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孱

於大宋皇室而言,李瑕自立稱秦王之事暫時還不是最要緊的,畢竟目前只有密報而已,消息還未傳開。

等羣臣拿出章程來便是。

眼下更大的一樁事是,趙禥又夭折了一個兒子。

孩子是九嬪之一的俞修容所生,誰曾想轉眼便樂極生悲。

六月二十二日,太后謝道清與皇后全玖一起去探視了修容俞筠。

殿內哭哭啼啼的聲音始終不停。

全玖面上雖還是一副端莊恬靜的模樣,心中卻猜測俞筠是故意的。

故意顯得委屈,彷彿孩子是被她這個皇后弄死的一般。

她沒心思去弄死誰的孩子。

就趙禥這模樣,養活一個兒子不容易,若最後落得要到宗室裡挑養子,那與這些妃嬪生下的子嗣也無太大差別,總歸她纔是皇后,往後她纔是太后。

全玖自已也沒孩子,爲誰去爭這些。

一年半以前她倒是懷了一個,流產了。

就在趙衿死後不久,某夜她腹中絞痛暈死了過去,再睜眼孩子就沒了。

全玖有些懷疑是被人藥了,或可能是賈似道的報復,但沒證據,也拿不準。

看俞筠生的孩子又是一副養不活的樣子,顯然趙禥血脈太孱弱,因此沒保住胎也是有可能的。

這個“孱”字可真是形象,一個行屍走肉般的丈夫,今已夭折了三個兒子。

而趙禥還在胡貴嬪處飲酒作樂,俞筠哭有何用?還不是要打起精神來儘快恢復美貌。

否則真不能生個一兒半女,等趙禥一命嗚呼了,到時誰知無子的妃嬪是別居,出家,守陵,還是陪葬?

又不像那妖妃閻容,傍了個反賊李逆……

腦子裡突然泛起這念頭,全玖搖了搖頭,不讓自己再想下去。可憐自己嫁了個看起來就短命的丈夫,二十出頭便要擔心這些。

“莫哭了,你還年輕,來日方纔。”

謝道清輕輕拍着俞筠的手,溫言安慰了聲,其實有些漫不經心。

“起駕吧……皇后與我同乘可好?”

~~

坐上鳳輦,不用再聽俞筠的哭聲,登時便清靜了許多。

謝道清雖是個女人,但以她皇太后之尊,又遇到一個孱弱的皇帝,每每遇事不少朝臣都會請她出面,更有甚者,朝堂上偶爾竟有請她垂簾聽政的聲音。

當然,能說這種話的臣子顯然是不滿於賈似道專權,也是對趙禥完全失去了信心。

這種情況下,謝道清對時政至少還算了解。

“長安那邊,李逆自立爲秦王了。”

全玖聞言雖還端坐未動,手卻明顯地顫抖了一下,情不自禁驚問道:“他……他自立了?不會打到臨安來吧?”

謝道清看着全玖那倏然顫動的手,道:“不必驚慌,李逆無力出兵。”

“真……真的嗎?”乍聞之下,全玖還有些慌亂,還在努力恢復鎮定,“可這秦王……”

“因而封之便是。”謝道清揉着額頭,嘆道:“官家甚至說,‘李瑕何必自立?想當秦王,我們冊封他好了’,唉。”

全玖一愣,咀嚼着這話裡的含義,漸感到屈辱。

越來越屈辱。

彷彿是看到趙禥被李瑕摔了一巴掌,又把另半邊臉湊上去再挨一巴掌,轉頭還笑吟吟對別人說“我的臣子對我忠心纔打我。”

恬不知恥。

當着全天下的人,她的丈夫已在李瑕面前丟盡了顏面。

她也丟盡了顏面!

她的孩子流產時,趙禥和今日一樣猶在尋歡作樂,當時全玖沒哭,她不像俞筠哭哭啼啼悲訴自己有多慘。

但此時,她因爲顏面掃地,兩行淚水不由就簌簌而下。

“哭什麼?”謝道清大訝,拿帕子給全玖擦着,問道:“可是因俞修容之事想到去歲?”

“哭社稷受辱……”

“你呀,就是太要強了,太要強了。”

謝道清這般喃喃着,拍着全玖的手,等她收了聲,又嘆道:“社稷受辱?李瑕之事真不算什麼,想想靖康之恥,都不算什麼。”

全玖本已收了淚,猛聽得“靖康之恥”四個字,嚇得一個激靈。

悲從中來,不可斷絕。

之前聽到的都是克漢中、關中、隴西、大理、河西,前陣子還聽到捷報,突然一下李瑕反了,“靖康之恥”就像砸到眼前一樣。

這一哭又是許久,待回到殿中,全玖的情緒才平復下來。

聽俞筠哭,聽全玖哭,大半日光景已過去了,謝道清一點也不急。

她一個老婦人,處理事情就是這個節奏。

“好了,看你嚇得……李逆封王與否,無非是一個名義,暫留他抵禦蒙古又有何妨?待來日時機到了,再遣兵討之便是。”

涉及到兵戈打仗,她們一竅不通,朝臣怎麼說就怎麼樣。

謝道清要做的不是分析兵力云云。

從朝中重臣中選擇出最值得信賴的那一個、交託國事,這纔是皇太后的職責。

之所以找全玖說,她心裡其實已有了主意。

“葉相公言,李瑕之所以自封秦王,乃賈似道竊國弄權之結果……”

話題從西陲戰場拉回了朝堂爭鬥,全玖很快就聽懂了。

有一瞬間又感到絕望,心想李瑕公開造反了,滿朝重臣還只想着排除異己。

謝道清平時最支持賈似道,但這次不一樣。

這次事情鬧得這般大,幾位重臣們說的又實在有道理。

中間說了許久,謝道清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她反正是被說動了,想罷了賈似道,用葉夢鼎、江萬里爲左右丞相。

當然,她也沒那麼堅決,因此問全玖的意見,若是態度一致,那就合力給官家施壓。

官家軟弱可欺,黨爭就是看誰更能控制住官家。

朝臣、太后、皇后合力,藉着這次賈似道被李瑕嚇退的機會,該能掌控住官家了。

“皇后認爲呢?”

全玖思索片刻,想到趙衿之死,想到自己流掉的那個孩子,終是點了點頭。

~~

朝臣們這次是卯足了勁對付賈似道,不僅說服了謝道清,其餘事項也推進得很快。

私下裡,他們放任風聲傳出,彷彿李瑕真的是因爲賈似道柄國專權,不得已才自稱秦王。

明面上卻彷彿天下太平,既沒有什麼柄國專權、也沒有叛亂自立,只有大破蒙虜,特冊封李瑕爲秦王。

當然不敢在官面文章上把矛頭指向賈似道、李瑕。

不能撕破臉,得先穩住這些奸臣、叛賊,也就是先穩住了國勢,之後再設法罷免賈似道。

藉由爲吳潛平反之事。

吳潛的罪名在於,“忠王之立,人心所屬,潛獨不然”。那一般而言,只要趙禥在位一日,他都休想平反。

但朝臣們總有辦法,指出當時吳潛亦支持立忠王,是賈似道黨羽侍御史沈炎、孫附鳳、蕭泰來、劉宗申等人憑空捏造,誣陷並殘害吳潛。

他們沒有直接把矛頭指向賈似道,而是在數日間定了這些賈黨黨羽的罪名,追復吳潛原官。

之後,朝廷再次下詔,任吳璞爲成都府通制,任吳琳爲夔州路鎮撫使,任吳潛女婿奚季虎爲欽差大臣往關中管理農營田事……

如此一來,既順着李瑕的意思,安撫住了這個叛賊。又顯得朝廷還有權威,能派遣官員往秦王治下。

賈似道也未反對,彷彿真是戴罪在家,實則是知道只能向李瑕妥協,由朝臣去受這些窩囊氣。

而朝臣們也趁勢打壓賈黨黨羽。

這場爭鬥中,李瑕自立,但名義上卻還未完全脫離大宋;賈似道暫避鋒芒,讓別人去擔責任,但也默許了勢力打壓;朝臣們開始對賈黨反擊,但也承擔了來自李瑕的壓力。

三方都在謀取利益,但也都有妥協。

政治本就是在妥協中牟利,最可怕的反而是妥協不了,必須撕破臉的時候。

……

在這個過程中,陸秀夫漸漸理清了他挽救社稷的思路,且得到了江萬里的支持。

“學生以爲,不該只將李瑕視爲叛逆。

大宋有嶽武穆,本可收復中原,奈何失此不圖,冤殺遂聞,可謂亡國之禍源;今李瑕有嶽武穆之能,卻懼步其後塵,朝廷安可再以叛逆視之,自毀長城,則宋必亡。

忘靖康之國恥,棄半壁江山、臣民而偏安一隅,恐功高之臣而論功行戮……忘親之罪,任相之非,定都之失。此昔日殺嶽武穆之因,今促李瑕叛亂之由。

欲救社稷,當撥亂反正。請陛下還都中原,視功臣如手足,方爲正理,方爲大義,方爲救國之道。反之,不求天子振作,唯恐臣子功高,豈非亡宋之本?”

陸秀夫這一番話到最後,座上江萬里、家鉉翁皆喟然長嘆。

他還是堅持那個主張。

在旁人只想着怎麼除李瑕的時候,他還是想通過君臣之義使李瑕不叛,推持住大宋社稷。

這條路很難。

但江萬里、家鉉翁也沒像旁人一樣馬上就告訴陸秀夫“這不可能”。

“也好,何妨一試。”江萬里緩緩開口,道:“撥亂反正,可分爲兩步,一勸李瑕反正,二撥朝堂之亂……”

他們已有了挽救社稷的思路。

接下來,江萬里會在朝堂上掃除賈似道這樣的奸黨佞臣,之後規勸天子,不可再奢侈無度、沉溺酒色。

而陸秀夫則可帶着朝廷的詔令與諸公的規勸信再往長安,說服李瑕莫要顛覆大宋社稷,哪怕是奉天子而柄國。

順利的話,還都長安,由朝廷忠義之士以理法約束住李瑕。

他們當然也知這很渺茫,但哪怕只有一線機會,總好過賈似道的公田變法,也好過禍起蕭牆大宋君臣內戰,更好過亡國。

爲臣者,盡力保社稷、生黎安穩。

……

七月初一,陸秀夫登上了西進的大船。

船上有往長安傳旨的使者、有往川陝爲官的吳潛黨人。

有人覺得這艘船是大宋朝廷粉飾太平的遮羞布,也有人認爲這是維持社稷安穩的最後努力。

人各有志,對此的看法當然不同。

鄧剡前來送陸秀夫,也帶來了不少好消息。

“官家已同意罷免賈似道,擬葉相公爲左相、老師爲右相。盼老師能掃除朝中佞氣,規勸官家勵精圖治……”

“官家真答應了?國勢到這一步,官家終於警醒、振作了。”

陸秀夫不由欣喜。

他對官家的要求不高,能每日上朝、勤於政事;能裁撤宮中用度,倡行節儉;能輕徭薄賦,愛養百姓;能與民休養、勸課農桑;能寬弘大度、優待功臣……只要做到這些,也就足夠了。

三十年戰亂,百姓太需要休息了。

當今官家不需要效神宗皇帝變法,不需要公田法。

只要不打仗,有葉夢鼎、江萬里賢相在朝,有李瑕戍邊於外,讓百姓好好休養幾年,社稷至少也能喘一口氣。

告別了鄧剡,陸秀夫走上江船,看着大船揚帆,感到大宋又有了希望。

他迫不及待想要去告訴李瑕……天子能容秦王,那不需要打破重來,君臣相得,也可以保社稷江山安穩。

第694章 暖意融融第272章 癔症第837章 惡人先告狀第149章 聖心第677章 馬車第189章 回程第1196章 不孝子第457章 華鎣山第416章 伏擊第598章 宿衛第923章 白纛與玉璽第115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602章 破規矩易第430章 川西第572章 此間樂第184章 新兵(爲盟主“niema”加更)第1003章 楚天千里清秋第489章 帥令(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5/11)第358章 口信第1307章 忠良之後第1247章 未來之事第1160章 打開局面第230章 自負第779章 涼州第1015章 背疽第1311章 襄陽番外篇·國王(爲盟主“宸寶最可愛”加更)第903章 收繼第1073章 攻其必救第1182章 一條路走到黑第1293章 片面之詞第527章 不拘一格第820章 戰略調整第1281童 祖宗之榮光番外篇·國王(爲盟主“宸寶最可愛”加更)第510章 破防(爲盟主“王二郎二”加更)第512章 恐懼第742章 抗壓第459章 壁虎第210章 鄉紳第1320章 雌了男兒第1319章 定勝第432章 抗壓第356章 父子第504章 漢中(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0/11)第536章 始爭汗位第324章 入城者第251章 義女第388章 雁丘詞第659章 明朗第371章 交易第67章 過河卒第367章 引火燒身第1035章 真相第924章 汗位的爭奪者們第1291章 牧民第1321章 死板第175章 賬簿第496章 歸家子第82章 虛招第768章 公事私事第515章 蜀帥第601章 夜伊始第738章 急切第789章 黃河夜雪第899章 強者第221章 燒園第1317章 沙盤推演第247章 花襖子第864章 拼湊第60章 荒煙蔓草第483章 馬不停蹄(爲盟主“色如多”加更)第284章 危與機第406章 紅燭第665章 學我第979章 流放第238章 怒火第67章 過河卒第70章 江洋大盜第165章 打賭第558章 忠臣逆臣第47章 應對第1104章 反追第413章 控制第400章 推論第1240章 錢穀第863章 轉機第202章 易士英第957章 宣戰第913章 合縱第496章 歸家子第1102章 陰山第317章 木偶人第413章 控制第989章 萬歲第948章 虧本第171章 人手第254章 挑釁第1037章 顧念第274章 舉事
第694章 暖意融融第272章 癔症第837章 惡人先告狀第149章 聖心第677章 馬車第189章 回程第1196章 不孝子第457章 華鎣山第416章 伏擊第598章 宿衛第923章 白纛與玉璽第115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602章 破規矩易第430章 川西第572章 此間樂第184章 新兵(爲盟主“niema”加更)第1003章 楚天千里清秋第489章 帥令(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5/11)第358章 口信第1307章 忠良之後第1247章 未來之事第1160章 打開局面第230章 自負第779章 涼州第1015章 背疽第1311章 襄陽番外篇·國王(爲盟主“宸寶最可愛”加更)第903章 收繼第1073章 攻其必救第1182章 一條路走到黑第1293章 片面之詞第527章 不拘一格第820章 戰略調整第1281童 祖宗之榮光番外篇·國王(爲盟主“宸寶最可愛”加更)第510章 破防(爲盟主“王二郎二”加更)第512章 恐懼第742章 抗壓第459章 壁虎第210章 鄉紳第1320章 雌了男兒第1319章 定勝第432章 抗壓第356章 父子第504章 漢中(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0/11)第536章 始爭汗位第324章 入城者第251章 義女第388章 雁丘詞第659章 明朗第371章 交易第67章 過河卒第367章 引火燒身第1035章 真相第924章 汗位的爭奪者們第1291章 牧民第1321章 死板第175章 賬簿第496章 歸家子第82章 虛招第768章 公事私事第515章 蜀帥第601章 夜伊始第738章 急切第789章 黃河夜雪第899章 強者第221章 燒園第1317章 沙盤推演第247章 花襖子第864章 拼湊第60章 荒煙蔓草第483章 馬不停蹄(爲盟主“色如多”加更)第284章 危與機第406章 紅燭第665章 學我第979章 流放第238章 怒火第67章 過河卒第70章 江洋大盜第165章 打賭第558章 忠臣逆臣第47章 應對第1104章 反追第413章 控制第400章 推論第1240章 錢穀第863章 轉機第202章 易士英第957章 宣戰第913章 合縱第496章 歸家子第1102章 陰山第317章 木偶人第413章 控制第989章 萬歲第948章 虧本第171章 人手第254章 挑釁第1037章 顧念第274章 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