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退

尚未開戰,伯顏便跑來說十萬大軍“敵不過李瑕”,換作是旁人聽了,只怕要以擾亂軍心之罪處置他。

但耶律鑄沒有生氣,苦笑着往後一倚,問道:“你可有良策教我啊?”

“退。”

伯顏只說了一個字。

耶律鑄不由笑了笑,因伯顏的坦誠相待而感慨。

作爲旭烈元派來的使者,本不該插手大元的事務,這是僭越、干涉。

從私誼而言,兩人也只相識數日。

可伯顏還是給出了建議,證明他在短短數日內就看清了局勢,並瞭解了耶律鑄的爲人。

“戰場上沒有優勢,那我們做得越多,就會錯得越多。”

“我明白。”耶律鑄嘆息道:“李瑕想要拉攏諸王,那我們與其留下與他對峙,不如退回漠北。我們一走,他們共同的敵人沒有了,很快就會內訌。退一步,有太多的好處了啊,該退…”

蒙軍打仗時遇到難以長期佔領的地方從來都是燒殺搶掠一番便退走,就像當時闊端攻佔成都。

對待成都如此,對待別失八里亦沒什麼不同。

戰略上確實可以退。

可是,耶律鑄的難處在於他個人。

若說西域一戰的關鍵在於高昌,是高昌城的失守導致大軍被一分爲二、合丹戰死,那這罪責怕是要落在耶律希亮頭上。

兒子犯了這樣的疏忽,耶律鑄若是不做挽回就直接退了,心中難免不安。

他與伯顏的區別不是伯顏能想到的他想不到,而是身份。

耶律楚材曾經對窩闊臺汗忠心耿耿,而現在的高昌之亂,恰是拖雷家族與窩闊臺家族之間的紛爭。

“退吧。”伯顏又勸道。

他一共只說了這三個字。

耶律鑄竟真就被他說服了,道:“好,那我便聽伯顏的。”

兩人心中不由得都鬆了一口氣。

本不該提出建議的伯顏提了建議,表示願爲耶律鑄一起分擔。所以,本不敢輕易撒退的耶律鑄終於敢下決心。

看起來很簡單的一件事,卻必須要兩個人有足夠的默契、眼界、擔當才能做到。

絕大部分時候,退一步比進一步難多了。

......

諸王大軍開始陸續向西撤退。

他們將沿着天山北麓而行,抵達阿力麻裡之後,再轉回哈拉和林。

“不去六盤山祭祀成吉思汗了嗎?”出發前,哈答駙馬如此問了一句。

耶律鑄臉色不變,淡淡道:“我們的大軍已經攻佔了隴西,並祭祀過了。”

“那爲什麼李瑕還到天池開忽裡勒臺大會?”

“正是因爲他丟失了領地,才只能到天池小打小鬧。”

“那我們爲什麼不擊敗了李瑕向東走,反而要向西走?”

“哈答駙馬留在伊犁河的物資不要了嗎?”

因耶律鑄這樣冷靜的應答,哈答附馬一時語塞,不再多說什麼,聽從了這個忽必烈家臣的建議,開始返程。

他前幾天才被李瑕襲營,心裡也是怕了,既然不願打又不願投降漢人,那回去確實是最好的辦法。

來劫擄了一趟,搶得盆滿鉢滿,還能回漠北奉忽必烈爲大汗,沒什麼不好。

~~

天池。

李瑕聽了信報,沉吟着向廉希憲道“出乎了我的意料,激流勇退不容易啊。”

“若再追到伊犁,對王上而言太遠了。”

廉希憲沒有再分析耶律鑄走這一步的利弊得失。

他只提醒李瑕不能應對出錯。

李瑕看向地圖,沒有馬上回答一句“我不會追”讓廉希憲放心,他還在思考。

廉希憲的語氣遂鄭重起來。

“我們的兵力不過數千,且已遠離玉門關,輜重完全依賴高昌。倘若王上領兵追擊,而元魯忽乃、巴巴哈爾背叛,則孤師於萬里之外深陷包圍......”

“有善甫兄在,高昌局面還是穩妥的。”

“王上擡舉我了。”

廉希憲搖了搖頭,走到李瑕身邊看着地圖,待見到李瑕標註的一條路線,不由啞然一笑。

李瑕也笑了笑,問道:“想起來了?”

“是。”

“我還要邀請蒙古諸王參加我的忽裡勒臺大會,這麼走了如何使得?”

“是啊,王上熱情好客。”廉希憲思忖着,隨口應道。

“算時間,能堵一堵他們?”

“不好說。”廉希憲擡手在地圖上點了點,沉吟道:“最多追到這裡,再往西真不敢去了。”

“好,聽善甫兄的。三百里之內,我若不能請諸王回來,便放他們走罷了。”

在長安之時,面對羣臣的反對,李瑕一意孤行。此時面對廉希憲,李瑕卻是從善如流。

畢竟廉希憲更懂西域,他說不能去的地方,那必是真的危險。

兩人計議停當,又開始調兵遣將,準備追擊......

然而,就在這一日,姜飯終於帶着吳澤趕到了天池大營。

~~

“年節時,王上便命我查訪郝經下落,現已查到。”

“說。”

“鄂州一戰後,賈似道私自與忽必烈議和,許諾與忽必烈劃長江爲界,歲奉白銀、絹匹各二十萬。忽必烈稱帝,則命郝經爲使節,往臨安負責此事後續。人一過江,賈似道便密令淮東制置司以李壇興兵犯境爲藉口,把郝經一行拘禁於真州。此事,賈似道做得隱秘,故而我們雖知郝經出使,但未得後續,一直以爲他是回程了,而蒙元那邊怕是以爲郝經出了意外......”

姜飯說到這裡,一旁的吳澤搖了搖頭。

雖然聽了好幾遍,他還是不太敢相信,堂堂大宋宰執竟能做出這種事來。

簡直是胡鬧。

“但,就在兩個月多前,輿情司發現賈似道將郝經放回了。”姜飯又道,“我們探到,忽必烈該是在攻打關中失敗後又帶了使者前往臨安,與宋廷有過秘議。”

吳澤遂起身,向李瑕一行禮,從袖子中拿出一張地圖。

“王上請看,這是郝經返回之後,蒙元與宋廷的一些兵力調動。”

李瑕看了一眼,即向廉希憲道:“來了。”

“不幸被王上言中了。”

早在前些日子,高昌城頭上,李瑕便說過“預計東面很快會有不好的消息傳來”,果然如此。

“蒙元駐守在河南、山東的兵馬,甚至包括蔡州、穎州、毫州、徐州、泗州等與宋接壤的重鎮,都有兵力調往潼關一線。且還在黃河大造船隻。”

“宋廷那邊呢?敢抽回兩淮、京湖的兵力?”

“那倒沒有。但宋廷已任命夏貴爲四川安撫制置使,並調張五郎、高二郎往臨安任官......”

李瑕聽完,對局勢已有了瞭解,沉吟道:“他們現在都還在試探,試探我是不是真的在西域,帶走了多少兵力很快他們就會發現我們在關中、川蜀的兵力充裕。”

“但王上不在,長安文武心裡都沒有底。且一旦蒙元確定了消息,未必不敢開戰。關中戰事一起,這次宋廷必要奪川蜀,不會再像上次那樣與我們同仇敵愾。”

“我知道。”

“長安諸公請王上速歸。”

“我知道。”李瑕沉吟道“忽裡勒臺大會結束,我便馬上趕回長安。”

吳澤轉向廉希憲,問道:“廉公以爲如何?”

廉希憲遂提醒李瑕道:“王上,西域一行已成果豐碩,不如先穩一穩關中…今日才說過,激流勇退方纔難能可貴。”

就好比一個賭徒,已經小賺了一筆,繼續賭下去很可能大賺特賺,但也存在輸得傾家蕩產的可能。

確實可以收手了。

李瑕掀開帳簾,看了一眼不遠處那個爲了忽裡勒臺大會搭建的簡陋高臺。

“你們信不信,忽必烈是在嚇唬我們,他一定正在急忙派兵趕來西域,還想把我嚇回去。”

“王上何以確定?”

“善甫兄你也是這麼判斷的,不是嗎?”

“但我們賭不起。”

“答案就明明白白擺在那,對忽必烈而言,蒙古大汗之位遠比大元皇帝之位重要,聯合旭烈兀,在朮赤、察合臺、窩闊臺三大家族的攻擊下保住汗位,是他作爲拖雷之子的使命。因此,他必然遣兵西域、而非關中。這次西域之行,我們離大獲全勝只有一步之遙了。”

“但我們賭不起。”廉希憲又重複了一句,語氣冷靜至極,又道:“世間之事無絕對,萬一呢?”

第1214章 不還第1066章 佛家無我第1101章 包克圖第849章 執棋人第958章 人未歸棋已落第693章 自暖杯第532章 陳倉道(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3/11)第459章 壁虎第888章 猛獸不與羊羔爲伍第641章 使者第773章 大敵第300章 理由與計劃第1006章 內戰第1225章 換俘第638章 清醒第507章 定軍(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1/11)第1207章 邢州大治第81章 動手第999章 蒙軍擅攻不擅守第685章 宋臣與名義第545章 連夜雨第1278章 都城第529章 死於安樂第1277章 營造圖第1018章 誤國家者,我也(爲盟主‘鍾子瑜’加更)第209章 騎術第245章 活捉第1079章 冒進第598章 宿衛第1192章 熊耳夫人第916章 騎兵對撞第187章 初戰第892章 可敦第644章 人才第525章 規劃(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2/11)第508章 丁當第602章 破規矩易第234章 擾敵第236章 斬將第613章 策略第1203章 歸北者第594章 宮城圖(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20/22)第881章 個人消遣第840章 秦王勸進表第898章 高昌本漢土第956章 條件不變第536章 始爭汗位第904章 遺孀與遺產第380章 現身第613章 策略第598章 宿衛第254章 挑釁第62章 棄子第360章 火候第1221章 黨羽第538章 關中之勢(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5/11)第890章 畏兀兒第1317章 沙盤推演第1249章 順水之舟第1331章 忠臣之建議第629章 得隴望蜀第1038章 御口親征第428章 人事第536章 始爭汗位第231章 銜尾第559章 閻李丁當第1266章 催化第857章 狍子第548章 帝王氣第777章 黃金家族第724章 約定第1242章 急轉直下番外篇·萌芽(爲盟主“兩手插袋誰都不愛”加更)第807章 不速之客第1020章 瞭解第790章 履冰而戰第292章 志向第781章 拖延第705章 側王妃第1100章 回馬槍第1083章 代價第711章 欺軟怕硬第1202章 門戶第675章 聲望第415章 上游第811章 黃鼠狼行動第281章 信服第445章 俘虜第421章 讓權第335章 顧全大局第68章 脫鉤第38章 回溯第1082章 共識第1337章 降表第335章 顧全大局第174章 營盤第522章 攻守(爲盟主“寸青絲年華”加更)第148章 東家第1089章 兵痞第354章 知縣
第1214章 不還第1066章 佛家無我第1101章 包克圖第849章 執棋人第958章 人未歸棋已落第693章 自暖杯第532章 陳倉道(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3/11)第459章 壁虎第888章 猛獸不與羊羔爲伍第641章 使者第773章 大敵第300章 理由與計劃第1006章 內戰第1225章 換俘第638章 清醒第507章 定軍(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1/11)第1207章 邢州大治第81章 動手第999章 蒙軍擅攻不擅守第685章 宋臣與名義第545章 連夜雨第1278章 都城第529章 死於安樂第1277章 營造圖第1018章 誤國家者,我也(爲盟主‘鍾子瑜’加更)第209章 騎術第245章 活捉第1079章 冒進第598章 宿衛第1192章 熊耳夫人第916章 騎兵對撞第187章 初戰第892章 可敦第644章 人才第525章 規劃(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2/11)第508章 丁當第602章 破規矩易第234章 擾敵第236章 斬將第613章 策略第1203章 歸北者第594章 宮城圖(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20/22)第881章 個人消遣第840章 秦王勸進表第898章 高昌本漢土第956章 條件不變第536章 始爭汗位第904章 遺孀與遺產第380章 現身第613章 策略第598章 宿衛第254章 挑釁第62章 棄子第360章 火候第1221章 黨羽第538章 關中之勢(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5/11)第890章 畏兀兒第1317章 沙盤推演第1249章 順水之舟第1331章 忠臣之建議第629章 得隴望蜀第1038章 御口親征第428章 人事第536章 始爭汗位第231章 銜尾第559章 閻李丁當第1266章 催化第857章 狍子第548章 帝王氣第777章 黃金家族第724章 約定第1242章 急轉直下番外篇·萌芽(爲盟主“兩手插袋誰都不愛”加更)第807章 不速之客第1020章 瞭解第790章 履冰而戰第292章 志向第781章 拖延第705章 側王妃第1100章 回馬槍第1083章 代價第711章 欺軟怕硬第1202章 門戶第675章 聲望第415章 上游第811章 黃鼠狼行動第281章 信服第445章 俘虜第421章 讓權第335章 顧全大局第68章 脫鉤第38章 回溯第1082章 共識第1337章 降表第335章 顧全大局第174章 營盤第522章 攻守(爲盟主“寸青絲年華”加更)第148章 東家第1089章 兵痞第354章 知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