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勸降

紐璘任都元帥不到一年,聲名還不顯。

劉黑馬與紐璘不同,是早年間便名震天下的大將。

蒙古滅金最關鍵的戰役之一“三峰山之戰”中,劉黑馬隨拖雷,以少勝多,一舉擊潰金軍十五萬主力。

此役,劉黑馬親手俘虎了金國大將完顏合達。

威震中原之後,“劉黑馬”這個名字便爲時人悉知。

聽起來像個山賊流寇。

但其實他是豪族出身,有名有字,本名劉嶷,字孟方,文武雙全。“黑馬”不過是他的乳名。。

劉家是契丹後裔,祖上爲遼太宗耶律德光。遼亡後,避禍改了漢姓,遷居濟南歷城,成了金國人。

劉黑馬的祖父一輩,出仕金國,在張家口一帶做官,早早降了成吉思汗。

若只聽他名字,世人多半要罵他一句“漢奸”,但劉黑馬連漢人也不是。

當然,因慕漢唐之強,邊民在宋代之前都漢化得很快。遼、金都自詡爲華夏正統,稱宋朝爲“汴寇”。

劉黑馬便是如此,他認爲“吾讀文史,彬彬不異中華”,也認爲大蒙古國會與契丹、女真一樣,成爲中州正統。

總之, 他乳名雖粗淺, 其人本身卻是文治武功的將相之才。

……

站在斬龍山上,眺望着成都平原,劉黑馬搖頭不已。

“阿答胡、紐璘……蠢才。成都不該是這般經營啊。”

其長子劉元振頜首道:“在利州時,見汪帥經營得利, 未想成都竟是如此滿目瘡痍。”

劉黑馬嘆道:“諸將皆言, 圖蜀當破重慶。卻不知成都纔是控制全川、雄視西南之重鎮。以天府之氣候,以都江堰之水利, 水旱從人, 不知饑饉。五年前若能經營得當,何必還要大汗親征?”

劉元振深以爲然。

“紐璘勇武過人, 於治理之事着實是蠢材。若能如北地世侯般,宋人豈敢有反攻成都之心。如今他兵敗身死, 草秣也無、民丁也無, 父親立足未穩, 要如何收復?”

“先派人往利州,運些輜重來吧。”

劉元振問道:“成都城外尚有軍屯, 是否派兵去搶佔?以稍解糧草困厄?”

劉黑馬搖頭, 道:“你可知兀良合臺是如何敗的?馬匹誤食了宋人下過巴豆的草料。莫去管那一星半點的。”

“是。”劉元振又問道:“但若拖下去, 讓宋軍修築城牆、鞏固防禦……”

“打仗不能急,紐璘便是輸在心急。”

劉黑馬凝望着山下荒蕪的田地, 沉吟了片刻,又道:“讓培之來見我。”

~~

半日之後, 一名中年男子坐在吊籃裡,被拉上成都城頭,從容不迫走到李瑕面前。

“自古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還望閣下莫要殺我。”他笑着, 向李瑕作揖道:“在下賈厚, 字培之。斬龍山上的大蒙古國主帥正是家姊夫。”

李瑕漫不經心問道:“你是來招降我的。”

賈厚笑道:“不急,不急。可否先給杯水喝?趕了五里路途, 實是又渴又餓。”

蒲帷皺了皺眉,向李瑕附耳道:“這人有心計,想看我們的軍糧。”

李瑕不以爲意,安排兵士去端了食物和水給賈厚。

一塊鍋盔餅、一塊烤好的馬肉、一碗熱湯。

賈厚拿那鍋盔餅咬了一口, 沒咬動, 拿湯泡着,入口有些鹹味,裡面有豆豉、肉末、鹹菜摻着。

好一會才吃了小半塊,竟已覺十分飽脹。

“賈先生不吃馬肉?”李瑕問道。

賈厚擺了擺手, 道:“謝閣下款待,飽了。”

他目光再次落在案上的馬肉上。

昨日李瑕與紐璘交戰,今日軍中有馬肉不稀奇,只怕還很多。

只從這鍋盔餅來看,李瑕隨軍攜帶的糧草還不少……

當然,這是李瑕故意讓他知曉的。

另一方面,賈厚昨日吃的也是馬肉……劉黑馬千里疾馳,糧草帶得不多,這瞞不過去。

“罷了,免了互相試探。”賈厚笑起來,道:“實不相瞞,我家大帥已派人往利州運輜重;閣下則需修整城牆。雙方都不願馬上開戰,閒着也是閒着,不如聊聊?”

“哦?劉黑馬願降大宋?”

“閣下說笑了。”賈厚道:“今日入城,見民生凋敝。在下心中亦覺悲慼,成都城內……如今可有三千戶人口?”

李瑕神色平淡,道:“數百萬人爲蒙軍所屠,你卻來假惺惺哭祭不成?”

蒲帷眼中亦泛起冷意。

若非有不斬來使的成例,他頗想勸李瑕斬殺了這賈厚。

賈厚卻似未察覺到這股殺意,嘆道:“那是窩闊臺汗在時的舊事了,自佛道傳入蒙古,加之我輩中原人出仕,大蒙古國已漸通牧民之術……”

“這些年,蒙哥屠的城少嗎?”

“閣下只看到屠戮,卻不見大蒙古國之變化?”賈厚道:“只說我家大帥,曾奉旨巡撫天下, 體察民情,治撫民生。曾遇到應州郭志全叛亂, 脅從文武官員有五百餘人, 有司議盡屠戮, 大帥卻只誅爲首數人, 餘悉從輕發落。”

話到這裡,他擡頭看了看李瑕,又道:“我非是勸閣下馬上歸降,只是想教閣下明白我家大帥是何樣人。他確有憐惜成都百姓之心,欲經略成都,復天府之國之繁榮。當今大汗身畔,常有此等仁人志士。”

李瑕毫不動容,但還是擡了擡手,示意賈厚繼續說。

“前些時日,大汗拿下了大獲城。”

賈厚的每一句話都在斟酌。

來勸降李瑕,必然要說出一些蒙軍的進展,以顯示實力。

而李瑕之所以願聽他說,必然也有打探情報的心思。

那這其中的分寸就需要把握了……

“大獲城守將,楊大淵,此人是宋軍在川蜀的宿將了。名望、資歷皆不低。”賈厚道,“初時,他斬殺了大汗派去勸降的使者,一意孤行。大汗震怒,遂有屠盡大獲城之意。”

“是嗎?”

“但,楊大淵很快便明白,孤城難守,他絕難抵抗蒙古大軍。爲了滿城百姓性命,他決心歸順。大汗本有意斬他,但在我家大帥、汪總帥的勸說下,大汗還是赦免了楊大淵,拜其爲都行省侍郎,任以帥位。”

賈厚話到這裡,看了李瑕一眼。

見李瑕並不驚訝,賈厚反而有些驚訝。

要知道,楊大淵是蒙宋開戰以來,投降的最高階將領,其影響幾乎覆蓋了半個川蜀戰場。

李瑕要麼是早就得到消息;要麼是養氣功夫極好。

無論如何,都比賈厚預想中難對付。

“閣下對此事如何看待?”賈厚只好問道。

李瑕不加思索,道:“楊大淵這個叛徒。”

賈厚一愣,苦笑起來,搖着頭,撫須道:“楊大淵乞活數萬人性命,爲民而反宋。此爲忠於民事。閣下難道認爲,他爲了一己之臣節,合該讓數萬人身死不成?”

“屠刀在蒙人手上。若大獲城數萬人死,該怪的是誰?”

“爲官、打仗,不是論是非曲直,求的該是結果。”

賈厚又道:“此事亦可見大汗之心胸。在閣下看來,你屢斬大蒙古國大將,大汗該恨你,必要斬殺你?”

“不是嗎?”

“大謬。”賈厚正色道:“蒙古人素來只敬英雄。縱觀蒙金、蒙宋之戰,多少英雄本是與蒙古爲敵,而一朝歸順又得大汗寬宥信重。此等氣魄,趙宋可有?”

李瑕搖頭。

憑心而論,他確實沒辦法說趙宋皇帝在這方面比蒙古大汗有氣魄。

或者打個不恰當的比方,蒙古大汗是爭雄天下的統帥,趙宋皇帝是牧守社稷的政客。不是同類人,根本就不可比較。

賈厚顯得極爲自信,又道:“閣下不必擔心投順後會受到大汗的清算。我家大帥連楊大淵都保得下來,何況是你?閣下若肯歸服,大汗必任你閫帥蜀南,鎮守一方,統兵牧民,世代封侯。大帥可一力擔保,絕無虛言。”

蒲帷臉色大變。

他近來見李瑕行事,認爲李瑕是擔得起蜀帥……至少成都府安撫使之職的。

但朝廷沒給這個權力,李瑕擅自攬權顯然有諸多隱患。

恰是蒙古給出的這條件,能消彌這些隱患,甚至給到了更大的權力。

賈厚已掃到了蒲帷的臉色變幻,繼續道:“時勢至此,蒙古國一統天下,大勢所趨。我輩所爲,不該爲生民謀太平?大帥欲經略成都,還百姓安樂;亦願扶閣下鎮川南。到時,川北川南,你我漢人世侯合力,造就一方樂土,豈不幸甚?”

見李瑕不答,他又道:“當然,不敢奢求閣下馬上答應,但還請相信大帥的誠意。”

“我信。”李瑕頜首道。

蒲帷臉色又是一變,忙道:“可笑。何謂大勢所趨?我看,蒙軍年年戰敗,也敢妄言一統?”

賈厚不慌不忙,向李瑕拱手,問道:“可有地圖?”

經過先前的一番話,又不見李瑕反駁,他已有了很大的信心。

“有。”

李瑕不介意聽賈厚多說,隨手拾了一張什麼都未標註的地圖,在堂中鋪開。

賈厚隨手便指點起來。

“大宋的整個防禦,其關鍵在京湖戰場襄樊之地。欲破襄樊,當先破蜀。而川蜀之關鍵則在重慶……閣下可知,大汗已進展到了何處?”

李瑕很感興趣,問道:“何處?”

賈厚笑笑,手指劃過涪江、嘉陵江、渠江,在重慶西北方向不遠的合州圈了圈。

“不怕告訴閣下,自開戰以來,大汗已斬宋將張實、楊立、段元鑑、楊禮、鄭炳孫、王佐、徐昕等人;連破苦竹、青居、大獲、運山、石泉、大良諸城。縱橫捭闔,所向無敵。想必就在此時,釣魚城業已投降。亡宋,指日可待……”

第275章 斬盡殺絕第662章 賺他上山第551章 入朝第334章 叛將鐫名第139章 捧殺第292章 志向第766章 快錯過的機會第466章 穩攻與速勝第500章 啞謎第641章 使者第737章 烈卒第1153章 屋外打狗第986章 祖譜第671章 接人第860章 叛道第233章 水戰之失第531章 謁見第1260章 張嘴即是理第1199章 歸鄉第1038章 御口親征第406章 紅燭第171章 人手第881章 個人消遣第880章 賢主第1007章 呂氏兄弟第309章 大理總管第984章 聯遼破宋第918章 侵略者的下場第1248章 後方第286章 偷城第636章 屠夫(爲盟主“守妹拴財”加更)第588章 拿捏(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8/21)第1149章 嚇退第1217章 揪第214章 山脈第1163章 收割第332章 逆流第1100章 回馬槍第624章 開拔第1230章 預設戰場第1197章 孝子第486章 劍門天下險(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4/11)第874章 兩根木頭第529章 死於安樂第796章 同姓第84章 太常引第665章 學我第144章 榮王第127章 通敵第1092章 真當騷第308章 營變第396章 志合第1179章 傳檄第359章 佈局長遠第390章 恥辱第163章 後衙第1225章 換俘第829章 政戰第956章 條件不變第76章 幕後第355章 失魂症第1091章 軍令狀第944章 邀約第606章 權場(爲盟主“傳奇高達666”加更)第1318章 天子賜食第880章 賢主第797章 節節敗退第818章 戰已久第261章 元宵第845章 天子聖明人心在宋第263章 屬僚第1052章 改變第821章 破鏡難圓第440章 謹慎第1224章 輕重緩急第469章 敢死第1188章 部署第58章 諸侯之女第50章 登徒子第1255章 腐肉第43章 喂第1270章 兵還不多第324章 入城者第825章 吾心獨無主乎第1049章 禮賢下士第555章 真亦假第918章 侵略者的下場第770章 法不責衆第420章 意外第462章 釣魚城第47章 應對第1161章 坍塌第892章 可敦第534章 移營第1321章 死板第494章 攻城之法第493章 死穴第1128章 結束與開始第510章 破防(爲盟主“王二郎二”加更)第1046章 他們的戰爭
第275章 斬盡殺絕第662章 賺他上山第551章 入朝第334章 叛將鐫名第139章 捧殺第292章 志向第766章 快錯過的機會第466章 穩攻與速勝第500章 啞謎第641章 使者第737章 烈卒第1153章 屋外打狗第986章 祖譜第671章 接人第860章 叛道第233章 水戰之失第531章 謁見第1260章 張嘴即是理第1199章 歸鄉第1038章 御口親征第406章 紅燭第171章 人手第881章 個人消遣第880章 賢主第1007章 呂氏兄弟第309章 大理總管第984章 聯遼破宋第918章 侵略者的下場第1248章 後方第286章 偷城第636章 屠夫(爲盟主“守妹拴財”加更)第588章 拿捏(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8/21)第1149章 嚇退第1217章 揪第214章 山脈第1163章 收割第332章 逆流第1100章 回馬槍第624章 開拔第1230章 預設戰場第1197章 孝子第486章 劍門天下險(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4/11)第874章 兩根木頭第529章 死於安樂第796章 同姓第84章 太常引第665章 學我第144章 榮王第127章 通敵第1092章 真當騷第308章 營變第396章 志合第1179章 傳檄第359章 佈局長遠第390章 恥辱第163章 後衙第1225章 換俘第829章 政戰第956章 條件不變第76章 幕後第355章 失魂症第1091章 軍令狀第944章 邀約第606章 權場(爲盟主“傳奇高達666”加更)第1318章 天子賜食第880章 賢主第797章 節節敗退第818章 戰已久第261章 元宵第845章 天子聖明人心在宋第263章 屬僚第1052章 改變第821章 破鏡難圓第440章 謹慎第1224章 輕重緩急第469章 敢死第1188章 部署第58章 諸侯之女第50章 登徒子第1255章 腐肉第43章 喂第1270章 兵還不多第324章 入城者第825章 吾心獨無主乎第1049章 禮賢下士第555章 真亦假第918章 侵略者的下場第770章 法不責衆第420章 意外第462章 釣魚城第47章 應對第1161章 坍塌第892章 可敦第534章 移營第1321章 死板第494章 攻城之法第493章 死穴第1128章 結束與開始第510章 破防(爲盟主“王二郎二”加更)第1046章 他們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