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

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

第二天早晨,朱雄英早早起身整理好衣袍,前往幹清宮給朱元璋問安。

朝霞映紅了半邊天,宮中的琉璃瓦在初升的朝陽下有些刺眼,經過大善殿的時候,宮牆角落攀爬的薔薇也悄然綻放,帶着點點晨露,顯得生機勃勃。

然而,當朱雄英到達幹清宮時,卻被告知皇帝已在坤寧宮,他於是轉道向北前往坤寧宮,心中不禁有些好奇,不知皇爺爺一大早在坤寧宮作甚。

明朝跟唐朝不一樣,玄武門不在南方,不是用來給羣臣入朝用的,而是在後宮的最北面而幹清宮跟坤寧宮其實是一個大的建築羣,中間有分隔,但也有通路,過了坤寧宮,就是玄武門了。

踏進坤寧宮,朱雄英遠遠就看到朱元璋正陪着馬皇后在悠然散步,這裡雖然比不得西面的內花園,但坤寧宮裡也養了很多花花草草,都是馬皇后親手養的。

看到這幅溫馨的畫面,朱雄英心中一暖,放輕了腳步,生怕打擾到他們。

不過朱雄英還是被馬皇后發現了,馬皇后一身素雅衣裙,臉上帶着溫和的笑容招呼着他。

“皇爺爺、皇奶奶,孫兒來給您們問安了。”朱雄英恭敬地行禮道。

“快過來。”

說着馬皇后便親切地拉過朱雄英的手,上下打量着他,眼中滿是喜愛。

朱雄英也看着馬皇后的衣裙,這個慈祥的老太太雖然貴爲皇后,但卻依舊秉持着樸素的生活習慣,衣裙上面甚至還有很多補丁,只不過這些補丁都是用近似布料打上去的,所以看起來倒也沒有什麼不和諧的破爛感。

馬皇后突然問道:“英兒啊,你年紀也不小了,有沒有心儀的姑娘啊?要不要奶奶從勳貴家的女兒裡給你物色一個?”

朱雄英沒想到馬皇后會突然問及此事,只打趣道:“確有心儀的姑娘,但是人家不見得下凡呢。”

朱元璋咳嗽了一聲:“英兒現在還年輕,這事不急。”

“怎麼不急?別人家孩子這麼大的時候都抱孫子了。”

馬皇后輕輕拍了拍朱雄英的手背,語重心長地說道:“好姑娘可是要趁早下手啊。”

朱元璋不禁笑出聲來,指着道:“還是你奶奶疼你吧。”

“別往外岔,再往後就晚了。”馬皇后輕輕嗔了朱元璋一眼,假裝生氣地低下了頭。

朱元璋連忙像模像樣的作了個揖哄她開心,看到這一幕,朱雄英心中暗笑,連忙轉移話題。

“皇爺爺,皇奶奶,孫兒今日來,是有正事相商.”

隨後,朱雄英把自己如何改造莫愁湖的計劃和盤托出。

朱元璋聽完後,讚歎道:“這法子有些‘丁謂挖溝’的意思啊,前後呼應一舉數得,不錯,咱大孫果然是有想法的。” 所謂“丁謂挖溝”指的是北宋時期開封皇宮失火,將皇宮燒成廢墟,宋真宗命宰相丁渭主持修復皇宮的工程。

而丁渭首先把皇宮前的御街開挖成一條大溝,取土燒磚、燒瓦,再把京城附近的沛水引進大溝內,使運送建築材料的船隻直抵宮前,竣工後又把廢棄的磚瓦和廢土填人溝內,然後修復原來的御街,這一統籌施工安排可謂舉一舉而三得,所以算是華夏工程建設史上的典範。

朱雄英這套“拆遷安置房-改造環境-建立沿湖別墅-發展商業區”的設想,可以說跟丁謂挖溝的原理是基本一樣的。

而這件事情,滿朝文武都吵過好幾輪了,因爲各種齟齬和利益牽扯,也沒人拿出個靠譜的方案來,這個任務被朱元璋交給了朱雄英,沒幾日朱雄英就實地考察後交出了這套邏輯自洽而且不用朝廷出錢的整治方案,如何不讓朱元璋欣喜呢?

朱元璋愈發覺得,大孫不僅有種種神異,能力也是不俗,只要多經過事情的鍛鍊,日後一定能成爲一代明君,引領大明走向盛世。

馬皇后亦是用欣賞的眼光看向朱雄英,自己家的大孫子怎麼看怎麼喜歡,而且要是沒有大孫,恐怕洪武十五年的那場大病,她根本就挺不過去,因此每每想到此事,馬皇后都覺得虧欠了朱雄英,這時候她自然想要幫朱雄英爭取一些利益。

故此,馬皇后主動開口說道:“大孫定是能做成這件事,讓朝野上下好好開開眼界的,不過大孫這麼好的才能,明年若是去就藩,怕是可惜了。”

——哎?

朱雄英微微一怔,明年他確實滿十八歲了,而且按照大明的規矩,哪怕他是太子的兒子,他作爲親王也是得去就藩的,直到朱元璋禪位或者駕崩,朱雄英被冊立爲皇太子,他才能回到京城。

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爲根據宗法制度的繼承原則,也就是【禮有嫡子而無嫡孫】,所謂“周之道,有適子無適孫,適孫猶同庶孫之例,要適子死後乃立適孫”,意思就是有嫡子在就不立嫡孫,嫡孫和庶孫無異;如果嫡子亡故,嫡長孫纔會被確立爲嫡孫,成爲祖父的繼承者。

換言之,皇太子和皇太孫是不能同時存在的,皇太子在就不能立皇太孫,皇位必須有且只有一個第一順位繼承人。

從古至今在皇位繼承邏輯的上,都沒有皇太子和皇太孫同時出現的事情,這是一個悖論,普通百姓或許以爲二者不是平級的,認爲皇太子的繼承權大於皇太孫,但在現行制度下,二者其實是平級且互不相容的,也就是說如果真的出現二者同時存在,那麼一旦皇帝駕崩,二者的繼承權是相等的.當然,這種情況從來沒有出現過。

那麼打破規矩的個例情況有沒有?有。

朱雄英瞭解到的,華夏古代歷史上只有兩例,也就是唐高宗李治立太孫李重潤(李重照),明成祖朱棣立太孫朱瞻基,而後者在目前的洪武朝尚未發生,恐怕也不會發生了。

這兩個例能不能當常態?不能。

李治、朱棣在有皇太子的情況下立皇太孫的行爲,明顯是違背宗法制繼承原則的,而之所以二者這麼做,都是因爲在極其複雜的政治環境條件下,皇帝必須確保皇位傳承到自己的血脈手裡,屬於是不得已之舉而一旦有皇太子和皇太孫並立,那就說明,皇帝認爲王朝存在着極大可能會被傾覆,兩個備份這是再明顯不過的政治信號。

而在目前洪武朝的和平時期,皇位完全能夠做到有序交接,如果釋放出這種信號,所帶來的政治影響是極爲消極且負面效果極大的,除了給朱標和朱雄英之間人爲劃開一道不可彌合的裂痕以外,沒有任何好處。

因此不到萬不得已,朱元璋絕對不會選擇同時冊立皇太子和皇太孫,也正是基於這一點,馬皇后纔會幫朱雄英討要明年就藩後的好處。

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239章 李戰神問對第41章 北失南補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222章 《西涼伎》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196章 保險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189章 曹國公府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36章 告白第183章 長夜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222章 《西涼伎》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130章 藍玉案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189章 曹國公府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78章 下下籤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
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239章 李戰神問對第41章 北失南補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222章 《西涼伎》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196章 保險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189章 曹國公府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36章 告白第183章 長夜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222章 《西涼伎》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130章 藍玉案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189章 曹國公府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78章 下下籤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