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報皇恩

長安城近月以來越來越熱鬧了。李瑕正在把治所從漢中遷到長安。

目前成都纔是他控制地域的中心,長安屬於最北。將政治重心北移,也是在向世人宣示他這個政權有統一天下的野心。

雖說是天子稱帝、國君稱王,但長安政權面對臨安政權時,天然就有種壓迫感。隨着一批批車馬入城,稱王自立便到了最後的準備階段。

但對於李瑕而言,自立最重要的不是他成爲秦王,而是建立一個諸侯國的制度,制定一個新的國策。需要從宋的冗官冗兵冗費中擺脫出來,需要消彌宋偏安江南、重文輕武的國策帶來的影響,所以李瑕才改變了“緩稱王”的想法而決定自立。

近日來李瑕一直在就稅制、兵制、官制、法制等等諸多事宜與漢臺幕府商議。

就像金蓮川幕府沒有因爲忽必烈遷到開平或燕京就改名一樣,漢臺幕府大概也會被時人繼續這般叫着。這日正一邊議事,一邊翻着各地送來的奏報,李瑕忽道∶“我們請宋廷遷都長安如何?”堂上諸人一滯。

末了,李墉先笑了笑,自嘲道“我竟忘了這辦法。”

楊果與韓承緒對視一眼,也是撫須慚愧。“論勾心鬥角,我們還是道行淺了啊。”“這不是我想的。”李瑕道∶“張五郎的信上說的。”“張五郎”

楊果道“他豈有這般瞭解宋廷”“秦九韶向他提的辦法,諸公看吧。”

不得不說的是,秦九韶很快就讓李瑕與漢臺幕府再次注意到了他。

張弘道在信上也詳細闡訴了事情的來龍去脈………秦九韶作爲俘虜,其實是沒資格也確實不知道李瑕打算自立之事,但知道蒙軍退兵了。

哪怕只有這麼一個情報,秦九韶卻敏銳地感覺到李瑕該再更進一步了。其實比起直接宣佈自立,請大宋皇帝遷都長安,纔是政治上更成熟的作法。

首先是名正言順,長安屬於三京之一,而臨安只是行在。如今李瑕擋住了蒙軍對長安的攻勢,請天子北還,這是大義。天子也應該北還。

當然,趙椹是絕對不可能答應遷都的。

朝臣們已經把李瑕視作董卓、曹操之流,怎可能再把漢獻帝送到他手中。那不管他們找什麼藉口,李瑕再說ot阻塞義理ot就佔據了名義。這時再自立,方能叫江南士紳無話可說。

大宋文臣黨爭的厲害便體現在這裡,除了秦九部,李瑕麾下沒有旁人有這種心眼。

楊果、韓家父子是北人,不算太瞭解宋廷;李墉只官至主簿;吳澤太過年輕;史俊這些人則不會爲李瑕在與宋廷鬥爭中出謀劃策

不過這也只是錦上添花,只涉及造反時是否更體面的問題,實力纔是關鍵。但諸人想起了秦九韶,眼下既是用人之際,顯然是要將他召來重用的。正說着,吳澤步入堂中,與李瑕稟報見陸秀夫的情形。“君實兄說,想要當面再勸一勸王上。”“他在哪”“就在外面”

從長安鐘樓上望去,能看到位於城中心偏西北方向的府署的隱隱一角。

府署會是之後的秦王府,李瑕沒想過要修建新的王府,也不打算擴建,只打算換塊牌匾。再繞到鐘樓南面,只見城門處人來人往,百姓根本不在意朝堂與藩鎮的勾心鬥角,只管認真地活。李瑕看了一會,問道“你不是想勸我不要造反嗎怎麼不說了”

“見到節帥,覺得不該勸,節帥矢志救天下於危亂,委居於宋臣身份怕是做不到。我想勸節帥忠於大宋社稷,根本就是空談。”

陸秀夫還是和在祁山道時一樣,站在李瑕身邊顯得很聽話端正。

他上次見李瑕時李瑕還只是蜀帥,因此用的還是當時的稱呼,並沒有因爲李瑕想要自立而反目。說到最後,他作了一揖,道“故而今日我是來向節帥辭官的。”道理他都明白,但他有他的堅持。

別的不說,二十一歲臨軒唱名,被欽點爲二甲第二十七名,僅這件事就足以讓他在青史上被記上一筆,這是無數人一輩子都沒有的榮耀。

當時他說“今日皇恩渥重,吾欲當思報國,相勉爲天下第一等人物,方不負此舉。”便像是女子收了無比厚重的彩禮嫁人,又豈能轉眼間因夫家家道中落便棄他而去?唐時張籍面對藩鎮李師道拉攏,便是自比節婦,委婉拒絕。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恰如陸秀夫此時的心境。

李瑕能看到他眼中深深的爲難,問道“若我們滅國了,你會殉國嗎”“會。”陸秀夫毫不猶豫。

“那數百年後,再有人提起這段歷史,罵我們是廢物、懦夫,至少得有幾個名字能讓我們拿出來告訴別人,我們有骨氣……從這點而言,我若不能成功救亡,那所做的一切都不如你的氣節有意義。”李瑕一生只追求成功,在他眼裡,失敗了就是毫無意義。這或許是錯的,但他就是這樣。

“我理解你,你可以成大宋最後的尊嚴,但,我更希望我們的協力開創一個強盛的國。”陸秀夫道“沒有我,節帥也能做到。”

“有些人骨頭軟、有些人意志脆弱,我們形勢順的時候他們很快便投靠過來,這種人我是要用。但一遇到逆境,他們要麼怕了,要麼心態馬上就崩了,我靠不住他們。要成事,只能靠意堅定、百折不撓之人。”李瑕沒有許諾封賞,說到這裡,又道∶“我缺你這樣的人,需要你留下幫我。”陸秀夫猶豫了。

他轉頭眺望着長安城,想到收復長安時未能親眼目睹,若有朝一日能收復開封,豈能錯過?這比金榜題名還要讓人向住。但已受了金榜題名的皇恩渥重

最後,陸秀夫還是深深一揖,道“此身已許大宋社稷。”“也好,不強求。”“多謝節帥。”

“你幫我帶封奏摺回臨安,我欲迎官家遷都長安,官家若應允,一個月內召告天下,示天下人收復中原之決心,我可答允你再不反宋,誓佐大宋中興。”陸秀夫一愣,脫口而出道“真的”

“你爲大宋爭取到的。你說深重皇恩,此行足以報答趙家天子了。”這日,陸秀夫捧着一封公文出了長安,不由又喜又悲。

喜的是終於在不可能之中掙得了保大宋宗社的一線渺茫生機,悲的是他明知官家不可能答應。但必須全力一試。萬一做成了呢

江船順漢水、長江而下,陸秀夫幾乎是以最快的速度趕赴臨安,一刻也顧得不歇便求見了恩師江萬里江萬里見到陸秀夫,先是嘆惜一聲。

他本去信陸秀夫,希望能控制利州到劍門關局勢卻沒想到人已經回臨安了。再看過李瑕的奏摺之後,江萬里良久無言,嘆息連連,有些無奈地連夜召官員商議。有人喜不自勝。

“今我大宋疆域爲南渡以來最廣,據守關中,收復汴京指日可待。眼下只須答應李瑕,即可由危轉安,還有何可猶豫”

“我只看到李瑕悖逆,爲人臣子,威脅官家,跋扈至極矣。”“他便是料定我等不敢讓官家遷都”“那我們便遷都,逼他騎虎難下。”

“他有何騎虎難下不過口頭與君實一句承諾。”“假的。”“君實,你如何看”

陸秀夫道“我信節帥的人品。他雖是不信官家敢遷都,但若官家敢遷,或許能打動”“沒用的。”衆人紛紛搖頭。

“他允諾有何用?關中有多少北人,怎可能安全讓官家抵長安?

“李瑕說口空白牙一句,根本做不得算,官家若詔告天下,反而不能再反悔,威名掃地矣。”“故而說不必答理他。

“諸位!半壁江山啊,不值一搏嗎?!我們想召李瑕還朝,何不敢到長安鎮壓他!!!”“可能嗎”

“別理他,他想害官家。”“萬一呢”

但凡有理智的官員都認爲不必理會李瑕。

唯有個別心思簡單的年輕官員認爲值得一試,讓陸秀夫面呈天子。陸秀夫等整整七日,終於能隨江萬里進宮啓稟官家。

這之已是五月初八,離李瑕說好的一月之期僅剩兩日,但滿朝似乎所有人都像是忘了這事…這也是新帝登甚以來,陸秀夫初見面聖。

他聽說過許多關於新帝的傳聞,作好了心理準備但當真看到趙褸進殿裡,還是吃了一驚。不敢相信眼這個萎靡不振、腳步虛浮的病瘦青年就是當今官家。“江相公又有何事”

江萬里道“稟陛下,還是爲李瑕請迎陛下遷都長安一事。”

陸秀夫知道,李瑕是料定了趙湛不可能敢,這麼做爲的是斷掉許多人對大宋的期望。但如果官家能展示出足夠的氣魄來,也許李瑕會改變想法。半壁江山,至少也該……“朕不去長安,朕只在臨安。”趙道“想都不要想。”

江萬里道“但再不拿出決意,李瑕馬上便要反叛自立了。”“這麼大的事,怎麼能來問朕”趙褸道“國事該由賈相公處置。”“陛下,老臣認爲”

“別認爲,朕絕不會去長安的,江相公一直來問,還不如去請出賈相公商議。”“

陸秀夫閉上眼,回想起吳澤那一句“這就是弱主弱國的無奈了”。~~

日子在臨安的繁華與平靜中過去。

到了五月底,陸秀夫知道李瑕已得知趙沒有詔告天下遷都長安,且即秦王位的準備也差不多做好了,臨安的反應也試探了,境內的大宋忠臣也試探了。

羣臣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寫信,但就連他陸秀夫都回臨安了,幾封信顯然阻止不了任何事。六月初一。

陸秀夫在樓臺上獨坐了一整日,一直擡頭看向天空。他在猜想遠在長安的李瑕應該正在即秦王位了。

那最快也要半個月後,臨安才能得到消息。至於現在,很多人還能抱着僥倖心想李瑕也許沒有這麼做。不知大典該什麼模樣,想必很檢樸簡單。“錯過了啊”

第961章 謠言第14章 信任第910章 搶功第222章 僱兇第171章 人手第781章 拖延第1078章 刻薄第516章 人物(爲盟主“sjkxjkk”加更)第1100章 叛將第453章 分兵第871章 嫌疑第250章 雛形第967章 劃分六路第563章 朝會番外篇·西藩(爲盟主“拉撒路”加更)第1151章 救駕第215章 消耗第585章 君恩(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7/21)第1339章 新王朝第852章 家族利益第785章 敢戰(爲盟主“守妹拴財”加更)第1278章 都城第732章 定計第1320章 雌了男兒第1228章 顏面第644章 人才第107章 右相第791章 揪狼第1159章 無名小卒第198章 大膽第1142章 坐以待斃第658章 防與治第622章 展示第738章 急切第57章 任務第234章 擾敵第83章 伏殺第1131章 融合第339章 神算第1043章 圍點打援第104章 新家第782章 歸家子第180章 筠連州第714章 攀比第79章 通敵第113章 失望第1292章 叛臣第1054章 武德第23章 送別第261章 元宵第18章 廢物第617章 年號(爲盟主“暗血小黑麥”加更)第876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1244章 殷切第1251章 東線第490章 賽跑第815章 圍堵第303章 流年不利第1047章 嘉獎第1341章 興亡第46章 撕破臉第618章 分裂幾點說明第134章 風簾樓(爲白銀大盟“公子WV”加更10/10)第205章 孩子第176章 操練第81章 動手第1131章 融合第1225章 換俘第1063章 分憂之臣第632章 分割第37章 臨江仙第907章 繼父第27章 截殺第109章 信任第916章 騎兵對撞第419章 簡單第603章 立規矩難第975章 聚衆第395章 墓誌第370章 解決第530章 赴任第937章 你分裂我第209章 騎術第1327章 板蕩識誠臣第784章 匈奴第1208章 救國心第665章 學我第956章 條件不變第1048章 從諫如流第605章 關鍵一環(爲盟主“_書友A”加更)第93章 觀望第16章 藏舟浦第180章 筠連州第101章 君不知第975章 聚衆第909章 盟友第186章 狹路相逢第743章 傲慢第986章 祖譜
第961章 謠言第14章 信任第910章 搶功第222章 僱兇第171章 人手第781章 拖延第1078章 刻薄第516章 人物(爲盟主“sjkxjkk”加更)第1100章 叛將第453章 分兵第871章 嫌疑第250章 雛形第967章 劃分六路第563章 朝會番外篇·西藩(爲盟主“拉撒路”加更)第1151章 救駕第215章 消耗第585章 君恩(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7/21)第1339章 新王朝第852章 家族利益第785章 敢戰(爲盟主“守妹拴財”加更)第1278章 都城第732章 定計第1320章 雌了男兒第1228章 顏面第644章 人才第107章 右相第791章 揪狼第1159章 無名小卒第198章 大膽第1142章 坐以待斃第658章 防與治第622章 展示第738章 急切第57章 任務第234章 擾敵第83章 伏殺第1131章 融合第339章 神算第1043章 圍點打援第104章 新家第782章 歸家子第180章 筠連州第714章 攀比第79章 通敵第113章 失望第1292章 叛臣第1054章 武德第23章 送別第261章 元宵第18章 廢物第617章 年號(爲盟主“暗血小黑麥”加更)第876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1244章 殷切第1251章 東線第490章 賽跑第815章 圍堵第303章 流年不利第1047章 嘉獎第1341章 興亡第46章 撕破臉第618章 分裂幾點說明第134章 風簾樓(爲白銀大盟“公子WV”加更10/10)第205章 孩子第176章 操練第81章 動手第1131章 融合第1225章 換俘第1063章 分憂之臣第632章 分割第37章 臨江仙第907章 繼父第27章 截殺第109章 信任第916章 騎兵對撞第419章 簡單第603章 立規矩難第975章 聚衆第395章 墓誌第370章 解決第530章 赴任第937章 你分裂我第209章 騎術第1327章 板蕩識誠臣第784章 匈奴第1208章 救國心第665章 學我第956章 條件不變第1048章 從諫如流第605章 關鍵一環(爲盟主“_書友A”加更)第93章 觀望第16章 藏舟浦第180章 筠連州第101章 君不知第975章 聚衆第909章 盟友第186章 狹路相逢第743章 傲慢第986章 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