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

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

朱元璋迎着凜冽的風雪回到了皇宮中,此時天邊曙光已經初現,卻難以驅散他心頭的陰霾明朝會被清朝滅亡這個消息,實在是讓他心情好不起來。

而馬皇后同樣也沒睡好,她在宮裡等着朱元璋,見朱元璋踏入坤寧宮,眼中滿是關切,因爲馬皇后看到剛從鐘山聖孫壇歸來的朱元璋眉頭緊鎖的厲害,顯然是有事情發生了。

然而,當朱元璋將這次在鐘山聖孫壇的所見所聞告訴她以後,馬皇后的眼中卻閃過了一絲難以察覺的欣喜。

要知道,迎來了大孫通過陰陽炁海傳送的第三批無線電臺,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第一批無線電臺,建立了皇宮和鐘山聖孫壇的聯繫,第二批則是讓整個大明的中樞,與十三布政使司鏈接成了一張大網。

而這些,對於龐大的大明來說,還遠遠不夠。

因爲還涉及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明軍的遠征。

無論是大舉進攻草原上的北元小朝廷,還是進攻佔據遼東的北元丞相納哈出,都是超遠距離行軍,大部分情況下,由於後勤和戰場寬度等因素的影響,軍隊必須要分兵進攻,而各部隊之間的通訊就顯得非常的重要了。

通訊對於冷兵器戰爭的影響,最直觀的例子,其實就是薩爾滸之戰。

說實話,如果明軍有五部電臺,能不能剿滅老奴不好說,但絕對不會輸成那樣,因爲老奴打的就是一個時間差,這個時間差既包括各部隊之間的行軍距離導致的時間差,也包括了軍情訊息傳遞的時間差,如果能彌補後者,那麼以明軍的優勢兵力,只要合圍過來,老奴就必須撤退。

如今有了第三批無線電臺,雖然只有六臺,但對於明軍來說已經足夠使用了,可以說,這是給明軍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裝備提升。

嗯,也帶來了可能被微操的後果

以前還能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現在真遇到一個喜歡玩微操的皇帝,那真能用無線電臺千里微操。

除了無線電臺之外,就是還獲知了軍機司制度的存在。

馬皇后深知這一制度對於朱元璋而言,無異於是雪中送炭。

這一制度不僅能幫助朱元璋擺脫政務纏身的困境,更能在最大程度上削弱相權,鞏固皇權,這無疑是朱元璋目前最需要的助力。

然而,令馬皇后不解的是,朱元璋的臉上並未露出預想中的喜色。

馬皇后凝視着他,輕聲問道:“重八,這般喜事,爲何你仍愁眉不展?”

朱元璋苦笑了一聲後,道出了實情:“因爲這個制度,大孫說,是清朝滅亡明朝以後施行的。”

“清朝?”馬皇后驚愕地重複着這個陌生的國號,她從未聽說過這個國號,而朱元璋的臉上也同樣寫滿了困惑。

顯然,這是還沒有發生的事情。

兩人對視一眼,心中都涌起了一股難以名狀的思緒,朱元璋和馬皇后都意識到,這肯定是大孫朱雄英從地府裡獲得的“未來天機信息”。 ——這個名爲“清”的朝代,將會在未來某個時刻取代大明,成爲華夏大地新的統治者。

馬皇后輕輕握住了朱元璋的手,她的聲音很柔和:“重八,王朝更迭,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北宋末年,宋人又何曾想過會與他們抗衡百年的大遼,會被深山老林中的女真人所滅?南宋同樣無法預見,強橫一時的女真人會敗於蒙古人之手,自己也終將被蒙古所覆.這些天命的車轍,誰能阻擋其前行?”

“大明總有一天也終將面臨這樣的命運,但如今有了大孫的提醒,未雨綢繆,或許能夠避開這一劫,或者說,不滅亡在這個‘清朝’手裡,給大明續上一口命,就像是假如北宋不滅亡在女真人手裡,而是堅持到了蒙古人崛起一樣。”

朱元璋聽着馬皇后的勸慰,心頭的陰霾漸漸散去了一些,他很清楚馬皇后說的是對的,王朝的更迭確實無法避免,但若能提前預知未來的危機並採取措施應對,或許大明真的能夠扭轉大孫看到的那個未來。

“妹子,你說這‘清朝’,會不會是蒙古人再次南下建立的?”朱元璋有些不安地問道。

蒙古人,這個百年前橫掃了整個已知世界的恐怖存在,不知道是多少個國家的噩夢。

誰也不確定,會不會有那麼一天,蒙古人再次策馬南下,統治中原。

實際上這也是目前朱元璋看來,在所有的可能中概率最大的一個。

畢竟現在的北元還有控弦之士四十餘萬,有着完整的政權組織和軍隊建制,大明有的那套東西他們都有,而且北元始終對於重返中原念念不忘。

當然,最關鍵的問題就在於,元朝雖然成了北元,可蒙古人在目前世界上的勢力,卻依舊龐大。

靠近大明的方向,蒙古人建立的東察合臺汗國尚存,而更西方,滅亡了西察合臺汗國的帖木兒汗國日漸崛起,在最西端,白帳系的脫脫迷失已經控制了欽察汗國的主要疆土,成了欽察汗國大汗。

如果從堪輿圖上看,欽察汗國、帖木兒汗國、東察合臺汗國、北元,這四個國家佔據了整個世界的北方,也就是後世俗稱的“亞歐大陸橋”。

它們緊緊地連成一片,雖然互相之間有矛盾,但顯而易見的是,他們仍有聯合的可能,即使現在他們的黃金家族血統已經不那麼純正了。

實際上,這些國家依舊敬畏着黃金家族的血統,這從帖木兒大力與被滅亡的東察合臺汗國的黃金家族貴族通婚,以及脫脫迷失同樣要強調自己是成吉思汗長孫斡兒答(朮赤長子)後人的身份等行爲,都可以看得出來。

朱元璋不能確定,如果他發兵徹底滅亡北元,那麼帖木兒汗國和東察合臺汗國會不會插手,這種事情概率雖然不大,但絕不是沒有。

“蒙古人捲土重來的野心當然要提防,但大孫看到的未來,不一定是多少年後的事情呢重八,不要給自己這麼大的壓力。”

看着馬皇后,朱元璋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緊緊握住馬皇后的手,眼中閃過一絲堅定的光芒:“等大孫下次通過陰陽炁海傳來信息,咱定要詳細詢問他關於‘清朝’的事情,到時候好好籌劃一番,看看如何應對這個未來要覆滅大明的敵人。”

(本章完)

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161章 朱允熥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67章 徐達背疽!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59章 上架感言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
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161章 朱允熥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67章 徐達背疽!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59章 上架感言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