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

夜色朦朧,西安城內秦王府的青色琉璃瓦在月光下更顯浮華,恍若半城鍍銀。

一大隊身着飛魚服的錦衣衛,腰掛繡春刀,面無表情地策馬而來。

他們領頭的千戶手持一張駕帖,那是皇帝賜予的搜查令,象徵着皇權的至高無上。

不過駕帖說來神秘,其實就是公文的一種,也並非錦衣衛專屬,在各大衙門逮捕嫌疑人以及處決死刑罪犯時,都須有駕帖作爲憑據,只不過錦衣衛用的比較廣泛而已。

當他們來到王府門前時,被王府的屬官客客氣氣地攔了下來,見是錦衣衛前來,還出示了駕帖,屬官面帶難色地說道:“請諸位稍等,我這就去稟報長史。”

王府有自己完整的職官體系,這些官員是正兒八經的朝廷命官,既負責服務於藩王,同時也有教導、管理宗室的職責,遇到這種事情都是要逐級上報的,一個守門的屬官定然不敢直接開門放錦衣衛進來,他擔不起這個責任。

而錦衣衛似乎也不着急,千戶點了點頭,示意他快去,並未帶人硬闖。

鄧氏在“秦王眷屬”上面咬的極重,錦衣衛們也聽明白了她什麼意思.若是真把她逼急了,非要告他們侵擾秦王府女眷,事關天家聲譽,這些錦衣衛也要染一褲子黃泥巴。

她心中暗自思量:“這次搜查究竟是爲了什麼?難道是那殺千刀的在京城又惱了皇帝?”

鄧氏說完這些,心中也是七上八下,她不知道能不能把錦衣衛勸退,更擔心王府裡那些見不得光的東西被曝光。

錦衣衛不僅從鄧氏的寢殿建築結構的夾縫中搜出了僭越的皇后服飾,更令人震驚的是,他們甚至從朱樉的寢殿裡查到了五爪龍牀。

親信點頭領命,轉身去把最新情況繼續通報給鄧氏,而長史則從偏門出來,走向錦衣衛領頭的千戶,客客氣氣地說道:“諸位大人,晚上涼氣重,可否先進門房喝杯熱茶?”

有些令人細思極恐的是,這些錦衣衛的目標出奇地明確.就像是事先就知道他們想要找的東西在哪一樣。

“見過秦王側妃,本官奉陛下聖旨搜查王府。”錦衣衛千戶似笑非笑,眼神中有幾分戲謔,出示了手裡的駕帖。

而此時的鄧氏卻正在寢殿內大發雷霆,她憤怒地摔掉了手邊的玉如意,對着侍女道:“你們都是幹什麼吃的?這麼久了,一個小和尚都抓不住!他還能飛走了不成?”

最終,錦衣衛千戶打破了沉默,他緩緩開口:“側妃言之有理。”

錦衣衛千戶沉默了片刻彷彿在評估她的提議。

說罷,錦衣衛們一擁而上,在衆人目瞪口呆之中,竟是硬生生地把刑枷拷在了鄧氏的身上。

“這些鷹犬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鄧氏感到一陣莫名的恐懼,她很清楚,有一場巨大的風暴正在向秦王府襲來。

而沒過多久,第二撥、第三撥人也來彙報,只言長史阻攔不住,王府侍衛們用人牆勉強暫時攔住了錦衣衛,但侍衛們不敢動武,怕是根本攔不了多久,讓王妃速速拿個主意。

不過,若是往些時候錦衣衛或許還會有所忌憚,但如今卻完全不一樣了。

“所以還是先請側妃帶個頭,先戴上刑枷吧,免得日後說不清楚。”

如果光從武力值來看,錦衣衛就這麼點人,而且身上既無甲冑也無長兵器,跟全甲在身的王府侍衛們比起來無論是數量還是戰力都根本不夠看,錦衣衛唯一有的就是皇權特許,而最要命的也是這個皇權特許。

正五品的秦王府長史聞訊匆匆趕來,心中帶着幾分慌亂與不安,當他隔着大門的門縫,看到門前氣勢洶洶的錦衣衛時,心頭頓時一緊。

鄧氏還沒來得及高興,便接着聽到了讓她如墜冰窟的話語。

然而,她畢竟出身國公家,見過無數大風大浪,鄧氏迅速調整了自己的情緒,面帶微笑地對錦衣衛說:“諸位辛苦了,既然有皇命在身,我們秦王府自然不敢抗旨,只是王府內院乃女眷居所,深夜搜查恐有不妥,畢竟都是秦王眷屬,還請諸位稍待幾個時辰明日清晨再來,屆時我們秦王府定當全力配合。”

錦衣衛不再言語,而是仔細檢查每一個角落,確保沒有遺漏。

就連見多識廣的錦衣衛也不禁感嘆,這真是作大死也就是皇帝不能把自家九族給砍了。

長史這邊一個頭兩個大還以爲秦王在京城不知道怎麼招惹了皇帝,才惹來這般彌天大禍。

她深吸一口氣,平復了一下心情,然後在侍女的簇擁下急匆匆地走出寢殿。

王府的大門裡面,中間的門也就是俗稱的“中門”,除了重要禮儀或者皇帝駕臨外,是絕對不會開的平常走的都是旁邊的門,看錦衣衛這架勢,是要挾皇命光明正大走中門了。

按理說,錦衣衛上門沒人敢阻攔,可王府裡的秘密實在是太多,所以對於長史來講,當務之急就是怎麼把這些煞星給用軟的方式攔下來。

就在這時,一名宦官倉皇來報:“王妃,不好了,錦衣衛上門了!”

鄧氏毫不畏懼地看着他,王府衆人也像是有了主心骨一般,氣氛一時凝重至極。

然而還沒走多遠,就迎面撞上了已經進入蕭牆的錦衣衛們。

鄧氏發瘋似地尖叫:“你們想幹什麼?要造反嗎?”

鄧氏聞言臉色驟變她深知錦衣衛來者不善,心中頓時涌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同時,長史低聲吩咐身邊的親信:“快,再去通知王妃一次,我這裡先拖着絕不能讓他們發現。”

王府長史的小心思被錦衣衛一眼看穿,領頭的千戶冷冷道:“不必了,我們要進府搜查,如今既然長史大人來了,可否開門了?”

天光微熹,涼國公藍玉已經率軍兵臨西安城下。

鄧氏杏眼圓瞪,彷彿要噴出火來。

不過他很快就恢復了鎮定,向手下使了個眼色,王府侍衛們立刻會意,緊緊地守在王府大門後,形成了一道人牆。

鄧氏的心沉了下來,她知道,這次的事情恐怕無法善了。

同時,從華清宮姍姍啓程回返的秦王正妃觀音奴,也即將回到她忠誠的秦王府。

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183章 長夜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78章 下下籤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78章 下下籤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78章 下下籤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196章 保險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161章 朱允熥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59章 上架感言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106章 藍玉的感激第192章 父與子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61章 朱允熥
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183章 長夜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78章 下下籤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78章 下下籤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78章 下下籤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196章 保險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161章 朱允熥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59章 上架感言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106章 藍玉的感激第192章 父與子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61章 朱允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