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

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

“皇權和相權,主僕矛盾?”

朱元璋緩緩踱步,然後突然頓住,他的眸子亮了起來。

是的,在經濟基礎不改變的前提下,其實他還有一個選擇!

那就是極度強化皇權,把相權踩到塵埃裡!把實際擔負着丞相職責的人,當做自己的奴僕!

可是,究竟是怎樣扭曲的心態,才能想出這種法子?

說實話,這就是歷史侷限性了,或者說想象力不夠。

因爲自從秦漢以來,丞相,都是與皇帝“幾乎能夠”平起平坐的;在三國時期,諸如曹操、諸葛亮等丞相的權力,甚至超過了皇帝;直到唐朝三省六部制徹底成型,丞相變成了“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由一人變爲多人,相權開始被削弱;而到了宋朝,丞相不僅失去了坐着的權力,而且受到了更多的監督,相權更加削弱;直至如今的明初,在胡惟庸案後,丞相制度被徹底廢除。

可即便是親手廢除了丞相制度的朱元璋,也從未想過,走奴役丞相,把丞相當做自己的奴僕固定下來這條路,因爲這嚴重有悖於華夏的政治傳統。

緊接着,陰陽炁海中再次傳出了朱雄英的聲音。

聽罷,王景倒吸了一口冰涼的空氣,寒冬冷氣入肺,直接讓他打了個哆嗦。

兩人對視一眼,王景更是看出了董倫眼中的驚駭之色。

——若是真如此施行,恐怕所謂丞相,也不過是皇帝家奴而已!

只能說,聖孫殿下,這是遇到高人了啊!

可同時,兩人眼中也藏着不爲人知的心動之色,畢竟,如果真這麼搞,那麼他們這些殿閣大學士,恐怕是最有可能搖身一變成爲軍機大臣的!這就相當於走了捷徑,一步登青雲。

固然跟以前的丞相不能比,但同樣的,要是按照正常晉升來走,他們這輩子能不能走到尚書都是個問題,最大的可能就是停在左右侍郎或是左右布政使司這一級別了,根本就沒有登青雲的機會。

既然現在有了登青雲的機會,此青雲比彼青雲矮一截,又有何妨呢?總比在下面眼巴巴地看一輩子要好。

“軍機處,近十個軍機大臣,無品階,差遣,隨意罷免,跪受筆錄。”

朱元璋細細咀嚼着這些關鍵詞。

這時候,在外側的王景忽然行禮道:“陛下,丞相畢竟是國家體面.”

朱元璋接過馬三保遞來的手爐,笑道:“咱知道。”

朱元璋雖然經常噶文官的腦袋,但是對於文化人,他其實還是挺尊敬的,或者說出身農民的“朱重八”很尊敬文化人,而作爲皇帝的“朱元璋”則有時候必須要噶幾個臣下的腦袋殺雞儆猴,這不矛盾。

所以,朱元璋的內心,其實也不希望搞“跪受筆錄”這一套,這實在是把人的尊嚴往靴子底下踩。

而且作爲一個威嚴的帝王,朱元璋往那裡一坐,就已經足夠駭得人膝蓋發軟了,他並不需要這些形式來證明或者突出他的權威。

嗯,人都是越缺什麼越需要彰顯什麼.真正擁有的,反而不需要彰顯。

不過作爲史學界公論,清朝搞的軍機處這套拿出來代替宰相制度,其實本來也不是靠表面的這些東西的,軍機大臣站着還是跪着並不重要,難不成說,軍機大臣站着,就能改變軍機處的性質了?不可能的。

而朱元璋此時雖然還不知道這是清朝的制度,但他打算做的,就是根據朱雄英的描述,取其內核化爲己用。

什麼是軍機處制度的內核?

如果只從表面上看,那就是軍機大臣是一個差遣職位,本身無品級,且是多人擔任。

但這和明朝內閣的首輔、次輔、閣老們,有什麼區別呢? 所以,軍機處制度真正的內核在於,軍機處的成員都是由皇帝親自選拔,親自任命,而且隨時可以更換,不受任何限制,而且軍機處只有議事權,沒有決策權。

換句話說,這就是一羣只能提意見的“臨時工”,是皇權的“僕人”。

在清朝,皇帝更換軍機大臣,那就是一道聖旨的事情,跟明朝換個首輔要折騰到朝野震動根本不是一個概念。

“妙極!還得是咱大孫厲害!”

如此一來,相權雖然也沒有完全消失,但對於皇權的威脅,卻顯然是極大地削弱了。

這樣就不僅有人幫朱元璋幹活,減輕他的繁重的工作負擔,而且朱元璋又不用太過擔心皇權被架空,因爲他可以隨時罷免任何一位軍機大臣,卻不需要付出類似胡惟庸案的代價。

看着身邊的殿閣大學士,捧着手爐取暖的朱元璋,嘴角噙上了一絲笑意:“咱有意設個軍機司,爾等可願進入其中啊?”

鄙視、質疑、理解、成爲、超越.

王景和董倫二話不說,馬上躬身道:“願爲陛下效命!”

廢話,能當丞相,哪怕是丐版丞相,那也是多少人夢寐以求而不可得的事情!

朱元璋只是大笑不止。

而回過神來的王景和董倫也是訕訕。

是了,這就是皇權如何奴役相權的奧秘了。

——權力。

只要皇帝向這些品階低微卻有才能的文官,遞出能夠一步登天的邀請,沒有人能夠拒絕。

那麼,一步登天的代價是什麼呢?

那就是永遠成爲皇權的奴僕,你的權力是皇帝賦予的,這就意味着皇帝可以隨時收回,讓你重新回到一無所有甚至更糟的萬劫不復狀態,而爲了維持這種權力,就必須服從於皇帝。

這種制度,使得相權徹底被皇權所豢養,當然是有弊端的,這就直接導致了能夠力挽狂瀾的救時宰相再也不可能出現。

但對於朱元璋來說,利處卻遠大於弊處,朱元璋最需要的就是這種制度,而非是能夠跟他分庭抗禮的丞相。

這時候,籠罩在朱元璋心頭的陰雲已經徹底消散,心情大好的他離開王景和董倫這個位置,向陰陽炁海靠近了幾步,隨後對着陰陽炁海問道:“對了大孫,這個制度是那邊施行的嗎?”

過了一個時辰,陰陽炁海傳來了聲音。

“不是啊爺爺,是清朝滅亡明朝以後施行的。”

“哐當!”

朱元璋手中的手爐掉落在聖孫壇的青石地面上,裡面的火炭墜落在地,頓時火星四濺,甚至燎到了朱元璋身上披着的玄色大氅。

清朝,滅亡明朝?!

朱元璋的眼眸中,滿是驚駭!

(本章完)

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106章 藍玉的感激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183章 長夜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222章 《西涼伎》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
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106章 藍玉的感激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183章 長夜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222章 《西涼伎》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