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

紫霞如絲絛般橫亙在天際,隨後旭日漸漸升起,光芒灑在西安城的新建的包磚城牆上,映出一片金黃。

城牆上,士兵們緊張地凝視着下方,只見塵土飛揚,一隊隊鐵騎疾馳而來,領軍者正是威名赫赫的涼國公藍玉。

藍玉帶兵行至城下,馬蹄聲震耳欲聾,守城士兵們的心情也隨之緊張到了極點。

誰不清楚這位涼國公素來以囂張跋扈著稱?

捕魚兒海之戰後大軍迴轉,到了喜峰關,因爲守將沒開門,藍玉直接下令炮轟喜峰關,最後破關而入,皇帝一樣沒有追究他的罪過。

這件事情幾乎傳遍了北境明軍各部,現在他們面臨和當初那位喜峰關守將同樣的抉擇,怎麼選?若是真硬攔着,那藍玉把你宰了,你命沒了,人家都不見得有什麼事。

觀音奴也不在意,甚至沒有冷嘲熱諷,她只是這麼靜靜地看了一會,便起身準備離開了。

在鄧氏的一頭霧水中,朱雄英走進了監牢,緩步邁下臺階。

鄧氏此時反而似乎醒悟了過來,轉頭憤恨道:“我明白了!你設此局,便是想鳩佔鵲巢,賭王爺會被陛下圈禁,你來把持這偌大的秦王府!”“你還是不明白.王妃狀告王爺,有理無理,都是大罪。”觀音奴嘆了聲,“罷了,也好教你死個明白你是惹了不該惹的人。”

“你想多了。”

“我就是你要殺的那個小和尚。”

當然,鄧氏自己的作死和觀音奴提供的其僭越情報也很重要,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蛋,若是鄧氏自己不幹這些事情,以她的身份和出身,錦衣衛也不敢拿她怎麼樣.帶點髒物上門扔進去栽贓,那是對付被大案牽涉的普通官員用的伎倆,很難用到秦王府這種天下首藩上。

見到觀音奴,披頭散髮的鄧氏別過臉去,不願意讓這個她一直記恨的女人看到自己現在這副窘迫的模樣。

藍玉瞥了一眼城頭緊張的守軍,嘴角勾起一絲不屑的冷笑,他並未下馬,而是在馬背上隨手扯下旌旗一角,接過鐵冊軍遞來的炭筆勾抹了兩下。

然而隨着鄧氏徹底看清了模樣,卻馬上意識到不對勁之處。

觀音奴淡漠地說道:“我哪有這麼大的本事,這是陛下直接下的命令。”

心理防線徹底崩潰的她開始了胡言亂語,實在是太過失態,以至於旁邊的觀音奴都看不下去了。

當兩人的距離拉近,鄧氏看到光影中這個男人的面龐時,幾乎是下意識地膝行到他的身前,隔着鐵欄杆脫口而出:“大哥,救救我!我是一時鬼迷了心竅!”

然而就在她轉身之際卻聽到了鄧氏幽幽的聲音:“好姐姐伱好狠的心,叫來錦衣衛.可你就不怕王爺回來讓你死的難看嗎?陛下是不會殺王爺的。”

“你身邊的那幾個侍女已經有人招供了,人證物證俱在,還有什麼好抵賴的?”

聽到這裡,鄧氏愣了下,反而開始惡毒地詛咒起了自己的那幾個侍女,朱雄英看得又好笑又覺得悲哀,心中對於這些平日裡高高在上的大人物的印象,開始逐漸去魅了。

俯視着身前僅僅隔着一道鐵欄杆的鄧氏,朱雄英的心緒有些微妙在不久前,這個女人還在西安府中呼風喚雨,可以一個念頭不順,便恨屋及烏,要致他於死地,然而不過短短几個朝夕,便攻守之勢異也,這就是權勢帶來的美妙之處。

這是很大的一個案子,既涉及到了天家也涉及到了地方,中樞卻沒有派都察院和宗人府的官員過來,而是從緊從快處置,這裡面的含義頗爲耐人尋味。

西安府中的百姓雖然也有人對於朱樉這個殺人惡魔安然無恙而感到不滿,但總體來講,鄧氏的死,還是極大地鼓舞了西安府百姓的民心,隨着有真有假的內幕流出,大街小巷中也開始傳唱起了讚美聖孫的童謠。

鄧氏怔住了,旋即意識到了什麼,一股巨大的寒意從她的心頭涌起,她開始拼命地搖頭:“我沒有要殺你,你誤會了,你誤會了!放過我!”

但職責所在,守城的將領跟部下商議後還是鼓起勇氣,向下面大聲喊道:“請國公出示關防文書!”

“我的名字,叫做朱雄英。”

你沒得是命,人家沒得最多是一塊免死鐵券。

“你不是大哥,你是誰?!”

在詔令下達不久後秦王側妃鄧氏便因惡疾而暴斃於府中,一切罪責也都被歸到了她的身上,秦王府中的大小事務,按照制度,悉數交由秦王正妃觀音奴處置終究皇帝還是選擇了保住天家的最後一點顏面,沒有公開處置秦王朱樉,不過秦王朱樉也只能被軟禁在京城了,想要回到封地,已是遙遙無期之事。

他將布條遞給鐵冊軍,隨後冷冷地說道:“告訴他們,這就是本國公的關防文書,開門!”

從城頭放下來的木筐裡拿到了這份特殊的文書,守城的士兵們面面相覷,他們從未見過如此囂張之人,今天算是見識到了。

寫完字後,藍玉從懷中掏出自己的印信,重重地蓋在了那個“滾”字上。

藍玉的地位和威名,實在是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將校也都相視無語,最後只得無奈地打開城門,讓藍玉和他的軍隊進入。

鄧氏雖然被上了刑枷,雖然證據確鑿,但畢竟是天家的一員,她本人按照大明的律令,需要錦衣衛移交宗人府來處置,不過鑑於秦王朱樉本來就是宗人令,所以需要回避,那也就只能由皇帝下達最後的決斷了。

藍玉率領着軍隊浩浩蕩蕩地穿過城門,馬蹄聲在青石板街道上回蕩,守城的士兵們扭頭望着他們遠去的背影,心中充滿了惶恐,秦王府昨天的變故,可是已經傳到了他們的耳朵裡面

秦王府內,悠悠然如同往常一樣出門散心回來的觀音奴,親自來看望關在王府內部監牢裡的鄧氏。

很快,皇帝的詔令就通過電臺明確無誤地傳達到了陝西布政使司,針對秦王府僭越一案,陝西按察使司協助錦衣衛一同處置。

此間事了,朱雄英也終於開始了前往京城的旅途。

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31章 神器降臨!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174章 應天府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175章 鬼市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106章 藍玉的感激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67章 徐達背疽!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67章 徐達背疽!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
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31章 神器降臨!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174章 應天府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175章 鬼市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106章 藍玉的感激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67章 徐達背疽!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67章 徐達背疽!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