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忠忱

蒲扇還在輕輕搖着,爐火燒得頗旺。

張珏目露思忖,擡手將爐上的酒壺拿下來,有些燙,他不在意,往杯裡一倒,裡面卻已是空的了。

“張卯,去給我拿些酒……”

纔開口,張珏才意識到今日是在與李瑕秘議,遂推開門往外看了一眼,只見院中空空如也,兵士們正守在圍牆處。

“非瑜稍等,我去拿壇酒來。”

他走到院子,吸了吸寒風,瞥到李瑕的護衛正在院外休息,纔想起來,李瑕會不會懷疑他找人來圍殺之類的。

這種事,難免讓人心煩,他最不願的就是連出生入死的袍澤兄弟都互相起了猜疑。

好在李瑕今日不曾有半點見疑,讓人爽利了些……

到了驛館酒窯,隨手拿了一罈劣酒,回到堂上,張珏重新在爐邊坐下,將酒往壺裡倒着,開口,以沉悶的語調說起來。

“我十八歲到釣魚城參軍,先跟隨冉知州、冉通判,兩位先生教我讀書習字,教我忠君報國。餘帥歿後,冉知州卸任,我隨王將軍,亦是忠君報國。從來沒想過要叛宋,你知道的,釣魚城的袍澤兄弟,面對二十倍於己的蒙軍都沒叛過。”

“嗯,冉璡、冉璞兩位先生,受餘帥所請,築釣魚城,有大功於國,他們如今如何了?”

“餘帥歿後,兩位先生歸鄉,大冉先生當年便病逝了,二冉先生去歲聽聞蒙哥死訊,狂歡而卒。”

“可惜了。”

李瑕接過杯子,與張珏碰了一杯,小抿了一口。

張珏一杯飲罷,道:“你說的那些,我聽不太懂,卻知你肯定是有道理的。這社稷不好救,餘帥當年便說過的……但道理再明白,我心底就覺得深受國恩,這般反了,有愧疚。”

“你這人,又理智又魯莽,既是性情中人,又高節邁俗,難免有糾結。”李瑕道:“我本也不想要讓人爲難,打算等大勢定了、宋朝廷已經亡了,再讓你做決定。但近來發現,不能再爛下去了。”

“讓我想想。”

“好。”

李瑕是還能說很多。

比如收復關中、大理;比如這次未必就真舉旗了,只是要做好舉事的準備,朝廷也許被嚇到就妥協了,允許川蜀自發錢幣……

對張珏而言,不重要。

張珏主要是心裡那關過不去。

即便這大宋社稷有千萬般不是,他終究有一份忠忱在……

他與李瑕想法不同。

人與人的所思所想天差地別,川蜀這些年,有被五馬分屍不肯降蒙的張實,也有先殺來使再獻城投降的楊大淵。

一個人,隔一段時間所思的都可能不同,豈有定數?

屋子裡氣氛沉悶下來。

張文靜有些疲憊,趴在李瑕懷裡又眯過去。李瑕輕輕撫着她的頭髮,也不知在想什麼。

他們並不覺有外人在場,這樣的舉動會過於親暱。

從頭到尾都沒有客客氣氣講究繁文縟節,這本是李瑕在表達對張珏的信任……

突然,

“打一架吧!”

張珏重重放下酒杯,擡眼看向李瑕。

“乾脆我們打一架,我若輸了聽你的,反了他孃的。我若贏了,也別叫我選,你自想辦法舉薦個誰來任這副帥,我到哪殺虜都一樣。”

“來。”

張文靜倏然坐起,一下子就精神起來。

她頗爲期待看李瑕與人打上一架。

但之後,李瑕與張珏走到院中,卻是“唰”地一下便拔出劍。

“要打就動真格的,否則你心裡疙瘩不消,打了也是白打。”

“好!”

張珏活動了一下筋骨,咧了咧嘴,先前的沉悶之色盡消,眼中已有雀躍之色。

“張卯!拿老子的斧頭來!”

“是!”

那名叫張卯的親隨是張珏族人,不過十六七歲,有些呆氣,張珏說什麼便是什麼,竟是真擡着一柄大斧頭到院中。

見此情景,雙方的親隨護衛都有些慌。

“副帥,這太……”

“大帥……”

張文靜也沒了看熱鬧的興奮,眼神些焦慮,自在原地踱了兩步,跺了跺腳,轉身便去招她的護衛,低聲囑咐起來。

李瑕與張珏卻渾不在意,一個把劍鞘一拋,一個將斧子一揚,二話不說便向對方撞上去。

“當!”

火光四濺。

……

張珏拿的那大斧頭看起來嚇人,比試時反而有些吃虧。

斧頭一劈,便能要將人劈得頭破血流,他又不想取了李瑕性命,動手時不免有些收着。

李瑕卻每劍都刺得張珏難以招架。

果不其然,二十回合之後,張珏一斧劈空,已有些力竭。

李瑕突然一劍刺出,直刺張珏咽喉。

這一劍角度刁鑽老辣,速度亦是極快。

劍光一閃,周圍張珏的護衛們紛紛大驚。

“副帥!”

張珏已反應不及。

這一劍刺來,直指咽喉,他不認爲李瑕還能收住力。

——若是因較量一場而丟了性命,未免可笑。

這念頭閃過,喉嚨上已感到點涼意。

劍尖觸在張珏脖子上,沒想到,劍勢竟是恰恰好停了下來。

張珏擡眼一看,不由有些驚豔。

“好劍術!”

“我贏了。”李瑕道。

他神情十分認真。

張珏苦笑,竟覺悵然,又莫名有些輕鬆。

總之盡了全力了,做了選擇也能心安一些。

李瑕撿起劍鞘,卻也不再就此事多說,而是請張珏重新進堂。

……

“我既輸了……”

“先聽我說。”李瑕擡了擡手,道:“我知你忠義,不強逼你。今日本還有樁情報給你,我的人在臨安探來的。我本想讓朝廷遣王堅將軍鎮守隴西,但他被召回臨安了。”

“召回臨安?”張珏方纔那點挫敗感登時煙消雲散,心中已有不好的預感,驚問道:“爲何?!”

“你看吧。”

李瑕拿出情報,遞了過去。

張珏迅速接過,看了一會,神情愈發嚴肅。

眼中已有怒意迸出。

“爲何如此?!朝廷不信任王將軍了不成?!”

“早便擔心他功高蓋主。”李瑕道:“你也不必擔心,暫時而言,王將軍無事,只是被困在臨安。我想說的是,你我的交情朝廷已察覺,你若不反,反而再難上陣殺敵……”

張文靜坐在後面,又瞥了李瑕一眼。

她最明白李瑕爲何不先說王堅之事,而是要與張珏打上一場。

這正是李瑕的坦蕩與厲害之處。

先拿出來,哪怕事是真的,難免顯得是在挑撥,並不如先以力降服。

另外,李瑕說服張珏的策略便是這般,先打消其心中抗拒,再拋出最要緊一樁事。

……

果然,最後這樁事,對張珏觸動反而是最深的。

他回想起與王堅駐守釣魚城的時光,彷彿還歷歷在目……

王堅先隨孟珙京湖破敵,之後轉戰川蜀,隨餘玠攻漢中,守蜀,守釣魚城。

釣魚城一戰,殺蒙古大汗,爲首功,之後被雪藏至今。

斬首晉國寶以祭旗,那一句“誓死抗虜!”言猶在耳……

從戎四十年。

四十年功名塵與土……

“嘭!”

“咣啷!”

張珏突然起身,一腳踹飛面前的酒壺。

酒壺碎裂,溫酒濺了一地。

“他孃的!反了就反……”

“啊!”

慘叫聲突然響起。

“篤”的一聲響,已有箭矢釘在窗柩上。

“小心!”

“敵襲……”

李瑕一把掀起桌案,將張文靜扯在身後,避在桌案後面。

再一轉頭,只見張珏已避在柱子後面,臉上悲憤之色未消,眼中又添一抹驚訝。

驚訝而不驚慌。

“誰的人?”

張珏語速飛快,道:“你信我,絕不是我安排的……”

~~

與此同時,臨安。

“丁大全死了。”

“死了?”

程元鳳點點頭,道:“他從南康軍移至貴州安置,途中被殺了。”

葉夢鼎問道:“誰做的?”

程元鳳搖了搖頭,並不在意是誰殺的丁大全。

“既可能是地方上有人深恨他,也可能是朝堂上有人指使,甚至便是你我的門生,此事,查了也毫無意義,重要的是,?州路安撫使、兼知重慶府的馬千曾是丁大全舉薦,聽聞這消息,心裡很慌,遂投靠我,我遂命他除掉李瑕。”

“可行嗎?”

“當年吳曦叛亂,川蜀官員紛紛起兵討伐。楊巨源、安丙、趙彥吶、李好義、李好古、李貴等等,一場轟轟烈烈的叛亂,僅僅四十一天便平定了。七十人以大斧破門殺入吳曦處。李貴斬吳曦之首,裂其屍。”

程元鳳話到此處,道:“馬千未必有這些忠臣義士的能耐,但李瑕亦未有吳曦之勢。”

葉夢鼎問道:“何時動手?”

“已經動手了。”程元鳳起身,從櫃中拿起幾封信放在案上,道:“這是李瑕年前給我的回信,他果然不肯入朝。”

他閉上眼,心中猶覺失望,對官家失望。

要保大宋社稷,就得對各路武將保持提防,官家本該在察覺李瑕有異心的第一時間下詔,免李瑕兵權,召其回朝。

可惜,官家不敢。非要問一問李瑕是否願意,他程元鳳亦無可奈何。

想必李瑕與賈似道都認爲他做事拘泥,不敢放開手腳。

但,誰又沒個障眼法?

時至今日,真當他豁不出去?

“我們都被李瑕騙了,我派人問過馬千,釣魚城守軍都說李瑕與張珏交情頗深。當年相互彈劾,是作給先帝看的啊。果不其然,張珏並未同意剷除李瑕。”

“也是,張珏祖籍鳳翔,如何能真心效忠大宋社稷。”

“馬千想先除張珏,控制成都府路兵權,我答應了。”程元鳳道:“此事,不論成與不成,我逼官家表態,已被賈似道拿住把柄。這次密令重慶府擅自動手,罪莫大焉……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葉夢鼎正色道:“我可與右相分擔。”

“不可。葉公乃帝師,當不至於就此離朝。往後,萬不可讓賈似道擅改錢幣,行公田法、打算法……”

“右相這是認爲要罷相去官了?”

程元鳳點點頭,道:“今日,官家又不敢見我,宮人中有傳言‘每以告老還鄉威脅,真當官家只能將國事託付給這些老朽’。”

“是賈似道動手了?!”

葉夢鼎眼中迸出怒意。

之後,他忽感一陣茫然,也顧不上與程元鳳之間的爭權,極力挽留道:“可若是連右相也去官,這國勢……”

“躲不過的,這一年來,聖心早已漸漸落在他身上,早晚有此一劫。”程元鳳嘆道:“若我罷相之前,能爲大宋除一強藩,足矣。”

第116章 副相(爲盟主“定庸”加更)第1097章 駙馬第1106章 引火燒身第281章 信服第521章 鄂州之戰第653章 棄局第1212章 宜速取第549章 起行第199章 逆戰第691章 反賊第1274章 入冬第464章 換帥第62章 棄子第223章 員外第808章 反敗第913章 合縱第460章 原計劃第1100章 回馬槍第810章 急了第748章 國第277章 奔赴番外篇·教化(爲盟主“niema”加更)第104章 新家第996章 起居注第1157章 象輿第775章 秦腔第727章 功臣第108章 左相第572章 此間樂第1007章 呂氏兄弟第35章 亳州第1342章 遺夢第307章 俘虜第963章 顏面掃地第644章 人才第892章 可敦第317章 木偶人第656章 入局(爲盟主“愛龍大大”加更)第212章 迎擊第1023章 一顆人頭報天子第979章 流放第992章 料敵於先第395章 墓誌第1146章 視角第451章 入援第437章 不斬來使第1098章 曙光第573章 選擇(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3/21)第1072章 預則立第1243章 被挫敗的反擊第298章 傳信第1298章 平北第458章 雨夜入營第777章 黃金家族第474章 敢戰(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2/11)第1214章 不還第702章 小聰明第735章 疑兵第1016章 錯誤第1227章 卑鄙第115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63章 警覺第115章 忠臣第14章 信任第365章 破綻第1007章 呂氏兄弟第276章 覆巢第1092章 真當騷第1208章 救國心第254章 挑釁第696章 豈曰無兵第748章 國第534章 移營第1276章 邀戰第878章 歲在甲子第43章 喂第642章 對手第961章 謠言第628章 人心第1127章 親人第131章 搬家第605章 關鍵一環(爲盟主“_書友A”加更)第319章 歸場第597章 關鍵人物(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21/22)第1194章 勸降第173章 酒宴第204章 白巖苗寨第347章 洛帶鎮第766章 快錯過的機會第496章 歸家子第1079章 冒進第337章 奪城之戰第1098章 曙光第922章 盟兵第492章 打都打了(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6/11)第694章 暖意融融第912章 禮尚往來第39章 接手第443章 戰果第1187章 捷報
第116章 副相(爲盟主“定庸”加更)第1097章 駙馬第1106章 引火燒身第281章 信服第521章 鄂州之戰第653章 棄局第1212章 宜速取第549章 起行第199章 逆戰第691章 反賊第1274章 入冬第464章 換帥第62章 棄子第223章 員外第808章 反敗第913章 合縱第460章 原計劃第1100章 回馬槍第810章 急了第748章 國第277章 奔赴番外篇·教化(爲盟主“niema”加更)第104章 新家第996章 起居注第1157章 象輿第775章 秦腔第727章 功臣第108章 左相第572章 此間樂第1007章 呂氏兄弟第35章 亳州第1342章 遺夢第307章 俘虜第963章 顏面掃地第644章 人才第892章 可敦第317章 木偶人第656章 入局(爲盟主“愛龍大大”加更)第212章 迎擊第1023章 一顆人頭報天子第979章 流放第992章 料敵於先第395章 墓誌第1146章 視角第451章 入援第437章 不斬來使第1098章 曙光第573章 選擇(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3/21)第1072章 預則立第1243章 被挫敗的反擊第298章 傳信第1298章 平北第458章 雨夜入營第777章 黃金家族第474章 敢戰(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2/11)第1214章 不還第702章 小聰明第735章 疑兵第1016章 錯誤第1227章 卑鄙第115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63章 警覺第115章 忠臣第14章 信任第365章 破綻第1007章 呂氏兄弟第276章 覆巢第1092章 真當騷第1208章 救國心第254章 挑釁第696章 豈曰無兵第748章 國第534章 移營第1276章 邀戰第878章 歲在甲子第43章 喂第642章 對手第961章 謠言第628章 人心第1127章 親人第131章 搬家第605章 關鍵一環(爲盟主“_書友A”加更)第319章 歸場第597章 關鍵人物(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21/22)第1194章 勸降第173章 酒宴第204章 白巖苗寨第347章 洛帶鎮第766章 快錯過的機會第496章 歸家子第1079章 冒進第337章 奪城之戰第1098章 曙光第922章 盟兵第492章 打都打了(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6/11)第694章 暖意融融第912章 禮尚往來第39章 接手第443章 戰果第1187章 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