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磨刀宰肥羊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8月就要過去了,劉明彷彿在與時間賽跑。軍事演習一結束,他便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即將爆發的港元危機之上。

由於美國對伊拉克經濟管制的放鬆和東風投資基金的逐漸強大,劉明的資金流動要比以前方便不少。他在石油危機中賺到的資金已經能開始大規模的調動,除了200多億的建設經費和購買軍火的費用之外,其餘的400多億美圓已經開始通過各種途徑向英國和香港移動彙集。

劉明對這個由東風投資基金制定的投機計劃也有些心驚,要知道調集四百億美元進行港幣的投機活動,如果以自有資本做抵押,從銀行借款購買證券,再以證券抵押繼續借款的話,可以調集大概8000億美元的強大資金流。這種強大進攻不說是小小的香港,除了美國之外的世界經濟強國恐怕沒人能夠抵擋,其威力足以摧毀一箇中等的經濟強國。

但東風投資基金爲了這個計劃已經籌劃了整整一年,可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而日益發展的南方經濟和逐漸強大的南方軍團裝備改善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注入,因此港幣之戰勢在必行。8月底,東風投資基金聘請的數名金融操盤手和分析專家全部到達香港,就近進行指揮操作工作。

從8月開始以東風投資基金爲首的國際炒家集團已經開始陸續收購港幣,爲九月即將到來的大戰進行準備。而由於東風的強大打壓,港幣開始直線下跌。到了月底形勢已經非常嚴峻,8月25日之內,一天間港幣對美元的匯價暴跌26%。8月26日,香港恆生指數暴跌774點,8月27日暴跌1200點,到了8月28日香港股市全線下跌,跌幅高達1800點之多,香港金融已經到了非常危險的關口。

1983年9月1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宣佈港島8家財務公司和1家住房貸款公司存在資產質量不高以及流動資金不足問題而宣佈破產。這時東風認爲,這是對香港金融體系可能出現的更深層次問題的暗示,應該先發制人。

於是劉明親自下令拋售香港的銀行和財務公司股票,這導致了儲戶在香港的所有財務及證券公司大量提款。此時,衆多國際投機分子已經看到港幣的動盪態勢,他們紛紛入市想分一杯羹,這正大大加強了東風的實力。

9月3日,以東風爲首的手待大量港幣的投機基金聯合一致大舉拋售港幣,在衆多投機資金的圍攻之下,港幣一時難以抵擋,不斷下滑。這時香港多個本土大公司開始出面出資金穩定形勢,而港英政府也開始投資進行救市。全香港金融市場上狼煙四起,硝煙瀰漫,對抗雙方展開了短兵相接的白刃戰,香港上下一片混亂,戰局錯蹤複雜,各大交易所簡直就像開了鍋似的熱湯,人們發瘋似地奔跑呼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外匯市場,就連英國女王也對港幣的態勢表示了關切。英國政府更是表示將全力支持香港政府的金融之戰。

但劉明怎會因爲英國的表態而退縮呢,清楚港英當局所有底牌的他甚至有信心將聯席匯率政策一舉摧毀,如果英國膽敢幹涉,他們將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大損失。

只有區區幾百億美元外匯儲備的香港金融管理局和本土商人歷經短暫的戰鬥,便宣告“彈盡糧絕”,面對鋪天蓋地衝來的投機金融大軍,他們要想港幣保持固定匯率已經力不從心,這時劉明授意在美國的東風傳媒出資在各個方面宣揚香港政府幹涉財政金融市場的錯誤。

著名的《華爾街日報》撰文表示:香港政府是早拿其名譽作賭注。這或許會使一些投機者知難而退,但國際投資家將會懷疑香港堅持自由市場原則的決心,這將對香港經濟造成長遠的傷害。報導指出,政府的干預在長期是行不通,尤其在香港經濟正在嚴重的衰退的時刻。港政府一向以高利率捍衛港幣與美元的固定匯率,干預可能打擊投機者對香港市場的信心,使高利率策略更難實行。這將嚴重影響香港自由市場經濟的發展。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裡奧-米勒指港府入市干預股市期市是一大錯誤,完全違反人們以往引以爲傲的自由經濟原則,高官中應有人下臺以向市場發出清楚訊息,香港將回復以往的自由經濟。米勒接受記者訪問時說,港府入市干預股市期市,最終將傷害香港,而且一開始干預將導致不得不繼續幹預,面對全球這麼多對衝基金,根本無從應付。

東風的戰略在劉明的授權下,針對香港財政金融的結構制定了預定方案,這個方案可謂極爲有針對性。他們事先在股市及期市沽空,然後再大量向銀行借貸港幣,使港幣利率急升,促使恆生指數暴跌,以便獲得投機暴利。

在香港政府進行狙擊後,以東風爲首的國際炒家再次通過對衝基金,接連不斷地狙擊港幣,以推高拆息和利率。在整個市場上國際抄家在猛烈的衝擊着港幣匯率,但劉明已經指示東風投資在此刻轉變衝擊方向,以港幣的進攻爲佯攻,而以香港的股市和期市爲真正的主攻目標,聲東擊西是股票投機活動的一貫手段,劉明對取得成功充滿了信心。

此時已經是9月5日,東風在證券市場上大手筆沽空股票和期指,大幅打壓恆生指數和期指指數,使恆生指數從1萬點大幅度跌至7000,並直指6000點。在山雨欲來的時候,證券市場利空消息滿天飛,炒家們趁機大肆造謠,揚言“港幣頂不住了,馬上就要貶值,且要貶20%以上”。

“港幣即將與美元脫鉤,貶值40%”。

“恆指將跌至4000點”。

…………

這些言論的目的無非是擾亂人心,製造“羊羣心態”,然後趁機渾水摸魚。9月8日,恆生指數一度下跌1000點,跌穿6000點關口,收市時跌幅收窄,但仍跌去199點,報收5992點。香港股市可謂天天響地雷,週週都下跌,“崩潰”的趨勢震撼人心。

由於港英當局力量的薄弱和行動的不利,英國政府在國際上大丟臉面。面對整個香港的金融和經濟的嚴重動盪,英國政府束手無策。1983年9月10日,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緊急會見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商討從美國拆借資金已應付國際金融投機對香港金融市場帶來的動盪和對英國貨幣的衝擊。而香港政府也開始聯合各方力量,討論採用浮動的聯合匯率制度。

由於在壓低恆生指數的同時,東風基金在恆指期貨市場積累大量淡倉。恆生指數每跌1點,每張淡倉合約即可賺50港幣,而在9月11日的前15個交易日,恆生指數就急跌4000多點,因此每張合約可賺20多萬港幣,其收益之高難以計數。可以說,劉明尚未來得及投入自己投機資金的主力,勝負就已經揭曉。

但此時劉明卻不能趕盡殺絕,因爲在1983年9月12日,中國政府發表了聲明,要求香港政府和人民穩定心態,保持冷靜,中國政府絕對不會坐視香港經濟的崩潰局面。劉明知道此時的中國政府在金融市場上根本沒有什麼威懾力,但無論如何,對於前生自己祖國的要求,劉明不可能無動於衷,而且此時由於美國政府決定干預和聯席匯率即將出臺,加上此次投機行動已經取得了巨大收益,因此劉明決定及時撤退。

從9月11日開始,東風投資基金陸續將自己的資金抽離香港金融市場,這次行動的戰果是巨大的,雖然沒有全部投入資金,徹底摧毀香港經濟以謀取最大利益,但東風也足足淨賺了超過140億美圓的鉅額收入。

而隨後貪戀金錢的部分未來得及撤退的國際買家隨即遭到了英國和美國的大筆資金的殺傷,立刻遭受了重大損失,一蹶不振。當然這對東風依然是個機會,它們立刻出動,收購了其中幾個有影響力的國際金融公司,其中包括著名的IT(InternationalTrade,國際貿易公司)投資理財公司,大大充實了東風的實力。

劉明得到了現實的利益,巨大的資金收益讓他在花錢上不用再縮手縮腳,他立刻從美國購買了16套鷹III型防空導彈發射系統(霍克3型),併購買了100枚鷹式防空導彈,大大充實了自己的防空力量。同時他又從美國購買了大約3000枚陶式重型反坦克導彈,以進一步加強伊拉克陸軍的反裝甲能力。

“有錢——實在是件好事啊!”庫塞-阿不杜拉將軍看着在阿馬爾空軍基地降落的美國C-5銀河運輸機,感慨的說道……

第59章 蒙博託第61章 庫賽歸來第43章 回憶第29章 王對王(二)第35章 黃金峽谷(下)第95章 遠離寧靜第103章 水下格鬥(上)第44章 火炬第147章 鼎定一戰(三)第101章 聯合聲明第95章 鑄刀長空第7章 天平理論第58章 風靜第41章 苦戰第41章 蕊寒香冷第39章 新山頭第46章 打造強軍(一)第14章 憶故人第15章 交代第46章 大時代(一)第56章 抽刀天地搖第30章 威脅第90章 巴拉迪衛星第39章 更強第56章 VI第69章 美伊蜜月(下)第31章 後勤基地第56章 VI第94章 空中支援第58章 美國製造第44章 海軍基地第7章 奔流洶涌第5章 戰雲激盪第66章 以色列逞兇第72章 劍氣衝鬥(二)第49章 三倍第8章 雨燕乘風來第44章 櫱磐第120章 迪恩的要求第3章 屈膝第3章 心理戰第47章 歷史第二人第107章 有所作爲第8章 裝甲突擊戰第32章 山谷對殺戰第66章 以色列逞兇第6章 毒蠍鬥海豹(下)第136章 風火會帝城(一)第27章 傍晚(二)第49章 危險的夥伴第105章 卡拉克伏擊第46章 寶刃刀光斂第3章 心理戰第35章 新盟約第111章 同舟問心第46章 星條旗之殤第82章 漢宰比之戰(三)第65章 內亂第7章 強烈抗議第45章 雨燕第33章 劫持第91章 南亞的形勢第33章 水下殺手第4章 薩達姆第77章 47號雷霆(下)第42章 保證第14章 沙特清洗第17章 平地驚雷(三)第34章 良禽擇木棲第67章 常見不疑(上)第111章 挺進也門第101章 蒂朗危機(中)第47章 互利第76章 進退兩難第67章 巴兄弟第131章 穩定重於山第71章 危機(二)第121章 狙擊手任第93章 擴大海軍(中)第100章 誰是朋友第31章 後勤基地第47章 大時代(二)第36章 加火第18章 拯救者第17章 磨刀宰肥羊第67章 約旦的合作第108章 協作夥伴第34章 屹立第79章 一諾千金第20章 鐵甲演兵忙第23章 A. M(下)第18章 山間戰鬥第119章 一夫如山第40章 說服第53章 暗中箭第47章 歷史第二人第27章 加勒比風雲第43章 特使第11章 特洛伊木馬第23章 瑞瑪爾出逃
第59章 蒙博託第61章 庫賽歸來第43章 回憶第29章 王對王(二)第35章 黃金峽谷(下)第95章 遠離寧靜第103章 水下格鬥(上)第44章 火炬第147章 鼎定一戰(三)第101章 聯合聲明第95章 鑄刀長空第7章 天平理論第58章 風靜第41章 苦戰第41章 蕊寒香冷第39章 新山頭第46章 打造強軍(一)第14章 憶故人第15章 交代第46章 大時代(一)第56章 抽刀天地搖第30章 威脅第90章 巴拉迪衛星第39章 更強第56章 VI第69章 美伊蜜月(下)第31章 後勤基地第56章 VI第94章 空中支援第58章 美國製造第44章 海軍基地第7章 奔流洶涌第5章 戰雲激盪第66章 以色列逞兇第72章 劍氣衝鬥(二)第49章 三倍第8章 雨燕乘風來第44章 櫱磐第120章 迪恩的要求第3章 屈膝第3章 心理戰第47章 歷史第二人第107章 有所作爲第8章 裝甲突擊戰第32章 山谷對殺戰第66章 以色列逞兇第6章 毒蠍鬥海豹(下)第136章 風火會帝城(一)第27章 傍晚(二)第49章 危險的夥伴第105章 卡拉克伏擊第46章 寶刃刀光斂第3章 心理戰第35章 新盟約第111章 同舟問心第46章 星條旗之殤第82章 漢宰比之戰(三)第65章 內亂第7章 強烈抗議第45章 雨燕第33章 劫持第91章 南亞的形勢第33章 水下殺手第4章 薩達姆第77章 47號雷霆(下)第42章 保證第14章 沙特清洗第17章 平地驚雷(三)第34章 良禽擇木棲第67章 常見不疑(上)第111章 挺進也門第101章 蒂朗危機(中)第47章 互利第76章 進退兩難第67章 巴兄弟第131章 穩定重於山第71章 危機(二)第121章 狙擊手任第93章 擴大海軍(中)第100章 誰是朋友第31章 後勤基地第47章 大時代(二)第36章 加火第18章 拯救者第17章 磨刀宰肥羊第67章 約旦的合作第108章 協作夥伴第34章 屹立第79章 一諾千金第20章 鐵甲演兵忙第23章 A. M(下)第18章 山間戰鬥第119章 一夫如山第40章 說服第53章 暗中箭第47章 歷史第二人第27章 加勒比風雲第43章 特使第11章 特洛伊木馬第23章 瑞瑪爾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