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下下籤

第78章 下下籤

月華如水,悄然流淌在靜謐的夜空中。

朱棣穿過自己在京城府邸的層層院落,緩步踏入了密室。

密室中檀香繚繞,道衍靜候已久,他端坐在蒲團上,雙目微閉,真可謂是字面意思上的“老僧入定”。

不過,見到朱棣到來,道衍還是起身迎了上來。

朱棣在蒲團上落座後,開始細述今天的所見所聞,雖然朱元璋嚴令消息不得外泄,但對於道衍這個已經相處了三年的謀士,朱棣還是很信任的。

道衍也不說話,就這麼轉着念珠聆聽着,他的眉頭在聽到關鍵之處時微微一挑,彷彿捕捉到了某種重要的信息。

當朱棣談及日本的金山銀山和世界地勢圖時,道衍的眼中也閃過一絲震驚,他深吸一口氣,沉聲道:“聖孫的手段神通果然非同凡響,竟能掌握如此重要的信息。”

“洞見萬里,確實不凡。”

朱棣點點頭,但他隨後得意地笑了起來,眼中閃爍着狡黠的光芒。

他詳細地向道衍描述了自己在奉天殿上的表現,以及朱元璋對他的讚許。

在心裡,朱棣覺得,這個“永樂帝”肯定是朱標的兒子,所以自己這樣站出來大義凜然的表態,那就是毫無成本地白刷一波好感,穩賺不虧,這樣等徐達的病情好了以後,父皇肯定同意自己順理成章地接手北平的兵權。

然而,道衍並沒有被他的情緒所感染,他深知朝堂上的事情總是充滿了變數,此刻的得意也許轉瞬即逝。

道衍提醒朱棣要小心行事,不可掉以輕心,但朱棣顯然不以爲意。

朱棣離去後,道衍獨自留在密室中,心神卻始終有些不寧。

道衍早年師從道士席應珍學陰陽數術,占卜的手段自然也是會的,他取出籤筒,輕輕搖晃着,一支籤掉了出來,上面籤文寫着。

勒馬持鞭直過來,半有憂危半有災。

恰似遭火焚燒屋,天降時雨蕩成灰。

“下下籤危!”

——————

糟糕的籤文似乎預示的不僅僅朱棣的未來,更是今年的大明。

洪武十八年秋天,天空彷彿撕裂了一個口子,傾盆暴雨無休無止地肆虐着大地。

大明在雞鳴山設置的觀象臺是專門進行降雨量等項觀測的,因此雞鳴山又名欽天山,而欽天山緊急傳遞出的報告,讓整個朝廷陷入了震動和恐慌之中。

欽天監報告,長江的水位瘋狂上漲,達到了數十年來的最高點,那浩浩蕩蕩的江水如同憤怒的巨獸,隨時準備掙脫束縛,吞噬一切.一旦洪峰過境,不僅京城將遭受洪水的威脅,下游富庶的江南諸府更是無法倖免,無數生靈將遭受滅頂之災。

李善長之前所提及的江南水利設施問題,此刻如同一把鋒利的劍,懸在了整個大明的頭頂。士紳們貪得無厭地佔據田地影響了正常水利設施的建設,甚至在堤壩兩旁都開墾了水田,以至於水利設施年久失修,如今這些問題如同長江即將潰堤的洪水,一發而不可收拾。 環太湖區的常州、蘇州、松江三府,作爲江南最爲繁華富庶之地,很快就成了人間煉獄。

洪水摧枯拉朽地摧毀了良田、房屋,無數百姓流離失所,而富戶們則攥緊了手裡的大米,整個江南,昔日的魚米之鄉竟成了餓殍遍野的景象。

而更可怕的是,洪災過後很快就爆發了瘟疫。

因爲洪災後,流離失所的人們只能居住在帳篷或簡陋棚屋中,人口集中且居住擁擠,周圍又有來不及清運的腐爛人畜屍體,垃圾、排泄物、廢棄物更是隨處可見,再加上水汽蒸發後帶來的潮熱,直接讓災區成了細菌的天堂。

而除了瘧疾,更令百姓恐懼的,是天花的爆發。

天花,通常會爆發在氣溫較低的春冬季節,較少爆發於陽光充沛的夏季,而秋季爆發天花的概率處於中等水平,但不幸的是天花還是爆發了。

來自江南諸府的奏章,讓整個朝堂的氣氛都凝固了。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面色鐵青,目光如炬地掃視着殿下的文武百官,他的手指無意識地敲打着御座的扶手,每一聲都像是敲在百官們的心頭。

太子朱標站在殿前,他的臉上沒有了往日的從容與溫和,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憂慮。

朱標很清楚地知道,這場災難對於大明的打擊,受災的畢竟是作爲大明糧倉的江南,而作爲未來的國君,他肩負着拯救萬民的責任。

韓國公李善長此刻的心情更是複雜難言,之前提及到小冰河期的時候,他就曾多次上書提醒朝廷注意江南水利設施的問題,但始終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如今,災難終於降臨,李善長的預言不幸成真,他的心情可謂是複雜極了。

“江南諸府受災,今年的秋糧怕是不能如數徵繳了.標兒,你是未來的國君,你有什麼看法?”

朱標上前一步,恭敬地行禮後說道:“父皇,兒臣認爲當務之急是迅速調撥救災物資,安撫災民,同時疏浚太湖倒灌的河流,以防災情進一步惡化。”

李善長也緊隨其後:“陛下,太子所言極是。”

曹國公李文忠也站了出來:“陛下,臣願親自前往災區救援。”

因爲蝴蝶效應,正值壯年的李文忠並沒有因風寒病亡,而作爲朱元璋的親外甥,李文忠不僅能征慣戰,而且喜讀書頗有文名,深受朱元璋信任.目前李文忠主管五軍都督府庶務,還兼任着國子監祭酒的差事,派他去江南賑災最合適不過,能跟各方面都打好交道。

朱元璋聽後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欣慰的光芒。

災情雖然嚴重,但還不至於到傷筋動骨的地步,更何況,有着土豆等高產作物和牛痘接種法的幫助,糧荒和天花是一定能控制住的。

很快,李文忠就從京城出發,帶領軍隊和官吏前往江南賑災,但李文忠此去,卻將洪武四大案中的另一樁大案,也就是郭桓案的線索給牽扯了出來。

歷史類最高均訂作品,你絕對不能錯過的好書!

(本章完)

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78章 下下籤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130章 藍玉案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36章 告白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161章 朱允熥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222章 《西涼伎》第183章 長夜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85章 穿越倒計時
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78章 下下籤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130章 藍玉案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36章 告白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161章 朱允熥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222章 《西涼伎》第183章 長夜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85章 穿越倒計時