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三峽小壩

“呂宋本來就是我們的了,哪還用得着他們多此一舉?”看完唐保祿的報告後,張筱菁也是氣笑了。

“還有恢復大帆船貿易,更需要貿易的也是他們好吧、合着一毛不拔了這就是?”

“不是還有一百萬比索嗎?”趙昊笑道。

“一百萬?打發叫花子呢?當初我們搶他一把都上千萬!”張筱菁林鳳上身般匪氣十足道。

“那位腓力牛排陛下,確實有些拎不清。我這是不忍看他們完蛋,開出的條件才這般客氣,沒想到竟然不領情。”趙昊苦笑道:“看來吃的苦頭還不夠啊。”

“夫君說的太對了。我們當年跟這些紅毛鬼打交道,就發現他們野蠻成性,毫無道理可講。你對他們忍讓,他們就得寸進尺;你跟他們客氣,他們就認爲你好欺負。總之一句話,戰場上得不到,你也甭想從談判桌上拿到。就是一羣不見棺材不落淚的賤人!”

“懂了。那就等英國人教他們做人再說吧。”趙昊笑着拿起鉛筆,在電報紙上刷刷寫下四個字的批覆,‘停止談判’。

“你覺得英國人能贏得了西班牙人?”張筱菁有些不解,在她的印象中,西班牙纔是北大西洋的統治者,那些英國海盜只敢偷雞摸狗,搶一把就跑。

“誰知道呢?”趙昊無所謂的笑道:“按說紅毛鬼狗咬狗,其實誰贏誰輸沒差的。只不過從我們的立場出發,當然希望更反動、更保守的一方獲勝,壓制住更有希望的一方了。”

“明白了。”張筱菁點點頭道:“所以我們先不取北美嗎?”

“拿下北美輕而易舉,但想要守住還得從長計議。”趙昊輕嘆一聲道:

“歸根結底,時機還不合適。現在棋盤太大,能落子的地方太多。但越是這樣越要分清主次,不能鬍子眉毛一把抓,最後一把好牌打散了,全都成了負資產。”

其實劉亦守這些年數度往來於北美,早已經摸清了航線,找到了靠岸的港口,甚至都聯繫好了提供補給的印第安人……哦不,是殷地俺老鄉親。

而且西班牙也有葡萄牙一樣的弱點,就是人太少。雖然人口比葡萄牙多好幾倍,但也不到一千萬。這點人口根本支撐不起偌大的日不落帝國,而且西班牙還窮兵黷武,四處開戰。

所以他們在北美西海岸只建立了一些探險的據點,並沒有什麼正經的軍事存在,更沒有形成有效的統治。

根據參謀部的推演,只需要一支兩三千人的遠征軍,就足以蕩平美洲西海岸的西班牙據點。

但西班牙在墨西哥和中北美及加勒比海地區經營日久,是有能力組織起數萬軍隊反撲的。

在無法投入太多兵力的情況下,遠征軍要在北美站穩腳跟,就需要與印第俺老鄉結盟,將西班牙人的據點升級爲堡壘據守,然後堅壁清野,拖到西班牙大軍支撐不住爲止。所以沒個幾年功夫,是分不出勝負的。

那樣太辛苦,未知數也太多……

說到底,北美固然重要,但不是眼下的主要矛盾,集團無法投入太多資源,自然也無法獲得正收益。

“我們還是希望,能用更和平的方法取得北美。”趙昊淡淡道:“美洲足夠大,容得下兩個大國嘛。腓力牛排要是不信,就讓現實教他做人!”

~~

隊伍一路南下。

沿途所經,當地撫按藩臬學,守巡府州縣,皆率屬下披麻戴孝,長跪而迎,就連那些藩王宗室也一個個青衣角帶,到國界致祭,當路一哭,概莫能外。

風光一如當年張相公的歸葬之旅。

只是那次,張居正是坐在三十二擡的大轎子中,這次卻躺在八匹馬拉的靈車上……

靈車十月初九抵達了長江北岸的荊州城。

荊州滿城素縞,父老相親出迎四十里,在道旁接太師回家。

四十年前,這滔滔長江、千年古城,目送着那位青衫舉子從這裡出發,進京趕考,鑄就了一段俯仰無愧的輝煌事業。

四十年後,江城又看到自己的孩子回來,枕着江濤安眠,與這古城永伴,只留傳奇千秋任人評說……

~~

張居正的靈柩在荊州南門的關帝廟停靈七日,供湖廣官紳百姓憑弔。

這座關帝廟始建於洪武年間,但數度被長江洪水沖毀。

荊州地處三峽下游,水害頻仍,百姓苦不堪言。直到張相公隆慶入閣以後,局面才大大好轉——省裡對北岸的江防重視程度遠高於南岸。汛期需要分洪時,也儘可能往南岸泄洪。

理由當然不是怕淹了張相公的祖墳田宅了,而是因爲南岸有洞庭湖啊……這說法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地方官都是信的。

雖然苦了南岸的百姓,但荊州百姓是念他的好的。江北岸將近二十年沒遭過災,這纔在前幾年重修了關帝廟。荊州官員將張太師靈柩暫厝於此,也是爲了彰顯他造福桑梓的功業。

不過這些年南岸的日子也還好。

萬曆六年,張居正安排了幹吏陳瑞巡撫湖廣,來解決江漢平原的水患難題。

陳瑞通過研究發現,長江對湖廣之害,主要來自三峽。每到汛期,洶涌澎湃的洪水自三峽急泄直下,根本不是人力可以阻擋的。這時修堤、分洪之類的常規手段都不起作用了,只能另闢蹊徑。

他冥思苦想許久,忽然想到既然在河道上建橋之後,便會讓水流變得緩慢。那麼能不能在三峽中擇址設下一排排‘橋樁’,以此達到阻滯洪水的效果呢?

於是他對三峽進行了實地考察,走訪了沿岸百姓。瞭解到自己並非頭一個想到這法子的人,在之前的千百年間,就有好幾任地方官做過同樣的事情了。但江面上已經什麼都不剩,那些石壩早已經一次又一次被洪水沖毀了……

陳瑞仍不死心,就此請教潘季馴,得到的答覆是,築壩遏洪確實有效。

但問題是長江洪水太過兇猛,石壩根本無法長久矗立,沒幾年就會被分崩離析了……勞民傷財修築的堤壩一旦崩塌,一番心血付諸東流還在其次,而且地方官是要被問責的。輕則罷官,重則法辦,這誰能遭的住啊?

所以已經沒人再提築壩減洪這茬了。

但潘季馴告訴陳瑞,江南集團有一樣神器,可以解決這一難題。於是陳瑞藉着趙昊陪張居正歸葬的機會向他求助。

趙昊欣然同意,命江南建築總公司攬下了這一工程。

萬曆九年春,二十座鋼筋混凝土的攔水壩全部建成。

每座壩身長十丈,闊五丈,高三丈。四到五座一排坐落於江面狹窄處,兩兩之間相隔八到十丈。遠遠望去,真如一排橋墩一般。

五排攔水壩梯次佈列於三峽之內。在平時,江水從壩與壩之間的空隙正常流過,行船也不受影響。

但到了汛期,洶涌奔騰的洪水衝到一排攔水壩前,便會受到阻礙。水勢迴轉,蓄於壩內,緩慢下泄。

再衝往下一排大壩時,流速再度放緩。這樣反覆五次,洪水的衝勁被卸掉了大半,大量水流被留在三峽之內,不會再像築壩前那樣洶涌澎湃,急泄直下,下游自然壓力大減。

自從這五道攔水壩建成之後,長江兩岸的江堤便一直安然無恙,沒有遭受洪水衝潰。

而且由於洪水在三峽內稍作停蓄,避免了與漢水洪峰同時匯合之患。江漢平原上的潛江、沔陽、武昌、漢陽等地也免遭水患,整個湖廣都受益匪淺!

陪同趙昊視察‘三峽小壩’的荊州知府陳用賓,激動的告訴趙昊,今年汛期遇到了五十年一遇的大洪水。放在往年,肯定要毀堤淹田,千里澤國,幾十萬百姓流離失所了。然而汛期以來,江水隨漲隨時就又消退,堤防始終未曾溢水,大堤也沒有潰決。

“洪水退去,老百姓藉此喜獲豐收,都萬分感激張太師和當年的陳中丞。”陳用賓感慨萬分道:“卻不知道沒有老師發明的水泥混凝土,這大壩可能幾年前就被沖毀了。哪能像現在這樣一勞永逸?”

他是鳳凰書院的學生,萬曆五年的進士,在趙昊一衆學生中也是出類拔萃的實幹派。

步入仕途後,他初授長洲知縣,在蘇州城就近學習科學管理,提高自己的行政能力,迅速成長爲一名優秀知縣。

在任期間,陳用賓禮賢下士,勤政愛民。努力摒除宿弊,做到平賦清獄,案無留牘。在催科上,鳩斂有法,民不煩攏,成績突出。

期滿考成卓異,召入京爲御史,巡監河東,又做了許多爲民解憂的好事。萬曆十一年改按淮陽,兼督學政,考校薦劾,絕無私心,持正秉公。萬曆十四年升任荊州知府,成爲張太師的父母官。

出仕還不滿十年,他便被擢爲四品知府,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結舌。但所到之處卻沒人不服,反而備受愛戴。

這種牛人自然被趙昊提拔爲親傳弟子,得號‘長春’。

趙昊現在門下弟子三千,但得賜字號的親傳弟子卻只有寥寥不到百人,可見他對陳用賓的看重程度。

“長春啊,千萬不要麻痹大意。”趙昊神情嚴肅的叮囑道:“雖然是混凝土的大堤,但我們的工藝還達不到萬無一失。一定要定期認真巡查,一旦發現裂縫、滑動和混凝土老化等隱患,要立即報告。不能只依靠江南監工的巡查員,要雙保險才更保險。”

“是,徒兒牢記師父的教誨——安全大於天。”陳用賓扶着他走下大堤,回到船上。

“好好幹,你們春字科二十幾個師兄弟,爲師最看好的就是你。”趙昊欣慰的看着自己的弟子道:“有時間多瞭解下雲南那邊的情況……”

“是,徒兒記住了。”陳用賓忙點頭記下,他知道師父這樣說,就代表不久的將來,自己要去雲南了……

第一百零五章 趙二爺閱卷——高深莫測第二百零五章 罪己詔第二十六章 幫手第九十五章 鳳凰水仙第一百五十四章 愛河第三十一章 隨我投降去第五十八章 李華梅行動之計劃通第三十四章 吾誰與歸?第四十四章 澎湖灣第六十九章 拉清單第四十九章 我們的道路第五十二章 慈母長公主第六十九章 幹就完了(盟主加更)第二百二十二章 上天的誘惑第一百三十七章 水泥的誘惑第一百二十七章 翩翩趙公子,人看渡關東。第一百四十章 總店、創始店和旗艦店第二百七十八章 註定無法相愛的二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西山觀光團第一百七十三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六章 大家都有光明的前途第一百二十八章 全都值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強中還有強中手第三十三章 毒計第一百一十一章 開工大吉第一百一十六章 爸爸,我錯了第七十九章 烈陽,要堅強!第一百六十七章 蓮臺仙會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間悲劇趙士禧第一百二十一章 誰說站在光裡纔是英雄?第一百三十三章 趙二爺特長第二百九十三章 醉第二百九十六章 欺負老子不識數嗎?第十三章 考成法第八章 風水輪流轉第七十二章 ?老哥哥這是怎麼了?第七章 我覺得,我可以病的更重點兒……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州之主第六十四章 可望不可求第九章 縣主(盟主加更)第十章 呂宋來客第七十七章 無爲而治第六十七章 走後門第一百零一章 紅火火的日子,一年比一年第一百三十五章 就當是我吧第九十一章 母親大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強敵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帥上天了第八十三章 新村第一百七十四章 小蜜蜂第六十三章 林司令不喜歡被動第八十九章 不要,停……第一百七十六章 裝伯夷誰不會?第一百零八章 來自師兄的關愛第八十五章 歡迎回家第二百零七章 基建狂魔(盟主加更)第一百六十四章 希望第一百七十二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一百四十二章 塞巴斯蒂安和他的拯救者第七十八章 天賜東灘第九十三章 來都來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品鍋第三百二十四章 彼之草芥,吾之珍寶第一百三十二章 澳門第九十二章 黃金交通線第十四章 叫花崑山,名不虛傳第五十五章 皇帝和言官第九十三章 要做世界的中心第四十六章 實在人不懂客套第三章 爽約第三十六章 犯我同胞者,雖遠必誅!第一百六十一章 等候守正(新的一月求月票)第一百二十三章 鳥槍換炮第二百零九章 審視第九十二章 黃金交通線第九十七章 福佬仔與客家仔第一百一十一章 各自的任務第十七章 科學預測,百發百中!第五十八章 煉獄第五十一章 活着的門神第九十七章 南海泡沫第三十三章 相見不如懷念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蜜第一百三十一章以身飼虎第一百四十三章 事後諸葛亮賽神仙第一百三十二章 唐山保衛戰 (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橋梯第四十一章 佐貳第十章 明月使人愁第一百四十五章 辛卯倭亂中的難父難子第五十八章 大場面都是加特效的第二百八十一章 面額第三百零三章 爺爺的教誨第一百一十八章 自助者,天助之第六章 公子漸漸開竅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亂象紛生第一百二十一章 誰說站在光裡纔是英雄?第四十五章 苦吟派詩人趙守正第三百零二章 光榮的趙二爺第一百六十八章 南下南下
第一百零五章 趙二爺閱卷——高深莫測第二百零五章 罪己詔第二十六章 幫手第九十五章 鳳凰水仙第一百五十四章 愛河第三十一章 隨我投降去第五十八章 李華梅行動之計劃通第三十四章 吾誰與歸?第四十四章 澎湖灣第六十九章 拉清單第四十九章 我們的道路第五十二章 慈母長公主第六十九章 幹就完了(盟主加更)第二百二十二章 上天的誘惑第一百三十七章 水泥的誘惑第一百二十七章 翩翩趙公子,人看渡關東。第一百四十章 總店、創始店和旗艦店第二百七十八章 註定無法相愛的二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西山觀光團第一百七十三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六章 大家都有光明的前途第一百二十八章 全都值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強中還有強中手第三十三章 毒計第一百一十一章 開工大吉第一百一十六章 爸爸,我錯了第七十九章 烈陽,要堅強!第一百六十七章 蓮臺仙會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間悲劇趙士禧第一百二十一章 誰說站在光裡纔是英雄?第一百三十三章 趙二爺特長第二百九十三章 醉第二百九十六章 欺負老子不識數嗎?第十三章 考成法第八章 風水輪流轉第七十二章 ?老哥哥這是怎麼了?第七章 我覺得,我可以病的更重點兒……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州之主第六十四章 可望不可求第九章 縣主(盟主加更)第十章 呂宋來客第七十七章 無爲而治第六十七章 走後門第一百零一章 紅火火的日子,一年比一年第一百三十五章 就當是我吧第九十一章 母親大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強敵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帥上天了第八十三章 新村第一百七十四章 小蜜蜂第六十三章 林司令不喜歡被動第八十九章 不要,停……第一百七十六章 裝伯夷誰不會?第一百零八章 來自師兄的關愛第八十五章 歡迎回家第二百零七章 基建狂魔(盟主加更)第一百六十四章 希望第一百七十二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一百四十二章 塞巴斯蒂安和他的拯救者第七十八章 天賜東灘第九十三章 來都來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品鍋第三百二十四章 彼之草芥,吾之珍寶第一百三十二章 澳門第九十二章 黃金交通線第十四章 叫花崑山,名不虛傳第五十五章 皇帝和言官第九十三章 要做世界的中心第四十六章 實在人不懂客套第三章 爽約第三十六章 犯我同胞者,雖遠必誅!第一百六十一章 等候守正(新的一月求月票)第一百二十三章 鳥槍換炮第二百零九章 審視第九十二章 黃金交通線第九十七章 福佬仔與客家仔第一百一十一章 各自的任務第十七章 科學預測,百發百中!第五十八章 煉獄第五十一章 活着的門神第九十七章 南海泡沫第三十三章 相見不如懷念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蜜第一百三十一章以身飼虎第一百四十三章 事後諸葛亮賽神仙第一百三十二章 唐山保衛戰 (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橋梯第四十一章 佐貳第十章 明月使人愁第一百四十五章 辛卯倭亂中的難父難子第五十八章 大場面都是加特效的第二百八十一章 面額第三百零三章 爺爺的教誨第一百一十八章 自助者,天助之第六章 公子漸漸開竅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亂象紛生第一百二十一章 誰說站在光裡纔是英雄?第四十五章 苦吟派詩人趙守正第三百零二章 光榮的趙二爺第一百六十八章 南下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