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確鑿

風陵渡。

相傳,黃帝賢相風后便葬在此地,謂之“風陵”,因此得名。

此處是黃河從北拐向東的拐角,擺船渡河的交通要衝,原本商旅頻繁往來。

可惜如今河道不通,只能看到兵士逡巡,防備着對岸的宋軍。

鎮外一個個偌大的驛館中已無商旅,盡數被徵用。

九月初六,儀叔安已趕到風陵渡……

儀叔安的父親是儀肅,於金國末年檄攝虢州,在中條山上壘堡抗蒙,見宣宗竄逃汴梁,心知大勢已去,遂投降了蒙古,依金國舊制,佩金符,任爲解州節度使。

儀肅在世時,儀叔安便曾北上九原城,質於阿剌海門下。之後承襲了父爵,鎮守解州。

這些年過得寬舒,無非是每年徵收五戶絲押送給宗親,儀家甚少被徵調作戰。

近來卻有風雨欲來之勢。

七月時突然收到了廉希憲的急信,言劉黑馬已叛蒙歸宋、京兆府不可守,並要求儀叔安搜查張柔之女,以防張家有通敵可能。

儀叔安雖看不懂,但還是照辦了,封鎖了蒲津渡。

派人搜查了許久,果然找到了張家女,好言請對方到解州城等事情查明,對方卻是逃入了中條山。

沒多久,張延雄領人趕到,要求儀家放人,儀叔安便覺兩頭爲難,再派人去請廉希憲來應對,竟是不知廉希憲去了何處。

之後,潼關失守、廉希憲身亡的消息傳來……儀叔安忽然發現,解州已處在與宋交戰的前線。

他只怕張家是真的勾結了李瑕,下一步就是攻解州。

直到三日前,張延雄帶了好幾個人證過來……

“你說什麼?!廉相未死!投了李瑕?!”

若說廉希憲沒死,儀叔安是相信的,但說其投了李瑕,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但,兩封信已遞到了他的面前。

其中一封燒了一半,但確實是廉希憲親筆所書,要向陛下揭露張家投敵一事,言之鑿鑿,與先前所言“防張家有通敵可能”已不是一回事。

另一封,卻是李瑕遞到洛陽的休戰信,內容豐富,既點明瞭漠北的大戰,雙方不宜再繼續用兵,以免阿里不哥趁虛而入,還敘述了鄂州和議之後,燕京已派使者郝者南下和談。李瑕自稱剛剛知道此事,決定不再對山西、河南用兵。

問題在於……這封信的用詞、筆跡。

“這是廉希憲的筆跡?左手寫的?”

儀叔安不可置信。

但找了府中多名擅長字畫的先生看過,確確實實出自廉希憲之手。

至此,許多事像是突然間有了答案。

廉希憲爲何敢自作主張命汪良臣爲帥?

汪良臣才勝過渾都海,如何會轉瞬之間一敗塗地?

劉黑馬爲何會投降李瑕?

廉希憲爲何會一矢不發退出關中?

還有,蒙哥汗是如何暴斃在釣魚城的……

一念通,百念通。

當發現是廉希憲通敵叛國,一切疑惑也就瞬間想明白了。

可惜,儀叔安纔想通,再一擡頭,面對的就是張延雄那要殺人的眼睛。

“我張家要通敵?!關隴已丟,而我家元帥猶隨陛下廝殺於漠北,到底是誰在通敵?!”

儀叔安大驚。

他不過是個小世侯,絕不敢與張家這一等一的世侯之家作對。

“張將軍勿惱,並非是我懷疑張家,是廉相……”

“廉相?好一個廉相!假意殉國之叛賊,待我遣精銳死士過黃河,將他提到你面前,看看到底是誰通敵!”

儀叔安本以爲這是氣話,不想,昨日消息傳到解州,廉希憲竟真是被張家捉了回來……

他飛馬趕到風陵渡鎮,才入驛館,第一時間便召見了儀忠。

“怎麼回事?!廉希憲真活着?”

“是,已被張家派人拿回來了。”

儀叔安訝然,又問道:“你審過沒有?”

“沒有。張延雄說那人巧舌如簧,須先熬上幾日再審,他才肯說實話。大帥要去見見?”

“見?”儀叔安大怒,道:“如此大事,不該由我審,移送開平便是。”

儀忠卻是道:“還有一事可慮……黃河岸邊,有不少廉希憲從京兆帶來的兵力,當日便打算劫殺張家銳士,救出廉希憲。”

儀叔安一驚。

“他怎麼敢?!”

“說是要伏殺李瑕……”

“荒唐!李瑕怎可能到北岸來?”

儀叔安已厭倦了這些慌言。

山西平靜了太久,他並不想捲入爭端,在看到休戰書之時,已希望事情就此結束,偏是張延雄爲證張家無罪,非證明廉希憲還活着。

“廉希憲叛國罪證確鑿,竟還敢巧舌如簧,呵,膽色倒不差。”

儀忠道:“是啊,廉希憲如此人物,竟是叛了。”

“還不明白嗎?早在幾年前,這些人便計劃好了。”儀叔安踱了兩步,喃喃道:“此事暫莫傳開,廉希憲聲望太高,一招不慎,恐引起大亂。”

“是。還有……張延雄要大帥去見他。”

同樣是世侯,儀叔安與張柔卻不可同日而語,聽得張柔麾下一將領如此跋扈,臉都垮了下來,滿臉爲難……

~~

另一處驛館當中。

張延雄正按着刀站在院門中,目光始終盯着李瑕,滿是警惕之色。

在他的注視之下,李瑕與張文靜正規規矩矩坐在石階處說話。

“他好煩吧?支也支不走。”張文靜已換了一身女裝,比昨日的男裝平添了幾分姝麗。

雖是相見,終究是在儀家的地盤,他們能相處的時間並不多,她只能以要聽彙報的名義把李瑕召過來。

此時她便想說說訂親之事,瞥了張延雄一眼,見這家將還在那盯着,不免着惱。

“盯着就盯着吧,不必爲難他。”

“和你說,他收到你送來那封廉希憲的信,氣得鬍鬚倒豎……像這樣。”

張文靜拉了拉鬢邊的頭髮,卻完全沒有張延雄的半點威風氣。

“若像這樣,那他倒有些可愛了。”李瑕隨口說着,湊近了些,壓低聲道:“其實,廉希憲那封信是詐我的,他就沒打算向忽必烈告張家的狀。”

張文靜沒躲開,笑了笑,湊到李瑕耳邊,低聲應道:“我知道,我不說,叫張延雄恨死廉希憲……班門弄斧,東施效顰,安敢學你手段對付你?”

“你全看出來了?”

“嗯,但未想到你親自來了。張延雄也沒想到,發現了嗎?他昨日完全是懵的。”

“發現了,看到我,他眼珠子一瞪。恨不能當場殺我。”

“他纔不敢殺你,都與儀家說了,你可是我麾下銳士。”張文靜得意道。

李瑕道:“但如此一來,張家便是真通敵了。”

“那如何是好?”

“我不利用你設計張家便是……”

“咳咳!”

張延雄又重重咳了幾聲,手已將刀拔出了一些。

院中兩人看都不看那刀,只是坐正了身子,繼續聊着天。

“我纔不是要去找你,送元家姐姐回去,想着到洛陽玩玩,再去長安逛逛,你可別誤會了。”

張文靜說着,瞥了李瑕一眼,像是怕他真誤會了。

“好,我明白的。”李瑕隨口應道,“近兩年着實太忙了些,本打算忙過這一段,到開封附近逛逛。”

張文靜又笑,分明還有許多話想說,偏是有人在盯着不好說出口,只好挑着能說的話說。

“那你忙的這一陣,可是將我五哥嚇壞了,我還奇怪他怎在家中也將臉敷得煞白。”

“改日該登門向他道個歉纔是。”

“……”

張延雄目光看去,不明白兩人在笑什麼,又有何好笑的。

他頗煩惱。

腦中猶有要殺掉李瑕的念頭,但眼下這局勢……

首先是李瑕派人遞了兩封信給大姐兒,之後大姐兒便說廉希憲要陷害張家,李瑕說好了派人扮成張家的人,把廉希憲“劫”回來,證明其人是詐死。

結果卻是李瑕親自來了,又不能當着儀家的面殺了……總是是太複雜了。

讓人不知如何是好。

只得到儘快把大姐兒帶回去、不可給張家添事端的命令。而且,只要不違背家族大利,也只能聽大姐兒的。

張延雄想到這裡,看着一個想殺又殺不得的李瑕在眼前,不免心煩意亂。

偶爾卻也想到了當年在陳摶塔上見到李瑕與張文靜站在一起的一幕,猶覺得般配。

“唉……”

~~

一朵紫藤花被風吹落在石階下,張文靜拾起,想了想,別在李瑕耳朵上。

“嗯?”

“好看的,不許拿下,你可是又落在我手裡了。”

李瑕也不惱,任由她擺弄着。

“堂堂一方大帥,可真聽話。”張文靜滿意地點點頭,須臾又有了心意,雙手捧着臉想了想,也不看李瑕,自顧自低聲問道:“你怎麼敢來的?就不怕危險嗎?”

“你都到這般近了,只隔着條河,連這點路我都不願走,未免太……”

這種被人盯着的情況下,終究是不能順利聊下去。

外面又響起通傳聲。

“將軍!儀叔安到了……”

張文靜擡頭一看,見張延雄已背過身,忙附在李瑕耳邊低語了一聲。

李瑕亦迅速說了兩句悄悄話。

“嗯,我明白……”

“大姐兒。”張延雄回過身,道:“不好再訊問了……你起開,出去。”

李瑕也不爲難他,起身,道:“儀叔安來了?張將軍若未想好如何與他說,我教你幾句如何?”

張延雄眉頭一擰,道:“你莫擾我,待我支開了儀家的耳目,你回你的地盤上去,休再找張家的事……”

“便聽他的吧。”張文靜已換了一種姿態,起身吩咐道:“李節帥說了,會幫忙將張家從這些事中摘出來,你聽他的便是……還有,陛下今已遣使與宋廷議和,你語氣敬重些。”

~~

李瑕帶來的三十餘人被張延雄安置在對面的驛館,亦有張家人看着。

林子站在門口,見李瑕終於從對面院子回來,長舒一口氣。

“進去說吧。”

兩人走進屋中,李瑕道:“莫只顧着我,別忘了我們來山西的各種目的。”

“記得,眼下的難題是廉希憲萬一能讓儀家相信他……”

李瑕隨手遞了一張符牌過去,道:“開始準備吧。”

林子他明白李瑕這一趟來除了接走張家女郎,還有諸多目的……斷了廉希憲歸蒙古的念想,再帶回去,還需安插細作、探明黃河對岸的兵力佈署。

要做這些,若不出些亂子,如何再渡回黃河。

“是。”林子遂應道:“大帥初定關中,我來給山西的這位近鄰送一份見面禮……”

第840章 秦王勸進表第395章 墓誌第519章 信使(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11)番外篇·福將(爲盟主“守妹拴財”加更)第224章 泯恩仇(爲盟主“那年的小明”加更)第325章 意料之外第835章 說服第44章 證據第1209章 離朝第1310章 樊城第758章 避實就虛第924章 汗位的爭奪者們第1073章 攻其必救第1159章 無名小卒第1333章 右相盜寶第1245章 插曲第1330章 盡忠職守第840章 秦王勸進表第300章 理由與計劃第114章 通緝第438章 各有算盤第1237章 地頭蛇第580章 線索第1315章 融入第902章 裂縫第828章 歸正第237章 渡河第1293章 片面之詞第758章 避實就虛第596章 先手布殺局第285章 高門第409章 新年第996章 起居注第451章 入援第139章 捧殺第606章 權場(爲盟主“傳奇高達666”加更)第700章 擔當第1322章 潦草番外篇·揚帆(爲盟主“我是分析師”加更)第1086章 斷了的環第296章 規劃第326章 開城門(爲盟主“深檐巷轉雨聲微”加更)第504章 漢中(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0/11)第561章 爲官(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9/21)第57章 任務第461章 馬軍寨第659章 明朗第675章 聲望第94章 繞道第869章 不符第447章 更聰明第198章 大膽第695章 權傾朝野(爲盟主“楚柳拂風”加更)第633章 吞象(爲盟主“如意如儀”加更)第545章 連夜雨第561章 爲官(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9/21)第1269章 燃燒第848章 三五知交第893章 底細第484章 節度使第355章 失魂症第594章 宮城圖(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20/22)第1206章 讀書人第402章 爭吵第917章 是狼是狗第500章 啞謎第1259章 幕客第1296章 沒開始第975章 聚衆第361章 休憩第203章 幕僚第673章 漢臺幕府第424章 攻山第727章 功臣第1285章 兩都之規劃者第1002章 登武昌樓第218章 回馬第109章 信任第218章 回馬第596章 先手布殺局第391章 欣賞(爲盟主“林三木”加更)第296章 規劃第1058章 升官第806章 唐詩第115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072章 預則立第60章 荒煙蔓草第600章 山陵崩(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22/22)第1316章 召見第924章 汗位的爭奪者們第404章 籌辦第88章 亡國奴第386章 狂徒第1297章 癲癇第363章 史家第288章 淹水第211章 堅壁清野第1126章 先回防第817章 肯將衰朽惜殘年第190章 驚馬
第840章 秦王勸進表第395章 墓誌第519章 信使(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11)番外篇·福將(爲盟主“守妹拴財”加更)第224章 泯恩仇(爲盟主“那年的小明”加更)第325章 意料之外第835章 說服第44章 證據第1209章 離朝第1310章 樊城第758章 避實就虛第924章 汗位的爭奪者們第1073章 攻其必救第1159章 無名小卒第1333章 右相盜寶第1245章 插曲第1330章 盡忠職守第840章 秦王勸進表第300章 理由與計劃第114章 通緝第438章 各有算盤第1237章 地頭蛇第580章 線索第1315章 融入第902章 裂縫第828章 歸正第237章 渡河第1293章 片面之詞第758章 避實就虛第596章 先手布殺局第285章 高門第409章 新年第996章 起居注第451章 入援第139章 捧殺第606章 權場(爲盟主“傳奇高達666”加更)第700章 擔當第1322章 潦草番外篇·揚帆(爲盟主“我是分析師”加更)第1086章 斷了的環第296章 規劃第326章 開城門(爲盟主“深檐巷轉雨聲微”加更)第504章 漢中(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0/11)第561章 爲官(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9/21)第57章 任務第461章 馬軍寨第659章 明朗第675章 聲望第94章 繞道第869章 不符第447章 更聰明第198章 大膽第695章 權傾朝野(爲盟主“楚柳拂風”加更)第633章 吞象(爲盟主“如意如儀”加更)第545章 連夜雨第561章 爲官(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9/21)第1269章 燃燒第848章 三五知交第893章 底細第484章 節度使第355章 失魂症第594章 宮城圖(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20/22)第1206章 讀書人第402章 爭吵第917章 是狼是狗第500章 啞謎第1259章 幕客第1296章 沒開始第975章 聚衆第361章 休憩第203章 幕僚第673章 漢臺幕府第424章 攻山第727章 功臣第1285章 兩都之規劃者第1002章 登武昌樓第218章 回馬第109章 信任第218章 回馬第596章 先手布殺局第391章 欣賞(爲盟主“林三木”加更)第296章 規劃第1058章 升官第806章 唐詩第115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072章 預則立第60章 荒煙蔓草第600章 山陵崩(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22/22)第1316章 召見第924章 汗位的爭奪者們第404章 籌辦第88章 亡國奴第386章 狂徒第1297章 癲癇第363章 史家第288章 淹水第211章 堅壁清野第1126章 先回防第817章 肯將衰朽惜殘年第190章 驚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