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9章 條件

長安。

一輛小驢車出了城門,沿着朱雀大街往南走了兩三里路,在薦福寺附近停下。

韓祈安下了驢車,擡頭便能看到一座白土粉飾的高塔,長街上則是絡繹不絕的行人,叫賣不絕於耳,此地雖是城外,卻比一般城池內還要繁華。

他叫車伕自去吃些東西,往東拐過安仁坊的小巷,在一家小食館前停下了腳步。

往裡瞧去,此時並不是飯點,館中還坐了三桌食客,其中店門店尾處各有三個大漢在飲酒,另有一男一女坐在角落裡。

韓祈安進了小食館,往角落裡那一男一女走去,店門處一名大漢擡頭看着他,似想起身,卻被另一人按了按。

坐在角落裡那年輕男子回過頭看了一眼,笑道:「離開長安有陣子了,唸叨着這家的羊羹,難得來吃一遭,倒讓你找着了。」

韓祈安欠了欠身,應道:郎君放心,沒有甚要緊事。就是見着郎君人了,我能心安些。

「坐吧店家,再要碗羊羹、兩個饃。」

「好咧。」

「這家羊羹我喝過幾次,確是鮮,半點羶味沒有。過去在臨安時身子弱,到了關中這些年,每日被這饃填得實實在在,身子倒是康健得很,說是救命恩人也不爲過。」

韓祈安一邊坐下,一邊絮絮叨叨,又道:「他家生意也好,這一帶也熱鬧。眼看着天下太平,長安城池怕是太小了?」

「知道韓公想問什麼,肯定不會遷都開封。這次之所以準備帶百官過去待一陣子,爲督南征事宜、爲穩中原人心,再加上爲勘黃河水利,獨獨沒有爲遷都做準備之意。」

「郎君快兩年沒在長安,好不容易回來安撫衆人,沒幾天又要到開封去。衆人猜測是否嫌宮城太小,沒有大國氣象,說往後若要擴建宮城,或可在龍首原大明宮那塊地……」說到這裡店家端着托盤上來,湊趣道:「幾位客官也在談擴建宮城的事?是小,要放五百年前,額這鋪面還是長安城裡的正中央哩。」

韓祈安笑道:「這般說來,若真擴了城,你這鋪面可值錢。」

「嘿,天子腳下嘛。再說了,總不能回頭等滅了宋國,獻俘的時候叫那宋國國主看了笑話。」

說着,店家端上來吃食,招呼韓祈安慢用,又交代了羊羹可以再添方纔退下去。

他卻沒想到當今天子就坐在他這小館裡。

李瑕回頭看了一眼,道:「擴建就沒必要了,與韓公說個想法,別傳出去.哦,我還未與別人說過,往後若傳出去了只當是你說的。」

莫不是看上了北平城?

「忽必烈既建得差不多了,省得再勞民傷財,未來我們的疆域絕不僅這個範圍。當然,緩幾年再談,眼下最主要的事還是南征。」韓祈安微低着頭仔細聽着,手裡拿着饃撕成小塊往羊羹裡放,應道:「南征之事未了我便跑來說這些,是因爲大家都不太想去開封,未雨綢繆。至於北平就更遠了,到時難免有人抱怨北方苦寒。」

「知道。」李瑕笑了一下,道:「因爲干係的利益太大,他們才擔心得都來不及等宋國滅了以後再討論這件事。往後若遷都,別的不說,長安的地價不值錢了首先損害最多的就是元從功臣的利益。相當於一次小小的權力洗牌,越大的功臣越不願接受。」

「不至於。」韓祈安從容喝了一口羊羹,放下碗才道:「真說起來又能有多少損失?在長安是住、在北平也是住。勳臣們的田產、宅院、商鋪是要貶上一些,經營的人脈也得再來過,或許有些人還丟了個發橫財的機會。可若是連這點損失也承受不起,那未免也墮落得太快了。」

就是這個意思。李瑕道:「天子不好當,本是爲了收服北方考慮,一不小心便要損了哪方

的利益。」

豈還擔憂這些?以郎君之威望,凡下了決心,訏漠定命,風行雷動,幾人敢忤逆?

不過是有些感慨,方纔我還在與明月討論,只不過是想去開封一趟,方便及時處置滅宋事宜,便能引出這許多猜想與不安,幸而今日我是開國之君,否則,若承的是趙宋的基業,只消流露出遷都開封或北平的意思,想必南征與北伐便要不了了之了吧?

「牽一髮而動全身,趙宋享國三百一十年,更是盤根錯節,根深蒂固,牽不動了。」韓承緒道:「故而,南征之勝敗已無需顧慮。值得顧慮的是積弊清得徹不徹底?」

「是啊。」

這就是更復雜的話題了,韓祈安嘆息了一聲,眼看李瑕面前的一盤羊肉已經快吃完了,沒再就着大宋的積弊深談下去。

回想着方纔的對話,卻覺得有些好笑。

「在長安,我們在說着遷都,是爲開疆擴土、千秋萬代;在臨安,趙禥許是也在說着遷都,卻是因貪生怕死,苟且偷安。」

「那邊大部分人產業在臨安,寧肯降了也不會遷都,還有主戰的也會反對。即使到了兵臨城下這一步,趙禥想遷都尚且比我還難。」

若說比,他連比的資格都沒有。雄才大略的聖天子,臨安一雛雞豈配相提並論?

聊到這裡,有大漢趕進小館,低聲道:「襄陽的戰報到了。」

長安皇宮確實小,所謂的大殿就是府衙大堂的大小,殿內大部分地方還被一個大沙盤佔據了。

如今在宋廷君臣眼裡,形勢最危急的地方是準西、是順長江而下的唐軍水師。但若是看到長安城中這個沙盤,便會知道李瑕真正關注的戰略核心只有一個。

既非廬州、也非鄂州,而是襄陽王蕘、陸鳳台策反夏富也好,姜才強攻賈似道也罷,都是同一個目的一隔絕宋廷與呂文煥。

襄陽是唐軍需要拿下的第一個戰略重鎮。哪怕能順長江直取臨安,李瑕也不可能任襄陽梗在那,像根魚刺梗在喉嚨裡。

而呂文煥駐守襄陽多年,經驗豐富、城防完備,強攻並不容易。

如今南征的主帥是高長壽,從吐蕃回師之後便被調到漢中休整,既是爲防宋軍偷襲漢水,也是在爲伐宋做準備。

及至李瑕擊敗忽必烈,立即便傳書漢中,高長壽當時便準備取襄陽,廬州、江陵之事俱出自其謀劃。

然而現在其它路進展順利,高長壽自己卻還被堵在襄陽城下,箇中焦慮,李瑕近來已能從他字裡行間感受到。

這日來的又是高長壽的信使,將一封厚厚的信遞給李瑕。

自然不是高長壽有許多話要說,裡面是呂文煥投降的條件。

李瑕看過,微微皺眉,將信遞給了韓祈安後起身踱步到沙盤邊,看着那一杆杆插在「襄陽」邊的小旗。

而韓祈安看過信,轉向信使,問道:「依高元帥之意,是想答應呂文煥?」

「是。」

攻下襄陽很難嗎?

「大帥說,並非攻不下襄陽,而是衡量得失,招降是更好的辦法。建統元年與呂文德之戰雖勝,船隻損失卻多,今攻襄陽火器足然而船隻缺,而且擅操舟之船工皆已被調往長江」

「老夫明白了。」韓祈安點點頭,道:「想必呂文煥應戰也不含糊。」

「是,襄陽守軍着實是我軍伐宋以來最頑抗之部。」

韓祈安撫須,奇道:「呂文煥比李庭芝尚且能戰?」軍閥嘛。李瑕道,「他自己的呂家軍城堅糧足,又不用聽宋廷命令。」

「這般說來,呂文煥的條件不算過份。」

「憑心而論,不過份。」

信上所言,呂文煥並

不願辜負大宋皇恩而叛降,然而考慮到李唐復興、一統在即,他希望天下早日太平,因此提出了幾個條件,首先便是唐軍不得傷襄陽百姓一人。

其餘也很簡單,無非是優待呂氏子弟與部將,對他們過往抵抗王師之罪過不予追究,繼續原職任用爲大唐將官。

另一方面,爲表忠誠,呂文煥願爲先鋒,征討趙宋,安撫沿江軍民。

今日若換作旁的君王,想必已然答應了他的要求。

而李瑕盯着沙盤看了良久之後,開口則道:「不過份,但朕不答應,條件該由朕來給。」

韓祈安便走到一側的小案前,提筆沾了墨。

「呂文煥歸順之後,需交出兵權,獻出呂氏之財富、產業,呂家子弟部將須由朝廷考校才幹人口,方得酌情任用.」

李瑕說過,又道:「呂文煥若答應,自可任一清廉***,若不答應便讓高長壽攻破襄陽。高長壽若攻不破,便讓姜才率兵北上。」

韓祈安奮筆疾書,沒有多勸李瑕妥協。

他了解李瑕的性格,且那沙盤就擺在那,一個個小旗插着,代表着大軍壓境,襄陽已經成了一座孤城,豈還需要妥協?

「再告訴南征的將領們好飯不怕晚,朕不擔心他們攻宋攻得慢,只擔心他們狼吞虎嚥吞得太急了,把那些爛肉、腐肉一併吞了。」

快馬沿武關南下,很快將李瑕的旨意遞到了高長壽手裡。

於是,停歇了數日的攻城戰事再次開始。

呂文煥聽得炮響便吃了一驚,訝異於李瑕竟能嚴苛至此。

再一想,他才發現自己並不瞭解李瑕。

()

.

第1194章 勸降第341章 主動權第785章 敢戰(爲盟主“守妹拴財”加更)第171章 人手第956章 條件不變第640章 整編第1148章 督戰第947章 雖楚有材第169章 成見第197章 起砲第1268章 武遂城第336章 腐肉第493章 死穴第263章 屬僚第868章 大哉乾元第204章 白巖苗寨第1296章 沒開始第1245章 插曲第350章 援軍第287章 高瓊第356章 父子第620章 兵圖(爲盟主“團結就是力量”加更)第68章 脫鉤第305章 癢第266章 作法第1238章 蟲蠹第523章 危而復安第948章 虧本第1343章 天下白番外篇·暢想(爲盟主“明日大霧”加更)第400章 推論第1112章 匹夫第518章 夫妻第745章 又見箭灘渡第52章 塔第496章 歸家子第1300章 借魄第1115章 年少英武之王第26章 淮北第710章 郡王府第29章 哨站第625章 條件第197章 起砲第515章 蜀帥第743章 傲慢第272章 癔症第14章 信任第988章 普通人第44章 證據第581章 規矩第71章 羊第142章 火中取栗(爲盟主“13點7分”加更)第1316章 召見第779章 涼州第294章 退兵第1254章 見相第708章 新的部下第762章 斷腿第776章 兀魯思第974章 空中樓閣第357章 走近第1097章 駙馬第765章 士望第535章 交代(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4/11)第1133章 唬第49章 搭救第1273章 牆頭草第1000章 以己度人第995章 貪心則易上鉤第624章 開拔第41章 青城賦第363章 史家第575章 辜負第848章 三五知交第238章 怒火第214章 山脈第429章 賞罰番外篇·西北望(爲盟主“知還需行”加更)第302章 升遷第91章 忠犬第977章 嚮往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85章 作主第1266章 催化第319章 歸場第421章 讓權第50章 登徒子第8章 水寨第574章 秘聞番外篇·福將(爲盟主“守妹拴財”加更)第1144章 拋棄第1069章 兼聽則明第307章 俘虜第1245章 插曲第372章 閒王番外篇·教化(爲盟主“niema”加更)第309章 大理總管番外篇·揚帆(爲盟主“我是分析師”加更)第681章 蜀人第1210章 先與後
第1194章 勸降第341章 主動權第785章 敢戰(爲盟主“守妹拴財”加更)第171章 人手第956章 條件不變第640章 整編第1148章 督戰第947章 雖楚有材第169章 成見第197章 起砲第1268章 武遂城第336章 腐肉第493章 死穴第263章 屬僚第868章 大哉乾元第204章 白巖苗寨第1296章 沒開始第1245章 插曲第350章 援軍第287章 高瓊第356章 父子第620章 兵圖(爲盟主“團結就是力量”加更)第68章 脫鉤第305章 癢第266章 作法第1238章 蟲蠹第523章 危而復安第948章 虧本第1343章 天下白番外篇·暢想(爲盟主“明日大霧”加更)第400章 推論第1112章 匹夫第518章 夫妻第745章 又見箭灘渡第52章 塔第496章 歸家子第1300章 借魄第1115章 年少英武之王第26章 淮北第710章 郡王府第29章 哨站第625章 條件第197章 起砲第515章 蜀帥第743章 傲慢第272章 癔症第14章 信任第988章 普通人第44章 證據第581章 規矩第71章 羊第142章 火中取栗(爲盟主“13點7分”加更)第1316章 召見第779章 涼州第294章 退兵第1254章 見相第708章 新的部下第762章 斷腿第776章 兀魯思第974章 空中樓閣第357章 走近第1097章 駙馬第765章 士望第535章 交代(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4/11)第1133章 唬第49章 搭救第1273章 牆頭草第1000章 以己度人第995章 貪心則易上鉤第624章 開拔第41章 青城賦第363章 史家第575章 辜負第848章 三五知交第238章 怒火第214章 山脈第429章 賞罰番外篇·西北望(爲盟主“知還需行”加更)第302章 升遷第91章 忠犬第977章 嚮往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85章 作主第1266章 催化第319章 歸場第421章 讓權第50章 登徒子第8章 水寨第574章 秘聞番外篇·福將(爲盟主“守妹拴財”加更)第1144章 拋棄第1069章 兼聽則明第307章 俘虜第1245章 插曲第372章 閒王番外篇·教化(爲盟主“niema”加更)第309章 大理總管番外篇·揚帆(爲盟主“我是分析師”加更)第681章 蜀人第1210章 先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