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宋揮玉斧

燒好的熱水終於可以喝了,易士英捧了茶杯飲了一口,只覺從喉嚨到肺腑一片滾燙。

恰如李瑕對大宋社稷的熱忱。

蜀南這一帶,本就是長寧軍的防線。蒙軍從大理國攻來之前,長寧軍並無大大的防禦壓力。

沒想到反而是蒙軍自西南斡腹之後,這邊建了凌霄城,那邊慶符軍漸漸成軍。

易士英對此本有憂慮,擔心李瑕年輕氣盛且將兵將視爲己物,不肯與長寧軍協作。

費了那般多錢糧,各自作戰甚至還可能互相牽制。

沒想到,李瑕竟是毫不忌諱他多管慶符軍閒事,還主動提出合練。。

“慶符軍成軍不久,需要學的地方還有很多,便請易守臣多費心了。如今蜀南暫時安定,便可先派一部分兵馬到慶符縣操練,年節前再運些物資上山……”

“如此一來,豈不是長寧軍吃你的、喝你的?”

wωω◆ тTk án◆ ¢○

李瑕擡了擡手中的杯子,道:“今日我亦喝了守臣家的水,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這話其實一點都不好笑,但兩人還是碰了碰杯,很是開懷。

就着白開水,竟也喝出了好酒的氛圍。

關於如何合練又商量了許久,時間過得很快,漸漸已到傍晚。

“非瑜有經濟之才啊,短短一年間,使慶符縣日漸繁榮,財力、物力已遠勝長寧縣。”

易士英這“經濟”二字指的其實是“經邦濟世”, 是頗高的讚賞。

李瑕愧不敢當, 道:“脫不開朝廷和民間的支持,蜀南初經戰火,不少大戶人家捐出……罷了,與易守臣直言, 我爲官時短, 處事有許多不穩妥之處,還請恕罪。”

這道歉是該的, 長寧軍的軍需大多來自淯井監, 李瑕的私鹽生意越滾越大,一定程度上其實是侵佔了長寧軍的供應。

但易士英擺了擺手, 道:“非是要談這些,皆是爲大宋守國。但我聽聞, 非瑜在開闢與大理的商道?”

“是。”

“前些日子, 慶符縣出動勞力, 以火藥炸山,拓修了五尺道?”

李瑕又點點頭應了。

這事是他北上前安排的, 李墉與韓承緒一起做的。

五尺道並不是整條道路都那麼狹窄險峻, 而是其中部分險峻之處限制了它的通行。

從秦修五尺道到漢晉修南夷道, 最後到唐修石門道,這條路已四百餘年未有大修過。

四百餘年間, 已有了火藥的運用,不再需要秦人那種“積薪燒巖”的艱苦辦法。

李瑕暫時還沒實力重修整條路, 只能將慶符往威寧城的難行之處炸開,以期加快兩地之間的往來。

沒想到易士英卻是搖頭道:“此事欠妥了。”

“不知何處欠妥?”

易士英擡手指了指,道:“築凌霄城,爲的便是據險要之地以拒蒙軍。豈有化險峻爲通途之理?”

李瑕道:“有一事我始終未想明白。蒙軍攻入大理, 據稱死於瘴氣者十萬人, 便當是誇口之言,但忽必烈攻下大理後很快北返, 近年來,大理蒙軍與滇地諸部鏖戰,入蜀南、攻自杞、攻交趾、攻羅氏鬼國,傷亡慘重, 所餘不到萬人。爲何朝廷寧花大力氣築凌霄城, 而不試着反攻大理?”

“豈是易事?大理君臣皆降,兵將皆已效忠蒙古。”

“然大理人心未降,今歲舍利佛揭竿起事,聚衆二十萬人。若有我大宋官軍配合, 未必不能將蒙軍從西南驅逐。”

易士英沉默了一會,緩緩道:“我大宋立國初年,王全斌平定四川,曾獻地圖於朝廷,諫言乘勢取大理國。當時,太祖皇帝手執玉斧,劃地圖之大渡河,言‘此外非吾有也’,近三百年來,我大宋從未向大理動兵。”

“因祖訓而不出兵,豈非荒唐?如今大理已在蒙古治下……”

“其中自有因由,太祖皇帝實鑑於唐與南詔之事。南詔附唐、叛唐反覆,甚至一度攻破成都,唐大興發兵伐南詔,雙雙滅國,遂有‘唐之禍基於南詔’之說。爲何?因滇南地勢險峻……”

“滇南地勢險峻?蒙軍爲何不怕地勢險峻……”

“此等大事,自有官家與廟堂諸公定奪,非你我一介地方官……”

兩人互相打斷了對方几句話之後,李瑕忽然道:“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蒙跨革囊……說來說去,就是這大宋朝廷骨子裡的軟弱與不思上進。”

易士英愣住。

他是真的愣住了,完全沒想到李瑕會突然間說出這樣大逆不道的話來。

……

所謂“漢習樓船”,漢武帝發兵征伐西南,被洱海相阻,而土著熟悉水戰。漢武帝遂在長安仿造滇池、開鑿出一個“昆明池”練水師,最後派郭昌領軍入滇,設立益州郡,統治雲南。

所謂“唐標鐵柱”,唐朝與吐蕃爭奪四川邊境及洱海時,唐中宗遣唐九徵爲討擊使,擊毀吐蕃城堡、切斷了吐蕃與洱海的通道。唐軍大勝,勒石建碑,以記唐朝對洱海地域的有效統治。

所謂“元跨革囊”,忽必烈南征大理,過大渡河後,爲金沙江所阻,命令將士殺死牛羊,將牛羊皮吹成革囊,強渡大江。

漢唐之強、蒙古之強,首先便是這一往無前的決心、無可阻擋的霸道。

唯有宋,揮玉斧以劃大渡河,此外非吾有也,遂西南不通中州三百年。

……

這些典故,易士英都知道,但卻是第一次聽到有人將它們類比,相反漢唐的雄風,這大宋朝廷顯得那樣可悲可憐。

那句“骨子裡的軟弱與不思上進”,刺耳,驚心。

良久,易士英才反應過來,猛地擲下手中的水杯。

“咣啷!”

響聲中,那滾燙的熱水灑了一地。

恰如李瑕對大宋社稷的熱忱。

“李非瑜!你住口!”

李瑕卻不住口,又緩緩問道:“鑑唐與南詔之禍,遂不取西南。那鑑於靖康之恥,是否連河洛也該不要?”

“你太放肆了!還不給我住口?!咳咳咳……咳……”

“易守臣費心力、熬肝膽,修築了這凌霄城,其山高也、險也,便是數十萬蒙軍只怕也未必攻下。可有何用呢?真抵得了蒙軍斡腹?真保全得了川蜀?”

易士英氣得大咳不止,眼睛都已通紅,看向李瑕,搖了搖頭,道:“你年輕……咳……萬不敢妄議朝廷社稷……牢騷太多,誤你前程……”

李瑕恍若未聞,繼續道:“以此地之險峻、以軍民之奮勇,或許臨安城被攻下,凌霄城依舊屹立,但只會守,守不住社稷江山。”

“李非瑜……你夠了!”

易士英站起身,強止住咳嗽,手指幾乎頂到李瑕鼻子上。

“莫再讓我聽到一句妄議之言,給我停止拓修五尺道,否則一旦蒙軍入蜀,你擔待不起!”

他許是還將李瑕當成敢言直諫的忠臣、想說些逆耳良言,雖然盛怒卻也不至於對李瑕不利。

“留在凌霄城好好反省!想明白錯在何處了我再放你下山!”

一句話說罷,易士英大步踹門而出……

~~

李瑕獨自坐在屋子裡,神色平靜。

他並非是激憤之下才說這些,而是故意激怒易士英,爲的是在其心中埋下種子。

再發怒也沒關係,待到他今日所有的推論成爲現實,易士英便會陡然發現這年輕人眼光如此長遠、料事如此之準。

待到他打通大理,易士英便會發現五尺道之事錯的是誰。

一件事,兩件事……也許會有一日,易士英能回想起這段對話……

李瑕其實也不願算計易士英。

彼此初識正是在五尺道上,彼時的易士英雖也儒雅,卻威風凜凜。短短一年間,爲了修築這凌霄城,他已熬得枯瘦。

李瑕敬重他。

但也憐憫他,將滿腔忠貞、一身孤勇全放在這清苦的凌霄城上,受困於全無開拓之心與遠見的朝廷。

在一個冠軍看來,贏得敬重很好,但贏得勝利更好。

“一起贏吧。”李瑕拾起地上的碎陶,如此喃喃道……

第1087章 安塞城第1章 牢房第353章 人口第1311章 襄陽第838章 疑心病第730章 主動第1046章 他們的戰爭第219章 拖垮第1318章 天子賜食第441章 陷城第539章 提親第397章 回家第410章 奔波第1246章 直言第1305章 軟骨番外篇·女相(爲盟主“阿喀琉斯003”加更)第1050章 規範的皇帝第298章 傳信第841章 報皇恩第972章 國書第348章 大戰與小戰第501章 帥才(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9/11)第549章 起行第546章 舊事重演第657章 鄉間第783章 張騫第665章 學我第1252章 民夫第1211章 說客第378章 交易第77章 名門第784章 匈奴第922章 盟兵第1150章 接應第174章 營盤第205章 孩子第763章 粗暴第195章 老卒第81章 動手第825章 吾心獨無主乎第281章 信服第792章 黃鼠狼第1186章 天平第50章 登徒子第1271章 怯懦第719章 全才第1242章 急轉直下第921章 繳獲第711章 欺軟怕硬第711章 欺軟怕硬第236章 斬將第305章 癢第943章 復國之子第1212章 宜速取第340章 燒糧第458章 雨夜入營第612章 志向第318章 破城第151章 黨羽第118章 出路(爲白銀大盟“公子WV”加更2/10)第45章 智鬥第645章 家與書第137章 遺留問題(爲盟主“欲笑還顰丶”加更)第635章 急襲第932章 前後夾擊第688章 忠忱第696章 豈曰無兵第1217章 揪第62章 棄子第801章 觸龍門第887章 高昌回鶻第460章 原計劃第1066章 佛家無我第485章 縮影第1117章 餘暉第780章 以快打快第481章 潰逃第114章 通緝第209章 騎術第1214章 不還第1072章 預則立第833章 風氣第938章 附庸第882章 諫臣第4章 同夥第456章 思路第658章 防與治第1130章 入場第1038章 御口親征第290章 可渡關第355章 失魂症第665章 學我第16章 藏舟浦第927章 天時第903章 收繼第888章 猛獸不與羊羔爲伍第554章 坦誠第1317章 沙盤推演第608章 接回第804章 敵人的敵人
第1087章 安塞城第1章 牢房第353章 人口第1311章 襄陽第838章 疑心病第730章 主動第1046章 他們的戰爭第219章 拖垮第1318章 天子賜食第441章 陷城第539章 提親第397章 回家第410章 奔波第1246章 直言第1305章 軟骨番外篇·女相(爲盟主“阿喀琉斯003”加更)第1050章 規範的皇帝第298章 傳信第841章 報皇恩第972章 國書第348章 大戰與小戰第501章 帥才(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9/11)第549章 起行第546章 舊事重演第657章 鄉間第783章 張騫第665章 學我第1252章 民夫第1211章 說客第378章 交易第77章 名門第784章 匈奴第922章 盟兵第1150章 接應第174章 營盤第205章 孩子第763章 粗暴第195章 老卒第81章 動手第825章 吾心獨無主乎第281章 信服第792章 黃鼠狼第1186章 天平第50章 登徒子第1271章 怯懦第719章 全才第1242章 急轉直下第921章 繳獲第711章 欺軟怕硬第711章 欺軟怕硬第236章 斬將第305章 癢第943章 復國之子第1212章 宜速取第340章 燒糧第458章 雨夜入營第612章 志向第318章 破城第151章 黨羽第118章 出路(爲白銀大盟“公子WV”加更2/10)第45章 智鬥第645章 家與書第137章 遺留問題(爲盟主“欲笑還顰丶”加更)第635章 急襲第932章 前後夾擊第688章 忠忱第696章 豈曰無兵第1217章 揪第62章 棄子第801章 觸龍門第887章 高昌回鶻第460章 原計劃第1066章 佛家無我第485章 縮影第1117章 餘暉第780章 以快打快第481章 潰逃第114章 通緝第209章 騎術第1214章 不還第1072章 預則立第833章 風氣第938章 附庸第882章 諫臣第4章 同夥第456章 思路第658章 防與治第1130章 入場第1038章 御口親征第290章 可渡關第355章 失魂症第665章 學我第16章 藏舟浦第927章 天時第903章 收繼第888章 猛獸不與羊羔爲伍第554章 坦誠第1317章 沙盤推演第608章 接回第804章 敵人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