卿等守此諾。”

“真蓋世明主。”

兩人皆笑了笑,瞭然之後,避過此事不再談。

此時,他們是在忽必烈的大軍之中。

忽必軍得到蒙哥命令,五萬大軍由開平啓程,須在明年開春前抵達京湖。

張柔正在隨徵之列,今日才抵軍中。

見過忽必烈之後,他迫不及待又來見了郝經,問出了心中頗關心之事。

顯然,這是忽必烈默許的。

郝經原本就是張柔幕下,經其引見,才入金蓮川幕府。

兩人也是許久未見,大事有書信來往,許多小事卻未及詳談過。

“簡章被宋人殺了?”閒話之後,郝經免不了要提到喬琚。

喬琚是他的學生,隨他到了張家,才得以受張柔看重。

“是。”張柔點點頭,一時卻不知從何說起。

“李瑕?”

“陵川先生也知此子之名?”

“不僅是我。”郝經道:“連漠南王也知他名號。一是,前些日子,全真教口口聲聲說是此子氣死了他們的掌教。”

張柔已不關心全真教。

佛道辯論,全真教已輸得一塌糊塗。

顯然,汗廷如今更在乎拉攏吐蕃。

“除了全真教…”

“還有兀良合臺、阿答兒,以及宗王阿卜幹之死。”

張柔又問道:“漠南王如何評價此子?”

“安得如李瑕者用之。”

張柔神情莫名,拍了拍膝蓋,長嘆一聲,有些遺憾地喃喃道:“我低估了漠南王之雄偉氣度啊。”

郝經亦嘆息。 ;

學生被殺,他與李瑕是有仇的,做不到如忽必烈這般心胸寬廣。

“大帥與我說說李瑕其人?”

“從何說起……他殺了赤那的人,在牆上題了你郝陵川之詩,‘君取他人既如此,今朝亦是尋常事’,此句,我近來感觸頗深”

郝經眯了眯眼,心頭有種說不上來的滋味。

他這詩,是感慨金亡所作。

金滅趙、欺宋,最後蒙古殺來,金國上下比遼、宋皆慘。

但讀書人終歸只會嘴上說說,李瑕那小子,卻是殺人以血字提詩,初出茅廬便是凌厲之氣。

此事說到最後,郝經問道:“大帥打算如何對付此子?”

“談之何益?”張柔沉默片刻,道:“許是,他如今已死在伐蜀大軍彎刀之下。”

“是啊。”

張柔搖了搖頭,壓下心頭的些許煩惱,站起身道:“好了,軍務尚忙。”

“是,攻下整個漢地纔是要事”

川蜀的消息太遠,尚未傳來。

而忽必烈的大軍還在馬不停蹄南下,欲直插宋朝防禦腹地…

第1313章 篩除第900章 甘肅第986章 祖譜第1023章 一顆人頭報天子第1116章 凋零的傳統第1188章 部署第687章 串聯第224章 泯恩仇(爲盟主“那年的小明”加更)第535章 交代(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4/11)第212章 迎擊番外篇·固疆(爲盟主“octane”加更)第545章 連夜雨第757章 老對手第58章 諸侯之女第1025章 瘡頭第1334章 寄望第895章 找機會第427章 問罪第1172章 一份子第606章 權場(爲盟主“傳奇高達666”加更)第910章 搶功番外篇·此生(爲盟主“會說話的肘子”加更)第1190章 新的命運第923章 白纛與玉璽第24章 高長壽第150章 字第1186章 天平第802章 勝敗之勢第877章 再聚第8章 水寨第902章 裂縫第1264章 漁翁之利第721章 走卒賤婢第523章 危而復安第171章 人手第1061章 河湟第191章 駐守第210章 鄉紳第227章 嚇唬第874章 兩根木頭第1023章 一顆人頭報天子第1140章 象棋第68章 脫鉤第1027章 移駕第910章 搶功第269章 冥王第725章 誰的機會第1028章 條件第75章 知時園幾點說明第463章 良將第1010章 戴罪立功第284章 危與機第1003章 楚天千里清秋第1040章 大局第173章 酒宴第437章 不斬來使第74章 追香第796章 同姓第1315章 融入第126章 面聖(爲白銀大盟“公子WV”加更6/10)第315章 傷亡第806章 唐詩第357章 走近第1101章 包克圖第170章 協定第301章 繞道第1115章 年少英武之王第829章 政戰第765章 士望第936章 我分裂你第342章 缺糧第1122章 雪戰第923章 白纛與玉璽第895章 找機會第1090章 西夏故事第761章 搦戰第400章 推論第260章 遠隔重山第447章 更聰明第1049章 禮賢下士第1274章 入冬第1213章 九郎妙計安天下第394章 輕薄兒第935章 吃席第803章 潰逃第1278章 都城第417章 遇強則避第1165章 戰果第804章 敵人的敵人第1273章 牆頭草第302章 升遷第722章 惡臭虛僞第685章 宋臣與名義第638章 清醒第799章 仗房嶺第110章 太學生第1217章 揪第734章 鄧州第755章 支援
第1313章 篩除第900章 甘肅第986章 祖譜第1023章 一顆人頭報天子第1116章 凋零的傳統第1188章 部署第687章 串聯第224章 泯恩仇(爲盟主“那年的小明”加更)第535章 交代(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4/11)第212章 迎擊番外篇·固疆(爲盟主“octane”加更)第545章 連夜雨第757章 老對手第58章 諸侯之女第1025章 瘡頭第1334章 寄望第895章 找機會第427章 問罪第1172章 一份子第606章 權場(爲盟主“傳奇高達666”加更)第910章 搶功番外篇·此生(爲盟主“會說話的肘子”加更)第1190章 新的命運第923章 白纛與玉璽第24章 高長壽第150章 字第1186章 天平第802章 勝敗之勢第877章 再聚第8章 水寨第902章 裂縫第1264章 漁翁之利第721章 走卒賤婢第523章 危而復安第171章 人手第1061章 河湟第191章 駐守第210章 鄉紳第227章 嚇唬第874章 兩根木頭第1023章 一顆人頭報天子第1140章 象棋第68章 脫鉤第1027章 移駕第910章 搶功第269章 冥王第725章 誰的機會第1028章 條件第75章 知時園幾點說明第463章 良將第1010章 戴罪立功第284章 危與機第1003章 楚天千里清秋第1040章 大局第173章 酒宴第437章 不斬來使第74章 追香第796章 同姓第1315章 融入第126章 面聖(爲白銀大盟“公子WV”加更6/10)第315章 傷亡第806章 唐詩第357章 走近第1101章 包克圖第170章 協定第301章 繞道第1115章 年少英武之王第829章 政戰第765章 士望第936章 我分裂你第342章 缺糧第1122章 雪戰第923章 白纛與玉璽第895章 找機會第1090章 西夏故事第761章 搦戰第400章 推論第260章 遠隔重山第447章 更聰明第1049章 禮賢下士第1274章 入冬第1213章 九郎妙計安天下第394章 輕薄兒第935章 吃席第803章 潰逃第1278章 都城第417章 遇強則避第1165章 戰果第804章 敵人的敵人第1273章 牆頭草第302章 升遷第722章 惡臭虛僞第685章 宋臣與名義第638章 清醒第799章 仗房嶺第110章 太學生第1217章 揪第734章 鄧州第755章 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