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

夜色漸漸退去,天邊泛起魚肚白,哈密城在朝霞的映照下顯得格外孤寂,城下的戰鬥一觸即發。

兀納失裡命令手下將所有多餘的馬匹、駱駝驅趕出城,一時間,蹄聲震天,塵土飛揚。

這些馬匹、駱駝瘋狂地衝嚮明軍的陣營,明軍騎兵雖然訓練有素,但也被這突如其來的衝擊得有些慌亂,這招雖然不是田單的“火牛陣”,但起到的效果是差不多的。

然而,藍玉並非等閒之輩,他迅速調整了戰術,命令士兵們保持陣型,不要盲目爭搶馬匹、駱駝,同時用箭矢和火銃射殺和驅趕這些動物,儘量維持住包圍的態勢。

明軍的將領們其實都很清楚,這是兀納失裡在“投石問路”,他想通過這種手段來判斷明軍包圍圈的薄弱點,如果明軍表現出來,那麼他肯定會孤注一擲地迅猛衝擊。

而城內的兀納失裡眼見馬匹、駱駝衝擊效果不佳,馬上進行了接下來的計劃。

——驅趕城內的婦孺百姓出城。

這招也是蒙古人的老套路了,在一百多年前蒙古人鞭笞世界的時候,就喜歡驅趕敵國的老弱婦孺填壕,用以摧毀守軍的士氣,現在蒙古人衰落了,就變成了用自己的老弱婦孺去驅趕衝陣,破壞敵人的陣型。

在兀納失裡眼裡這些老弱婦孺跟馬匹駱駝的唯一區別,就是更能讓明軍下不去手。

哈密城的城門緩緩打開,一羣被驅趕出來的婦孺百姓映入明軍的眼簾,她們帶着簡陋的行囊,臉上寫滿了無奈和恐懼。

這些婦女們,有的懷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嬰兒,有的緊牽着稚嫩孩童的小手,他們的眼眶紅腫,顯然早晨已經哭泣了許久,小孩子們不懂事,但感受到了親人的緊張,有的也跟着嚶嚶哭泣起來。

“娘,我們要去哪裡?”一個稚嫩的聲音帶着哭腔問道。

“別怕,娘會保護你的。”一位年輕的母親強忍着淚水,緊緊摟住自己的孩子。

城門外,明軍騎兵列隊嚴陣以待,馬刀和長矛在耀日下閃着寒光,士兵們的眼神堅定,上了戰場那就都是敵人,他們不會有任何心慈手軟。

畢竟,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

如果任由這些哈密軍驅趕着婦孺沖毀了他們的陣型,那麼就相當於縱虎歸山,不僅大明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進行的努力付諸東流,更是讓他們的軍功泡了湯。

面對這冰冷的陣仗,婦孺們更加惶恐不安。

哈密城頭,兀納失裡和他的部下們冷漠地看着這一幕,他們或許有人心中也有愧疚,但對自身生存的渴望已經壓倒了一切,現在他們只能選擇犧牲這些無辜的百姓.犧牲別人總比犧牲自己要好。

兀納失裡的軍隊混在人羣裡,在後面驅趕着老弱婦孺向前,明軍毫不手軟地開始放箭,喊話驅趕這些婦孺向戰場兩側轉移,與此同時,兀納失裡也憑藉着這些肉盾的掩護,組織兵力進行重點突圍。

哈密城的北方,一股騎兵揮舞着刀槍,吶喊着衝出城門,等婦孺行進的差不多了,就在側後想要突出去,與攔着他們的明軍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

雙方你來我往,殺得難解難分。 而就在城北的明軍與兀納失裡派出佯動的突圍戰鬥進入了白熱化階段的時候,城西的城門轟然打開,兀納失裡親自帶領士兵如潮水般涌出,他們身着鐵甲,手持利刃,毫不掩飾地開始了拼死一搏。

明軍兵力足夠多,是兀納失裡的三倍左右,所以兀納失裡的小花招並沒有調動太多的明軍,他們陣列嚴整,面對洶涌而來的敵人並未慌亂。

“放!”

在城西的宋晟騎在戰馬上,冷靜地觀察着戰局,當進入到射程範圍內後,軍中的將校們紛紛組織部下開始遠程射擊。

明軍的弓箭手們齊刷刷地拉滿了弓弦,一時間,箭矢如飛蝗般射向敵軍,同時,攜帶着火銃的明軍士兵,也下馬組成了火銃陣列,“砰砰砰”的開火聲不絕於耳。

兀納失裡的部下在箭矢和鉛彈的阻擊下艱難衝鋒,不少人受傷倒地,但他們的突圍之勢並未減弱,因爲所有人都知道明軍大概率不會放過他們這些兀納失裡的親信,只有衝出重圍纔有生存的希望。

很快,雙方的騎兵陣線如同兩股互相席捲而來的潮水一般,惡狠狠地拍在了一起,甚至莫名地讓人想起了錢塘江大潮相撞的場景。

雙方短兵相接,刀劍交擊之聲不絕於耳,明軍士兵們奮勇殺敵而兀納失裡的部下也毫不示弱,他們拼盡全力試圖撕開明軍的防線。

可惜,昔日縱橫天下的蒙古人現在在着甲率、技戰術水平、體能方面,已經開始全面落後於漢人軍隊,元朝尚且有30%的鐵甲着甲率,而兀納失裡的手下撐死了裝備20%的鐵甲,面對幾乎全員披甲(包括扎甲在內的各類鐵甲和牛皮甲,牛皮甲通常不計入鐵甲着甲率),鐵甲達到了五成以上的明軍精騎,兀納失裡的手下很快就開始了出現了巨大傷亡。

這是不對等的攻防遊戲,蒙古人的馬刀砍在明軍的甲冑上,可能就是一道白印,但明軍的長矛戳在無甲的蒙古人身上,那就是透心涼。

而且雙方在戰場上表現出來的組織度和殺戮效率也不可同日而語,哈密城裡的這些人平常最大的戰鬥也就是跟沙匪、商隊作戰,而遠征的明軍除了參加過捕魚兒海之戰的藍玉部下,其他甘肅地區的精銳騎兵,也經常在宋晟的帶領下跟北方草原上的蒙古人物理交流。

在激烈的戰鬥中雙方都有不少士兵受傷落馬倒地,在騎兵交戰中,落馬的下場通常都是被馬蹄踐踏,踏碎骨頭而死,是非常痛苦的.不過雖然暈開的鮮血已經染紅了土地,但卻始終無人退縮。

負責城西防守的宋晟揮舞着長矛,親自衝鋒在前,他的勇猛也激勵着明軍士兵們更加奮力戰鬥。

戰鬥持續了數個時辰,兀納失裡的部下雖然勇猛,但在明軍的圍攻下,還是逐漸敗下陣來。

最終,在一聲絕望的吶喊中兀納失裡被明軍擒獲。

此役,明軍陣斬前元廷豳王別兒怯帖木兒、國公省阿朵爾只等一千四百餘人,俘獲包括前元廷肅王兀納失裡、王子別列怯在內共四千七百三十人。

哈密城收復爲西域的穩定奠定了基礎,而兀納失裡的被擒,也標誌着元朝殘餘勢力在西域的徹底覆滅。

沒了兀納失裡的阻礙,大明終於可以跟亦力把裡(東察合臺汗國)直接接觸了,而這也意味着大明即將徹底在西域散佈作爲萬里大國的影響力,並且對西北方向的另一個萬里大國帖木兒汗國有更多的瞭解。

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192章 父與子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174章 應天府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130章 藍玉案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36章 告白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41章 北失南補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
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192章 父與子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174章 應天府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130章 藍玉案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36章 告白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41章 北失南補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