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

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

隨後,朱元璋在朝會上宣佈了一項重大決策——成立軍機司。

此消息一出,朝野震動,誰看不出來朱元璋這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呢?大臣們對此可謂是憂心忡忡,各種奏章如同冬日裡的雪花般紛紛揚揚地出現在了朱元璋的御案之上。

然而對於這些奏章,朱元璋卻都統統視而不見,打算以冷處理的方式讓時間來平息這場風波,畢竟這種事情總不好殺人或者打板子大臣們確實有上奏的權力,當然了,皇帝也有不搭理的權力就是了。

如今年底了,朱元璋甚至連着兩次大朝會都不上了,待在宮裡給自己放了個假,看這個樣子是打算直接拖到洪武十八年,生米煮成熟飯。

這一日,陽光明媚,處於難得假期中的朱元璋攜手馬皇后漫步至大本堂,隔着院落的鏤空石窗往內看。

臨近過年,大本堂內此時已經放課了,一衆孩童的嬉笑聲此起彼伏,與外面宮廷的肅穆氣氛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這羣皇孫中,朱高煦、朱有爋、朱濟熿這仨無疑是最爲活潑的,朱有爋拿着一把包裹着布條當做槍頭的木槍,朱濟熿拿着一把小木刀和木盾,模仿着大人們的樣子在一對一單挑,而朱高煦則是在一邊擼石鎖。

其他的皇孫們大多在玩“抓人”,朱高熾身材圓潤腿腳又不太靈便,此刻正滿頭大汗地追逐着被發現了的秦王世子朱尚炳,兩人繞着堂中的大柱子轉圈,朱高熾氣喘吁吁地喊着“朱尚炳,你別跑!”,而朱尚炳則回頭做了個鬼臉,跑得更快了。

朱允炆則鬼鬼祟祟地躲在了一個大花瓶後面,只露出了一雙眼睛,緊張地探頭觀察着外面的情況,在離他不遠處,周王世子朱有燉沒參與遊戲,正蹲在一個角落裡,專心致志地研究着一隻不知從哪兒爬進來的小昆蟲。

晉王世子朱濟熺年紀最長,跟他們玩不到一塊去,但也被這歡樂的氣氛所感染,嘴角掛着微笑,偶爾還會出聲提醒弟弟們小心一些。

至於沒啥存在感的朱允熥,則壓根不知道躲哪去了。

整個大本堂內充滿了孩童的歡聲笑語,雖然他們理論上都是身份尊貴的皇孫,但其實在這一刻,他們都只是無憂無慮、盡情玩耍的孩子。

隔着石窗看着眼前這羣活潑好動的孫子們,朱元璋卻都不太瞧得上。

“這幫小子,要麼是愚鈍不堪之輩,要麼便是舞刀弄槍之徒,真是一代不如一代,連個允文允武的都沒有。”

馬皇后深知朱元璋的心思,她溫柔地勸慰道:“熾兒雖然身形肥胖,動作遲緩,但他卻沉得住氣,頗有智慧.其他孫輩也各有優點,你也別太着急了,孩子們都得慢慢長大。”

朱元璋聞言,沉默不語。

——這些人都難以指望,唯有大孫纔是他心中的明君之選。

“大孫要是能還陽就好了,咱這萬里江山,於情於理,都該大孫繼承。”

馬皇后也是嘆了口氣,隨後說道:“這種事情誰也沒見識過,或許以後會發生的,總之走一步看一步吧。”

就在這時,馬三保匆匆前來稟報:“陛下,韓國公李善長求見。”

朱元璋微微皺眉,心中已然明瞭李善長的來意,不用費腦筋去想,他必定是代表朝臣們來勸說自己放棄“成立軍機司”這一決策的。

“在謹身殿設宴,去東宮給咱把標兒叫來。”

宴席之上氣氛倒是頗爲融洽,算是家宴性質。

相比於桌上擺滿的那些珍饈美味,更吸引人的是君臣之間那份難得的輕鬆愉悅。

朱元璋和李善長談天說地,從至正十四年兩人的初見,到李善長從徵滁州出謀劃策,再到朱元璋得了巢湖水師後李善長力主渡江,拔採石、克集慶、下鎮江,終於給朱元璋爭取到了一塊穩定的地盤,直至後面大明開國,李善長在後方足兵足食回憶着當年一起打天下的崢嶸歲月,那些曾經生死與共的情誼,倒也確實做不得假。 然而,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對於李善長來說卻有一事始終如鯁在喉,那就是軍機司的事情。

雖然皇帝廢除丞相制度以後,建立新的類似機構是必然之舉,但絕大多數人包括李善長在內,傾向和建議朱元璋建立的,都是類似於三省或者政事堂之類的機構。

這樣就相當於從獨相或左右丞相制度,變成多相制。

因爲對於文官來說,丞相是必須要有的,如果沒有丞相,那麼他們就無法制約皇權。

而胡惟庸案雖然性質惡劣,可文官們還是普遍認爲,皇帝廢除丞相只是一時之氣,等他一個人處理政務久了,總有扛不住的那一天,到時候就會重新設立丞相來輔助,因此恢復唐宋舊制就好了。

皇帝不放心獨相,還不放心多相嗎?

可他們是萬萬沒想到,朱元璋直接來了一招釜底抽薪。

以後沒丞相了,只有皇帝的僕人。

正因如此,大臣們才反對聲這麼大。

而宴席上,朱元璋對此事就是隻字不提,李善長心中則是焦急萬分,他深知軍機司的事情非同小可,一旦處理不當,恐怕會引起軒然大波。

眼見宴席即將結束,李善長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的急切。

他深吸一口氣,剛想開口勸說朱元璋,卻在這時,一隻盛滿美酒的玉杯遞到了他的面前。

朱元璋親自爲李善長斟滿了酒,臉上帶着和煦的笑容,李善長趕忙起身敬酒,他卻在碰杯的瞬間,聽到朱元璋低聲說了一句話。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

這句話如同晴天霹靂,讓李善長嚇得一哆嗦,他手中的酒水都灑了出來幾滴,浸溼了他華麗的麒麟服。

他擡頭望去,只見朱元璋的眼中閃過一絲凌厲的光芒,隨後恢復了和煦的模樣。

李善長心中一凜,他很清楚這是什麼意思.朱元璋這是在告訴他,兩人雖然可以共飲此杯,但如果你敢插手我不允許伱涉足的事情,那往日的情分也將不復存在,而且絕不會手下留情。

李善長更清楚,什麼免死金牌、丹書鐵券,那玩意朱元璋說不認就不認,他可沒那麼幼稚,所以,還是閉嘴的好。

朱元璋能說出這種話,在這一刻,李善長可謂是深刻地感受到了朱元璋的決心。

他也明白,軍機司的事情,已經徹底無法挽回了。

李善長在心裡輕輕地嘆了口氣,將所有情緒都壓下,重新坐回席位,恍若無事一樣繼續與朱元璋把酒言歡。

而在這場宴席之後,大臣們遞上來的奏疏明顯少了。

洪武十八年二月,軍機司正式成立,王景、董倫等五人入選軍機大臣。

至於朱元璋心心念念“滅亡了明朝的清朝到底是怎麼回事”的事情,反倒是因爲陰陽炁海暫時沒有再次開啓,讓朱元璋等的有些焦急。

(本章完)

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183章 長夜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31章 神器降臨!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36章 告白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36章 告白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192章 父與子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53章 主僕矛盾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
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183章 長夜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31章 神器降臨!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36章 告白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36章 告白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192章 父與子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53章 主僕矛盾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