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爭執

欽善坊,映日園。

小樓上的欄杆邊,徐鶴行還在盯着右相府。

牢頭劉丙已倚在那睡着了。

過了一會,鍾希磬打着哈欠過來,道:“我來輪替你了,去睡吧。”

“入夜了再去。”徐鶴行道。

“爲何?李瑕都進了右相府了,還死盯着做什麼?”

“馬上要有動作了,最後再盯一會。”

“好吧。”

鍾希磬卻是轉身接過一個食盒,端出兩碗三鮮面來,遞了一碗給徐鶴行。

“給你,特地吩咐了店家,沒給你放蔥。”

“謝了。”徐鶴行接過。

鍾希磬又踹了劉丙一腳,叱道:“睡什麼睡,那兒還有一碗,你吃。”

“是,是……”

徐鶴行端着麪條,一邊吃着,一邊道:“我懷疑李瑕從右相府出去了。”

“你傻了?昨夜纔看到他進去的。”

“盯側門的人說,中午看到程漁跑出側門、到處找人,或許李瑕藏在早上送菜的板車下面跑了?”

鍾希磬不以爲然,吸溜了一口麪條,道:“他何必跑?”

“不知道。”

徐鶴行轉頭一瞥,見有幾個太學生從長街那邊走來,一路吵吵鬧鬧,最後在不遠處的巷口支了個攤子。

其中有個人揹着書笈,遮陽布擋住了大部分身形。

“那些人在做什麼?”

鍾希磬轉頭一掃,道:“理他們做什麼。”

“呵,書生……”

~~

李瑕稍稍擡起頭,隱隱約約又看到那小樓上的人影。

他現在不僅敢盯着右相府,還把打探消息的來源搬到了身邊。

因爲他身邊已跟了幾個太學生。

“伯虎這詩,乍一聽平鋪直述,一回想卻是秀逸清俊,不羈格調躍然而出。”

“前兩句連用四個‘不’字,一氣貫注,痛快乾脆。後兩句更是……呵呵,淡泊名利,淡泊名利……”

黃鏞聽了同窗的點評,不由感到有些惋惜。

他覺得這“唐寅唐伯虎”的詩是真好,可惜的就是……若是其人畫作也能襯得上這詩就好了。

“伯虎,你喜歡誰的詩詞?”

李瑕回憶了一下,道:“李白。”

諸生大喜,紛紛討論起來。

“果然,果然,伯虎最喜歡李太白哪一首詩?”

“《靜夜思》。”

“呃……哈哈,《靜夜思》確實精巧,你這詩風,一看就是研習李太白之詩作。”

“我覺得,伯虎詩中之志,最像是杜工部《飲中八仙歌》裡的李太白,所謂‘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伯虎,你是如何學詩的?”

李瑕很誠懇道:“我不懂詩詞,只是腦子裡有,隨口唸出來。”

“這……”

幾個太學生一滯,感慨不已。

“只能說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啊。”

“詩詞一道最講天賦,伯虎有這等天賦……”

黃鏞話到一半,又看到了李瑕的畫,忽覺上蒼十分公平。

好不容易,他們從李白談到蘇軾,又從辛棄疾談到劉克莊……終於再次開始抨擊時政。

“說到劉公,我深恨史彌遠、史嵩之叔侄,先後爲權相,禍國殃民!”

“不錯,一場‘江湖詩禍’迫害了多少忠良義士?劉公不過因《落梅》詩中‘東風謬掌花權柄,卻忌孤高不主張’一句,被誣告謗訕時政,因此賦閒十年,此爲大宋之失。”

“史嵩之屍大臣之位、徼起復之命、壞祖宗之法,呸!”

“左相與史嵩之鬥了一輩子,好不容易鬥倒了史嵩之,又來了個丁大全,唉。”

“是啊,時事艱難,不僅權臣、奸黨、宦官,還有武將也與左相爭權奪勢,當年趙葵也是……”

“趙葵?”李瑕忽然認真起來。

他終於聽到了“趙葵”二字。

因楊果說過,那份讓宋廷去開封拿情報的消息是遞給了趙葵。

見李瑕感興趣,幾個書生討論得更加熱烈。

“當年才滅金國,趙葵便上疏請戰收復金國,結果端平一敗,自此淮間無寧日,可恨!”

“宰相須用讀書人,至理名言。趙葵不事科舉,妄議朝政,禍國殃民。”

“他素來與左相意見不和,爲戰功而主戰,不爭權纔怪。”

“主戰?要有兵有糧才能戰,端平一戰,敗得一榻糊塗,還不足以說明武夫不能成事嗎?”

“邊境兵禍連綿,田土荒蕪、民不聊生,若非端平之失,何至於此?”

“可惜了左相嘔心瀝血……”

黃鏞忽然道:“諸生所言不錯,但我認爲,左相千不該萬不該,不該逼殺餘玠。”

李瑕一愣,轉過頭,問道:“是左相逼殺了餘玠?”

黃鏞嘆息一聲,點點頭,道:“左相與趙相公素來不和,餘玠是趙相公的門生,與左相也是恩怨不小……何況,餘玠也不是全無錯處,他凡有奏疏,詞氣不謹,確是不知事君之禮。”

“詞氣不謹?”李瑕有些疑惑。

僅因“詞氣不謹”,逼殺功臣?

然而,幾個太學生之間又爭執了起來。

“趙葵自丟了相位,卻怪到左相頭上。餘玠身爲趙葵門生,替其出頭,處處使絆,故意派人取代了左相安排的戎州帥。這些武夫步步挑釁,左相不過是召餘玠回朝,餘玠做賊心虛不敢來,服毒自盡。左相又錯在何處?”

黃鏞道:“我並非是在說左相不對,只是覺得哪怕政見不和,也不必逼殺大將。”

“逼殺?餘玠擁兵自重,被左相戳穿,畏罪自殺,何謂逼殺?!”

“將個人恩怨牽入朝政,如何不是逼殺?!”

“器之你這是何意?指責左相?”

黃鏞不悅,道:“我並非指責左相,就事論事而已。”

“器之,你何必替餘玠說話?餘玠聚斂罔利,獲七大罪,此事已有定論!”

“定論在何處?”

“監察御史早已上疏論罪。”

黃鏞道:“你怎不聽蜀中軍民之陳詞?怎不聽淮右老卒之陳詞?”

“朝堂自有公論,‘前蜀帥餘玠鎮撫無狀,兵苦於征戍,民困於徵求’,言之鑿鑿,朝廷早已抄投餘玠家產濟百姓,這還有何好談的?”

“我不管監察御史如何說,我更信淮上老卒、川蜀百姓……”

“器之,你見過幾個淮上老卒、川蜀百姓?聽風就是雨?”

黃鏞道:“左相這事就是錯了!早晚有一日,餘玠案必要翻案!”

“夠了!”

“黃器之!你言左相過失,欲在丁大全一邊嗎?!你我割袍斷義吧!”

一個太學生忽然一聲大喝,竟是重重“哼”了一聲,轉身就走。

……

李瑕只覺無言以對。

他擡頭看向了不遠處的小樓,腦中隱隱有個念頭浮了起來。

“原來這大宋宰執,左相兼樞密院使,清廉愛民的謝方叔是個主和派。而這個朝堂上,爲了相位之爭,冤殺、槌殺、毒殺、逼殺……什麼事做不出來?”

下一刻,右相府大門被打開。

只見聶仲由領着一隊銳士翻身上馬,馳騁而去。

第1231章 進步第332章 逆流第574章 秘聞第619章 聯絡第784章 匈奴第1046章 他們的戰爭第512章 恐懼第1294章 河那邊第934章 故鄉與故人第122章 解救(爲白銀大盟“公子WV”加更4/10)第796章 同姓第605章 關鍵一環(爲盟主“_書友A”加更)第1206章 讀書人上架感言第909章 盟友第1100章 回馬槍第742章 抗壓第931章 消耗品第910章 搶功第189章 回程第1278章 都城第431章 緩緩推進第687章 串聯第515章 蜀帥第1035章 真相第639章 根脈第72章 耳熟第849章 執棋人第1307章 忠良之後第591章 信息差(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9/21)第1244章 殷切第1040章 大局第260章 遠隔重山第58章 諸侯之女第503章 家鄉第236章 斬將第876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1154章 賀蘭山之戰第843章 因而封之第102章 閻馬丁當第800章 黃河龍騰(爲盟主“太原公子褐裘而來”加更)第88章 亡國奴第1138章 條件第124章 上半場第562章 宗室第169章 成見第925章 曼古歹戰術第389章 異族第431章 緩緩推進第291章 疆界第624章 開拔第869章 不符第840章 秦王勸進表第653章 棄局第1331章 忠臣之建議第212章 迎擊第281章 信服第155章 敘州第761章 搦戰第1160章 打開局面第1045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545章 連夜雨第481章 潰逃第120章 丁青皮第277章 奔赴第640章 整編第734章 鄧州第645章 家與書第668章 確鑿第1307章 忠良之後第18章 廢物第769章 分功宴第681章 蜀人第270章 私仇第863章 轉機第1233章 將計就計第1329章 諭順臣書第1188章 部署第517章 家眷第25章 高明月第890章 畏兀兒第188章 初勝第376章 故人來第1007章 呂氏兄弟第281章 信服第493章 死穴第1051章 和解第344章 失約第376章 故人來第611章 新帝第628章 人心第451章 入援第373章 是誰第333章 雲頂城第978章 西藩第1214章 不還第1259章 幕客第34章 招攬第670章 散養第1008章 造反嗎
第1231章 進步第332章 逆流第574章 秘聞第619章 聯絡第784章 匈奴第1046章 他們的戰爭第512章 恐懼第1294章 河那邊第934章 故鄉與故人第122章 解救(爲白銀大盟“公子WV”加更4/10)第796章 同姓第605章 關鍵一環(爲盟主“_書友A”加更)第1206章 讀書人上架感言第909章 盟友第1100章 回馬槍第742章 抗壓第931章 消耗品第910章 搶功第189章 回程第1278章 都城第431章 緩緩推進第687章 串聯第515章 蜀帥第1035章 真相第639章 根脈第72章 耳熟第849章 執棋人第1307章 忠良之後第591章 信息差(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9/21)第1244章 殷切第1040章 大局第260章 遠隔重山第58章 諸侯之女第503章 家鄉第236章 斬將第876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1154章 賀蘭山之戰第843章 因而封之第102章 閻馬丁當第800章 黃河龍騰(爲盟主“太原公子褐裘而來”加更)第88章 亡國奴第1138章 條件第124章 上半場第562章 宗室第169章 成見第925章 曼古歹戰術第389章 異族第431章 緩緩推進第291章 疆界第624章 開拔第869章 不符第840章 秦王勸進表第653章 棄局第1331章 忠臣之建議第212章 迎擊第281章 信服第155章 敘州第761章 搦戰第1160章 打開局面第1045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545章 連夜雨第481章 潰逃第120章 丁青皮第277章 奔赴第640章 整編第734章 鄧州第645章 家與書第668章 確鑿第1307章 忠良之後第18章 廢物第769章 分功宴第681章 蜀人第270章 私仇第863章 轉機第1233章 將計就計第1329章 諭順臣書第1188章 部署第517章 家眷第25章 高明月第890章 畏兀兒第188章 初勝第376章 故人來第1007章 呂氏兄弟第281章 信服第493章 死穴第1051章 和解第344章 失約第376章 故人來第611章 新帝第628章 人心第451章 入援第373章 是誰第333章 雲頂城第978章 西藩第1214章 不還第1259章 幕客第34章 招攬第670章 散養第1008章 造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