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

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

洪武十七年,春末的京城從天穹中俯瞰,半城風絮飄飛,遠處玄武湖金光點點,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畫,美麗極了。

坤寧宮。

在夕陽的餘暉中,馬皇后命人搬了兩把躺椅放在臺階上的青磚地面,與朱元璋一起躺着望天。

朱元璋顯然沒有之前得知小冰河期消息的時候那麼緊張了,實際上,在做好計劃以後,他最近的關注點放在了朝堂上,而自從空印案如一記驚雷般震動了朝堂,清掃了一批蠹蟲之後,他對於朝政的革新之意也愈發堅定。

文官都是賤皮子,不好好盯着就會想着貪墨耍滑。

因此,朱元璋在今年進行了兩項重要制度革新,一項是都察院官制的改定,源遠流長的御史制度顯然是進行監察的好法子,朱元璋並不能完全信得過錦衣衛,所以強化都察院的職權也就成了理所應當之事。

而這次改定也不僅僅是爲了加強對中樞與地方朝臣的監察,更是爲了確保皇權獲得更多渠道的訊息,不讓文官集團欺上瞞下,再出空印案這種事情。

另一項則是科舉取士的程式重定與頒佈,如果說整頓都察院是爲了對文官集團進行監察是爲了監察這些已經“上船”了的人,那麼科舉取士就是爲了先給沒上船但已經拿到船票的人進行“檢票”了。

朱元璋覺得只有這樣才能選拔出那些真正有才有德之士,篩掉不合格的,從而起到給朝堂注入一股清流的效果,讓這些沒有被污染的人才共同輔佐他治理這萬里河山。

馬皇后這時忽然問道:“陛下,那無線電臺的試驗,朝中之前也有諸多議論,不知反響如何?”

“妹子,這無線電臺真乃神器也!前幾日最遠距離試驗,四千裡之外雲南的消息瞬間傳至,咱的義子沐英給咱問安,還彙報了平定地方叛亂的軍情,朝臣們可謂是無不驚歎有了這等神器,咱對天下的掌控將更加如臂使指,再也不用擔心有人欺瞞於咱了。”

朱元璋的眉飛色舞,彷彿讓馬皇后看到了他年輕馳騁沙場時那種滿滿的豪情壯志。

馬皇后輕輕點頭,嘴角泛起一抹柔和的笑意:“這一切,多虧了咱們的大孫子,咱們這大孫子的能耐,真是無人能及。”

朱元璋哈哈大笑,眼中滿是欣慰,還有藏不住的驕傲:“是啊,咱的大明,有這樣近乎天助的幫助,何愁不興?”

“只是小冰河期的事情,終歸是有些讓人擔憂。”馬皇后當然也知道這件事情,所以說道。

之前頗爲焦慮的朱元璋,這時候反倒過來安慰她:“無妨,俗話說得好,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咱既然已經做好了準備,讓北方少種水稻,又讓戶部撥款修渠修壩,最起碼抵抗天災的能力是會大大增強的,剩下的事情,等大孫那邊的消息便是了。”

這時,一名宦官匆匆來報:“陛下,武樓的無線電臺響了!說是鐘山聖孫壇上的陰陽炁海再次開啓,請陛下定奪。”

朱元璋聞言,眼中精光一閃,隨即站起身來:“好!快備車駕,咱要馬上去。”

不過,朱元璋卻並沒有通知其他人。

實際上其實自從“空印”和“小冰河期”兩次神秘天機信息傳過來以後,朱元璋對於聖孫壇的事情就分外戒備了,因爲朱元璋意識到,有些事情可能所有人都不知道,也有可能.所有人都在瞞着他。

因此,這些神秘天機信息的保密和他個人的獨享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因爲有些神秘天機信息往往關乎大明國運,即便是國公們也最好不要讓他們第一時間得知,有什麼需要他們知道的,自己進行轉述就是了。

馬皇后也從躺椅上站起身來,輕輕整理了一下朱元璋的龍袍,低聲道:“若是小冰河期的事情英兒也沒法子,便把這消息徹底瞞下來。”

朱元璋點了點頭,深深地看了馬皇后一眼:“放心,咱自有分寸。” ——————

很快朱元璋帶着一行人,匆匆趕到鐘山聖孫壇。

然而這次跟以往頗爲不同,無論朱元璋說什麼,壇中的陰陽炁海都毫無反應,這不由地讓朱元璋有些擔心了起來。

“莫非大孫正在那頭打仗呢?不會有什麼危險吧?”

一念至此,馬皇后之前的那句話又在朱元璋的心頭浮現起來。

要不要送點人下去幫大孫打仗?

要知道,大明是有人殉的傳統的,找些忠誠善戰且不懼死的勇士並不難,或者說孝陵衛全都是這種人。

所以,難點從來都不是有沒有人,而是能不能送下去。

此前的事情都比較緊急,加上要問的事情很多,所以朱元璋並沒有進行這方面的測試,只知道死物肯定是能送過去的。

如今朱元璋卻是打算,對陰陽炁海能否通過活物進行一下測試了。

不過這種測試,朱元璋自己做是沒有意義的,必須對面的朱雄英給反饋,他才知道活物到底能不能送過去。

但遺憾的是,隨着時間的流逝,陰陽炁海對面始終沒有傳來任何迴應。

朱元璋眉頭緊鎖,目光在陰陽炁海上久久徘徊。

直到明月初升還是如此,朱元璋心中既失望又擔憂不過一直在這裡等着也不是辦法,因此朱元璋下令蔣𤩽帶人在這裡看着,自己去孝陵衛的營舍裡休憩,若是有動靜了,就讓蔣𤩽馬上來叫醒自己。

一夜無事,朱元璋卻睡得不踏實。

因爲朱元璋總擔心忽然有消息傳來,所以熬了很久才睡着,而才睡着不知多久,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就打破了營舍的寧靜。

“陛下!”

蔣𤩽的聲音在他的耳邊響起:“陰陽炁海有動靜了!”

朱元璋猛地睜開眼睛,疲憊的臉上閃過一絲驚喜,他披上衣服快步走出營舍,來到聖孫壇的壇前問出了他最關心的問題。

“英兒,你那邊可有解決小冰河期的法子?”

問出這個問題後,朱元璋的心絃緊繃了起來,他是真的害怕聽到否定的回答,如果大孫也沒辦法,那恐怕就是天亡大明瞭!

(本章完)

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192章 父與子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67章 徐達背疽!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31章 神器降臨!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53章 主僕矛盾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183章 長夜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
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192章 父與子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67章 徐達背疽!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31章 神器降臨!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53章 主僕矛盾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183章 長夜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