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蜜

在張居正去世以前,全國清丈確實基本完成,但結果令他大失所望。

最後全國統計上來的田畝數字是,七百零一萬三千九百七十六頃。

比弘治十五年那次清丈,只增加了八十一萬頃。

шшш ☢ttκǎ n ☢co

而比之洪武二十六年那次,則少了足足一百四十九萬頃!

而且洪武年間那次清丈時,雲南貴州兩省並不在內。也就是說,大明多了兩個省,又開墾了兩百年之後,在冊土地反而卻少了六分之一,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就這樣張相公還落了個‘掊克’的惡名。‘以溢額爲功’,也成爲他死後被清算的罪狀之一。

張相公的清丈田畝也不能說完全失敗。因爲嘉靖年間,在冊的土地只剩四百餘萬頃了,所以最保守估計,也有一多半的土地被隱藏於官府的視線之外,不用給國家交一斗米的稅。

至於這些土地去了哪裡,之前就說過多次了,無非就是被宗室、官吏和大地主兼併了。哪怕在冊土地中,他們還享受大量合法、不合法的免稅,國家的負擔全在小農身上,小農只好拋荒逃亡,於是國窮民困的窘況出現了。

張居正原先的計劃,就是要打擊他們的特權,讓這些官吏、大地主來承擔起應盡的義務。

然而哪怕是張相公,也沒法動最大的地主——藩王宗室。我們知道,改革不徹底,還不如徹底不改革。

面對官府清丈,那些官僚大地主便將土地投獻於宗室名下。宗室仗着一身臭豬血,蠻橫無理,官差敢來清丈,直接帶領家奴趕跑。反正打死人也不用償命……

官府哪能清得動宗室的田?於是反而讓這幫豬藉機大肆兼併,結果土地更加集中了。

所以在趙昊看來,不把朱元璋腦殘到極點的宗藩制度連根拔起,把這些豬全都宰了曬乾掛在城頭上,清丈田畝是絕對不會成功的!

抱歉,說宗室是豬……實在是太侮辱豬了。畢竟豬還渾身是寶呢。他們就是一羣渾身散發着惡臭,毫無用處的寄生蟲、吸血鬼!

海瑞也就是因爲江南沒有宗藩,才能清丈成功。但凡有個藩王在,跟他拼命,完蛋的一定是他。因爲他只是老朱家的臣子,而人家就是老朱家……

這麼明顯的問題,以張相公的睿智他能看不到嗎?

他當然看得到。張居正在嘉靖年間所上的第一道也是最後一道奏章,《論時政疏》中就明確指出國家的五大危機。

第一個危機就是宗室藩王驕縱蠻橫,目無王法,導致司法體系敗壞!兼併猖獗卻非但不交稅,還需要一省大半賦稅供養!

但張居正知道也沒用,因爲他的權力來自於皇帝,所以只要皇帝不願意動自家人,他就只能乾瞪眼。

趙昊正是看透了這一點,纔對基於皇權的任何改革,都不報絲毫希望。

這就是他爲何跟海瑞是同志,跟張居正卻不是的原因……

所以女婿對老丈人過於殷勤,往往都不安好心……

~~

話分兩頭。

這邊趙昊在說服張相公,那邊馮公公也回了宮。

回宮時,馮保特意讓轎子繞去午門,看看那裡的情形。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好傢伙,請願的官員越聚越多,怕不得有三四百了?

而且他們還打出了‘救救元輔’、‘順乎人情’之類的橫幅,這下徹底佔據了道德制高點,讓皇帝都沒法發作了……

我們是爲了元輔好哇,誰反對就是想把元輔往死路上逼啊!

‘唉,叔大兄,你這病的真不是時候啊。’馮保鬱悶的放下轎簾,踏了下轎板,小太監便擡起轎子,從左掖門進了宮。

來到乾清宮見太后,馮保把張相公的情況一說,太后的淚就止不住了。

張郎這樣完美的男人,怎麼能得那種毛病呢?也不知道會不會傳染……

“就不能在京裡調養嗎?”不過李太后依然能抓住關鍵道:“這路上幾千裡,多顛簸啊?再裂開怎麼辦?”

“不是還牽扯到歸葬嗎?”馮保小心翼翼說道:“張相公跟他爹暌違二十年,結果再沒見一面就天人兩隔,心中悲痛和遺憾可想而知。偏生百官還不理解他,以爲他就是戀棧權位,不肯丁憂,不光在背後罵他,上本罵他,甚至跑到他家裡去罵他,張相公自然萬分憋屈。”

“這已經成了他的心結,不讓他歸葬,不讓他憑棺一哭,老奴看張相公怕是要活活憋死了。”爲了讓李太后能意識到嚴重性,馮保都不惜咒他的叔大兄了。

“這樣啊……”李太后不說話了,卻依然不肯鬆口。

不是她愛得深沉,而是因爲自私。在她看來,所有內外臣子存在的意義,就是爲她和他兒子服務的。

所以一切都應該以她娘倆的需求爲出發點,滿足她娘倆的需求就是臣子天職。所以她纔會不管不顧的的想留下張居正。

因爲本宮需要,纔不管你什麼處境呢……

只是由於前番佛堂被焚,張相公又得了痔瘡,現在讓馮保這一嚇唬,李太后纔不敢說強留的話了。

只有活着的張相公纔有用,而且越健康越有活力越有用。死了的張相公還怎麼用?

但想讓李太后徹底擰過這個彎兒來,就太難了。

眼下因爲張相公居喪,兩人已經一個月沒在一起參禪了,李太后就感覺茶飯不思,掉了魂兒似的。這要是一去一兩年,李綵鳳真擔心自己會跟那杜麗娘一般相思成疾,香消玉殞了。

有時候就是病從心生,李太后糾結了一宿,第二天竟懨懨的渾身不舒服,強撐着起來叫萬曆起牀上學後,便又回去躺下了。

李進見姐姐這樣子可嚇壞了。在他記憶中,姐姐素來可是身強體壯、經年都不打個噴嚏的,趕緊讓人傳太醫。

太醫來請過脈,倒說不打緊,太后只是神思不屬,失眠倦怠……說人話就是昨晚上沒睡好。喝點安神的湯藥,補個覺就好了。

但這一傳太醫,可就驚動了宮裡宮外。

上午陳太后和幾位太妃聞訊過來探視,中午時,大長公主也聽到消息,急忙帶了珍貴補品進宮探病。

李太后本來被輪番探視搞得不勝其煩,想閉門謝客好好睡一覺,可聽到寧安來了,登時睡意全無。讓人趕緊請進來,還給大長公主搬了墩子在牀邊,好方便兩人說體幾話。

宮女太監上了茶水點心後,便識趣的退下,還掩上了暖閣的門,以免外頭人聽到裡面驚世駭俗的對話。

李綵鳳居然將自己心中的苦悶,原原本本講給了寧安。

而且她也早知道寧安和趙守正的事情……

這不稀奇,李綵鳳畢竟是隆慶皇帝所有兒子的媽。隆慶也需要傾訴,所以很多事情並不瞞着她。

她便從隆慶那裡得知了寧安和趙守正的愛情故事。也知道了寧安爲何會收趙守正的兒子爲乾兒,還非把女兒嫁給他。純是爲了彌補當年的遺憾……

她還知道寧安原先每年南下過冬是假,跟趙狀元過夫妻生活是真……

好傢伙,可把她羨慕的要死要死!

因爲她心裡,也藏着一個人兒啊。

李綵鳳永遠記得嘉靖四十三年那個春天,風華絕代、舉世無雙的張相公,走進了裕王府。

那時她才十八歲,雖然已經誕下了王子,卻纔是情竇初開的年紀。

很快,她就被這位王府日講官的絕世風采傾倒了。

尤其是嘉靖末年那幾年最可怕歲月裡,喜怒無常的皇帝變本加厲折磨着他僅剩的兒子。那時的隆慶皇帝,長期生活在驚恐、壓抑和憋屈之下,毫無王者之氣不說,甚至還有些猥瑣。

彼時高拱已經離開王府,擔任禮部尚書去了。是張居正用他永遠處變不驚、鎮定自若的態度,安撫着裕王的心。用他的料事如神,幫裕王出謀劃策,度過一次又一次的危機。

這徹底俘虜了李綵鳳心,而女人的心裡,同時只能裝一個男人。

所以她甚至承歡時,都把裕王想象成他……

後來裕王成了隆慶皇帝,她也成了太子生母、皇貴妃,一方面要自重身份了,另一方面和張相公見面也難了,便準備忘掉自己的夢中情人。

然而隆慶成了小蜜蜂,嫌她嘮叨便疏遠她,後來有了花花奴兒,就更是常年不到她的宮裡去。李貴妃也才二十出頭,深宮寂寞磨豆漿,結果越磨越寂寞……一次次午夜夢迴,不知跟張相公都拜了幾回堂,解鎖了幾百種姿勢了。

沒想到,轉眼她年幼的兒子成了皇帝,自己成了垂簾聽政的太后,而張相公則成了開蒙輔政的帝師。兩人接觸的時間一下子多起來。

而且張居正對皇帝視若己出,殫精竭慮,完全契合了她心中完美的丈夫形象。更是把國事處理井井有條,讓國庫充盈起來,叫她娘倆過上了安生日子。絲毫沒生出孤兒寡母受人欺負的淒涼感。

這都是因爲他啊!

他甚至還耐心的爲她講經說法,與她一起參禪禮佛,讓李太后的精神也得到了大滿足。她甚至覺得,這纔是自己最好的日子。

每天都生活在幸福甜蜜之中的人,總是忍不住想要跟人分享。沒人分享便如錦衣夜行,能把人活活憋死。

但她不是不知輕重的,知道這種事情萬不可亂對人言,不然皇家的名聲掃地不說,她也沒臉見兒子了。

於是她瞄上了處境極爲相似的寧安。在一次把寧安留宿宮中,同榻而眠時,便將自己的愛情都講了……

寧安果然震驚但表示理解。因爲她也憋壞了,於是也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有共同的愛好可以拉近人的距離,如今大長公主便是李太后最好的閨蜜了。

不過寧安心裡還是有些優越感的,覺得其實太后只能過過乾癮,不像自己可以實操。

嗯,所以不如自己幸福。

第一百一十五章 放開那個琉球讓我來第十七章 鼠哥(盟主加更)第二十四章 徐文長第一百三十二章 唐山保衛戰 (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目瞪狗呆徐閣老第二百零七章 王世貞與金瓶梅第一百四十五章 我是純潔滴!第一百零六章 一炮三響第一百三十二章 澳門第七十七章 莽就完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白蛇傳第三百零五章 趙博士和李博士狼狽爲奸了(盟主加更)第一百二十一章 姍姍來遲的第一次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州之主第三十四章 趙公子療養去第八十九章 歸心似箭第一百四十九章 膠萊海運第五十九章 你也配姓趙?第三百一十五章 趙公子的幫手第一百九十三章 親不親,家鄉人第二百零六章 冊封第五十六章 我們只是個微不足道的小門派第八十七章 蔡知府徐琨第十一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一百零八章 來自師兄的關愛第一百四十一章 偉大的遠征第二百零二章 這纔是生活啊……第二百三十七章 晉西北全亂了第四十二章 雪茄第十三章 考成法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氣預報第一百八十四章 切腹需要儀式感第六十二章 崇明島第七十九章 好日子來了第一章 大明西海第二百八十三章 吾愛吾師,吾更愛大明第一百零九章 縱火犯(月票月票月票啊!!)第十四章 無爲教第十六章 高閣老痞幼誒第二百四十三章 元輔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海第一百三十二章 洗澡第一百七十一章 高老莊第五十七章 新年快樂第一百一十八章 接駕第四十四章 科學度量衡第一百七十章 不作惡事第一百零三章 嚇死寶寶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誰都不容易第一百六十一章 風自羊城起第三百三十一章 南京軍器局第三百二十九章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第一百八十三章 答得太好也是錯第九十二章 趙二爺超神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寶島臺灣,名不虛傳!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三百二十三章 神劍出匣第四十一章 槍與弓的比試第二十章 大君有約第一百九十章 好閨蜜一輩子第五十四章 護士牌打火機第七章 有競爭纔有進步第一百九十八章 戰利品第一百零七章 假日經濟與少女密謀第一百三十八章 知恩圖報顧大棟第二百四十四章 活成自己最想要的樣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無所不在的大帥第二百三十三章 趙二爺出來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唐山保衛戰(中)第一百一十六章 金玉良言第一百八十五章 筱菁不是杜麗娘第二十七章 我願被侮辱一千次第三百二十三章 神劍出匣第二章 所謂畫風突變第一百七十二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六十三章 四大金剛第一百四十一章 你後退半步是認真的嗎第五十七章 新年快樂第一百六十一章 阿市第四十八章 以工代賑不容易第二百章 迎親第一百九十五章 歡慶勝利第二百一十七章 熱氣球的奇幻漂流第一百零四章 林鳳第三百一十八章 禧娃認命了第二百五十章 師父送你一座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失眠的人兒成雙對第四十五章 三峽小壩第六十三章 舜亦以命禹第四十七章 第一屆集團大會(二合一章節)第十七章 科學預測,百發百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備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陽的成績第三百一十五章 趙公子的幫手第三百三十七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八十五章 科學傳習錄第六章 最高貢獻獎第一百七十一章 第二日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義滅親魏國公十天十更,十全十美,十全大補,十分感謝!!
第一百一十五章 放開那個琉球讓我來第十七章 鼠哥(盟主加更)第二十四章 徐文長第一百三十二章 唐山保衛戰 (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目瞪狗呆徐閣老第二百零七章 王世貞與金瓶梅第一百四十五章 我是純潔滴!第一百零六章 一炮三響第一百三十二章 澳門第七十七章 莽就完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白蛇傳第三百零五章 趙博士和李博士狼狽爲奸了(盟主加更)第一百二十一章 姍姍來遲的第一次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州之主第三十四章 趙公子療養去第八十九章 歸心似箭第一百四十九章 膠萊海運第五十九章 你也配姓趙?第三百一十五章 趙公子的幫手第一百九十三章 親不親,家鄉人第二百零六章 冊封第五十六章 我們只是個微不足道的小門派第八十七章 蔡知府徐琨第十一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一百零八章 來自師兄的關愛第一百四十一章 偉大的遠征第二百零二章 這纔是生活啊……第二百三十七章 晉西北全亂了第四十二章 雪茄第十三章 考成法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氣預報第一百八十四章 切腹需要儀式感第六十二章 崇明島第七十九章 好日子來了第一章 大明西海第二百八十三章 吾愛吾師,吾更愛大明第一百零九章 縱火犯(月票月票月票啊!!)第十四章 無爲教第十六章 高閣老痞幼誒第二百四十三章 元輔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海第一百三十二章 洗澡第一百七十一章 高老莊第五十七章 新年快樂第一百一十八章 接駕第四十四章 科學度量衡第一百七十章 不作惡事第一百零三章 嚇死寶寶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誰都不容易第一百六十一章 風自羊城起第三百三十一章 南京軍器局第三百二十九章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第一百八十三章 答得太好也是錯第九十二章 趙二爺超神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寶島臺灣,名不虛傳!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三百二十三章 神劍出匣第四十一章 槍與弓的比試第二十章 大君有約第一百九十章 好閨蜜一輩子第五十四章 護士牌打火機第七章 有競爭纔有進步第一百九十八章 戰利品第一百零七章 假日經濟與少女密謀第一百三十八章 知恩圖報顧大棟第二百四十四章 活成自己最想要的樣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無所不在的大帥第二百三十三章 趙二爺出來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唐山保衛戰(中)第一百一十六章 金玉良言第一百八十五章 筱菁不是杜麗娘第二十七章 我願被侮辱一千次第三百二十三章 神劍出匣第二章 所謂畫風突變第一百七十二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六十三章 四大金剛第一百四十一章 你後退半步是認真的嗎第五十七章 新年快樂第一百六十一章 阿市第四十八章 以工代賑不容易第二百章 迎親第一百九十五章 歡慶勝利第二百一十七章 熱氣球的奇幻漂流第一百零四章 林鳳第三百一十八章 禧娃認命了第二百五十章 師父送你一座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失眠的人兒成雙對第四十五章 三峽小壩第六十三章 舜亦以命禹第四十七章 第一屆集團大會(二合一章節)第十七章 科學預測,百發百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備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陽的成績第三百一十五章 趙公子的幫手第三百三十七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八十五章 科學傳習錄第六章 最高貢獻獎第一百七十一章 第二日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義滅親魏國公十天十更,十全十美,十全大補,十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