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章 匹夫

“果然,李瑕向西逃了。”

汗帳中議事的氣氛依舊。塔察兒因猜到了李瑕會逃往興慶府而稍有得意,希望以這種表現彌補一些戰敗的恥辱。

反而是張文謙,敏銳地察覺到了忽必烈眼神中那若有若無的一絲不悅。他微微一凜,心想:“陛下莫不是以爲李瑕不會退?”

仔細一想,他若有所悟,有些明白了忽必烈的心思。

他於是走到地圖前,道:“李瑕不可能在河套平原與大元決戰,問題在於他退回興慶府之後是否會死守,甚至企圖與陛下決戰,妄想再現釣魚城之戰。”

“釣魚城?”塔察兒訝道,“興慶府可不像釣魚城,那裡地勢平坦得多。”

“但這很像是李瑕的作風。”愛不花道,“這個人總想着投機取巧,有可能在興慶府決戰。”

忽必烈終於轉頭看了過來。

這正是他需要臣子們做的,重視對手、認真分析,規避戰爭中的風險,而不是在那裡哈哈大笑、掉以輕心。

張文謙很快感受到了忽必烈的想法,認爲李瑕有這種決戰的膽氣。

但張文謙卻不打算順着君王的意思去說虛話。

在他看來,陛下之所以這麼想,是因爲既然御駕親征了,當然很希望直接與李瑕交鋒,而不是面對一個只會逃跑的李瑕。

他只會從客觀上來分析局勢。

“說完了李瑕會逃,臣再來推演一番,李瑕逃了之後會怎樣。”

張文謙直視着忽必烈的眼,展示出一個臣子的剛直、睿智風範。

“興慶府是在臣手上丟的,臣瞭解那裡。西夏國滅之後人口稀少、農田荒蕪、城池不修,不論從兵力、城防還是物資而言,根本不足以抵擋陛下的大軍,沒有決戰的條件。在我看來,他最好的辦法是收縮兵力守這裡……隴山。”

他在地圖上點了點,又道:“若我是李瑕,我會放棄整個西夏的領土,放棄六盤山,堅壁清野,只守隴山,試圖保一保關中。”

愛不花問道:“你是說,大汗一路殺下去,會在隴山再遇到一場真正的硬戰?”

“這是最明智的做法。他既然退了,乾脆就放棄地廣人稀的整個西夏。”

“爲什麼?”

“因爲他絕對守不住。”

愛不花有些不解,問道:“張公,你是不是太輕敵了?”

“不是我輕敵。”

張文謙走了兩步,從和禮霍孫手中接過戰略圖看了一眼,又向忽必烈行了一禮,待忽必烈點頭,他才道:“方纔還有一路大軍沒有說……安西王已經從西域回師了。”

“他怎麼敢?!”

不少臣子都十分吃驚,訝道:“安西王統帥大軍西征,他怎麼敢擅自回師?!”

“這是陛下的旨意。”

衆人轉頭一看,見忽必烈沉着臉沒有否認,方纔息了聲。

只有塔察兒知道是怎麼回事,在心中冷笑道:“這是大蒙古國的傳統。”

張文謙從容地在地圖上又畫了一筆,道:“大軍不徵西域,而先徵李瑕,他若是不捨得放棄西夏之地與六盤山,再交出昔裡吉,那他就連一場硬仗都不必打了,不等他回長安就可身死於西北。”

汗帳之中,沒有人否定這一點。

西征的十五萬大軍歸來,若是在塔察兒手裡、愛不花手裡,敗給李瑕還有萬一的可能。

但這次是忽必烈親征。

兩路大軍加起來有二十餘萬衆,戰略穩當,指揮順暢,不可能敗。

張文謙說李瑕能堅壁清野守一守關中,這已經是高看他了。

“仲謙公所言甚是。臣斷言,李瑕不僅會逃,還會丟掉整個西北!”

此時站出來說話的是金蓮川幕府之臣、控鷹衛指揮使張易。

張易是劉秉忠、張文謙等人的至交,被時人譽爲“紫金山五傑”之一,三年前經劉秉忠推薦任控鷹衛指揮使,一躍成爲大元朝堂上地位顯赫的風雲人物。

但他一開口,忽必烈眼神中卻有些不易察覺的陰翳。

因爲沒有一個皇帝會喜歡自己的諜探首腦與自己的長子走得太近。

這方面,張易和真金雙方都觸到了忽必烈的逆鱗,所以忽必烈纔會遣真金去吐蕃,沒想到卻出了後來這些事。

是否會把一切都怪罪在張易頭上,只有大元皇帝心裡清楚。

“以臣的對關中情報的瞭解,唐國絕對沒有做好與大元打一場大仗的準備。李瑕別無選擇,只能撤回長安。甚至可以說,他守住關中都不太可能。臣還認爲,李瑕已經知道了安西王大軍回撤之事,廉希憲既在西域,必已給他傳信。另外,以軍情司的動向,他對大元的兵力分佈應該也清楚,那麼,他佈置防線,必將收縮至關中……”

張易說了很多。

作爲控鷹衛指揮使,他的分析十分有條理,聽得諸臣紛紛頷首。

忽必烈終於消了怒氣,意識到麾下的臣子不是輕敵,而是認真分析過的。

但,張易之後又多說了兩句。

“還有一點,李瑕並不需要急着決戰,龜縮防禦、以圖將來纔是最適合他的戰略,畢竟他才二十六七歲……”

忽必烈澹澹看了張易一眼,不由想着張易的意思是否說李瑕能熬死他。

一股殺意遂在心底冒了芽……

~~

黃河畔,南海子碼頭。

從烏拉特牧場過來有兩百五十餘里,馬匹整整狂奔了一夜終於,摔倒在地,口吐白沫。但信使還是將李瑕的信遞在了張珏手裡。

張珏看了很久,之後勐地吸了吸鼻子。

他召過諸將,拍了拍頭盔,開口想說話,卻是罵了一句“孃的”。

“大帥?”

劉金鎖大聲道:“有啥事你就說,我什麼世面沒見過?”

“大帥請直說,末將們絕不會壞了士氣。”

“壞個屁的士氣。”張珏忽然咧嘴一笑,露出牙齒,像是要吃人,道:“好事,大好事。”

他摘了頭上的盔甲,指着北面的陰山,道:“虜酋來了,就在陰山那頭。哈哈哈,弟兄們建功立業的機會終於來了,我告訴你們,忽必烈的人頭不會被其他哪路兵軍砍了,他得死在我們延安軍手上!”

“殺虜酋!殺虜酋!”

更有釣魚城的舊部勐拍着胸膛,道:“先斬蒙哥,再斬忽必烈!殺虜就得看我們蜀人!他孃的就得看我們蜀人!”

“好!”

張珏見軍心士氣如此,用力點了點頭。

這有些冷的天氣裡,額頭上卻滿是汗水。

拍了拍手裡的信,轉頭又看向南面的黃河,他道:“今日陛下傳了數十條旨意往長安,調了大量的援軍來接應我們。”

“好!”

“但這些援軍來之前,只有我們能拖住忽必烈。”

“那就拖住他!”

張珏默然了一會,才道:“老子實話與你們說,這一仗,難。比釣魚城之戰難打,雙方的兵力和釣魚城之戰時差不多,但我們沒有山城、沒有輜重,這裡還是敵境,我們面對的是忽必烈。”

他轉過頭,看向他麾下的將領,劉金鎖、阿吉、程聰、史進、史炤……之後又看向更遠處他的士卒們。

許久,他才繼續說下去。

“會死很多人,甚至可能全軍覆沒,你們怕嗎?”

“大帥。”

說話的是程聰。

這是在重慶府時,由張珏親自入城說服讓他歸附李瑕的釣魚城舊將。

他擡手指了指天,笑嘻嘻的樣子,道了一句。

“王將軍在天上看着呢。”

“……”

張珏又罵了句粗話,喝道:“那就聽我軍令,先把我們的船隻全都連在一起、固定在黃河上,搭成浮橋。”

“是……”

~~

正午時分,張弘範翻身上馬,準備向西去追擊李瑕。

但纔在馬鞍上坐定,他卻是向東面回望了一眼,沉吟道:“李瑕退了,張珏退了嗎?”

“大帥,陛下的旨意是讓我們追擊李瑕。”隨在他身邊的千戶李庭提醒道。

“我知道。”張弘範沉思着,又道:“我只是覺得,以李瑕的脾性,他若是要退,該會讓張珏同時撤退纔是。”

李庭道:“但楊奔新敗,李瑕的西路只剩下不到一萬兵力,且歸路遙遙;相反,張珏的兩萬兵力只要渡過黃河就可全身而退。”

張弘範想了想,最後才點頭,道:“也是。”

“大帥在擔心什麼?”

“沒什麼好擔心的,不過是有些奇怪罷了。”

“在汗帳中兩位張公分析得很清楚了,陛下親征,李瑕不逃是死,逃了先丟掉整個西北。”

“我亦是這般推演的。”張弘範澹澹一笑,“但還在思考是否有第三種可能。”

“有嗎?”

“暫時沒有。對了,誰去殲滅張珏?”

“忙古帶元帥。”

“知道了。”張弘範夾了夾馬腹,下令道:“全軍提速,莫讓李瑕走遠了。”

因面對的是李瑕,他心中已不自覺地警惕起來,不斷地散出探馬,最怕的就是讓李瑕的兵馬離開自己探馬的視線。

他隱隱覺得,如果這一戰還有第三種可能,哪怕是一個渺茫的可能,李瑕必定會去拼命爭取而不願丟掉西北。

那就必須看好了李瑕的兵馬,避免出現那樣的意外……

第628章 人心第432章 抗壓第44章 證據第762章 斷腿第1248章 後方第444章 權知筠連事第1264章 漁翁之利第1075章 胡窺青海灣第631章 多算者勝第188章 初勝第1093章 旺盛第931章 消耗品第604章 新規矩第775章 秦腔第967章 劃分六路第239章 熄戰第570章 消磨(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2/21)第1145章 疏不間親第481章 潰逃第746章 麥田第338章 壞事者第191章 駐守第640章 整編第705章 側王妃第323章 成都第686章 春寒第496章 歸家子第1043章 圍點打援第1172章 一份子第399章 凌霄城第75章 知時園第767章 戍邊策第1100章 回馬槍第1314章 忠臣之心第649章 奮勇第100章 護第1122章 雪戰第1148章 督戰第1060章 伯樂第1225章 換俘第673章 漢臺幕府第1302章 船歌第511章 手段第921章 繳獲第1106章 引火燒身第417章 遇強則避第1066章 佛家無我第360章 火候第923章 白纛與玉璽第533章 戰場第77章 名門第1227章 卑鄙第1099章 回師第383章 反對第724章 約定第1197章 孝子第6章 長江水匪第911章 搶親第48章 搶第153章 中秋第868章 大哉乾元第319章 歸場第979章 流放第846章 歸秦第340章 燒糧第333章 雲頂城第660章 反制第574章 秘聞第769章 分功宴第755章 支援第733章 擺棋第475章 決戰第1343章 天下白第124章 上半場第291章 疆界第954章 以勢服人第449章 俯瞰第726章 自不量力第642章 對手第798章 南線第1181章 接駕第960章 兄妹第203章 幕僚第1211章 說客第352章 關撲第223章 員外第869章 不符第592章 孰爲周公第505章 搶攻第812章 踏營(爲盟主“你好大順順”加更)第1167章 青松第111章 賣畫第1181章 接駕第844章 孱第526章 臣下第334章 叛將鐫名第746章 麥田第25章 高明月第1187章 捷報第255章 生意人
第628章 人心第432章 抗壓第44章 證據第762章 斷腿第1248章 後方第444章 權知筠連事第1264章 漁翁之利第1075章 胡窺青海灣第631章 多算者勝第188章 初勝第1093章 旺盛第931章 消耗品第604章 新規矩第775章 秦腔第967章 劃分六路第239章 熄戰第570章 消磨(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2/21)第1145章 疏不間親第481章 潰逃第746章 麥田第338章 壞事者第191章 駐守第640章 整編第705章 側王妃第323章 成都第686章 春寒第496章 歸家子第1043章 圍點打援第1172章 一份子第399章 凌霄城第75章 知時園第767章 戍邊策第1100章 回馬槍第1314章 忠臣之心第649章 奮勇第100章 護第1122章 雪戰第1148章 督戰第1060章 伯樂第1225章 換俘第673章 漢臺幕府第1302章 船歌第511章 手段第921章 繳獲第1106章 引火燒身第417章 遇強則避第1066章 佛家無我第360章 火候第923章 白纛與玉璽第533章 戰場第77章 名門第1227章 卑鄙第1099章 回師第383章 反對第724章 約定第1197章 孝子第6章 長江水匪第911章 搶親第48章 搶第153章 中秋第868章 大哉乾元第319章 歸場第979章 流放第846章 歸秦第340章 燒糧第333章 雲頂城第660章 反制第574章 秘聞第769章 分功宴第755章 支援第733章 擺棋第475章 決戰第1343章 天下白第124章 上半場第291章 疆界第954章 以勢服人第449章 俯瞰第726章 自不量力第642章 對手第798章 南線第1181章 接駕第960章 兄妹第203章 幕僚第1211章 說客第352章 關撲第223章 員外第869章 不符第592章 孰爲周公第505章 搶攻第812章 踏營(爲盟主“你好大順順”加更)第1167章 青松第111章 賣畫第1181章 接駕第844章 孱第526章 臣下第334章 叛將鐫名第746章 麥田第25章 高明月第1187章 捷報第255章 生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