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

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

洪武十九年的早春,京城內微風輕拂。

剛下過一場雨,陽光透過雲層灑落在奉天殿金碧輝煌的琉璃瓦上,上面殘存的水滴在陽光下閃爍着耀眼的光芒。

殿前廣場的角落牆縫裡,幾株新綠的嫩草頑強地探出頭來,彷彿在宣告春天的到來。

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上,埋頭批閱着案前堆積如山的奏章。

其實有的時候,朱元璋覺得自己跟民間醫館裡坐診的醫生,似乎沒什麼分別,他的筆尖滑過奏章,就猶如在觸摸着大明的脈搏。

剛剛批閱的那份奏章,是曹國公李文忠通過浙江布政使司發來的無線電報,無線電報從浙江布政使司發到了皇宮內的文樓,然後由文樓內翰林院的庶吉士謄寫成奏章呈上來,訊息通訊可謂是快捷無比.說實話,有了大孫送來的無線電報,朱元璋可就再也忍受不了快馬加鞭那慢騰騰的通訊速度了。

其中主要內容是關於江南地區天花的控制情況,奏章中提及,由於廣泛推行了聖孫傳授的牛痘接種法,原本肆虐的天花已得到了有效控制,且大部分百姓都已接種了牛痘,獲得了免疫。

朱元璋的嘴角不禁露出了微笑,他彷彿看到了江南地區的百姓們因爲接種了牛痘而重獲新生的喜悅場景。

這份功績,顯然主要要歸功於他的大孫身上,而派往江南的醫師們也功不可沒。

朱元璋擡起頭,揉了揉有些發酸的脖頸,望向殿外湛藍的天空,心中涌起一股自豪,大明在他的治理下,已經蒸蒸日上了起來,不僅收復了漢唐等傳統大一統帝國的全部國土,雲南、遼東、甘肅、河湟.更是在政治經濟上有了全面的發展。

然而,他並未沉浸在這份喜悅之中太久,很快便回過神來,繼續批閱着奏章。

這時,一份關於江南土地情況的奏章引起了他的注意,朱元璋眉頭微皺,想起了江南水災的時候,那些士紳地主們勾結基層胥吏瞞報受災田地的情況,事實上,這種類似的問題一直困擾着他,讓他對江南的土地情況充滿了擔憂,畢竟,江南是現在大明最大的糧倉和賦稅徵收地。

在農業社會,主要糧食產地的情況,可以說是直接關係帝國的穩定。

朱元璋轉頭問向旁邊的軍機大臣董倫:“董愛卿,江南土地清丈情況如何了?”

董倫躬身回答道:“啓稟陛下,按照您的旨意,《魚鱗圖冊》制度已經率先在江南開始製作了。此前,大明一直使用《黃冊》來覈准土地,但《黃冊》的弊端日益顯現,導致土地情況混亂不堪,而《魚鱗圖冊》的製作,將能夠更加準確地丈量土地、登記田產,有效避免士紳地主的欺瞞行爲。”

之前大明覈准土地,用的是《黃冊》,而《黃冊》有四項統計內容,分別是舊管、新收、開除、實在,但是《黃冊》的弊端在於,江南和浙江等地的地主士紳,往往會通過把田產詭寄親鄰佃僕的辦法,來逃避賦稅和徭役,讓《黃冊》失去了本來的意義,導致富者愈富、窮者愈窮。

朱元璋針對這個問題,派出御史專門負責此事,召集裡甲耆民,躬履田畝,丈量每塊土地的方圓四至,繪成簡圖,編上字號,登記田土姓名和土地優劣、方圓尺寸大小,再編類爲冊.因繪圖大小交錯,狀如魚鱗,而稱作《魚鱗圖冊》,相當於給土地畫了份地圖,並且將土地的原阪、墳衍、沃瘠、沙滷等屬性分別註明。 而如果土地主人想要賣地,那麼稅糧就隨地契過戶,由裡甲報告州縣,州縣於年末通行造冊然後送達府一級,從而避免了產去稅存和士紳詭寄的弊端,來保證朝廷的賦稅收入。

朱元璋聽後點頭表示讚許,他深知《魚鱗圖冊》的製作對於大明江山的重要性,這不僅能夠保證朝廷的賦稅收入,還能進一步鞏固皇權,不過只有一點弊端,那就是州縣一級必須不怕麻煩,定時更新《魚鱗圖冊》,否則的話,恐怕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這時宦官馬三保走了進來,他躬身向朱元璋稟報道:“陛下,鐘山聖孫壇上的陰陽炁海已經再次開啓了。”

已經等待了過了一個春秋的朱元璋聞言大喜過望,他立刻站起身來,對董倫等軍機大臣說道:“咱現在就要過去,諸卿且隨駕聽候吧。”

這就是皇帝讓他們在外邊待着的意思了,董倫、王景、劉三吾等軍機司的軍機大臣並無異議。

一路上,透過馬車的窗,看着逐漸從寒冬中復甦過來的京城,街道上市井小民熙熙攘攘,朱元璋的思緒飄飛,他想起了自己年輕時的艱辛奮鬥,也想起了建立大明的偉大曆程.如今,大明帝國已經屹立在這片土地上將近二十年,可以說是繁榮昌盛、國泰民安,只可惜王朝後續第三代的繼承者,都沒有什麼令他滿意的,朱允炆太迂腐,朱允熥又太怯懦。

很快,他們便來到了鐘山聖孫壇。

只見壇上香菸繚繞,一片神秘而莊嚴的氣氛。

實際上,爲了通過天人感應理論來強化皇權,並藉此彰顯聖孫庇佑大明的神聖,今年朱元璋令人編了兩本書,一本是翰林院的儒臣們編集歷代帝王祭祀、祥異、感應等可爲鑑戒之事爲書,名《存心錄》;另一本則是讓軍機大臣劉三吾編類漢唐以來災異之應於臣下的事例,名《省躬錄》。

這兩本神秘學小冊子,朱元璋讓國子監的印刷所印刷後,廣泛地配發到了京城各級官員手中。

軍機大臣們對着聖孫壇恭敬地行禮參拜,他們知道,每一次陰陽炁海的開啓,都意味着大明將迎來新的機遇或者是挑戰,而這次,顯然大概率是好消息多一些。

不過跟前幾次一樣,過了很久以後,陰陽炁海才傳出來消息。

但跟以前不同的是,這次聖孫殿下的第一句話就很炸裂。

“——爺爺,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

歷史類最高均訂作品,你絕對不能錯過的好書!

(本章完)

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241章 教官到來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
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241章 教官到來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