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

“建文帝就是朱允炆啊”

朱雄英只是大略的提了一句,而結合着殘頁裡的內容,朱元璋就明白了怎麼回事。

朱允炆登基之後,十個月內,先廢了周王朱橚,再廢湘王朱柏,而湘王朱柏因官吏上門鎖拿,恐懼之下竟然闔家自焚,接着又廢了代王朱桂、齊王朱榑、岷王朱楩,到最後,削藩的大刀落到了燕王朱棣的頭上,朱棣被逼無奈,甚至通過大夏天裹着棉襖鬧市裝瘋、在豬圈裡吃豬屎的自污方式來避免朱允炆猜忌。

饒是如此,朱棣還是被朱允炆派來的官吏即將擒拿,不得已拼死一搏,發動八百勇士奪九門造反。

在知道了這些殘頁裡沒寫清楚的前因後果以後,朱元璋對朱棣的氣憤,倒是減輕了一些。

看着被打的鬼哭狼嚎的朱棣,朱元璋本想讓錦衣衛停手。

不過,這時候朱元璋的腦海裡,忽然閃過了去年朱棣拍着胸脯跟他說的那句話。

“——父皇,我這個當叔叔的,不管哪個侄子敢壞了您的祖制搞海禁,我都第一個不答應!”

朱元璋又瞥了眼殘頁上那句“秋七月壬午朔,大祀天地於南郊,奉太祖配,詔曰今年以洪武三十五年爲紀,明年爲永樂元年”。

破案了,永樂帝是吧?

壞了你老子的祖制搞開海的,不是別人,就是你小子!

一想起朱棣當時那副義正言辭、大義凜然的形象,朱元璋剛張開的嘴又閉上了。

該,欠打!

不過比起被逼無奈造反的朱棣,朱允炆顯然更欠打一些。

朱元璋知道了朱允炆把自己的兒子們一個個削藩迫害的不行,心裡也是氣不打一處來。

這都是你親叔叔,削藩倒也罷了,非得把人往死路上逼?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你這麼個皇太孫。

但朱元璋想來,這應該也是自己的無奈之舉。

畢竟,按照宗法制,標兒若是真的英年早逝,走在了他前頭,那麼就得立皇太孫,而朱允炆雖然早年是庶子,但隨着呂氏成爲太子妃,再加上朱允炆年紀大,也就子憑母貴,成爲嫡長子了。

而且,朱允熥沒了母妃常氏後,一直是懦弱的性子,年紀還小。

所以遵循立嫡立長的原則,朱允炆確實是最有可能成爲皇太孫人選的。

“去東宮,把朱允炆給咱叫過來。”朱元璋走出了數十步,陰沉着臉吩咐候在聖孫壇外側的馬三保道。

馬三保行禮後應諾而去。

而剛纔待在馬三保身邊的王景、董倫、劉三吾等幾位軍機大臣,今天陪同皇帝前來,可以說是一頭霧水.眼見着皇帝把燕王和曹國公府的那位小公爺一起召來,二話不說就是吊起來一頓毒打,軍機大臣們卻是啥都不敢說、啥都不知道。

不過這卻不妨礙他們在心底裡暗暗猜測:聖孫到底通過陰陽炁海,跟皇帝說了些什麼?

皇帝雖然有時候很嚇人,但其實整體情緒還是比較穩定的,心情好的時候,還會樂呵呵地跟他們開玩笑,講一些以前遊歷或者從軍時候遇到的趣事,心情不好也最多就是懶得說話,從來不會無緣無故發怒或者責罰臣下、宮人。

所以,肯定是某件有關於朱棣和李景隆的事情,讓皇帝覺得非常憤怒,而且還不好意思對他們這些外人說。 可這件事究竟是什麼,就讓王景等軍機大臣們,覺得百思不得其解了難不成是這倆人有什麼見不得光的秘密暴露了?

造反應該不至於,這兩人現在可沒這實力。

鬧矛盾,最多也就是調節一下,也不會弔起來打。

那麼,能讓朱元璋如此憤怒,知曉後二話不說就把兩人吊樹上的,會是什麼事情呢?結合之前朱元璋對兩人說的“老四你真行啊”“給你父親的臉都丟盡了”。

“不會是那種不可外揚的家醜吧?”

王景和董倫同時想到了一點,雙方對視了一眼,“嘶”地吸了一口早春的冷氣。

如果真是這種可能性,那換做自己的兒子,自己也肯定會弔起來打。

朱元璋不曉得這些軍機大臣們在想些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他此時正在聖孫壇邊緣煩躁地踱步着。

朱允炆性格外柔內剛,既迂腐又頑固,這個繼承人他本就不是完全滿意,但只是沒有更好的選擇而已。

眼下既然知道了朱允炆會在未來進行削藩,把大明整的亂七八糟,那麼朱元璋自然不可能明知道前面有坑,還往深坑裡跳。

畢竟,按照他對大孫以往預測的準確度的瞭解,這種預測還是可信的。

而且預測或者說推演出來的這個“未來”,雖然看起來是一場悲劇,但所有的因果,都非常符合邏輯,朱元璋設身處地的想了一下,如果自己面對的是太子英年早逝,皇太孫年輕而迂腐的情況,那麼自己確實會做出大肆殺戮足以功高蓋主的淮西功臣集團的行爲。

而依照老四的脾性,被逼到迫不得已,也確實會幹出來起兵造反的事情。

實際上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朱元璋是要在徐達卸任以後,把北平的軍權交給朱棣。

當然了,現在出意外了

所以,現在對於這張殘頁透露出的關鍵信息,朱元璋就面臨着必須做出的兩個重要抉擇。

第一個抉擇,是要不要把北平的軍權按照計劃交給朱棣?

這裡的問題在於,朱元璋是不能拿這些預測出的“未來”裡發生的事情,給朱棣定罪的。

因爲這張殘頁預測的“未來”,隨着殘頁的出現,就已經改變了。

難道說一個孩童,未來會是殺人犯,那你要把他在呱呱墜地的時候,就溺死嗎?

沒有這個道理,這到哪都說不過去。

所以,朱元璋把朱棣吊起來毒打一頓泄憤沒問題,可要是真因爲這個預測的“未來”,就改變既定的計劃,那對於朱棣來說,未免也有些不公平。

而且,手心手背都是肉,朱棣也是朱元璋的親兒子,當朱元璋在殘頁預測的“未來”中,看到朱棣被逼的走投無路,裝瘋賣傻都不管用,不得不起兵靖難的時候,朱元璋是有些心疼的。

第106章 藍玉的感激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36章 告白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175章 鬼市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222章 《西涼伎》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36章 告白第78章 下下籤第36章 告白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192章 父與子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36章 告白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41章 北失南補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222章 《西涼伎》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36章 告白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
第106章 藍玉的感激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36章 告白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175章 鬼市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222章 《西涼伎》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36章 告白第78章 下下籤第36章 告白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192章 父與子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36章 告白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41章 北失南補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222章 《西涼伎》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36章 告白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