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 襁褓裡的嬰兒

諸侯王們坐在一起,衆人都忍不住朝着劉如意的方向頻頻觀望。

劉恆是這樣,劉恢是這樣,劉襄是這樣,劉郢客也是這樣。

劉如意摸了摸自己的臉,又看向了衆人,有些狐疑的問道:“吃飯啊,不吃飯光看着我做什麼??”

“吃我吃”

劉恢下意識就拿起飯菜往嘴裡塞,劉恆卻苦笑着搖頭。

劉長瞥瞭如意一眼,對衆人的反應也是心知肚明。

這也太特麼像了。

在座的衆人,都與高皇帝是血親,都有些像他的地方,可是如意吧,這傢伙幾乎就是將高皇帝的臉貼在自己的臉上,無論是身高,體型,臉型,鬍鬚,劉如意在所有方面都做到了與高皇帝的高度相似,這玩意要是晚上在皇宮裡走行,絕對能嚇死那些年過半百的老近侍.這相似度簡直不科學,不知道的都得以爲是高皇帝復生了。

而且相似的不只是模樣,就是一些很細節的習慣,如說話時將頭往前傾斜,吃飯時吸吮手指頭,看人時側着眼看等習慣,兩人都是一模一樣的。

其他孩子都是劉邦跟別人生的,而如意更像是劉邦自己生的。

難怪這廝以如此蠢笨的智商還能威脅到二哥的太子之位。

就這模樣,實在是太加分了,可以想象,高皇帝當時看到他時有多開心,多寵愛。

劉如意看着低着頭大口吃飯的劉恢,再次將頭前傾,有些嚴肅的教訓道:“你就不要吃了!你看看你!都快比長還要重了吧?還有馬車能帶的動你嗎?!”

劉恢急忙停止了吃飯。

劉如意又看了看劉恆等人,“我說他又沒說你們,你們倒是吃呀!”

劉襄沉默了片刻,方纔開口說道:“仲父啊您能不能把鬍鬚修剪一下.您坐在這裡,我就感覺是大父活過來了盯着我看哪裡還敢吃飯啊.”

有年紀小的,不曾見過高皇帝的,例如劉建,他此刻就狐疑的看着一旁的劉長,詢問道:“三哥跟阿父長得很像嗎??”

“不是像,是一模一樣,要是給他披上冕服送去太尉府,都能將太尉嚇得跳起來拔劍”

劉建便很認真的盯着劉如意看,看了許久,隨即搖着頭,“那阿父長得也不好看啊.”

劉如意耳尖,頓時問道:“你個豎子在說什麼?”

“我說三哥甚美,無人能及!!”

原先還有些壓抑的氛圍頓時就變得活躍了起來,劉如意得意的撫摸着自己的鬍鬚,“這可不能修剪啊,我可是留了許久的,多好看啊,我這次上長安來看,一路上都有人盯着我,都是誇讚我的鬍鬚,還有人激動的暈了過去呢。”

“那是被你嚇得.你要是去長陵那邊,暈的就更多了。”

衆人輕笑了起來。

這些時日裡,諸侯王們一直都陪伴在劉長的身邊,這是劉恆的想法,他認爲,此刻的劉長很需要這些親人們的相伴,他們陪伴的不只是劉長,還有劉樂,因爲這些弟弟們的陪伴,劉樂的身體都好了不少,這些時日裡都可以下牀了。

氛圍很是溫馨。

劉如意是個話匣子,言語最多,此刻,他又說起了劉勃。

“這豎子,就是不聽勸告,還說讀了那麼多的書呢,看他取的名字,胡.爲什麼不乾脆叫匈奴呢?”

劉長卻有自己的看法,“勃不是都說了,胡福,胡福,胡乃是廣大之意,並非是你說的那個胡,而且你的名字也不咋滴啊,如意聽着就不像是人的名.”

“你的名字好聽,長.人如其名,又高又長!”

衆人吃好了飯,相繼離去,唯獨劉如意和劉勃留了下來。

劉長打量着面前的傻兒子,又忍不住問起了孫子的情況。

“模樣極爲俊俏,酷似他阿母.就是因爲長得太俊俏了,所以取了個胡字,怕他出事”

說起兒子來,劉勃的心情便好了不少,臉上帶着淺淺的笑容,在兒子的形容中,劉長大概也能猜出自己孫子的模樣來,劉長臉上滿是笑容,他相信就如劉勃所說的,這是一個非常好看的孩子,畢竟,張不疑的外孫啊,他們這一家的模樣都還不錯,雖然比自己差了一點,但是還不錯,他們的臉加上自己這更加英俊的模樣,這小崽子定然是個極好看的。

說着這些,劉長的心裡就涌起一股想要前往代國的衝動,真的很想看看這個小崽子。

可惜,他在長安還有很多事要操辦,還不能急着離開。

對劉勃的話,劉如意是可以證明的。

“確實很好看,天生的美人。”

劉如意說着,三人又說了一會,劉勃也起身告辭了,他還要去看看阿母等人.終於,這裡就剩下了如意和劉長兩個人。

方纔還格外話多的如意,在只剩下他們兩個人的時候,卻又變得有些沉默了起來。

他遲疑了許久,方纔開口說道:“長你.”

劉長看向了他,主動接過了話,“我無礙人之常情,有人逝世,有人出生,這就是天地的道理了.”

劉如意點了點頭,在這種時候,他也顯得有些嘴笨,實在不知如何勸慰,還不如太尉呢。

不過,在劉長接過話頭後,他終於表現出了兄長的模樣,“長弟啊,想來阿母也不願意看到你難過的模樣.你這些年裡,將大漢治理的很好,我是最清楚的,自從你登基之後,趙國可是越來越富有了這大漢,纔是阿父阿母留給你的最重要的東西,你一定要治理的更加好,而且,總是有人說你是撿了便宜,因爲有阿母在,你才能治理好天下,你這次就是要給衆人看看,你的能力到底有多強!”

這勸慰甚至還帶點激將法,彷彿在哄一個六七歲的孩子。

劉長對此只是笑了笑,“我知道了,三哥。”

劉如意下意識顫了顫,“你每次喊我三哥,都沒什麼好事.我現在聽到都害怕,都這把年紀了,我已經是你最大的哥哥了,你總不能還害我吧?”

聽到這句話,劉長終於是忍不住大笑了起來。

隨着時日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諸侯王前來此處,燕王和長沙王幾乎是同時到達的,一人從北,一人從南。

劉濞看到前來迎接自己的人乃是劉安,愣了一下,隨即皺起了眉頭。

劉安很明顯的感受到了他的情緒。

劉安很清楚劉濞的爲人,劉濞向來是自己阿父的忠實支持者,在廟堂裡,除卻阿父,幾乎沒有人被他放在眼裡,他未必是輕視自己,覺得不該讓自己來迎接,只是他心裡肯定更希望由阿父繼續執掌大權,不放心自己這些小輩。而長沙王劉友,還是一如既往的熱情,劉友是劉長兄弟裡最矮小,最瘦弱的那一個。

自幼身體不好,不受重視。

但是他對劉長的感情也是很直白的,當初劉長暈厥的時候,這廝是敢直接帶兵北上的,要不是灌嬰攔的及時,那就得出大事了。

劉安當然還是原先的那套流程。

見到皇帝的時候,兩人都格外的激動,一左一右,拉着劉長的手,搶着與劉長說話。

劉長也頗爲無奈,只好讓兩人坐在自己的左右側,兩人都有數不盡的話要與劉長說。

劉濞認真的說道:“陛下,您不必再擔心燕國的事情了,燕國如今諸多事情進展都很順利,自從羅公在那裡發現了大量的物資後,燕國是一飛沖天啊,應有盡有,變得格外富裕,就是這個市場還不太好,我們準備組建船隊,前往中原各個地區進行貿易,由我們來提供鐵,煤,銅等等”

“對各地的部族,我也進行了安排,相互遷徙,反正是鬧不出事來了”

劉濞主要說的還是地方的情況,說起了這些年裡燕國的成果,燕國一直都算不上是太富裕的國家,而這些年裡,燕國是真的有了起色,情況越來越好,劉濞遇到誰都想要多說幾句,誇一誇自己的燕國,劉長聽到他說的那些成果,臉上也掛滿了笑容,當初那個混亂貧苦的燕國,能變成如今的規模,劉濞有巨大的貢獻,當然,這成就還是自己的,畢竟是在自己的治下啊。

而比起劉濞,劉友就要沉默許多,他只是心疼的看着弟弟,用着很蹩腳的話來勸慰弟弟。

劉長知道六哥的情況,便調轉了話頭,詢問道;“長沙國的情況如何呢?”

劉友很是認真的說道:“很好。”

“那灌相呢?他還是不願意回來嗎?”

劉友搖了搖頭,“他說走不了這麼長的道路了。”

劉長滿臉的無奈,灌嬰這個老頭,實在是太倔強了,這也是大漢開國猛男天團的特徵之一,一個比一個倔,死活不願意放手。

灌嬰的身體情況並不好,他實在是太年邁了,而治理長沙國需要極大的精力,不是一個老頭所能做到的,因此,劉長下了命令,想要將這老頭給換下來,奈何,灌嬰死活不答應,他之所以不答應,卻不是因爲捨不得權力,只是他覺得,自己在長沙國的謀劃還不曾完成,不放心交予別人來進行。

劉長也不好直接罷免他,畢竟開國天團也沒有剩下多少人,如此對待功臣是不妥的。

可灌嬰卻如陸賈那般,出現了疲憊暈厥的情況,劉長知道,不能再讓這廝扛下去了,因此就安排了人來接替他的位置,而沒有正式宣佈,因此,長沙國出現了兩個國相,這是從來不曾有過的,灌嬰自己當然不知道,只覺得新來的這個陳拾是自己的助手,廟堂派來幫助自己的,而羣臣們也都相當的配合,每次遇到灌嬰都高呼灌相,完全沒有讓他知道。

陳拾則是接過灌嬰手裡的不少事,主動操辦着灌嬰要操辦的事情,在灌嬰面前,他就以相府長史來自居,弄得灌嬰都對他很是喜愛,常常對外說自家的長史非常的靠譜,能幹。

長沙國的兩位國相,齊心協力,使得長沙國整整日升,直到如今,灌嬰都已經走不動路了,可還是倔強的要前往那些部門來監察,陳拾還會跟他彙報工作的情況,這次太后逝世,灌嬰其實很想來的,但是陳拾自告奮勇,提出要代替他前來,灌嬰同意了。

灌嬰到底知不知道長沙國有了新國相,衆人都不知道,但是他們都知道,這老頭活得很開心,隨着長沙國的逐步富裕,他的心情也越來越好,總是能看到他坐在車上,笑呵呵的看着遠處繁榮的市區,直到天黑了方纔回家。

這種事情,大概也只會發生在劉長的治下,這是屬於大漢皇帝的溫柔。

劉友講述起灌嬰的情況,絲毫不掩飾自己對這位老人的敬意。

劉濞都忍不住感慨了起來,“賢臣啊。”

劉長贊同的點着頭,“阿父向來是不缺賢臣的.”

劉濞此刻忽然開口說道:“陛下,您的身邊也不缺乏賢臣在臣看來,全天下也沒有人能比得上您.我在前來的時候,聽到一些小人在議論,說陛下有隱退的想法,要讓太子來繼承位置。”

“有些話,我本來是不該說的.若是說了,定然會有人說我對太子不敬,有謀反之心,可是我還是要說。”

“太子安是個賢能的人,可是他遠不如陛下.有陛下在,大漢才能愈發的強盛,各地的諸侯才能心安,一切都是離不開陛下的.何況陛下身強力壯,遠遠還不到隱退的時候,還請陛下以國家爲重,以大漢爲重.若是陛下執意要這麼做,臣不會反對,但是陛下可以領着臣前往,臣近來操練水軍,燕國水軍足以阻擋一面,而我的太子賢已經磨礪了很久,完全可以接替我的位置,我願意陪着陛下一同前往,殺敵立功!!!”

劉長笑了起來,“您都是諸侯王了,還如何立功升爵啊?”

劉濞卻搖着頭,“陛下,您勿要看我年邁,可我雙臂還是有力氣的,還能拉的開強弓,若是陛下要走,我留在國內又如何呢?倒不如跟隨陛下一同前往,殺幾個敵人,與陛下吃酒,死在路上,倒也值當!”

劉友急忙說道;“我也一起走”

劉濞有些不悅,“長沙王摻和什麼.長沙王這般年輕,孩子都不到足以接替的程度,何以一同出征呢?”

劉長勸住了面前的兩個人,他很瞭解劉濞這個人,劉濞向來桀驁不馴,廟堂一直都將他當作一個潛在的威脅,可是,他對劉長是真的很尊敬,他現在說要跟着自己出徵,未必不是真心,當然,其中也有自保的意思,他並非是高皇帝的子嗣,而且廟堂又不喜歡他,若是劉長不在,鬼知道廟堂會不會對他下手,劉安或許不敢對自己的親仲父們下手,但是燕王.

而且燕王的黑料並不少,齊王有個母族的問題,燕王的問題可就多了,他曾私自對外開戰,領兵出國界,殺俘,濫用刑罰,拒絕廟堂的詔令他過往所做的這些事情,每一個都能被當作是除國的罪名。

他當然是不願意輕易接受的。

劉長心裡其實也想過要不要帶走一些人,劉濞的話再次提醒了他,他認真的說道:“燕王不必着急,那些不過是他人的謠言,我是不會退隱的,我還身強力壯,怎麼可能讓安來接替呢?我只是想要外出征戰,衆人不知情況,誤以爲我要讓位,燕王放心吧,等出征的時候,或許就真的要仰賴您的水軍了!”

劉濞這才鬆了一口氣。

很快,他們倆都出去了,說是要去拜見其餘諸侯王。

呂祿站在一旁,開口說道:“我終於知道陛下爲什麼要說不能退位了,這情況,陛下確實不能退位,否則會造成極大的恐慌,就如這燕王,除了您,誰還能容得下他?您當初重用他,是因爲燕國混亂,只有他這樣強勢的人才能壓得住,可是他爲了治理燕國,用了很多不正當的手段,這些廟堂都是知道的,可廟堂卻不在意他的成就,只是知道他不聽話,是個威脅。”

“就是太子不會對付他,他只怕也會自己嚇唬自己,沒準就會弄出大動作來。”

“而各地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只相信陛下能容得下他們,不相信廟堂的大臣可以陛下一旦表露出要退位,他們都會很懼怕.”

劉長嘆息着,“是這樣的,這也是正常的,畢竟他們一直都與我相處,而不曾與安相處,不知道安的治政風格,害怕自己遭受追究.看來,這件事還是要妥善的安排。”

“陛下就非要前往海外不可嗎?”

“哈哈哈,告訴你,大漢的未來,就是在工部和海外.唯獨這兩個,才能從真正意義上,讓大漢崛起”

“現在還不算是崛起???”

“當然不算,現在的大漢,不過是個襁褓裡的嬰兒,頂多個頭有些大,想要讓大漢變成真正的巨人,這過程還有很長很長,我們是看不到的,就是劉安,劉遷,怕是也看不到但是總會有那麼一天到來,我只是希望,那一天能來的更快一些.海外是必須要開拓的,嬰兒若是得不到充足的奶水,要如何長大成爲巨人呢?!”

“陛下英明!!”

“莫要學張不疑!!”

第691章 你啊,是越來越像小陳平啦第578章 逮住一隻羊使勁薅第316章 勿動,動則滅國!第814章 好言難勸該死鬼第265章 集天下昏君之長第423章 你聽懂了嗎?第600章 夏侯竈第593章 那一天,太子身敗名裂第33章 什麼叫御史大夫啊?第539章 無人可取代第624章 兩大聖賢的二度交鋒請假第758章 劉友第851章 流年不利第215章 你就說幫不幫吧?!第790章 還需自身硬第633章 阿嬰,你來真的啊第867章 試試武藝第880章 不許離開第724章 做客第60章 這很值得!第876章 封賞的原因第377章 做官當做執金吾第672章 定製第309章 我纔是大王的舅父!第662章 諸侯王的反應第611章 故人相見第701章 是親生的嗎??第691章 你啊,是越來越像小陳平啦第106章 唐王的治國策略第812章 何人知你?第683章 威名在外第420章 人形外掛第690章 鍋侯呂慘第300章 不能起身的趙國周相第835章 清靜無爲晁國相第194章 欺善怕惡第499章 朕似乎知道正確答案第146章 力拔山兮第388章 原來是你小子!第458章 大漢長公主第271章 大道之行也第156章 唐國上下皆不當人!第53章 英布的帽子第438章 此謂長道第855章 差距第574章 大父!!第869章 夏侯式外交第422章 老鼠與老虎第223章 那就試試吧第865章 英武非凡第680章 他還是個孩子啊!!第671章 不謀而合第239章 不偷我家的羊還想走?第196章 生死宴第351章 那這皇帝不是白做了嗎?第474章 西庭王這個人很小心眼的第295章 韓信教出項羽,張良教出陳平第796章 福之爲禍第695章 認同套認同第276章 那是高皇帝的歌聲第838章 重點第356章 傳承有序,世代忠良第189章 姨父!你冷靜點啊!!第400章 聽君一席話,白讀十年書第467章 我信你個鬼!第522章 長老爺的外交天賦第852章 層層篩選第784章 尚方有點用第327章 桀紂自愧不如第92章 舅父!還我車!第179章 你想讓宗族陪你一同覆滅嗎?第776章 蕭延第487章 安陵獻祭與答謝第476章 宗室老六彙報近期情況及祭幾本書第832章 此酷吏也第351章 那這皇帝不是白做了嗎?第599章 非明主也第438章 此謂長道第329章 後世賢君的典範第591章 韓信獨特的治理方式第176章 壞了,我成如意了!第232章 脫了繮的唐王長第311章 張釋之第271章 大道之行也第58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感謝兩位盟主第362章 阿長與黃老帛書第627章 大漢公主第53章 英布的帽子第763章 門客三千,無一庸碌第693章 幕後之人第122章 怎麼看怎麼不順眼第195章 爲何不拜見寡人呢?第585章 這是個聖賢啊!第413章 新相上任第214章 羣賢的盛宴第71章 諸侯王之死第463章 誓不爲人!!
第691章 你啊,是越來越像小陳平啦第578章 逮住一隻羊使勁薅第316章 勿動,動則滅國!第814章 好言難勸該死鬼第265章 集天下昏君之長第423章 你聽懂了嗎?第600章 夏侯竈第593章 那一天,太子身敗名裂第33章 什麼叫御史大夫啊?第539章 無人可取代第624章 兩大聖賢的二度交鋒請假第758章 劉友第851章 流年不利第215章 你就說幫不幫吧?!第790章 還需自身硬第633章 阿嬰,你來真的啊第867章 試試武藝第880章 不許離開第724章 做客第60章 這很值得!第876章 封賞的原因第377章 做官當做執金吾第672章 定製第309章 我纔是大王的舅父!第662章 諸侯王的反應第611章 故人相見第701章 是親生的嗎??第691章 你啊,是越來越像小陳平啦第106章 唐王的治國策略第812章 何人知你?第683章 威名在外第420章 人形外掛第690章 鍋侯呂慘第300章 不能起身的趙國周相第835章 清靜無爲晁國相第194章 欺善怕惡第499章 朕似乎知道正確答案第146章 力拔山兮第388章 原來是你小子!第458章 大漢長公主第271章 大道之行也第156章 唐國上下皆不當人!第53章 英布的帽子第438章 此謂長道第855章 差距第574章 大父!!第869章 夏侯式外交第422章 老鼠與老虎第223章 那就試試吧第865章 英武非凡第680章 他還是個孩子啊!!第671章 不謀而合第239章 不偷我家的羊還想走?第196章 生死宴第351章 那這皇帝不是白做了嗎?第474章 西庭王這個人很小心眼的第295章 韓信教出項羽,張良教出陳平第796章 福之爲禍第695章 認同套認同第276章 那是高皇帝的歌聲第838章 重點第356章 傳承有序,世代忠良第189章 姨父!你冷靜點啊!!第400章 聽君一席話,白讀十年書第467章 我信你個鬼!第522章 長老爺的外交天賦第852章 層層篩選第784章 尚方有點用第327章 桀紂自愧不如第92章 舅父!還我車!第179章 你想讓宗族陪你一同覆滅嗎?第776章 蕭延第487章 安陵獻祭與答謝第476章 宗室老六彙報近期情況及祭幾本書第832章 此酷吏也第351章 那這皇帝不是白做了嗎?第599章 非明主也第438章 此謂長道第329章 後世賢君的典範第591章 韓信獨特的治理方式第176章 壞了,我成如意了!第232章 脫了繮的唐王長第311章 張釋之第271章 大道之行也第58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感謝兩位盟主第362章 阿長與黃老帛書第627章 大漢公主第53章 英布的帽子第763章 門客三千,無一庸碌第693章 幕後之人第122章 怎麼看怎麼不順眼第195章 爲何不拜見寡人呢?第585章 這是個聖賢啊!第413章 新相上任第214章 羣賢的盛宴第71章 諸侯王之死第463章 誓不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