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

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

朱元璋把土豆、紅薯、玉米的種子,一路小心翼翼地帶回了皇宮中,如同帶回了大明的希望一樣。

而一直等着他回來的馬皇后看着他的舉動,心中雖有疑惑,卻也明白這不是一般的事情,定然跟大孫有關。

“妹子,這些種子是大孫送過來的,但這個秘密暫時不能泄露,咱要親自在這宮中開墾幾塊土地,試種這些作物。”

“好,我和你一起種。”

馬皇后,也就是馬秀英,她的祖上曾是宿州豪右,父親馬公家住新豐裡,由於樂善好施敗光了祖業咳咳,其實就是眼看天下馬上就要亂了,所以加大力度結交江湖豪強。

馬公後來因爲殺人避仇而逃亡他鄉,臨行時將愛女託付給生死之交郭子興,後來的故事也就衆所周知了。

不過馬秀英確實不僅能詩會畫喜讀史書,而且也知道田間地頭的事情,所以雖然不能說自己就能獨立種這麼些田,但給朱元璋搭把手還是能做到的。

於是,皇宮的角落裡,多了幾塊被精心翻耕過的土地,朱元璋如同一位普通的農夫一樣,親自挑選肥沃的土壤,小心翼翼地播下種子,然後覆蓋上一層薄薄的泥土。

每天處理完繁重的國事後,朱元璋都會來到這裡,他不允許任何外人接近這片土地,甚至連宮中的宦官和宮女都被嚴令禁止窺視。

這裡,成了他和馬皇后兩個人的世界。

很快,洪武十七年的夏天就到了。

皇宮深處的那片土地上,朱元璋的身影如常出現。

這片土地,經過他的精心照料,已經變得肥沃而鬆軟,土豆、紅薯和玉米的秧苗在陽光下茁壯成長,翠綠的葉子輕輕搖曳。

朱元璋穿着粗布衣裳,頭戴草帽,手持鋤頭,正在爲這些作物除去雜草,他的動作嫺熟而有力,每一鋤下去,都準確無誤地將雜草連根拔起,不留一絲痕跡,確保這些高產作物能夠得到充足的養分和生長空間。

汗水順着他的臉頰滴落,但朱元璋卻渾然不覺,只是專注地耕種着。

夏日的陽光如火焰般炙熱,但他早已習慣了這樣的溫度,就像當年在鍾離縣的田野間耕作、在江北各處乞討、在兩淮之間征戰的時候一樣。

太陽再大,也阻擋不住他種田的決心,更何況,朱元璋眼見着作物生長,每天更是盼頭十足,這種收穫感是其他事情根本代替不了的.只能說自古以來深藏在體內的種田基因確實很強大。

而且,朱元璋覺得,種田以後,他反倒身體變好了,跟在陰冷的宮殿裡批奏章比起來,他的心情也放鬆了很多,幾鋤頭下去,心裡煩悶的事情就都發泄出去了。

這時候,微風輕輕吹過,帶來了一絲絲不是那麼涼的涼意,也吹散了土地上的熱氣。

“擦擦汗。”

馬皇后提着水桶過來了,把手帕遞給朱元璋。

朱元璋鋤草結束,直起身子,拿着手帕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望着眼前這片耕地心中充滿了滿足。

勃勃生機,萬物競發。

這些作物不僅僅是他的希望,更是整個大明的希望。 民以食爲天,百姓沒吃的就要起來造反,大明就要被推翻,這是最簡單不過的道理,所以農業生產對於封建王朝來說,那就是毫無疑問頭等大事,這也是爲什麼每年皇帝都要春耕儀式上象徵性地揮鋤頭,就是因爲作爲皇帝,能夠親自耕作,是在爲官員、百姓們做出榜樣。

澆水完畢以後,朱元璋和馬皇后離開了這裡。

而就在這時,一串鬼鬼祟祟的身影從另一處牆根底下,挨個鑽洞溜了進來。

不是旁人,旁人也來不到這深宮之中,正是隔壁大本堂的一衆孩童。

按照朱元璋定下的規矩,諸王的兒子也就是皇孫們,三歲以後就要送到京城來讀書,所以從洞裡鑽出來的,除了太子朱標的兩個兒子,7歲的朱允炆和6歲的朱允熥以外,還包括秦王世子朱尚炳、晉王世子朱濟熺、燕王世子朱高熾、周王世子朱有燉,以及秦晉燕周諸藩的其他皇孫,如朱高煦、朱濟熿、朱有爋等等。

這些正是人厭狗嫌時期的小子們好奇這裡的秘密已經很久了,所以在膽子最肥的朱高煦的提議下,他們每天從大本堂下了學,就藉着玩耍的名義在對面挖洞,因爲這裡土質鬆軟,所以朱元璋才挑這裡耕地,然而也正是這個因素,導致還愣是讓他們給挖穿了,從牆底下挖出了一個“U”型的洞。

“大哥,你收收肚子!”

5歲的朱高煦個子反而是一衆孩童裡最高的,體型也是最壯的,看着比9歲的朱濟熺還強壯,此時他正在用力地在拉着最後一個進來的朱高熾,然而朱高熾從小就胖,這時候竟然卡到了洞裡,胳膊都被拽紅了也拽不出來。

“疼,別拽了。”

朱高熾疼的齜牙咧嘴,他感覺自己像一條肥胖的蟒蛇一樣,雙手雙腳分別被卡在兩邊,現在全身能支撐他運動的只有肚皮。

“不行,還得再挖挖,把兩邊掏出來再順勢往下挖,他就能出來了。”

朱允炆又菜又愛指揮,自己啥事都不幹,就在旁邊出主意指手畫腳。

這話說起來簡單,確實不挖兩邊,在洞口被朱高熾身體卡住的情況下沒法挖下頭,但做起來卻難,朱高熾的身體已經把洞給卡死了,兩邊的土都比較硬,怎麼挖?

朱允熥弱弱地說道:“要不澆點水吧,澆點水土就鬆軟了。”

朱有爋、朱濟熿默默地鬆開了腰帶。

“你幹嘛?”朱高熾忽然覺得事情有些不妙。

“哥,我尿的準,放心,濺不到伱。”

“滋~~~”

“呲~~~”

“簌~~~”

衆小兒澆完以後也不嫌棄,除了朱允炆和朱允熥以外,都上手去挖了,先挖兩邊,弄出冗餘空間了再轉向下挖,真別說,費了半天勁還真清出了一點空間,把朱高熾給順利弄了過來。

朱高熾的衣服溼了,他是一臉的悲憤,不過他很快就不在意了,因爲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前面幾塊地上的作物所吸引。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

(本章完)

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192章 父與子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78章 下下籤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196章 保險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192章 父與子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192章 父與子第196章 保險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
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192章 父與子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78章 下下籤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196章 保險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192章 父與子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192章 父與子第196章 保險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