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

實際上,明軍的情況還沒有到沒得選擇的境地,明軍是兩路出塞,南路共有三萬人的步騎兵混合部隊沿着絲綢之路故道,從肅州衛前出,他們攜帶了大量的補給,並且在沿途有水源的地方建立了兵站、寨堡。

南路的明軍,一方面是爲大明向西域拓展勢力建立前進基地,另一方面則是用緩慢的行動來迷惑哈密的兀納失裡,藉此掩飾藍玉這邊北路兩萬精騎繞行沙漠的行動。

至於其他剩下的明軍,則留在關中到甘肅之間,負責軍需物資的轉運工作。

所以,藍玉哪怕是退兵,也有兩個選擇,要麼原路返回到東方八百里外的居延海,按照騎兵在沙漠戈壁中的行軍速度,大約最快也得十天,慢的話要十二天到十三天;要麼選擇向南,同時通過無線電臺通知南路的明軍攜帶補給向北,雙方通過派出大量偵查騎兵不斷校準位置,最後在中間點匯合,通過合兵一處來緩解北路明軍的補給困境。

而第二個選擇明顯是正路,因爲這樣就算達不到奇襲的目的,也能合兵一處,五萬明軍足以橫掃西域了,只是達不到戰役突然性而已,有可能讓敵人跑路,明軍撲個空。

藍玉擡頭望向天穹,在這關鍵時刻,他知道自己的每一個決策都可能關乎着全軍的生死存亡。

“我們不能盲目冒險,也不能坐以待斃。”藍玉的聲音在風中迴盪,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他示意隊伍暫時停下,明軍的士兵們紛紛下馬,開始啃起了壓縮餅乾他們對於這種食物已經有了食用經驗,都用唾液一小口一小口地舔舐着。

藍玉從馬背的背囊中掏出一份地圖放在馬鞍旁,示意幾名明軍高級將領圍過來看,他的手指在地圖上劃過一條路線。

“繼續派出斥候尋找水源和哈密城的位置大概的方向肯定是沒問題的,然後讓無線電臺聯絡南路的軍隊,告訴他們做好匯合的準備,明天再向西走一天,如果前出的斥候(通常會在大軍前方上百里的位置)還找不到哈密城,那就選擇向南去合兵,在此之前都保持冷靜不能讓全軍陷入恐慌。”

宋晟和劉真相視點頭,他們知道作爲將領必須爲全軍的安危負責,在這茫茫沙漠之中,他們必須團結一致才能找到出路,古往今來有太多因爲內訌而自亂陣腳的例子了,眼下的處境並非無解,還沒到那一步。

而且藍玉的抉擇其實很合理,現在他們已經離開了居延海八百里,他們的斥候已經離開了九百里以上,今天還有半天的行軍時間,加上明天就是足足一天半的時間,加上斥候其實是比大軍主力的移動速度要快得多的,所以到了明天日落之前,明軍斥候距離居延海的距離,就會達到一千里以上,而如果這個距離還找不到哈密城,那確實可以回軍或者向南匯合了。

“我打算親自去統轄斥候部隊,帶他們找路。”

藍玉的話語讓幾名將領怔了怔,不過聯想到這位國公在捕魚兒海之戰裡一模一樣的舉動,直接遙控燕王朱棣等多支斥候部隊,在沒有什麼希望的情況下找到了北元朝廷,比起那次的大陣仗,這次倒也沒什麼奇怪的。

藍玉轉身看向宋晟和劉真,他的目光在兩人身上掃過:“在我前出期間,宋都督,你負責全軍的指揮,劉指揮使,你負責管理輜重,有任何情況,通過無線電臺聯繫我。”

隨着藍玉的話語落下,宋晟和劉真都用力地捶了捶自己的胸甲,現在的行軍很艱難,但他們也相信,在藍玉這位最擅長長途奔襲的一代名將的帶領下,他們肯定能復刻捕魚兒海之戰的大捷。

與此同時,哈密城中的氣氛非常凝重。

兀納失裡端坐在城主宴會大廳的主位上,他的面容陰沉,眉頭緊鎖。 身爲元威武西寧王出伯的後裔,他身上流淌着察合臺系的血脈,曾經在元末以威武王的身份鎮守哈密地區,後來又被改封爲肅王,然而在北元滅亡之後,他選擇擁兵自立,在這西域邊陲之地維持着自己的獨立王國。

這是明軍的第二次來襲了。

洪武十三年,明軍逐漸逼近哈密城,兀納失裡在權衡利弊之後,選擇了嚮明朝納貢稱臣,然而他的內心並未真正臣服,十年來,他依舊仗着地處偏遠,不斷地襲殺從西域來的商隊,阻斷大明和西域的交通,以此來宣泄他對明朝的不滿。

不過,如今被明軍支配的恐懼,再次降臨到了哈密城中,降臨到了他的心頭。

此刻,在宴會上,他聽說了甘肅方向明軍的異常舉動,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恐慌。

因爲河西走廊太過漫長和偏遠,所以這裡的所有信息的交流速度都很慢,這對於交戰雙方不太公平,準確的說,對於兀納失裡不太公平,因爲他沒有可以遠距離通訊的無線電臺。

再加上明軍有意地遮蔽了自己的行蹤,所以直到現在,兀納失裡纔剛剛得知明軍從肅州衛出動了三萬步騎兵,其中以步兵居多。

這個消息讓兀納失裡相當恐慌,他猛地站起,手中的酒杯被狠狠地摔在地上,碎片四濺。

“派出偵查騎兵!”他大聲命令道“我要知道那些明軍在搞什麼鬼!”

大廳內一片寂靜,所有人都低下了頭,不敢與他對視。

他們知道這位曾經的威武王,如今的肅王,內心充滿了對明朝的怨恨。

或許對於那些龐大的勢力來說,兀納失裡不值一提,但在哈密城裡,兀納失裡就是王,就是天,就是一切,他的命令不容置疑,必須立即執行。

於是,哈密城的城門大開,一隊隊偵查騎兵疾馳而出,向着西南方向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然而他們都忽略了來自東北方的威脅。

天命再次眷顧了藍玉,經過了一天的前出偵查,明軍斥候成功地通過蒙古商人遺留下的宿營地,發現了通往哈密城的蹤跡,北路的明軍加快了進軍的步伐,在三天之後,啃着壓縮餅乾,撲到了哈密城下。

第41章 北失南補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175章 鬼市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36章 告白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161章 朱允熥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
第41章 北失南補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175章 鬼市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36章 告白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161章 朱允熥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