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農牧

“哞……”

公牛已被人牽走。

隨同來巡視的官員卻還在對它指指點點,議論不停。

“這頭牛倒真是雄健,鼻鏡方圓,肩峰高大。”

“西鎮牛,好牛種,那頭母牛則是荊湖的水牛。王上說,試試用雜交之法以改良畜種,提高畜產。”

奚季虎對此頗感興趣,很快便參與進這話題。

“你們幫牲畜試情?”

“咦?你這江南來的官員也懂放牧?”

奚季虎道:“當然懂,連北方胡羊我們江南人也能棧養。只說臨安有個牛羊司,隸下有供應所、乳酪院等,負責祭祀與宮延享宴的牲畜,其下棧養牛羊,每一存欄出羊三萬餘口,每年宮中享晏,食羊十萬口。”

“哦?江南畜牧如此厲害?”

人羣中竟還有一蒙古人站出來,操着漢語道:“我不信,宋國養牛羊還能養得過我們草原人?”

奚季虎道:“浙東、福建系出產牛去處,我家鄉祭神,一次殺牛數千頭。”

“棧養牲畜,疫病怎麼辦?”

“……”

李瑕重新回來時,聽到的便是這般的談論。

聽奚季虎說來,宋朝的相畜、飼養、品種改良和繁育、獸醫技術等等都十分成熟。

江南大量棧養禽畜,還有一套完備的防瘟疫的機構,如藥蜜庫、牧養上下監、醫馬院等。

奚季虎隨口提及畜病治療的書籍便有四十餘種。

其實宋的農牧業非常發達。

甚至南渡前的一些農具、書籍已經失傳了,可以預見若按歷史的走勢,其後百年間或許會有更多的農業技術失傳。

李瑕不由在想,若沒有被戰火打斷,若沒有逐漸腐朽,宋能否在農業上有質的突破。

類似於先有了英國農業革命、圈地運動,纔有工業革命,而有了工業基礎,才能談其他。

民以食爲天。

農業纔是立國之根本。

李瑕雖不博學,但這畢竟是課本學過的東西,農業革命的內容無非是幾點。如,使用農耕工具,比如中國的犁;輪作制的推廣,以飼料作物取代土地休耕,有些飼料能增加土壤的肥力,又可餵養牲畜,而牲畜的糞便也繼續增加了土壤肥力;改良畜種,增長產量……

他認爲這些方法適宜如今的關中。

長安在上千年的時間裡作爲天下都城,其實是不堪重負的。

歷代在此修建城池,營造宮殿,砍伐了大量樹木,水土流失嚴重,唐代人口不斷擴張以及唐末戰亂,土地失去肥力,耕地面積減少。

李瑕把王府從漢中遷到長安,稱王只兩個月,卻已有大量的官吏、士卒攜家帶口遷到長安。

以王都聚集人口的速度,也許兩三年後,長安又需要從川蜀運糧補給。

因此,保持農業迅速且可持續地發展,已成爲李瑕立國後的第一要務。

今日臨安來的官員有兩個細節給了李瑕一些信心。

一是從陸秀夫身上他看到了趙氏的無能,哪怕如此,蒙古滅宋依舊顯得吃力;二是從奚季虎所說的情況看來,宋雖積弊叢生,但經濟科技確是蓬勃發展,只要有好的引導,假以時日,國力是有可能超過蒙古國的。

……

一行人圍着那耕牛討論之後,又去看新鑄的鐵犁百姓用得是否順手。

這次負責講解的則是隨李瑕出巡的一名年輕道士,名叫孫德彧。

“這叫雙華犁,去年冬天我們才造出一批。與一般的木耙犁不同在何處呢?”

陸秀夫道:“它多了兩個輪子。”

“對!但可不止。”

孫德彧一指,仰了仰頭,頗爲得意地介紹起來。

“此犁,乃我根據曲轅犁所造,形如匙,長六尺不止,我增加了犁評,深耕也可,淺耕也可。犁壁如此,若將土翻到一旁,減輕了前進時之阻力,且能翻覆土塊,以斷絕雜草。然而一般的曲轅犁重,需要大氣力,我便加了這兩個輪子。”

“哦。”

“你們莫小看了我的改進,首先我改用鐵轅,省去犁箭,使犁身簡化而卻不影響耕地,更堅固耐用,有此二輪,便是沒有耕牛,一人也可拉動。”

孫德彧說着,招過附近一些農夫,道:“你們來說說,這犁可好用。”

“好用哩,要是有牛,不用這輪也行。”

“額用了這鐵犁,犁出來的溝壟又直又深哩。”

“……”

孫德彧大喜,環目一看,見陸秀夫對這東西感興趣,又道:“來,你來套上試試,往那邊犁一犁。就這東西,看起來簡單,可不是一般的冶鐵匠人能造出來的……”

他這話倒是不假,鐵犁與木犁看起來只是材質不一樣,但對鍛造的要求卻是劃時代的,尤其是要做到量產極難。

如今這鐵犁造出來,也只在漢中、長安周圍幾個地方試用。事實上更多鄉野裡的農夫連木製農具都無,猶在面朝黃土一鋤頭一鋤頭挖。

李瑕纔不聽孫德彧吹噓,而是招過富平知縣以及鄉中老夫仔細問了,瞭解之前一人能耕幾畝地,換了鐵犁之後又能耕幾畝。

他需要讓人將這些切實的數都記下來,再商議是否推廣。

而今日隨他出巡,伴在他身邊做記錄的是秦九韶。

秦九韶看起來一副懨懨然的模樣,彷彿認爲自己是被大材小用了。

但他才幹確實是了得,漫不經心地記錄着,待到李瑕問了,算都不用算,李瑕想知道的張口即來,一戶人家改用新犁能多耕幾畝地,增產幾何,一縣之地又增產幾何,再覈算農具造價,兩句話已把所費所得推算清楚。

李瑕聽過,方纔招過孫德彧,問他能否量產農具。

郝修陽從全真教搶來的弟子當中,孫德彧既聽話又聰明,兩年以來一直以一種既來之則安之的豁達態度做事領俸祿,臉都圓了不少。

“當然可以,王上只要說了,小道自然要認真辦妥。但還有那麼多武器盔甲要打造,鐵礦也不夠,人手也不夠,還有,尤其是煤也不夠……”

一抱怨起來,孫德彧有些沒完沒了,他並不害怕李瑕,是以一種領多少錢做多少事的態度在說話。

“大半年都沒有再運煤回來了,當然是煉不了鐵了,如今搬到長安來,連樹也不讓砍。要讓小道來說,比起漢中,長安真是光禿禿的,實在是沒什麼好的。”

“知道了。”

無非仗打完了,又可以與某些蒙古世侯走私些煤炭回來了。治理一國,凡要做點什麼事,往往都是千絲萬縷。

……

那邊陸秀夫試着拉了雙華犁,他在前面拉,奚季虎則在後面扶。

等到李瑕完成了這日的巡視,兩人連小半畝地都沒耕完,卻已累得大汗淋漓。

農人們把他們迎回田邊,賠笑道:“相公們尊貴,哪是做這些粗活的。”

陸秀夫擦着臉上的汗,大口喘着氣,臉上終於又有了笑意。

臨安一行他攢在心中的灰心無奈就在這大汗淋漓裡揮散了。

奚季虎則是問道:“我們翻的地還行嗎?”

老農們只是傻笑撓頭,又道:“相公們哪是做這些粗活的。”

隨行的官員們也全都笑起來。

其實他們當中或有許多人覺得這樣的出巡累,也煩與老農打交道。但秦王這麼做了,上行下效,他們也必須顯出重農、愛民的態度來。

風氣便是這般形成的。

黃昏,從豐利渠走向驛館的路上,奚季虎嘆息道:“臨安猶在黨同伐異,甫到長安,迥然不同啊,秦王即位,不造宮殿,不設儀仗,難得這麼快便能沉下心勵精圖治。”

“不是這麼快就沉下心。”吳澤道:“是從未因稱王而浮躁。”

“如此少年便坐擁半壁江山,一朝自立,舉朝震動,秦王卻猶不縈於懷,屬實了得。”

“是,我們都說秦王不像少年人。”吳澤笑道:“秦王自己也玩笑稱‘不如賈似道少年習氣’。”

“賈似道裝的鎮定自若罷了,實則這次也是如臨大敵。”

“如臨大敵大可不必。朝廷偏安一隅久了,眼界難免太窄。其實王上稱秦王,並非是給朝廷看的。”

奚季虎恍然有所悟,反問道:“是給中原看的?”

“不錯,臨安不敢開戰,那作如何反應,是否冊封,我們都不在乎。該看的是忽必烈的反應,姑父且看吧,在開平或在燕京,忽必烈怕是來不及準備妥當便要匆忙稱國了。”

“開平、燕京。”奚季虎咀嚼着這兩個地名。

這是遙不可及的地方,以前幾年都不怎麼聽人念過。

以往考慮天下大勢的時候,從不用考慮到燕雲十六州。

腦子裡,淮河往北像是看不到的地方,一片黯淡。

但今日纔到長安,連燕雲十六州以北的開平都像是被點亮了一般。至少往後分析局勢,必須把它納入考慮。

眼界突然開擴。

第526章 臣下第8章 水寨第1160章 打開局面第946章 古戰城南第831章 口號第280章 大理世族第1341章 興亡第674章 青冥第217章 夜襲第124章 上半場番外篇·女相(爲盟主“阿喀琉斯003”加更)第1215章 私兵第1269章 燃燒第715章 碰撞第517章 家眷第1340章 一點餘孽第1301章 豚犬第1342章 遺夢第492章 打都打了(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6/11)第237章 渡河第1215章 私兵第610章 大爭之世(爲盟主“設次元”加更)第1206章 讀書人第63章 警覺第681章 蜀人第53章 有何不可第1109章 雞鹿塞第638章 清醒第1180章 繼承者第431章 緩緩推進番外篇·遺老(爲盟主“戶口他爹”加更)第429章 賞罰第910章 搶功第1234章 傳謠第1090章 西夏故事第475章 決戰第158章 慶符縣第977章 嚮往第1008章 造反嗎第336章 腐肉第701章 我王第379章 滅口幾點說明第370章 解決第607章 喂狼第1079章 冒進第32章 破綻第879章 近衛第655章 古城第1306章 人定勝天第849章 執棋人第73章 胡笳十八拍第96章 心意第1046章 他們的戰爭第228章 效勞第171章 人手第1007章 呂氏兄弟第536章 始爭汗位第902章 裂縫第1202章 門戶第1202章 門戶第1227章 卑鄙第155章 敘州番外篇·萌芽(爲盟主“兩手插袋誰都不愛”加更)第1170章 難言之隱第1244章 殷切第430章 川西第834章 說客第761章 搦戰第279章 重逢第710章 郡王府第396章 志合第137章 遺留問題(爲盟主“欲笑還顰丶”加更)第480章 勝利(爲盟主“blackmoon413”加更)第981章 李元昊第681章 蜀人第1184章 寬仁第1057章 辭官第1291章 牧民第453章 分兵第1167章 青松第552章 賜宴第118章 出路(爲白銀大盟“公子WV”加更2/10)第1174章 守家業第1309章 條件第703章 曹娥詩第796章 同姓第831章 口號第123章 大朝會第921章 繳獲第3章 惡徒第995章 貪心則易上鉤第457章 華鎣山第246章 鹽販第1340章 一點餘孽第1024章 大柱將傾第570章 消磨(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2/21)第212章 迎擊第401章 宋揮玉斧第1282章 一步之遙
第526章 臣下第8章 水寨第1160章 打開局面第946章 古戰城南第831章 口號第280章 大理世族第1341章 興亡第674章 青冥第217章 夜襲第124章 上半場番外篇·女相(爲盟主“阿喀琉斯003”加更)第1215章 私兵第1269章 燃燒第715章 碰撞第517章 家眷第1340章 一點餘孽第1301章 豚犬第1342章 遺夢第492章 打都打了(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6/11)第237章 渡河第1215章 私兵第610章 大爭之世(爲盟主“設次元”加更)第1206章 讀書人第63章 警覺第681章 蜀人第53章 有何不可第1109章 雞鹿塞第638章 清醒第1180章 繼承者第431章 緩緩推進番外篇·遺老(爲盟主“戶口他爹”加更)第429章 賞罰第910章 搶功第1234章 傳謠第1090章 西夏故事第475章 決戰第158章 慶符縣第977章 嚮往第1008章 造反嗎第336章 腐肉第701章 我王第379章 滅口幾點說明第370章 解決第607章 喂狼第1079章 冒進第32章 破綻第879章 近衛第655章 古城第1306章 人定勝天第849章 執棋人第73章 胡笳十八拍第96章 心意第1046章 他們的戰爭第228章 效勞第171章 人手第1007章 呂氏兄弟第536章 始爭汗位第902章 裂縫第1202章 門戶第1202章 門戶第1227章 卑鄙第155章 敘州番外篇·萌芽(爲盟主“兩手插袋誰都不愛”加更)第1170章 難言之隱第1244章 殷切第430章 川西第834章 說客第761章 搦戰第279章 重逢第710章 郡王府第396章 志合第137章 遺留問題(爲盟主“欲笑還顰丶”加更)第480章 勝利(爲盟主“blackmoon413”加更)第981章 李元昊第681章 蜀人第1184章 寬仁第1057章 辭官第1291章 牧民第453章 分兵第1167章 青松第552章 賜宴第118章 出路(爲白銀大盟“公子WV”加更2/10)第1174章 守家業第1309章 條件第703章 曹娥詩第796章 同姓第831章 口號第123章 大朝會第921章 繳獲第3章 惡徒第995章 貪心則易上鉤第457章 華鎣山第246章 鹽販第1340章 一點餘孽第1024章 大柱將傾第570章 消磨(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2/21)第212章 迎擊第401章 宋揮玉斧第1282章 一步之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