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有朋自遠方來,鞭二十,驅之別院

據說每當有賢明君王的時候,肅慎人就會送來楛矢石砮。

最早的記載是舜,往後是武王,成康之時,因此楛矢石砮也就成爲了賢明君王在世的一個證明。

在得知肅慎人要送來楛矢石砮的時候,作爲皇帝的頭號鐵粉,燕王是非常激動的,這是陛下賢明的最好證明啊,自己也算是爲陛下的偉業奉獻了不少,肅慎這些年裡一直都被扶余人所隔絕了道路,是自己擊敗了扶余人,方纔讓肅慎人能夠再次朝貢。

陛下的功績裡,怎麼也得有自己濃厚的一筆吧?

當然,此刻的燕國也是超越了歷史先河,成爲了有史以來最龐大的燕國,上谷郡,廣陽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郡,樂浪郡,玄菟郡,帶方郡,真番郡,臨屯郡,三韓郡,扶余郡論疆域,這燕國大的離譜,大的都有些嚇人了,堪稱大漢第一大諸侯國!

不過,大是大,可疆域內的人口,就有點一言難盡了,整個燕國的人口才兩百萬左右,聽起來很多,可分佈在這些郡縣裡,那就很不夠看了,其中不少還是些不曾教化的蠻夷,在燕王眼裡都不能算是人的那種。

另外,無論是糧食產量,或者耕地面積,燕國在各諸侯國裡的排名都不算太靠前,好在,新獲得的幾個郡縣,還是有不錯的肥沃土地,這些土地落在那些胡人的手裡,實在是有些浪費。

燕王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這些年裡他一直都在對外擴張,郡縣越來越多,擴張速度也越來越快,羣臣幾次勸諫,他也不聽從,完美的詮釋了老劉家的窮兵黷武,到了如今,他總算可以休息一段時日,要好好治理這些獲得的耕地了。

燕王也並非是不懂得治理國家,對待內政,他也有一手,只是要比其餘諸侯王更粗暴,其他諸侯王都是鼓勵百姓耕作,這位是逼迫,你不耕作就砍了你的頭,看你耕不耕,他給各郡縣的官吏都設定了一個標準,沒有達標的都要被懲罰,超過了標準的就直接提拔,通過簡單粗暴,壓榨百姓的方式,燕國倒是強盛起來了。

шшш •тtκan •C 〇

他的很多做法,跟吳王是相反的。

吳王以仁,他以暴,不過就目前兩人的成就來看,還是吳王的辦法更給力一些,可這也沒辦法,吳王的這套辦法,不是隨便就可以效仿的,剛柔並濟,寬濟百姓,在不勞民的情況下還能讓諸侯國迅速強盛起來,這需要一定的政治天賦和才能。

大概是因爲肅慎獻弓的淵源,就是暴躁的燕王,也沒有對肅慎的使者們無禮,笑呵呵的接待了他們,並且暗示他們其實自己也挺喜歡箭矢的,肅慎人倒是沒有多想,他們人少,常年遭受扶余人和挹婁人的襲擊,很多學者認爲挹婁人是肅慎的後人,可他們在漢朝滅亡之前,都是共同存在的兩支部族,並非繼承關係。

肅慎人擅長造弓箭,就常常給周圍的部族獻出自己的弓箭,自己也在用,也沒有什麼賢王纔給的說法。

故而就取下了弓要送給燕王,卻被燕王給拒絕了,按着燕王的說法:如今陛下還沒有得到,我豈能先得?可以在返回的時候再送給我!

肅慎人一頭霧水,不就是送個弓箭嘛?怎麼還怎麼多說法呢?

可當他們繼續往長安的方向走的時候,一路都受到了款待,也從譯者那裡得知了自己獻弓在中原會被視爲祥瑞的事情。

肅慎人大喜,早知道這樣,百年前我們就該想辦法送過去啊。

他們心安理得的享受着沿路官吏的款待,神色也越來越得意,沒辦法,誰讓自己是祥瑞呢?肅慎的爺就是爺!

這種得意在見到皇帝之後,蕩然無存。

“來人啊!將這幾個人給朕拖下去!鞭二十!!”

當劉長指着他們下令的時候,朝中羣臣都驚呆了,臉上的笑容直接凝固。

肅慎獻弓,證明了賢王在世,當然也證明了衆正盈朝,若陛下是周武成康,那他們就是周公呂望啊,可他們也沒有想到,剛一見面,劉長便直接下令,要將這些人拉出去抽打。

肅慎的使者們都懵了,在得知命令後,嚇得臉色蒼白,急忙請求劉長放過。

“陛下?!這是爲何啊?!”

身爲舍人的欒布都有些忍不住了,上前質問道。

劉長憤怒的說道:“朕剛剛出生的時候,就有賢王之資了,這是衆所周知的事情,這些傢伙如今纔將弓箭送過來,莫不是輕視朕?認爲朕如今纔算是一個賢王?!來人啊!拉出去打!”

羣臣都驚呆了。

季布也忍不住起身說道:“陛下,因爲如此荒誕的理由,就要毆打來朝貢的使者,實在無禮!這絕對不是賢明的皇帝所應該去做的!今日陛下如此對待真心朝貢的使者,往後誰還敢來朝貢大漢呢?”

“燕王在北,爲朕爪牙,誰敢不來朝貢?!”

“陛下!!”

還有大臣想要勸,奈何,甲士們可不聽他們在這裡勸諫,直接拖着那幾個使者就離開了宣室殿,劉長看都沒有看他們一眼,很是平靜的說道:“皇帝的賢名,是外邦所送來的幾個箭矢所能證明的嘛?!”

“這次召集羣臣,並非是爲了那什麼弓箭,是爲了今年的秋收之事!”

“今年來,朕開了南部諸多官田,賞賜給遷徙的百姓,只是,一年所遷徙的民衆不過七萬多人.成效並不大!”

“中原餘丁越來越多,治安迅速惡化,遊俠成羣,今日,諸公必須要想出個辦法來,弱中原之餘丁,實邊塞之耕地!”

劉長皺着眉頭,看起來有些兇狠,“今日除非是能想出一個解決辦法來,否則誰都不能離去!”

羣臣譁然,一年遷了七萬多人,這已經不少了,當初秦國開南越,也不過遷徙二三十萬人,人家是強行遷徙,在自願的情況下,能遷過去七萬多,已經不少了,可自家這位皇帝急功近利也不是一天一兩天的事情了,他就是巴不得今年就能將整個中原近百萬的餘丁全部給送到南邊去,可又不許強行遷徙,那我們還能有什麼辦法呢??

我們又不是神仙啊。

劉長坐在上位,讓呂祿給自己弄了些茶,淡定的吃了起來。

羣臣此刻卻在商談着,彼此交換意見。

張相併不在今日的朝議之中,張相在忙着秋收的事情,秋收之時越是近,他就越是緊張,基本上每天都是找不到蹤影,劉長也知道他的不容易,故而沒有派人打攪他,至於其他大臣,那就沒有這麼容易了。

張相雖然不在,張左相還是在的,他在羣臣裡的表現最爲活躍,不斷的與各位大臣商談着,很快,張左相就有了自己的辦法。

“賜爵!”

“陛下!可以賜爵!”

“嗯??”

“若只是說將官田給與遷徙的百姓去耕作,他們未必願意去,可若是遷徙的人能得到廟堂所賞賜的爵位,那他們就一定會動心!!”

張不疑剛說完,欒布就搖着頭,否決了他的提議。

“百姓們不願意去,是因爲南方氣候惡劣,不毛之地,跟爵位卻沒有什麼關係.當初秦國將有功的將士們升了爵,封在南,他們多怨恨,這是一樣的,是沒有辦法作用的。”

張不疑卻不這麼想,他說道:“當初那是要遷到南越去,南越國在那時是真正的不毛之地,如今雖然也貧瘠,可好歹能活着,何況,那些是打了勝仗,本就該升爵的將士,將他們封在那裡,他們自然會不服,可國內那些餘丁,他們有什麼功勞?能有爵位可以拿,他們便知足了,哪裡還會有這麼多的抱怨呢?”

陸賈似乎也不太贊同張不疑的想法,他說道:“陛下近期內大量的給與爵位,底層爵位怕是沒有足夠的吸引力,若是高點的爵位,那又不太合適.”

“陸公這是在廟堂待得太久了,不知道底層百姓的情況啊。”

剛剛回到廟堂就被強行拉到廟堂裡參與朝議的申屠嘉搖着頭。

他說道:“您是徹侯,自然是覺得底層爵位對百姓們沒有什麼吸引力,可是在底層,餘丁的日子也並不好過,他們沒有耕地,只能從事一些其他的職業,受人僱傭,做工,或者去當遊俠,可無論是什麼職業,風險都是極大的,人以餘丁輕賤,常常輕視,您不知道他們對爵位和耕地的渴望有多大,足足七萬人願意爲耕地而遷徙往南,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爵位在漢初不只是土地,還是地位,是特權,是所有人都所追逐的。

看着羣臣爭論起來,劉長卻沒有遲疑,大手一揮,“不疑,伱來操辦這件事!”

“唯!!”

隨即羣臣又給出了幾個想法,劉長卻都覺得不太合適,有傷民。

又商談了幾件大事,劉長方纔揮了揮手,讓他們都滾蛋。

只有申屠嘉和晁錯被留了下來。

申屠嘉感慨道:“其實陛下不該鞭打肅慎使者的,他們來朝貢,以禮相待,方纔能讓更多的外邦前來朝貢啊”

劉長搖着頭,“這件事,你不必多言,朕自有想法,朕若是認下了那祥瑞,往後他們每年朝貢,就要交那箭矢來敷衍,爾等還會傻笑着慶祝什麼祥瑞,反給與他們更多的賞賜,如今大漢要強盛,那朝貢就必須要足夠多,無論是縣學,或者是醫館,乃至馳道,漕渠,都要耗費大量的糧食和物資,不能開這樣的先河,要朝貢,就得拿出些有用的東西來。”

申屠嘉一愣,“陛下會不會想的太多了?”

“不,你先前不在,不知道那些羣臣的言語,原先滇國送來神牛的時候,羣臣就要朕進行大賞,朕賞了,可這是因爲滇國風俗語言與朕同,遲早都能像南越那樣成爲大漢郡國,可肅慎這些外邦,那就隔的太遠了,羣臣還要朕大賞祥瑞,若是開了這樣的先河,往後小國朝貢,大漢就得給與更多的東西來賞賜,那就不是人家來朝貢,是大漢去朝貢了!”

“朕最好定下規矩,往後的後人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申屠嘉一時都不知該說些什麼了,陛下每次做完一些非常昏庸的事情之後,都能拿出很好的解釋,讓人無法回答,大概這就是“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吧。

想想史書會如何記載這位天子呢?

開頭肯定就是:“帝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爲皆出己之下”

這套說辭甚至都不用換,就能套用在不少君王的身上,例如夏桀啊,商紂啊,反正是套不到什麼正經君王身上的,正經君王能手格猛獸嗎?手格猛獸的那能叫正經君王?昏庸!

可劉長確實沒有胡說八道,他是真的想要給朝貢體系增加一些新規矩的。

在他的設想裡,朝貢不能只是簡單的對君王表達自己的敬意,那得要掏出自己的家底來奉承大漢,否則就等着捱打被砍,既然要表達敬意,那就要表達的多一些,不能敷衍,糊弄人,而作爲回報,大漢可以給他們提供庇護,可以跟他們進行貿易。

等到他們無法朝貢的時候,大漢就可以幫着設立郡縣來幫忙治理了。

想要讓大漢百姓吃得飽,其他人就得餓一餓。

他對此早有謀劃,等到與身毒那邊取得聯繫之後,他就會正式執行。

“不說這個了,還是說說你們治水的情況吧!”

晁錯這才起身說道:“陛下,臣已經遷徙了中上游河岸的百姓,下令讓他們停止開發河岸,並且讓當地官吏大規模的種樹,這些時日裡,有十餘萬人在河岸邊開墾,破壞巨大,秦國在河邊所種的樹,基本上被砍伐殆盡,這一片的河水都開始變得渾濁,尤其是隴西,北地這裡,也是因爲畜牧越來越多,導致破壞嚴重”

“臣準備在這幾處開六處漕渠,一方面是便於輸送,一方面是便於農桑,一方面則是便於治水,只要支流足夠多,河水的衝擊力量就會下降”

“臣聽聞火藥威力提升了很多,不知是否可以拿來治水呢?”

“你是準備用炸藥來開漕渠?”

劉長遲疑了片刻,“倒也不是不可以,不過火藥這東西產量不高啊,也不可能交給尋常匠人來大量的製造.可以用,但是要少用,礦場和戰場都需要這東西,你開渠,朕也不能給與你太多.”

“那是否能將配方交予臣呢?”

“朕並非是信不過你,只是怕有匠人泄露啊。”

“陛下,臣以爲,只要不讓這些東西落在外邦的手裡,對國內之人,還是沒有必要隱瞞的.張相便曾說,尚方之物擺放在廟堂裡是沒有作用的,得要推廣到天下才好,因此那些堆放在尚方府內的紡車,都被張相送到了民間,甚至允許民間自己來製造各種器械,連設計圖紙都給送了出去民間自制的踏犁不計其數.”

“這個朕知道,可是火藥這玩意啊,他跟踏犁不一樣啊!”

“且不說若是泄漏到國外會是如何,就是民間自己製作,風險也是極大,定然會導致混亂,這是不能泄露給地方的不過嘛,你這麼說,朕倒是也有了想法,你說,如果朕專門設立一個官方機構來製造火藥,並且將火藥列爲與弩甲一樣的禁止私藏物,但凡有私藏的以謀反來處置,是不是會更好一些?”

“另外嘛,就是要當心外泄到外邦.朕最擔心的就是那些商賈,不過嘛,這也可以想辦法來避免,預防.”

“若是繼續保存在尚方之內,那產量實在太低,根本就不夠用.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辦法,只能選擇最優的”

晁錯心服口服,朝着劉長大拜。

“陛下英明!!”

劉長在晁錯的眼裡是相當複雜的一個人,有的時候看起來比桀紂還要昏庸,有的時候看起來卻比堯舜還要賢明,比起私藏在尚方,公佈於天下,確實還是列爲違禁,然後以官方的身份大規模製造要好一些。

劉長跟他們商談了一番治水的諸多問題,劉長在這方面沒有什麼想法,只能是讓晁錯來拿主意。

晁錯說完河水的事情,又忍不住開口說道:“陛下,我聽聞燕王要挾肅慎人獻弓與自己!”

“哈哈哈,燕王好武,那又如何?”

“陛下,您不覺得燕國實在太龐大了嘛?何不再選宗室來分扶余,三韓之地呢?燕國如今的疆域,實在是有些過於龐大了,再這麼下去,大漢之北,就要出一個強敵了可以將上谷,漁陽等郡收歸廟堂,讓燕王去治理其餘那些土地啊。”

每當晁錯說起這些事情的時候,劉長總是很無奈。

“如果沒有這些諸侯王,朕能開疆擴土到如今這個地步嗎??”

“廟堂有能力來治理三韓和扶余的土地嘛?有能力來治理西域的土地嘛?滇國?交趾?”

“這都是要地方諸侯之力,才能開闢,才能去治理的!”

“說句難聽的,朕在諸兄弟裡最爲年輕,你又擔心什麼呢?是怕朕活不過這幫子兄弟嘛?!!”

劉長憤怒的質問道,看得出,他已經有些惱火了。

晁錯一愣,隨即說道:“膠東王就比您要年輕”

“朕今日非打死你個犬入的!!!”

第367章 望之不似人君第134章 你誰啊??第450章 太子何故謀反?第793章 治國靠羣賢第592章 猛藥第875章 帶走第426章 打仗父子兵第284章 陳平出得計,韓信帶得兵,劉長砍得第262章 若白駒之過隙第897章 諸王歸來第611章 故人相見第254章 這都是爲了你好第731章 寡人從西土長安而來....第417章 羣賢的時代第538章 厲王竟是我自己??第32章 劉長舞劍,意在蒯徹第797章 生子當如曲逆侯第316章 勿動,動則滅國!第645章 打擾了,告辭!第764章 安息人所爲!!第658章 削藩!削藩!第135章 楚墨第281章 羣賢本色第270章 兼職做諸侯王第863章 夏侯國相第235章 您的兵法是楚霸王教的吧?第223章 那就試試吧第258章 羣賢和羣賢是不一樣的第50章 就你叫劉長啊?第527章 曹窋不辱使命第655章 鈔能力第377章 做官當做執金吾第611章 故人相見第170章 真正的長安是什麼樣的?(感謝七哥第7章 歌者劉邦,編曲者誰?第171章 初不頑劣,但失愛於羣臣第503章 前來背鍋第565章 特殊的送信方式第56章 老瓦工蕭何第609章 秦皇漢文第721章 是來朝聖的第578章 逮住一隻羊使勁薅第691章 你啊,是越來越像小陳平啦第57章 蓋公第792章 萬戶侯第678章 梅花香自苦寒來第15章 尚方第608章 未來的張不疑和晁錯第260章 你嘛時候登基啊?第147章 相敬如賓第184章 你還真是高皇帝的兒子!第515章 大概是真的不在了吧第698章 誰能繼之?第805章 野豬和小豬第687章 這就是大治之世嗎?第468章 這是太尉還是縣尉??第203章 因爲我真的有一座學宮第214章 羣賢的盛宴第822章 聽名字就知道是好人第148章 管仲樂毅第56章 老瓦工蕭何第753章 來我夏國吧!!第291章 奸相周昌第596章 可怕的墨家第216章 阿母,想打孩子可以去打劉安第485章 這地方是來對了!第894章 呂后第806章 差之遠矣(補更)第211章 法家的鷹犬更新通知第425章 一路向西第398章 要麼咒殺朕,要麼朕殺你!第17章 三個願望第576章 師者第632章 你想學?我教你啊第814章 好言難勸該死鬼第401章 世道循環周復始第457章 大丈夫第579章 傳承第185章 長安之變第629章 張生的理髮店第325章 他們是怎麼敢的呀??第796章 福之爲禍第865章 英武非凡第243章 大漢處處都是賢明的王第627章 大漢公主第518章 來就來吧,還帶什麼禮物啊第81章 你就給我看這個?第148章 管仲樂毅第813章 遇強則強第122章 怎麼看怎麼不順眼第204章 記得下次自己寫第482章 豎子欺人太甚第730章 老而不死爲賊!第885章 禮第561章 你替朕去問一聲第507章 這可不興學啊第34章 韓信來了!公子死了!第727章 佩劍第272章 那般強大的王怎麼會哭呢?
第367章 望之不似人君第134章 你誰啊??第450章 太子何故謀反?第793章 治國靠羣賢第592章 猛藥第875章 帶走第426章 打仗父子兵第284章 陳平出得計,韓信帶得兵,劉長砍得第262章 若白駒之過隙第897章 諸王歸來第611章 故人相見第254章 這都是爲了你好第731章 寡人從西土長安而來....第417章 羣賢的時代第538章 厲王竟是我自己??第32章 劉長舞劍,意在蒯徹第797章 生子當如曲逆侯第316章 勿動,動則滅國!第645章 打擾了,告辭!第764章 安息人所爲!!第658章 削藩!削藩!第135章 楚墨第281章 羣賢本色第270章 兼職做諸侯王第863章 夏侯國相第235章 您的兵法是楚霸王教的吧?第223章 那就試試吧第258章 羣賢和羣賢是不一樣的第50章 就你叫劉長啊?第527章 曹窋不辱使命第655章 鈔能力第377章 做官當做執金吾第611章 故人相見第170章 真正的長安是什麼樣的?(感謝七哥第7章 歌者劉邦,編曲者誰?第171章 初不頑劣,但失愛於羣臣第503章 前來背鍋第565章 特殊的送信方式第56章 老瓦工蕭何第609章 秦皇漢文第721章 是來朝聖的第578章 逮住一隻羊使勁薅第691章 你啊,是越來越像小陳平啦第57章 蓋公第792章 萬戶侯第678章 梅花香自苦寒來第15章 尚方第608章 未來的張不疑和晁錯第260章 你嘛時候登基啊?第147章 相敬如賓第184章 你還真是高皇帝的兒子!第515章 大概是真的不在了吧第698章 誰能繼之?第805章 野豬和小豬第687章 這就是大治之世嗎?第468章 這是太尉還是縣尉??第203章 因爲我真的有一座學宮第214章 羣賢的盛宴第822章 聽名字就知道是好人第148章 管仲樂毅第56章 老瓦工蕭何第753章 來我夏國吧!!第291章 奸相周昌第596章 可怕的墨家第216章 阿母,想打孩子可以去打劉安第485章 這地方是來對了!第894章 呂后第806章 差之遠矣(補更)第211章 法家的鷹犬更新通知第425章 一路向西第398章 要麼咒殺朕,要麼朕殺你!第17章 三個願望第576章 師者第632章 你想學?我教你啊第814章 好言難勸該死鬼第401章 世道循環周復始第457章 大丈夫第579章 傳承第185章 長安之變第629章 張生的理髮店第325章 他們是怎麼敢的呀??第796章 福之爲禍第865章 英武非凡第243章 大漢處處都是賢明的王第627章 大漢公主第518章 來就來吧,還帶什麼禮物啊第81章 你就給我看這個?第148章 管仲樂毅第813章 遇強則強第122章 怎麼看怎麼不順眼第204章 記得下次自己寫第482章 豎子欺人太甚第730章 老而不死爲賊!第885章 禮第561章 你替朕去問一聲第507章 這可不興學啊第34章 韓信來了!公子死了!第727章 佩劍第272章 那般強大的王怎麼會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