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

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

夜色漸濃,鐘山聖孫壇周圍的空氣中,似乎都瀰漫着一股難以言喻的緊張。

與上次開啓時完全相同,陰陽炁海的對面依舊沉寂無聲,無論怎麼呼喚都沒有回覆,彷彿那個神秘的、令凡人談之色變的彼岸世界正在沉睡。

沒有人知道那邊的情況,也沒有人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除了等待以外,他們什麼都做不了。

好在,有了上次的經驗,朱元璋此前就下令就近建造了幾座屋舍以供休息,這次倒是不需要去孝陵衛的軍營裡睡覺了。

夜幕下,新建的屋舍中燈火通明。

朱元璋躺在牀榻之上,雖然周圍的環境比上次更爲舒適,但他的內心卻依舊難以平靜下來,對大孫安危的關切讓他覺得有些焦慮。

半夜時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寧靜。

“啓稟陛下,聖孫殿下說話了。”

朱元璋瞬間從牀榻上彈起,他穿好鞋披好大氅,快步走出屋舍來到聖孫壇前,凝視着陰陽炁海,聲音中帶着些許的憂慮:“大孫,爲何這兩次與你的通話等的都這麼久?你那邊可是遇到什麼麻煩了?”

過了一個時辰,朱雄英有些模糊的聲音透過陰陽炁海傳來:“沒什麼麻煩,只是需要從遠處回來,路上耽擱時間了。”

這個說法,旁邊的董倫和王景的近臣聽了並未有什麼疑惑,因爲他們都知道,聖孫殿下在地府正在開疆擴土,早已不滿足於一片領地了,所以離得遠了,趕回來肯定需要時間,就像他們需要從皇宮趕來鐘山一樣。

而朱元璋則是心中一緊,他想象着朱雄英在地府遠征,兵危戰兇,身處險惡之境,每每收到通話訊息便星夜兼程趕回,這樣的畫面讓心裡實在是不好受。

於是,朱元璋擔憂地問道:“大孫,這般奔波,可會耽誤你那邊的大事?”

又過了一個時辰。

“爺爺伱放心,並沒耽誤,而且我還順道將上次借的藥還了。”

聽到並沒有耽誤什麼大事,又得知朱雄英已將救馬皇后的藥歸還,朱元璋心中的石頭終於落了地,雖然不知道大孫獲取這神藥付出了怎樣的代價,但既然還了,那就終歸是好事。

朱元璋長長地舒了口氣,感覺胸口的沉悶一下子消散了許多。

不過,朱元璋還是覺得自己虧欠大孫的實在是太多了,所以他繼續問道:“大孫,你近來可有什麼難處?或許咱能幫你解決。”

又又過了一個時辰,當然,對於朱雄英那邊來說只是沉默了一會兒。

“爺爺,我沒什麼難處,只是我希望能早日揭開自己身上的謎團。”

朱元璋心中一動,他以爲朱雄英所說的是關於“爲何他一個已死之人能夠與大明通話”的謎團,換句話說,就是陰陽炁海的秘密,這就說明,大孫雖然掌握了陰陽炁海的部分規律,但其實對於這個兩界通道的秘密,其實也不是非常清楚。

於是,朱元璋把道衍告訴他的那些關於陰陽炁海的規律,原原本本的說了出來。

朱雄英聽了以後,趕緊記到了手機備忘錄上,這對於他來說倒是一個重要突破,以前他都是靠推理和實驗驗證來獲取關於神秘漩渦規則的認知,而兩界接觸的這個理論,他倒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而就在朱雄英記錄和思考的時候,神秘漩渦再次傳來了聲音。 “大孫.你能否帶着記憶過來與咱團聚?”

朱元璋的聲音有些輕微的顫抖,他問出這句話時,心中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他其實心裡很清楚,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願望。

畢竟,陰陽有別。

人從這頭到那頭很正常,但從那頭到這頭,如果不是投胎轉世,那可就不太正常了

然而在神秘漩渦的另一側,朱雄英聽了這句話,卻陷入了沉思。

爺爺問他能不能帶着記憶去大明世界團聚,這個問題,朱雄英不知道怎麼回答,因爲按照他目前掌握的信息,種種情況都表明【他是一個魂穿穿越者】。

因爲只有這樣才能解釋,爲什麼他小的時候明明有生活在古代的記憶,卻變得異常模糊,而且沒有任何關於現代世界生活的記憶;同時,爺爺在親口承認了“魂穿”到大明世界以後,同樣丟失了大部分關於現代世界的記憶,對現代世界的知識和物品感到陌生。

這些線索,都指向了同一個結果,那就是——魂穿必然會丟失部分記憶。

他和爺爺的區別,只是丟失八成還是丟失九成而已。

朱雄英嘆了口氣,他完全不知道怎麼說,因爲一方面他不確定自己就算是從大明世界來的魂穿穿越者,是否還有必要回到大明世界;另一方面,他雖然在現代世界沒什麼目標,但這畢竟是他所熟悉的世界,驟然回到大明世界,似乎對他而言並沒有什麼足夠的好處,壓根就沒有進行這種冒險所必須的動力和動機。

最最關鍵的是,他也根本就不知道怎麼帶着記憶過去啊!

按理說既然是魂穿,那就只能等他死了再說了

朱雄英再次沉默了一會兒,然後緩緩說道。

“爺爺,總有一天我們會團聚的,但不是現在。”

其實朱雄英也知道,他說的這話已經有些自欺欺人的意味了,因爲兩邊的時間流速不同,而且還是現代世界遠比大明世界要慢。

現代世界的一年,相當於大明世界的十二年。

或許等他上完大學,爺爺就已經在大明世界入土了。

所以,如果朱雄英自己不想去通過死亡來嘗試一個結果完全未知甚至的“魂穿大明”的話,那麼他應該很難跟爺爺再團聚瞭如果爺爺能在大明世界死亡後魂穿到了現代世界,那另當別論。

“總有那麼一天的。”

朱元璋聽了以後,心裡卻升起了希望。

這麼說,難道大孫真的能夠還陽?!

這個念頭在朱元璋的腦海中揮之不去,讓他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畢竟對於朱元璋來說,看着朱允炆、朱高熾、朱高煦這幫孫子,要麼蠢要麼胖要麼憨,真就嫌棄的很。

拿朱元璋的話就是,要咱說,大明還是得指望英兒。

不過,以前這話朱元璋也就是這麼一說,用來教訓孫子們,相當於“別人家的孩子”,畢竟聖孫的神蹟,是他們這羣熊孩子沒法反駁的。

而現在,朱元璋的心裡,卻莫名地升起了一絲希望。

——萬一英兒有一天,真的能夠回到大明繼承他的江山呢?

(本章完)

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161章 朱允熥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59章 上架感言第31章 神器降臨!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241章 教官到來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53章 主僕矛盾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183章 長夜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222章 《西涼伎》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222章 《西涼伎》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31章 神器降臨!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174章 應天府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
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161章 朱允熥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59章 上架感言第31章 神器降臨!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241章 教官到來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53章 主僕矛盾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183章 長夜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222章 《西涼伎》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222章 《西涼伎》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31章 神器降臨!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174章 應天府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