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

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

日暮黃昏,朱元璋終於從鐘山歸來,去的時候騎馬,回來的時候乘車,但一天折騰下來,朱元璋的步履雖然沉穩,卻還是帶着幾分不易察覺的疲憊。

走進宮城的那一刻,朱元璋在奉天門下稍稍頓足,他微微向右扭了一下脖子,似乎想要回頭望,但卻最終並沒有回頭。

其實,朱元璋不僅僅是覺得身邊得力文臣一一凋零,就連那些如今位列公侯的老兄弟,似乎也跟自己越走越遠了。

“或許,該找個時間跟老兄弟們聚一聚了。”朱元璋如是想到。

暗紅色的宮燈搖曳着,他的身影在長長的宮道上拉得愈發孤寂,直至被坤寧宮的溫暖燈火所迎。

宮門輕啓,馬皇后自內被侍女攙扶着走出迎接,馬皇后的眼神中流露出了關切的神色。

“咳咳.”

“快進去吧,都說了還沒徹底恢復好,別來迎咱,見了風又好不利索了。”

夜色漸濃,坤寧宮內的燈火卻愈發明亮。

朱元璋與馬皇后相對而坐,兩人的身影在窗櫺上投下長長的剪影。

說完今天發生的事情,朱元璋眸中掠過一抹複雜的神色:“妹子,咱還有許多事未曾問過大孫。”

馬皇后當然知道,最近朱元璋總在琢磨“上一世”的事情。

大孫說他上一世是喝酒喝死的,這下好了,以前馬皇后咋勸都沒用,都是“我錯了但我下次繼續喝”,可這事以後,朱元璋現在是一滴酒都不沾了,宴會上,湯和、徐達來勸酒都沒用。

馬皇后輕輕頷首,柔聲安慰道:“重八,來日方長,大孫之事,總有機會再問的。”

她的話語如同春風拂面一般,帶着讓人心安的力量。

朱元璋點了點頭,卻又似想起了什麼,有些讚歎地說道:“大孫說他已在地府打下了一片領地,完全可以守護那頭的陰陽炁海,咱大孫果然非是池中之物。”

馬皇后聞言先是一驚,繼而喜色溢於言表:“此乃大幸之事也!大孫有這般能耐,真乃我家之福。”

驚喜之餘,她的眉間又輕輕蹙起,顯露出對大孫處境的幾分擔憂。

然而,她還未及嗔怪朱元璋幾句,讓朱元璋多送點這邊的好東西,朱元璋便已沉聲提及了另一樁事。

“空印之事,妹子可知道嗎?”

馬皇后搖了搖頭,帝后二人分工明確,朱元璋管宮外的事情,馬皇后管宮裡的事情,雖然遇到一些朝堂上的事情,馬皇后會勸諫朱元璋,但卻並不會總是關注外朝。

朱元璋把空印的事情,詳細地給馬皇后說了。

馬皇后聽到這種事情也非常震驚,她雖深居宮內,卻與尋常后妃不同,是相當有政治眼光的,空印這種事情性質到底有多惡劣,她如何不知?

朱元璋的眼中閃過一絲冷意:“官員們竟敢如此大膽,將矇蔽咱的事情習以爲常!哼,真當咱是昏君不成?”

馬皇后心中一緊,生怕朱元璋盛怒之下大開殺戒。

然而,朱元璋接下來的話卻讓她稍稍鬆了口氣。

“咱不打算殺人,殺人只會給大孫添亂。”

朱元璋只說道:“大孫說他有辦法傳送過來解決通訊問題的物品。”

“重八,大孫他.真的能夠解決這空印之事嗎?”

馬皇后忍不住輕聲問道,她的聲音裡充滿了對大孫的關切。

倒不是她懷疑,實際上,作爲救命藥的直接受益人,馬皇后對這件事現在已經深信不疑了,只是有點擔心。

畢竟,上次大孫給她找來的救命藥,就已經付出了相當的代價,這次要給朱元璋找能夠解決遠距離通訊的物品,還不知道要付出什麼代價呢。

大孫在那頭,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朱元璋微微頷首,說道:“大孫他天資聰穎,非比尋常,咱相信他一定能夠做到的。”

朱元璋的聲音裡充滿了對大孫的信任,還有那麼一絲絲的.驕傲。

馬皇后聞言,心中的擔憂稍稍減輕了幾分。

她知道大孫一直以來都是朱元璋的驕傲,最近發生的事情更是印證了大孫的神奇,如果大孫真的能夠解決這空印之事,那也將是大明的一大幸事,想來在過程中大孫也會注意危險的。

兩人沉默片刻,馬皇后又輕聲說道:“重八,大孫在那頭守護着陰陽炁海,或許也會被覬覦,咱們是否應該給大孫更多的支持呢?”

朱元璋輕嘆一聲:“妹子所言極是,咱也是這麼想的,只是大孫他身處那頭,與咱這頭肯定不一樣,咱想要支持他,卻又不知從何下手,還是得下回好好問問大孫。”

馬皇后輕輕握住朱元璋的手:“不殺人也是好事,殺戮太重,難免會遭反噬,這次重病以後,我想給兒子們都選一位僧人隨侍左右,講經祈福。”

朱元璋聞言,也很贊同。

“咱這就讓禮部尚書劉仲質去辦。”

而在此之前,馬皇后病重的時候,朱元璋就已經下詔,讓已經分封到各地較爲年長的兒子們都回京了。

——————

宮牆之外,車馬聲緩緩響起,那是自北平遠道而來的燕王朱棣。

馬車裡太熱,朱棣實在氣悶,他揭開簾子擡頭望去,只見宮牆高聳,飛檐如翼。

正欲入宮,馬車前行之時卻忽見一旁聚集着衆多僧人,他們或閉目養神,或低聲誦經,似乎在此靜候着什麼。

僧人們見到朱棣一行到來,紛紛雙手合十,恭敬行禮,他們雖然不認得朱棣,但卻認得燕王府的旌旗,自然不難猜度出馬車主人的身份。

因爲馬上就要入宮參加宴會,這次宴會的規格很高,再加上聽聞的一些傳言,所以朱棣此刻難免心事重重,就對於這些僧人的出現並未太過在意,只是隨意回了一禮,便欲繼續前行。

然而,就在他下車即將踏入宮門的那一刻,身後忽然傳來一聲呼喚:“燕王留步!”

年輕的朱棣回頭掃視着這些僧人,其中叫住他的僧人尤爲引人注目,他身材微胖,面容和煦,一對三角眼中透露出非凡的機敏。

朱棣轉過身來,只見那位氣度非凡的僧人已快步走至他的跟前。

僧人微微一笑,雙手合十道:“小僧法名道衍,若燕王不棄,願隨侍左右,爲燕王祈福講經。”

朱棣眉頭微挑,對這突如其來的自薦感到有些意外,他上下打量了道衍一番,卻見其不似尋常之輩,心中不禁生出幾分好奇。

這時,道衍又低聲說道:“貧僧還有一份見面禮,想要獻給燕王。”

“哦?何物?”朱棣問道。

道衍神秘一笑,眨着三角眼小聲說道:“一頂白帽子。”

此言一出,朱棣頓時愣住了。

他深深地看了道衍一眼,似乎想從對方的眼神中讀出些什麼。

然而,道衍只是微笑着站在那裡,宮門之外的風輕輕吹過,吹起了朱棣的衣角,也吹動了道衍的僧袍。

朱棣沉默了片刻,說道:“你在馬車這裡等着本王出來吧。”

而急匆匆地走入宮門的朱棣卻並不知道,他馬上要參加的宴會,將會掀起怎樣的波瀾。

(本章完)

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239章 李戰神問對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189章 曹國公府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175章 鬼市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161章 朱允熥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31章 神器降臨!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31章 神器降臨!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183章 長夜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
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239章 李戰神問對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189章 曹國公府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175章 鬼市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161章 朱允熥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31章 神器降臨!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31章 神器降臨!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183章 長夜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