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戍邊

“朕要賞尚方的六個人爲侯了!”

劉長坐在上位,趾高氣揚的對着衆人說道。

羣臣很是安靜,擡起頭來看着皇帝陛下,竟然沒有人敢多說什麼。

劉長皺了皺眉頭,再次說道:“朕還要賞他們百金!”

羣臣對視了幾眼,依舊沒有人說話。

劉長有些急了。

事情怎麼跟自己所想的有些不一樣呢?

往日裡不都是一羣人跳出來反對尚方嗎?今日自己對尚方大加封賞,怎麼就沒有人跳出來呢?這搞得自己想試試火炮的威力,想讓羣臣感受一下科技威力的想法全部都落空了。

劉長很是失望,他對面前這羣大臣們極度失望,看他們的樣子,哪裡還像是個直臣呢?人心不古啊,當初多好啊,有周昌,有申屠嘉,有柴武,有劉敬,有張釋之,這些人一個比一個要直,都會在這種時候跳出來跟自己作對,然後被自己打臉,好讓自己在人前顯聖,過去那些直臣都上哪裡去了呢?爲什麼現在都是一羣唯唯諾諾的人呢?一點骨氣都沒有。

劉長很不服氣,繼續說道:“往後我還要加大對尚方的資助,讓尚方得到更多的好處,讓他們全力鑽研!”

Wωω◆ ttκд n◆ C〇

“諸位愛卿,可覺得有什麼不妥啊?”

羣臣再次對視了幾眼,隨即異口同聲的說道:“陛下英明!!!”

這次,劉長是徹底的失望了,我大漢廟堂,居然沒有一個直臣!

他失望的揮了揮手,就結束了這次的朝議。

當羣臣走出皇宮的時候,衆人的臉色都有些詭異。

“宣公啊,陛下忽然對尚方大加封賞,您身爲刑部卿,爲什麼不起身反對呢?”

宣莫如聽到詢問,很是平靜的說道:“這要麼是尚方弄出了一個好東西,陛下巴不得有人來反對,要麼就是夏王就國,夏國缺人了無論是哪一種,我都不會開口的,相信陛下就好了。”

身邊的大臣們大概也是同樣的想法。

劉禮苦笑着說道:“今日看那張相的臉色,分外猙獰,就盯着我們,似乎說出一句不好來,就要被他拖出去斬首,誰又敢多說什麼呢?”

“還是少說話吧,看那些多言語的,哪個有好下場?哪個還在廟堂裡?”

衆人紛紛吐槽了起來,而此刻,劉恆和欒布已經與劉長回到了內屋。

劉恆對劉長今日的言語頗爲好奇,剛坐下來就詢問道:“是尚方又做出了什麼好東西嗎?”

劉長一愣,很是無奈的說道:“是啊,可惜這些羣臣不夠正直,讓我錯失了一個展現的好機會。”

隨即,劉長就將尚方最新研發的火炮告知了面前的兩個人,欒布倒還好,劉恆一聽,眼裡就閃過了一道精光。

“若是真如你所說的,那是一個大殺器啊,無論是用以守城,或者是破城,甚至是水軍”

劉恆已經想到了很多,劉長有些驚訝,自己能想到這些並不奇怪,可是四哥明明不擅長戰事,卻能一眼就看出火炮的妙用,這就讓他很是意外了,劉恆又補充道:“在民用上也能有妙處啊,開路,拆建,開礦似乎都能用得上可能將石彈改成炸彈?”

劉長大笑了起來,“以後定然是可以的。”

欒布忍不住感慨道:“陛下當初就曾說,想要治理大漢,最重要的就是尚方,如今看來,陛下說的很對啊。”

“可惜啊,陳陶做的還是太慢了,這麼多年了,他還是沒能將火車給做出來,若是有了火車”

劉長的眼裡滿是期待。

欒布認真的說道:“陛下,尚方每年都有成果,或許明年,或許後年,您要的東西自然也就會被他們給做出來,您不必催促他們,若是整日催促,反而不能成事。”

三人又聊起了其他的事情,確定好了對尚方的封賞內容,欒布要操辦的事情很多,在確定了一些事情後,就急匆匆的離開了厚德殿,只剩下了劉恆與劉長兩兄弟。

劉長活動了一番頭,打了個哈欠,隨即直接箕坐在一旁,神色有些疲憊。

“怎麼?沒睡好?”

“不是沒睡好,是壓根就沒睡!”

劉長一臉疲憊的說道:“昨晚在尚方內待了一晚,跟陳陶聊了很多,今早方纔回來,回來就開了朝議。”

劉恆搖了搖頭,“這樣可不行,你還是先休息片刻,我也回去忙.”

“休息不了,我師父很快就要來了,這玩意水軍能用得上。”

劉長說着,又問道:“姈呢?這幾天還是在御史府內嗎?”

劉恆輕輕撫摸着下巴,“她一直都在御史府內,我讓她來幫我做事,她性格有些急躁,不過做事還是很認真的,沒有出過什麼錯,我在想該如何讓她犯錯.不犯錯要如何改正呢?”

“四哥啊,你若是覺得無趣可以坑一坑安,坑姈做什麼?怎麼還能想着讓她出錯呢?”

劉恆笑了起來,“必須要出錯,這樣才能學習啊,我已經有想法了,保證她也看不出來.你不必管,這些事,我自己會安排的。”

劉長對此表示鄙夷,卻也沒有想着爲女兒出頭,四哥說的對,在自己面前出錯,總比往後前往封國出錯要好的多。

兩人又說起了北地王。

“兩人同生,賜已經前往就國,你強行讓良待在長安,他心裡只怕很不是滋味啊。”

“賜自幼在外,見識極多,朋友也很多,而且夏國情況特殊,我能放心讓他前往,良不同啊,他還不能急着前往封國,就算別的都不知道,這識人之法也當了解一些.”

“哦,你要給他請老師?”

“不。”

“服徭役?”

“也不是。”

“我準備讓他前往縣衙,改了名去當一個衙役.你想想,這縣衙是最忙碌的,什麼人都能見到,什麼事都能遇到,他所缺的就是經歷而已,只要在縣衙裡待上一年,他的變化絕對會很大。”

劉恆若有所思,“說的也對,縣衙確實是事情最多的地方,他一直都是待在皇宮裡,對外頭的事情不甚瞭解,對底層的情況更是如此,在縣衙,接觸各類人,經歷各種事情.你想的很不錯。”

劉恆讚許的看了劉長一眼,“這辦法不錯,往後也可以用在別人身上。”

劉長得意的笑了起來,“這算什麼,四哥往後若是遇到什麼結局不了的事情,儘管來問我,我自幼才智過人,無人能.”

還不等劉長吹完,就有兩個老頭大搖大擺的走進了厚德殿內,甲士們也不太敢阻攔。

看到進來的兩個老頭,劉長急忙起身,笑呵呵的行禮拜見。

只是這兩個老頭看向他的眼神都算不上很好。

來人正是韓信和趙佗。

兩人如今強行被劉長安排到一座府邸內,整日除了辯論兵法,就是在辱罵劉長了。

劉長急忙上前,扶着兩人坐了下來,韓信緩緩移動了一下位置,讓自己比趙佗更靠前一些,趙佗苦笑着搖頭,沒有多說什麼。

“師父啊,您來的正好!”

“尚方做出了一個新東西,用來裝在船隻上,絕對是大殺器,任何水軍都不足爲懼,明日都可以直接去安息身邊,擊沉他們的水軍,炮轟他們的城池了!”

劉長爲了避免那些小麻煩,趕忙將火炮的事情說了出來,想要分散老師的注意力。

果然,韓信和趙佗的注意力頓時就被火炮所吸引,也不去想別的事情,拿着劉長提供的圖紙,兩人好奇的觀摩了起來。

“能看看實物嗎?”

趙佗詢問道。

“當然可以,就在尚方,隨時都可以去看。”

韓信卻問道:“這東西有多重?發射時會不會影響船身?炮彈有多重?需要幾個人來操作?射程呢?”

劉長擦了擦額頭的汗水,“這些就得去詢問尚方的人了,他們最是瞭解。”

韓信一臉的不屑,“所以你就是看了下威力?然後進行了封賞?也沒有詢問具體的作用?”

“咳咳,這個”

“祿!!帶着兩位前往尚方!!一定要詢問仔細!!”

與此同時,劉賜也是領着自己諸多門客們,通過了河水,來到了趙國地區。

劉賜本來是可以從長安直接過北地,以最快的速度前往夏國的,但是劉賜並不想這麼做,趁着自己目前還能前往各地的機會,他想要繞一圈再過去,尤其是河北地區,他很想要去看一看,按着夏侯賜的說法,這就是爲了以後的南下來找機會!

當然,劉賜來這裡不是爲南下找機會,他是爲了將來的合作而找機會。

夏國想要壯大,就必須要與北方的諸國郡合作,大家要一同壯大,否則以夏國單一的產業鏈,想要發展起來,難度還是不小,當他們一行人來到了趙國的時候,劉賜等人變得激動了起來,這是他們頭次來到河北之地,這裡與長安是截然不同的風格,所有的東西都是一個全新的體驗,劉賜真的是很喜歡趙國。

趙國很復古,建築復古,穿着復古,甚至話都很復古。

在日新月異的大漢,趙國是唯一一個能看出戰國逸風的地方,讓劉賜感到驚訝的是,這裡的甲士在盤查來往之人的時候,還要行禮,這裡的商賈見面也要先行禮,比起齊魯,這裡似乎更像是禮儀興盛之國其實齊國也差不多,但是齊國有更多的講究,不同的人要行不同的禮儀,不會像趙國這樣太隨意,但是這種隨意卻很有禮的感覺卻格外令人喜愛。

劉賜領着這一羣人闖進趙國,連着玩了四五天,最後方纔來到了趙王宮內,想要拜見自己的仲父。

出來迎接他們的乃是國相袁盎。

袁盎也沒有想到夏王會忽然出現在這裡,他先是告知衆人,趙王身體不好,只能單獨會見夏王,又說設宴要款待其餘衆人,讓他們前往,等到夏王跟着他走進內屋的時候,他方纔說出了實情。

“什麼??趙王不在趙國???他要謀反??”

劉賜直接跳了起來。

袁盎滿臉的無奈,他認真的解釋道:“趙王去了代國,陛下恩准他留在代國一段時日,我們也不敢聲張.趙王多年在此處,想要見一見那些人,我們也不能阻攔啊。”

劉賜皺起了眉頭,“原來是如此,是仲父的身體很不好嗎?這一留就留那麼多天?”

“倒也不是,主要就是大王想多留一會,咳咳,我們當然也很想要大王早點回來,但是也得爲了大王着想,這些年裡大王也很疲憊,難得有時日出去放鬆,我們就沒有打擾他,讓他安心休息吧,等他休息好了,我就派人將他接回來”

劉賜在袁盎的臉上沒有看到任何的思念,他只是看到了濃濃的歡喜。

這是個奸臣!

劉賜在心裡暗自想着。

自家大王不在趙國,就可以大權在握,親自治理趙國,所以這廝方纔一臉的開心,他是壓根就不願意讓趙王返回邯鄲吧?

袁盎大概也意識到自己笑得有些太過分,急忙收斂了一下。

袁盎是真的開心,不只是袁盎,整個趙國上下都挺開心的,自從劉如意前往代國之後,趙國再也沒有過任何麻煩,在袁盎的帶領下,一切都是井井有條,一帆風順,趙國從開國以來,都不曾有過如此美好的時日,如此的平靜,安寧,袁盎也是從未如此的輕鬆愜意.當然,面對這位夏王,袁盎是不能這麼說的。

劉賜狐疑的看着他,隨即詢問道:“我要前往夏國了,對於治理夏國,您有什麼建議嗎?”

袁盎認真的說道:“在整個北方,趙國的人是最多的,也是最富裕的,若是您願意,我們可以開專門的商路,由雙方的廟堂來組織,將夏國的貨物帶到趙國來出售.這對兩方來說,都是有利的。”

劉賜嚴肅的說道:“這些事情自然有國相來與您商談,我想要說的是,夏國之內胡人極多,我並非是嫌棄這些人,但是如果想要讓他們按着大漢的禮儀來生活,那就需要更多的中原人,趙國的人是最多的,故而我想要與您交換一些東西。”

“您想交換百姓??這是斷然不行的!”

“不是與您交換百姓,百姓怎麼能用來交換呢?我是想讓您派人幫我來耕作。”

“啊?這是什麼說法?”

“您看,趙國有不少的餘丁,他們沒有耕地,只能從事一些其他的差事,弄得趙國境內不少的遊俠,而夏國地方極大,懂得耕作的人卻很少,若是您能組織人手前往夏國耕作,得到的糧食,我可以與趙國平分啊,而且我們提供工具,種子,您只需要提供人手就可以,而且不是讓他們一直定居在夏國,他們完全是可以離開的.”

袁盎皺起了眉頭,開始思索這個方案究竟能不能行。

劉賜卻繼續說道:“您不必遲疑,這對您沒有壞處,您只是護送一批人前往夏國當差而已,一年或者兩年就可以返回,還能得到不少的糧食,解決了就業問題,何樂而不爲呢?我絕對不會像阿父那樣,將人騙過來就不許他們走,我是能看清短期的好處和長久的好處的,您不要害怕.”

劉賜越是這麼說,袁盎就越是不安。

對這位夏王的風評,袁盎還是有所瞭解的。

這可是號稱最類父的諸侯王,想想陛下的爲人,這廝翻臉不認賬,強行留下那些人的機率很是很大的,就算暫時不會,等到過去的人多了,他直接封鎖道路,也不是沒有可能。

想到了這些,袁盎急忙變了臉色,他笑呵呵的說道:“其實吧,大王不必如此麻煩,大王可知道秦同將軍?”

“當然知道!秦同將軍的女兒,那可是長安裡有名的美咳咳,您說他做什麼?”

袁盎不急不慢的說道:“秦同將軍乃是屯田將軍,大漢在河南,朔方,隴西等地的屯田地,都是由他來負責的,如是大王想要開墾夏國,何不派人去與他相見呢?只要秦同將軍願意在夏國也設立幾次屯田之地,將軍隊的駐紮點改到夏國,那夏國就能擁有很多善於耕作的人,以及很多的耕地了.不過,這位將軍只聽令與廟堂,大王若是有意,最好還是先與廟堂稟告一聲.”

聽到袁盎的話,劉賜眼前一亮,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

“我怎麼就沒有想到呢!看着秦同每次就想着他的女兒,卻是忘了他還擔任這職位呢!”

大漢採取戍邊制,戍邊在劉長時期變成了屯田,由戍邊的士卒在邊地進行屯田,自給自足,發展當地,這是當初晁錯所提出的建議,並且一直貫徹到了現在,大漢的成年男人都要服役,而服役不是前往各地的縣衙,就是前往戍邊,戍邊一般都是以兩年爲基準的,大漢在邊境還有着數十萬人的屯田軍隊,劉賜想起這些,心裡頓時涌現出了無數個想法。

袁盎鬆了一口氣,反正別惦記着我趙國就好。

劉賜此刻卻熱情的拉住了袁盎的手,“您是個賢人啊,何不棄了這相位,與我一同前往夏國呢?我在夏國封您爲三公!”

第377章 做官當做執金吾第703章 這是軍功!!第602章 連張不疑都像個賢臣第336章 你別怕,寡人不是趙王第837章 果然不錯!!第37章 你是誰?你把我兒子怎麼樣了?第288章 不求仙算什麼昏君呢?第700章 吳王何能?完本感言第659章 強強聯手第722章 大祭酒第575章 堪輿家第280章 挑釁也不是這麼個挑法第161章 狩獵第310章 學識淵博長大賢人第411章 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第126章 這叫舍人?第615章 聽聞乃夏人之後也第116章 太子大婚!第750章 當刮目相看第662章 諸侯王的反應第347章 大漢君子張不疑第690章 鍋侯呂慘第549章 天下在朕心中第545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第597章 我的,我的,都是我的!第520章 凱旋第585章 這是個聖賢啊!第902章 出征!!第374章 可用之才第537章 地動山搖!!第723章 挺不容易的第481章 炮決之刑第648章 這孩子瘋了吧?第761章 太過優秀第829章 聯合起來!第468章 這是太尉還是縣尉??第731章 寡人從西土長安而來....番外一:求學第863章 夏侯國相第363章 長安羣賢欺我老無力第592章 猛藥第46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第178章 一記響亮的耳光第316章 勿動,動則滅國!第252章 不類父!第785章 知心人第419章 趙幽靈王第522章 長老爺的外交天賦第445章 你的印記第422章 老鼠與老虎第696章 難得做點正事第808章 祖傳之甲第164章 母與子第570章 你是我們所需要的人才!第863章 夏侯國相第193章 樂善好施的長大善人第18章 新的風暴第801章 天生神力第507章 這可不興學啊第79章 這是爆竹!第326章 吃肉喝酒打張越第84章 就是來給你跳個舞助興第5章 兄友弟恭第157章 來人啊,給齊王備酒!第630章 完羝大父第15章 尚方第843章 反骨學派第268章 舍人雲集第566章 天資聰慧夏侯賜第611章 故人相見第456章 不能成海,亦能解渴第646章 我來,我見,我征服第411章 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第333章 從今日起,戒酒!第507章 這可不興學啊第511章 我非商賈!第609章 秦皇漢文第360章 大漢四孝圖第529章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第596章 可怕的墨家第623章 悔之晚矣第171章 初不頑劣,但失愛於羣臣第261章 唐王舉鼎第791章 不如父第470章 君臣之重擔第95章 長啊,別給你祖師丟人啊第663章 不仁之政今天實在來不及了第209章 綁回來一大爺!第351章 那這皇帝不是白做了嗎?第128章 驢廷尉第296章 大勢已去第230章 唐王的大志向第359章 吉!!大吉!!!第496章 欒布第14章 大漢諸侯們的保護者第322章 南北羣賢,一時瑜亮第692章 我召郡守,就爲了三件事第674章 無以類父,類父則亡
第377章 做官當做執金吾第703章 這是軍功!!第602章 連張不疑都像個賢臣第336章 你別怕,寡人不是趙王第837章 果然不錯!!第37章 你是誰?你把我兒子怎麼樣了?第288章 不求仙算什麼昏君呢?第700章 吳王何能?完本感言第659章 強強聯手第722章 大祭酒第575章 堪輿家第280章 挑釁也不是這麼個挑法第161章 狩獵第310章 學識淵博長大賢人第411章 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第126章 這叫舍人?第615章 聽聞乃夏人之後也第116章 太子大婚!第750章 當刮目相看第662章 諸侯王的反應第347章 大漢君子張不疑第690章 鍋侯呂慘第549章 天下在朕心中第545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第597章 我的,我的,都是我的!第520章 凱旋第585章 這是個聖賢啊!第902章 出征!!第374章 可用之才第537章 地動山搖!!第723章 挺不容易的第481章 炮決之刑第648章 這孩子瘋了吧?第761章 太過優秀第829章 聯合起來!第468章 這是太尉還是縣尉??第731章 寡人從西土長安而來....番外一:求學第863章 夏侯國相第363章 長安羣賢欺我老無力第592章 猛藥第46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第178章 一記響亮的耳光第316章 勿動,動則滅國!第252章 不類父!第785章 知心人第419章 趙幽靈王第522章 長老爺的外交天賦第445章 你的印記第422章 老鼠與老虎第696章 難得做點正事第808章 祖傳之甲第164章 母與子第570章 你是我們所需要的人才!第863章 夏侯國相第193章 樂善好施的長大善人第18章 新的風暴第801章 天生神力第507章 這可不興學啊第79章 這是爆竹!第326章 吃肉喝酒打張越第84章 就是來給你跳個舞助興第5章 兄友弟恭第157章 來人啊,給齊王備酒!第630章 完羝大父第15章 尚方第843章 反骨學派第268章 舍人雲集第566章 天資聰慧夏侯賜第611章 故人相見第456章 不能成海,亦能解渴第646章 我來,我見,我征服第411章 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第333章 從今日起,戒酒!第507章 這可不興學啊第511章 我非商賈!第609章 秦皇漢文第360章 大漢四孝圖第529章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第596章 可怕的墨家第623章 悔之晚矣第171章 初不頑劣,但失愛於羣臣第261章 唐王舉鼎第791章 不如父第470章 君臣之重擔第95章 長啊,別給你祖師丟人啊第663章 不仁之政今天實在來不及了第209章 綁回來一大爺!第351章 那這皇帝不是白做了嗎?第128章 驢廷尉第296章 大勢已去第230章 唐王的大志向第359章 吉!!大吉!!!第496章 欒布第14章 大漢諸侯們的保護者第322章 南北羣賢,一時瑜亮第692章 我召郡守,就爲了三件事第674章 無以類父,類父則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